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英(河南省滑县中医院妇产科河南滑县456463)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48-02
【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2940例,分析其中产后出血78例患者的常见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0.51%,胎盘因素占14.10%,软产道损伤占14.10%,凝血功能障碍占1.28%,治愈77例,死亡1例。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产后出血的原因由多种因素所致,通过对产前、产中、产后的临床预防及护理,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发病突然而且来势过于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住院孕妇294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78例,占2.65%。初产妇52例,经产妇26例;年龄20岁—42岁,平均年龄31岁;孕期37w—42w,平均孕期39.5w;阴道分娩65例,剖宫产13例;产后24h内出血者74例,产后24h后出血者4例;出血量500-1500ml者43例,出血量1500-2000ml者34例,出血量>2500ml者1例。均符合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的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1.2结果78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宫缩乏力55例,胎盘因素11例,占14.10%;软产道损伤11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治愈77例,死亡1例。
2产后出血的原因
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以宫缩乏力多见,其次是胎盘和软产道因素。
3护理措施
3.1产前预防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对于高危产妇及早做好处理的准备;同时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减少人工流产。产时预防: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产妇情况,监测胎心、宫缩及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及预防产后出血准备,使用宫缩素时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记录宫缩情况,确保产程安全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的变化,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过快娩出,阴道手术应轻柔规范,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避免过早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软产道有无损伤及血肿。若有出血,立即查明原因。产后预防: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期间密切注意产妇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宫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鼓励产妇及时排尿,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指导产妇及时母乳喂养,早期哺乳能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给予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饮食及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及时更换护垫,保持会阴清洁;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做好充分的急救工作。
3.2产后出血的护理一旦发现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在通知医生的同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首先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低足高位,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并发症。其次根据出血原因正确处理:①产后宫缩乏力者:迅速止血,防止休克、感染。②软产道裂伤者: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以有效地止血。③胎盘因素造成的出血者:采用取、挤、刮等方法清除残余的胎盘,植入性胎盘应作子宫次全切术。④凝血功能障碍者:首先排除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引起的出血。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另外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必要时用留置针,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注意输液的速度及量,密切观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表情、皮肤、四肢颜色等变化;随时询问认真聆听患者的自我感觉,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各项实验室辅助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以防万一。
3.3预防感染患者出血后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住院期间应减少探视,每天每次固定通风30分钟,每周空气紫外线消毒至少两次,减少产褥期感染机会;对留置导尿及会阴侧切有损伤者,每日碘伏消毒会阴两次,勤换内衣内裤,更换消毒会阴护垫,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恶露情况,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4体会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产科死亡的第一位,仍是现代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课题。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早识别高危因素,并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要及时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产后出血抢救的重要环节,并能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诊治,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4―227.
[2]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