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葡萄糖加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葡萄糖,催化剂,甘露醇,负载,山梨醇,磷酸酯,活性炭。
葡萄糖加氢论文文献综述
谭毅强[1](2016)在《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Ru/C催化剂的开发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反映中对制备高活性Ru/C催化剂的方法进行研究。对活性组分负载方式、钌负载量、活性炭载体处理、氯离子脱除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钌晶粒可由尿素均匀沉淀法获得;双氧水处理活性炭的效果最好;钌晶粒的分散度随着洗涤脱氯而增加,催化剂活性提高。(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6年05期)
徐叁魁,崔巍,李利民,李蕊[2](2015)在《超临界CO_2流体浸渍制备D-葡萄糖加氢钌碳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椰壳活性碳为载体,SCCO2流体为浸渍介质制备了负载Ru/AC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SCCO2流体浸渍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制备Ru/AC D-葡萄糖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规律进行了考察,并用H2-TPR、H2-TPD、ICP、TEM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SCCO2流体介质浸渍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负载型Ru/AC催化剂的新方法,SCCO2各参数对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温度>压力>助溶剂量>浸渍时间;超临界优化条件下制备催化剂的活性为62.03 mmol·min-1·g-1,是传统水浸渍法制得催化剂的1.55倍.结构表征表明:超临界浸渍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吸附牢固度,有利于催化剂寿命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欧阳洪生,毛建卫,蒋成君,肖竹钱,葛秋伟[3](2014)在《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纳米镍催化剂前驱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前驱体,硝酸镍、醋酸镍、氯化镍和草酸镍,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有机改性剂,浸渍法制备一系列纳米镍催化剂,并用XRD和TEM等技术对四组催化剂的物相、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以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反应考察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镍催化剂的活性与镍前驱体的性质,以及纳米镍的尺寸有着紧密关系。其中以氯化镍为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尺寸小且散度更高,在温度120℃,压力3.5 MPa下葡萄糖转化率可达93.9%,山梨醇的选择性可达90.1%,同时可循环使用3~4次。(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4年11期)
郭星翠,王喜成,关静,陈秀芳,秦张峰[4](2014)在《Ru/ZSM-5催化葡萄糖选择性加氢制备山梨醇(英)》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有机模板剂一步法制备了Ru/ZSM-5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钌负载量和催化剂重复利用等因素对Ru/ZSM-5上葡萄糖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与浸渍法制备的Ru/ZSM-5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浸渍法相比,一步法制备的Ru/ZSM-5催化剂钌粒子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120℃和4 MPa的温和反应条件下,葡萄糖接近完全转化,山梨醇选择性高达99.2%,催化剂可重复利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高婷婷,江志东[5](2014)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Ru/C催化剂用于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液相还原法将纳米Ru负载于活性炭载体上,将制备的Ru(5%)/C催化剂在葡萄糖加氢反应中进行测试。考察了活性炭预处理、负载及还原顺序和稳定剂对用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M表示的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载体经过氧化处理,Ru前驱体先负载后还原,且加入适当稳定剂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用XRD和TEM对还原后的Ru/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证明钌处于高分散零价态,平均粒径<1 nm。这种高分散Ru/C催化剂比同类商用催化剂的活性高了15%左右。(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4年05期)
章朝晖,梁上疆,陆少武,李宁,刘勇波[6](2014)在《葡萄糖钼异构反应后加氢制备甘露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深入研究葡萄糖钼异构反应后再经过加氢制备甘露醇,利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来确定优化的反应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得出的实际优化条件为:葡萄糖在钼酸铵用量为葡萄糖量的0.4%、反应温度98℃、反应时间150min、反应液pH 0.2、糖液浓度55%条件下进行钼异构反应,经过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后,在Ni-Al合金催化剂催化下,于100~160℃、氢气压力为0~6MPa条件下充分加氢至残糖低于0.1%,所得到的加氢后混醇干物质中的甘露醇含量可达32.6%。(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4年04期)
高婷婷[7](2014)在《葡萄糖加氢Ru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葡萄糖催化加氢制山梨醇这一反应,本文研究了以RuCl3·xH2O为前驱体制备高活性负载型Ru催化剂的方法。利用HPLC对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所取样品进行分析,根据葡萄糖标准曲线求得样品中葡萄糖的浓度,因为在低浓度时葡萄糖加氢反应为一级反应,从而计算该反应的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结合葡萄糖加氢反应中葡萄糖的转化率,对比各制备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分别考察了催化剂载体种类、活性炭载体的预处理、催化剂不同制备方法、加入稳定剂,以及氯离子脱除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用次氯酸钠处理过后活性炭表面性质最好,但是催化活性没有达到最佳;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Ru/C催化剂过程中,先在90oC、pH=1的条件下进行负载反应10h,然后调节pH为中性进行还原反应12h,此时葡萄糖转化率最高;加入柠檬酸钠作为稳定剂制备的Ru/C催化剂具备最高的活性,且颗粒在活性炭上分布均匀,高度分散;试验证实,用超纯水配制的氨水溶液洗涤后能进一步脱除催化剂表面残余的氯,使其活性有了较大提高。最后,在最优条件下制备了5wt.%的Ru/C催化剂。催化加氢反应后测得其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485(L/s·kg-cat),高于商用5wt.%Ru/C催化剂的0.422(L/s·kg-cat),且较大幅度地减少了加氢反应的时间。(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4-01-10)
徐雷金,孔令鸟,刘维,张群峰[8](2013)在《Raney-Ni催化剂制备及在葡萄糖加氢合成山梨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内工业加氢合成山梨醇所用的Raney-Ni催化剂制备方法,总结了制备过程中合金的Ni、Al比与合金物相组成、合金浸取展开条件等对Raney-Ni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归纳了助金属改性的Raney-Ni催化剂的制备。在Raney-Ni中添加改性金属助剂后,提高了其催化加氢性能。叙述了Raney-Ni催化剂在葡萄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性能,普通Raney-Ni的稳定性较差,Fe、Cr、Mo等金属改性的Raney-Ni展示了更优异的催化加氢性能。其中采用Mo改性后,Raney-Ni具有更好的活性和稳定性,Mo改性Raney-Ni已成为目前催化加氢合成山梨醇工业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邹进芳,谢益民,杨海涛,杜宽河[9](2012)在《间歇式加氢技术合成α-D-葡萄糖-1-磷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干燥D-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乙酰化、端基水解、端基磷酸化、加氢裂解及脱乙酰基4步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产品经FTIR、1HNMR及13C NMR分析确认为α-D-葡萄糖-1-磷酸酯。(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12年06期)
张群峰,刘维,卢春山,马磊,吕井辉[10](2012)在《Fe或/和Mo改性Raney-Ni催化剂的金属流失机制及在葡萄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Fe或/和Mo改性的Raney-Ni催化剂,应用于葡萄糖加氢反应,改性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其中Mo改性与Fe、Mo联合改性的Raney-Ni催化性能提高更显着。考察Ni-Al-Mo叁元合金在碱溶制备Mo改性Raney-Ni催化剂时Mo流失过程及影响因素,发现Mo流失与制备过程中的碱溶温度有关,而受NaOH浓度和用量的影响则很李;Mo的流失主要发生在碱溶过程的前期,尤其是前30min。Fe或/和Mo改性催化剂应用于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的反应过程中,Al和Fe元素流失较严重,而Mo流失很少,这是因为在有副产物葡萄糖酸的酸性环境中,Al、Al2O3和Fe2O3都容易被溶解,而MoO3则不溶于酸。(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2年S2期)
葡萄糖加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氯化钌为活性前驱体,椰壳活性碳为载体,SCCO2流体为浸渍介质制备了负载Ru/AC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SCCO2流体浸渍的主要工艺参数对制备Ru/AC D-葡萄糖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规律进行了考察,并用H2-TPR、H2-TPD、ICP、TEM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SCCO2流体介质浸渍法是一种有效的制备负载型Ru/AC催化剂的新方法,SCCO2各参数对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温度>压力>助溶剂量>浸渍时间;超临界优化条件下制备催化剂的活性为62.03 mmol·min-1·g-1,是传统水浸渍法制得催化剂的1.55倍.结构表征表明:超临界浸渍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吸附牢固度,有利于催化剂寿命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葡萄糖加氢论文参考文献
[1].谭毅强.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Ru/C催化剂的开发实践探究[J].现代食品.2016
[2].徐叁魁,崔巍,李利民,李蕊.超临界CO_2流体浸渍制备D-葡萄糖加氢钌碳催化剂的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欧阳洪生,毛建卫,蒋成君,肖竹钱,葛秋伟.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纳米镍催化剂前驱体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4
[4].郭星翠,王喜成,关静,陈秀芳,秦张峰.Ru/ZSM-5催化葡萄糖选择性加氢制备山梨醇(英)[J].催化学报.2014
[5].高婷婷,江志东.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Ru/C催化剂用于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J].现代化工.2014
[6].章朝晖,梁上疆,陆少武,李宁,刘勇波.葡萄糖钼异构反应后加氢制备甘露醇[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
[7].高婷婷.葡萄糖加氢Ru催化剂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8].徐雷金,孔令鸟,刘维,张群峰.Raney-Ni催化剂制备及在葡萄糖加氢合成山梨醇中的应用[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3
[9].邹进芳,谢益民,杨海涛,杜宽河.间歇式加氢技术合成α-D-葡萄糖-1-磷酸酯[J].光谱实验室.2012
[10].张群峰,刘维,卢春山,马磊,吕井辉.Fe或/和Mo改性Raney-Ni催化剂的金属流失机制及在葡萄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