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灯笼辣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灯笼辣椒,SWOT分析
黄灯笼辣椒论文文献综述
王尔栋,雷湘兰,冉娜[1](2019)在《黄灯笼辣椒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灯笼辣椒产业作为海南热带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推进了热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研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海南省黄灯笼辣椒产业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针对黄灯笼辣椒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17期)
王尔栋,王宇鸿,赵勇[2](2019)在《基于CNKI数据库的海南黄灯笼辣椒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2004年至2019年4月关于海南黄灯笼辣椒的中文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机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了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研究特色和热点,并结合当前产业现状,对黄灯笼辣椒研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09期)
倪苗,居利香,雷欣,王龙飞,郝园园[3](2019)在《黄灯笼辣椒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CCR是调控苯丙烷代谢木质素合成支路的关键酶,其活性对辣椒辣味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RT-PCR结合RACE法成功从海南黄灯笼椒茎尖克隆到一个全长CCR1,并通过DNAMAN、DNAStar等软件与网站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黄灯笼辣椒CCR1 cDNA序列全长1 362 bp,含有一个840 bp的完整的ORF,编码279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不是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为亲水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巴西橡胶、番茄、烟草相似度达79.94%,存在一个CCR基因的典型保守序列—KNWYCYGK;CCR1基因与番茄、马铃薯、烟草等茄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这为后续进一步分析CCR1功能,通过调控辣椒木质素路径来提高辣椒素含量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6期)
杨丽佳,陈欢欢,申龙斌,曹振木,曾迪[4](2018)在《黄灯笼辣椒茉莉酸氨基合酶基因(CcJAR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及抗、感病(黄瓜花叶病毒, CMV)黄灯笼辣椒自交系为实验材料,根据已发表的辣椒基因组数据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热辣2号’中获得了一个茉莉酸氨基合酶基因(CcJAR1)。该基因开放读码框为1 728 bp,推断其编码57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64.28 kD,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将其蛋白命名为CcJAR1,对其进行信息学分析表明:CcJAR1与辣椒、番茄、茄子等茄科植物的JAR1相似性较高,而与核桃、猕猴桃等其他植物的相似性较低。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热辣2号’黄灯笼辣椒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在叶中次之,茎中的含量最低。该基因在抗病与感病种质叶片中均响应CMV侵染的胁迫,在感染初期上调,后期下调,抗病种质中的表达量低于感病种质。CcJAR1基因是茉莉酸氨基合酶基因,在植物响应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基因的克隆与分析将为研究黄灯笼辣椒抗病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2期)
陈淑娟,彭叶[5](2018)在《微波辅助提取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微波辅助提取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黄灯笼辣椒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辣椒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0%,微波功率550 W,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8min,在此条件下辣椒碱提取率达到3.89mg/g,该方法为黄灯笼辣椒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8年06期)
李雪峤,伍壮生,高芳华,王小娟[6](2018)在《海南黄灯笼辣椒品种露地栽培比较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适合海南露地种植的黄灯笼辣椒品种,以海南本地黄灯笼辣椒为对照,通过2轮栽培,对3个黄灯笼辣椒商品种的生育期、果实商品性、抗逆性、抗病性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坛坛香3号、热辣2号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较高产量。热辣2号植株较小,熟性较早,耐寒性稍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应考虑大棚种植。鉴于近年来海南冬春茬容易出现低温天气和坛坛香3号表现出的更强耐寒性,坛坛香3号更适合海南冬春季露地栽培。(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8年04期)
张真,余乃通,王健华,张秀春,武亚丹[7](2016)在《黄灯笼辣椒eIF4Es基因克隆及其酵母双杂交激活域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辣椒全基因组数据库分析获得黄灯笼辣椒eIF4E基因家族的四个基因,设计两端带有Eco 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扩增四个基因的ORF,克隆到LexA-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激活域载体pB42AD中,并构建pB42AD-eIF4E、pB42AD-eIF(iso)4E、pB42AD-eIF4E-Xm、pB42AD-n CBP9090重组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株EGY48(p8op-Lac Z)中,进行重组激活域载体的毒性检验和自激活验证。结果表明,扩增获得了正确的黄灯笼辣椒Cc-eIF4E、Cc-eIF(iso)4E、Cc-eIF4E-Xm、Cc-n CBP9090基因ORF,并成功克隆到pB42AD载体中,同时转化有激活域载体的EGY48(p8op-Lac Z)在SD/-Trp/-Ura营养缺陷型平板上生长良好,在SD/-His/-Ura平板上不生长,说明重组质粒表达产物对该酵母细胞无毒性,对下游报告基因无自激活作用。本研究结果证明pB42AD-eIF4E、pB42AD-eIF(iso)4E、pB42AD-eIF4E-Xm、pB42AD-n CBP9090重组载体可用于该系统的互作蛋白筛选,为下一步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黄灯笼辣椒eIF4E家族蛋白相互作用的病毒蛋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8期)
张真[8](2016)在《黄灯笼辣椒eIF4Es基因的克隆及其与PVMV-VPg互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灯笼辣椒(Capsicum chinense)是海南省特有的辣椒品种,随着种植业的不断发展病毒病已成为海南黄灯笼辣椒减产的首要因素。甜椒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al mottle virus,PV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病毒,是制约海南辣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Potyvirus病毒基因组5'端有1个称作VPg(virus genome linked protein)的基因组连接蛋白,在病毒侵染寄主的过程中VPg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相互作用,是完成病毒侵染复制所需。本研究通过克隆黄灯笼辣椒eIF4E家族的4个基因,利用LexA-酵母双杂交体系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探索PVMV-VPg和黄灯笼辣椒eIF4E家族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为通过eIF4E进行基因编辑,获得抗病毒育种的新材料打下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找出eIF4E家族的所有基因,设计引物。以黄灯笼辣椒嫩叶作为实验材料提取RNA,然后用RT-PCR方法扩增4个eIF4E基因的ORF,暂命名为:Cc-eIF4E、Cc-eIF(iso)4E、Cc-eIF4E-Xm、Cc-nCBP9090。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这4个基因可分为3组,Cc-eIF4E和Cc-eIF4E-Xm属于eIF4E基因;Cc-eIF(iso)4E属于eIF(iso)4E基因;Cc-nCBP9090属于一个帽子结合蛋白基因,它们之间的序列一致性为44.23%-74.78%。(2)用本实验室保存的PVMV(海南)分离物作为模板,经过PCR扩增,得到PVMV-VPg基因序列,ORF有573bp,可以编码191个氨基酸。经分析,PVMV(海南)分离物的VPg高度保守,基因序列一致性很高。(3)利用LexA-酵母双杂交系统分别构建了含PVMV-VPg的诱饵载体和含4个eIF4Es基因的激活域载体,并进行自激活和毒性检测。将重组载体转入酵母菌株EGY48,通过营养缺陷型及β-半乳糖苷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PVMV-VPg与Cc-eIF4E和Cc-eIF(iso)4E有不同程度的互作,与Cc-eIF4E-Xm和Cc-nCBP9090没有互作。(4)为进一步验证PVMV-VPg与黄灯笼辣椒eIF4E家族因子的互作,利用荧光双分子互补技术对其进行互作验证。分别构建含PVMV-VPg基因的YC1-VPg载体、含Cc-eIF4 基因的 YN1-eIF4E 载体、含Cc-eIF(iso)4E的 YN1-eIF(iso)4E 载体、含Cc-eIF4E-Xm 基因的 YN1-eIF4E-Xm 载体和含 Cc-nCBP9090基因的 YN1-nCBP9090载体,并分别转入农杆菌细胞,共同侵染烟草瞬时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PVMV-VPg可分别与Cc-eIF4E和Cc-eIF(iso)4E在烟草细胞中发生互作。本研究结果为PVM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通过eIF4E进行基因编辑培育抗PVMV的黄灯笼辣椒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6-05-01)
申龙斌,刘子记,曹振木[9](2016)在《黄灯笼辣椒辣椒素合成相关基因CCaPun1(酰基转移酶)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辣椒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PCR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从海南黄灯笼辣椒中克隆了辣椒素合成相关基因Pun1基因(酰基转移酶基因),并命名为CCa Pun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CDS区全长1 323 bp,编码440个氨基酸,推测为亲水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2.05%,延伸链占14.55%,无规则卷曲占33.64%,β-转角占9.77%。与灌木状辣椒及一年生辣椒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别达99.4%、98.3%。表达量分析发现,CCa Pun1基因在果实绿熟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幼果期和膨大期。CCa Pun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可为海南黄灯笼辣椒辣椒素合成相关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2期)
刘子记,孙继华,杨衍,曹振木[10](2015)在《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资源比较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种质的构建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146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10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分别采用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2种聚类方法(离差平方和法和类平均法),按照30%的抽样比率构建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不同取样方法和聚类方法构建核心种质库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优先取样法优于随机取样法,类平均法优于离差平方和法。基于马氏距离、优先取样法、类平均法获取的43份黄灯笼椒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黄灯笼辣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2004年至2019年4月关于海南黄灯笼辣椒的中文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机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了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研究特色和热点,并结合当前产业现状,对黄灯笼辣椒研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灯笼辣椒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尔栋,雷湘兰,冉娜.黄灯笼辣椒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9
[2].王尔栋,王宇鸿,赵勇.基于CNKI数据库的海南黄灯笼辣椒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食品.2019
[3].倪苗,居利香,雷欣,王龙飞,郝园园.黄灯笼辣椒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4].杨丽佳,陈欢欢,申龙斌,曹振木,曾迪.黄灯笼辣椒茉莉酸氨基合酶基因(CcJAR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5].陈淑娟,彭叶.微波辅助提取黄灯笼辣椒中辣椒碱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
[6].李雪峤,伍壮生,高芳华,王小娟.海南黄灯笼辣椒品种露地栽培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18
[7].张真,余乃通,王健华,张秀春,武亚丹.黄灯笼辣椒eIF4Es基因克隆及其酵母双杂交激活域载体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16
[8].张真.黄灯笼辣椒eIF4Es基因的克隆及其与PVMV-VPg互作研究[D].海南大学.2016
[9].申龙斌,刘子记,曹振木.黄灯笼辣椒辣椒素合成相关基因CCaPun1(酰基转移酶)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6
[10].刘子记,孙继华,杨衍,曹振木.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资源比较构建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