导读:本文包含了程序公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平,程序,团队,预算,权利,领导,程序性。
程序公平论文文献综述
桃源县人大常委会[1](2019)在《从“程序监督”到“细节监督” 从追求公平到严格问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审查和监督财政预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体现预算的公平性,追求预算的绩效性,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孜孜追求的预算监督目标。1960年11月,桃源县第四届人大第(本文来源于《常德日报》期刊2019-09-10)
Sadaf,Iqbal[2](2019)在《真诚型领导和程序性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联合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拥有一个好的领导者是组织实现组织目标和维持健康工作环境的关键。真诚领导作为一种积极的关系领导方式,通过促进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下属员工产生影响,获得了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关注。工作关系产生的结果,如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组织公平是员工在组织环境中进行社会互动的基本因素之一。它被认为是组织管理秩序和决策的基础,对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公平不仅是组织行为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领导领域的热点问题,因为两者都在改善组织环境中员工的工作成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任也被认为是影响领导与下属工作成果关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研究者从“社会交流与关系模型”的角度出发,建立并检验了真诚领导的统一模型,提出了真诚领导影响下属信任(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同时研究者还考察了情感和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研究者考察了程序公平对员工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的直接影响,并考察了认知信任对这种关系的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者考察了程序公平在真诚领导、下属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设计了五个研究项目,分别在白沙瓦、伊斯兰堡等巴基斯坦城市,采用单点调查法对1545名银行业中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了考察。研究一考察了真诚领导对下属员工OCB的影响,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采用横断研究设计,对在巴基斯坦科哈特和卡拉克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机构工作的27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真诚领导对关注者OCB有积极影响,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在真诚领导与OCB的关系中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研究二考察了真诚领导对员工公共关系的影响,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情感和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通过采用横断研究设计,收集了200名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组织的员工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真诚的领导能力与员工公共关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情感信任在真诚领导与公共关系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认知信任在真诚领导与公共关系的关系中也存在中介作用。研究叁考察了公共关系对下属OCB的影响。通过采用横断研究设计,收集了300名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机构工作的员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公共关系对下属OCB有积极影响。研究四考察了真诚领导对员工公共关系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程序公平对员工公共关系的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采用了横断设计,收集了425名来自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不同私人银行部门组织的员工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真诚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有积极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程序公平对真诚领导与下属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程序公平对真诚领导与公共关系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五考察了组织程序公平对员工公共关系和OCB的影响,以及认知信任对程序公平、员工公共关系和OCB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横断设计,收集了350名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机构工作员工的数据。结果表明,程序公平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认知信任对程序公平、员工公共关系和OCB之间关系的积极中介作用。综上所述,这五项研究对当前文献中组织行为的以下方面做出了贡献:真诚领导、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OCB、公共关系和程序公平。这项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诚领导行为和程序公平在组织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信任在影响下属OCB和公共关系中真诚领导和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7)
朱玥,谢江佩,金杨华,施俊琦[3](2019)在《团队权力分布差异对团队冲突的影响:程序公平和合法性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团队权力分布差异与团队冲突间关系受到了学界较大关注,但相关研究结果仍存在分歧。通过对70个工作团队的调查,探讨了团队权力分布差异对团队冲突(任务冲突、关系冲突)作用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程序公平调节了两者间关系:当程序公平较高时,团队权力分布差异与任务冲突、关系冲突负相关;当程序公平较低时,团队权力分布差异与任务冲突、关系冲突正相关。此外,被中介的调节模型分析显示,团队合法性感知中介了程序公平的上述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施剑平[4](2019)在《公平竞争审查写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条例》坚持将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重大行政决(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监管报》期刊2019-05-22)
冯春莹[5](2019)在《不同社会排斥情境下卷入度对小学儿童程序公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已经达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在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研究中对公平和公正的探讨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个体的道德判断与行为多处于社会关系情境中,情境不同导致的道德判断与行为差异较大。社会排斥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情境,在校园中的出现频率激增,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会导致神经反应、认知和情绪发生改变,还会对个体的决策及公平判断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认知与行为两方面探究小学儿童程序公平的发展趋势及社会排斥情境下卷入度对小学儿童程序公平认知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一共选取被试364名,男生176名,女生188名,6岁组125名,8岁组127名,10岁组112名,采用3(社会排斥:单独被排斥组/共同被排斥组/接纳组)×3(年龄:6岁组/8岁组/10岁组)×2(卷入度:卷入/非卷入)叁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采用改编后的相互认识范式与程序公平直接测量方式分析不同社会排斥情境下卷入度对小学儿童程序公平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程序公平认知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单独被排斥组与共同被排斥组的程序公平认知评分显着高于接纳组。非卷入度下被试的程序公平认知得分显着高于卷入度。研究二共选取被试296名,男生143名,女生153名,6岁组105名,8岁组94名,10岁组97名,采用3(社会排斥:单独被排斥组/共同被排斥组/接纳组)×3(年龄:6岁组/8岁组/10岁组)×2(卷入度:卷入/非卷入)叁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测量社会排斥情境下卷入度对小学生程序公平行为的影响,被排斥感操纵及检验同研究一,运用程序公平与不公平转盘及行为观察来测量小学生程序公平行为得分。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学儿童程序公平行为水平不断提升,单独被排斥组与共同被排斥组被试的程序公平行为显着多于接纳组,单独被排斥组被试更倾向于出现提出规则并说服同伴接受的行为,共同被排斥组和接纳组被试更倾向于接受规则。非卷入度下,被排斥的被试的程序公平行为显着高于卷入度。研究结论:小学儿童程序公平认知与行为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着提升,社会排斥情境显着提升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与行为水平。同时,在非卷入度下程序公平认知与行为水平显着高于卷入度。(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3)
刘美佳[6](2019)在《程序公正下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发展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公平厌恶是指不喜欢不公平的结果,包括不利不公平厌恶和有利不公平厌恶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个体所得资源少于他人时的一种消极反应,后者是指个体所得资源多于他人时的一种消极反应。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的公平情境。在以往研究中多集中在分配公正上,而关于个体对程序公正的认知研究多集中于青少年,且主要探讨其对规则和法律程序公平的认知。再者,社会关系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研究以程序公正为背景,探讨儿童在两种不公平条件下选择公平程序的差异以及亲疏关系、社会比较对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影响。实验1以6岁、8岁、10岁共189名儿童为被试,采用迫选范式,比较儿童在有利不公平和不利不公平条件下选择公平程序的差异程度,探讨儿童程序公正下不公平厌恶的发展。结果发现:(1)在程序公正背景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不利不公平的厌恶没有变化;对有利不公平的厌恶逐渐增强;(2)6-10岁儿童没有出现明显的对程序公平的偏好。实验2以6岁、8岁、10岁共189名儿童为被试,采用迫选范式,比较当亲疏关系分别为陌生人、同学、好朋友时儿童在有利不公平和不利不公平条件下选择公平程序的差异程度,以考察亲疏关系对儿童在程序公正下不公平厌恶的影响。结果发现:(l)当接受者对象从玩偶变为陌生人时,只影响了 10岁儿童对公平程序的选择,两种不公平条件下都会克服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表现出亲社会行为;(2)亲疏关系只对儿童在有利不公平下的选择产生了影响,6岁和10岁儿童对好朋友表现出明显的亲社会行为;(3)8岁儿童没有显着受到亲疏关系的影响,6岁儿童会对好朋友表现明显的亲社会行为,8岁与10岁儿童相同,面对好朋友时,利己行为减少;(4)在叁种亲疏关系下,随年龄增加利己儿童人数减少,公平和利他儿童人数增多。实验3以6岁、8岁、10岁共189名儿童为被试,采用迫选范式,比较当社会比较分别为上行社会比较、平行社会比较、下行社会比较时儿童在有利不公平和不利不公平条件下选择公平程序的差异程度,以考察社会比较对儿童在程序公正下不公平厌恶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比较类型对儿童在两种不公平条件对公平程序的选择有显着影响;(2)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两种不公平条件下对公平程序的选择有显着差异;(3)上行社会比较会增加8岁和10岁儿童的利己行为,下行社会比较会促进叁个年龄儿童的利他行为。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l)儿童在程序公正背景下不公平厌恶的发展特点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不利不公平的厌恶逐渐降低;对有利不公平的厌恶逐渐增强;6-10岁儿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程序公正偏好。(2)当有社会影响时,10岁儿童开始出现明显的程序公正偏好;当亲疏关系为好朋友时会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但是8岁儿童始终关注程序公正;上行社会比较会增加8岁和10岁儿童的利己行为,下行社会比较会促进叁个年龄儿童的利他行为。(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徐丹丹[7](2019)在《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对政治信任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的社会情境下,为获取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从而确保各项政策和制度的顺利落实,政治信任的重要性不断地凸现出来。国内与国外学者纷纷对政治信任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会公平是政治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叁个研究来探寻程序公平、结果公平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不同省份、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243位社会民众进行了有关社会公平程度和政治信任程度的感知调查,目的是探讨社会公平的不同维度与政治信任的关系,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与政治信任之间的关系。研究二和研究叁主要利用独裁者博弈范式对西北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了行为学实验,一方面探讨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交互作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个体政治信任水平在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对政治信任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论文通过叁个研究可以得出:(1)程序公平对社会民众的政治信任有显着的影响。(2)结果公平对社会民众的政治信任有显着的影响。(3)结果公平相比于程序公平对社会民众的政治信任影响会更大。(4)程序公平与结果公平的交互作用对社会民众的政治信任有显着的影响。(5)个体政治信任水平在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中没有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向南,袁虞欣[8](2019)在《程序性权利与被征地农民公平感知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是增进被征地农民公平感知、促进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围绕着程序性权利与被征地农民的公平感知问题,从程序性权利的内涵、构成与现状,以及程序性权利对农民公平感知的影响和作用路径几个方面系统总结相关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程序性权利具有工具意义、价值意义和过程意义,我国征地过程中程序性权利的构成主要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内容,程序性权利保障对被征地农民公平感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与权威信任、谈判能力等中间因素紧密相关。现有研究仍需要在程序性权利的构成与测度、程序性权利对被征地农民感知和行为的影响机制等问题上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陈勇[9](2019)在《程序合规等同于公平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人说程序合规就等同于合理合法、公平正义?笔者认为,这不能简单等同。程序合规,主要指议事办事的流程形式,是按规定要求来开展的。从实践来看,仅重视程序合规不一定能杜绝实际违规违纪违法的问题。比如,近年来个别地方爆出的"贿选案",以及一些"工程招标案"等,表面上合乎工作流程看不出违规,但私下却暗流涌动,出现搞权钱交易、搞权力寻租变现等情况。由此可见,规矩是人定的,程序是按规矩设计的,就(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企业》期刊2019年Z1期)
殷玉新[10](2019)在《教师如何实现学习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程序公平理论主张对权利的保障和对自由的尊重,旨在保障人们参与某种活动的权利和自由,以此探讨学习机会公平问题,有利于教师维护学生获得公平学习机会的底线。据此,建议教师认清学习机会不公平问题的诱因,关照学习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重视对学生享有学习权利和自由进行指导,以实现程序公平视角下的学习机会公平。(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程序公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拥有一个好的领导者是组织实现组织目标和维持健康工作环境的关键。真诚领导作为一种积极的关系领导方式,通过促进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下属员工产生影响,获得了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关注。工作关系产生的结果,如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组织公平是员工在组织环境中进行社会互动的基本因素之一。它被认为是组织管理秩序和决策的基础,对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公平不仅是组织行为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领导领域的热点问题,因为两者都在改善组织环境中员工的工作成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任也被认为是影响领导与下属工作成果关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研究者从“社会交流与关系模型”的角度出发,建立并检验了真诚领导的统一模型,提出了真诚领导影响下属信任(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同时研究者还考察了情感和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研究者考察了程序公平对员工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的直接影响,并考察了认知信任对这种关系的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者考察了程序公平在真诚领导、下属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设计了五个研究项目,分别在白沙瓦、伊斯兰堡等巴基斯坦城市,采用单点调查法对1545名银行业中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了考察。研究一考察了真诚领导对下属员工OCB的影响,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采用横断研究设计,对在巴基斯坦科哈特和卡拉克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机构工作的27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真诚领导对关注者OCB有积极影响,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在真诚领导与OCB的关系中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研究二考察了真诚领导对员工公共关系的影响,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情感和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通过采用横断研究设计,收集了200名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组织的员工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真诚的领导能力与员工公共关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情感信任在真诚领导与公共关系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认知信任在真诚领导与公共关系的关系中也存在中介作用。研究叁考察了公共关系对下属OCB的影响。通过采用横断研究设计,收集了300名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机构工作的员工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公共关系对下属OCB有积极影响。研究四考察了真诚领导对员工公共关系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程序公平对员工公共关系的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采用了横断设计,收集了425名来自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不同私人银行部门组织的员工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真诚领导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有积极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程序公平对真诚领导与下属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程序公平对真诚领导与公共关系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五考察了组织程序公平对员工公共关系和OCB的影响,以及认知信任对程序公平、员工公共关系和OCB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横断设计,收集了350名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不同私人银行部门机构工作员工的数据。结果表明,程序公平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公共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认知信任对程序公平、员工公共关系和OCB之间关系的积极中介作用。综上所述,这五项研究对当前文献中组织行为的以下方面做出了贡献:真诚领导、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OCB、公共关系和程序公平。这项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真诚领导行为和程序公平在组织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信任在影响下属OCB和公共关系中真诚领导和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程序公平论文参考文献
[1].桃源县人大常委会.从“程序监督”到“细节监督”从追求公平到严格问效[N].常德日报.2019
[2].Sadaf,Iqbal.真诚型领导和程序性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联合效应[D].浙江大学.2019
[3].朱玥,谢江佩,金杨华,施俊琦.团队权力分布差异对团队冲突的影响:程序公平和合法性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9
[4].施剑平.公平竞争审查写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N].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
[5].冯春莹.不同社会排斥情境下卷入度对小学儿童程序公平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9
[6].刘美佳.程序公正下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发展及影响因素[D].天津师范大学.2019
[7].徐丹丹.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对政治信任影响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刘向南,袁虞欣.程序性权利与被征地农民公平感知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9].陈勇.程序合规等同于公平正义?[J].中国石油企业.2019
[10].殷玉新.教师如何实现学习机会公平:程序公平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是否加入工会”调节程序公平与...](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SYJG2013060070003&suffix=.jpg)
![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薪酬满意...](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321094.nh0009&suffix=.jpg)
![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在组织信任对...](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XUXI2013060200001&suffix=.jpg)
![政府影响较低时市场地位对程序公平](/uploads/article/2020/01/05/fa9052ec334ce04cf3108125.jpg)
![程序公平数据修正箱形](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6043061.nh0001&suffix=.jpg)
![程序公平验证性因子分析](/uploads/article/2020/01/05/101adc7a51c4ec5fefaca70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