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论文_廖勤,陆依斐

导读:本文包含了戴高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戴高乐,法国,赫鲁晓夫,路径,杜勒斯,催泪瓦斯,巴黎公社。

戴高乐论文文献综述

廖勤,陆依斐[1](2019)在《“最熟知中国的西方政治家”希拉克去世》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26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去世,终年86岁。希拉克的家人称,26日早晨,他在家人及亲友的陪伴下平静辞世。这位曾提出“新戴高乐主义”、执掌最高权柄12年的法国前总统,给法国和世界留下了哪些遗产和回忆?平民总统1932年11月29日,希拉克(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9-27)

[2](2019)在《参加联合演练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兵器知识》期刊2019年07期)

[3](2019)在《图解军舰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一文中研究指出"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是法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也是法国海军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舰。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发展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外,只有法国拥有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即"戴高乐"号航空母舰,该舰是法国历史上拥有的第十艘航空母舰,其命名源自法国着名的军事将领与政治家夏尔·戴高乐。(本文来源于《百科探秘(海底世界)》期刊2019年05期)

彭姝祎[4](2019)在《从戴高乐到马克龙:法国的非洲政策变化轨迹与内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曾在非洲拥有大片殖民地,并在该地区具有政治、经济、防务、文化等全方位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起,原法属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后,法国依然通过经济援助与合作、货币关联和控制、驻军等方式保持着"法非特殊关系"。非洲作为法国的"后花园"和大国地位的体现和保障,始终是法国对外关系的重点。60多年来,从戴高乐到马克龙,法国的对非政策有延续,也有改变,充斥着"保守"和"改革"之争。法国国内保守派政治力量坚持延续传统的"法非特殊关系",而革新派政治力量则努力推动法非关系"正常化"。整体而言,法国的对非政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延续性,但在其中亦有调整与变化。当下,年轻的新一代总统马克龙上台后,法国对非政策在延续过往的基础上亦有了一定新突破,聚焦于安全、经济、青年等议题。(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2019年02期)

潘亮[5](2018)在《“五月风暴”50年前重创法国》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法国政府4日紧急做出“暂时冻结”燃油税上调的决定,但持续的法国“黄背心抗议运动”丝毫没有缓和迹象,100多所法国高中也宣布加入游行队伍。这场危机被媒体形容为“一场更令人担忧的‘五月风暴’”。的确,50年前那场扫荡全国的“社会地震”,法国人依然记忆犹新(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8-12-06)

边际[6](2018)在《戴高乐从北约“退群”内幕》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森豪威尔愿给他核弹,肯尼迪承诺派核潜艇,但他还是认为应该自主掌握国防。1966年3月7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收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封信。信很简短,只有寥寥数百字,也写得很有礼貌。但对约翰逊和他的北约盟友来说,它就像是"抽过来的一记耳光"。戴高乐写道:"法国决心在其全境恢复充分行使其主权。"言下之意,他打算停止将法国军队置于(本文来源于《党员文摘》期刊2018年11期)

[7](2018)在《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军事文摘》期刊2018年17期)

谈亚锦[8](2018)在《戴高乐时期法国对非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1958—1969)》一文中研究指出戴高乐时期的法国对非政策主要涉及阿尔及利亚问题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问题。阿尔及利亚的动乱促成了戴高乐重新执政,在其执政期间,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政策可以概括为军事镇压、政治分化、经济利诱。当这些政策都失败后,法国最终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走向合作。法国对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政策也从拉拢、斗争,最后走向合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避免囚徒困境,两败俱伤。(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8年04期)

谈亚锦[9](2018)在《戴高乐外交政策路径选择研究(1958-1969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戴高乐时期的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追求法国的伟大,坚持外交上的独立自主,以努力打破两极格局、恢复法国大国地位为己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摆脱殖民束缚,运用合纵连横的战略抗美抵苏,在欧洲大陆乃至在世界外交舞台纵横捭阖。本文先后选取了戴高乐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路径选择,以期加深我们对戴高乐时期外交政策的理解。对美外交是戴高乐外交斗争最激烈也最丰富的领域。戴高乐以备忘录外交形式,试图搭上美国核威慑和世界大国的便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自己下一步的自由行动创造条件。双方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欧洲未来的定位上,因为互不相让而陷入“囚徒困境”。基于“懦夫博弈”的策略,戴高乐不顾美国的反对,坚决发展独立的核威慑力量。双方争夺的高潮出现在戴高乐于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一方面是基于防范风险的“最大最小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搭北约防务的便车。最后受制于法国国内社会、经济危机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戴高乐在他执政晚期与美国实现一定程度的缓和,这也是博弈双方当时的最优策略选择。对欧外交是戴高乐外交的基础和重点,戴高乐与他的欧洲伙伴在欧洲一体化,主要是政治一体化的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分歧。戴高乐为维护法国的领导地位和国家的独立要求,寻求建立“国家间”的欧洲,而他的伙伴国则坚持建立“超国家”的欧洲,最终因分歧巨大无法达成共识,双方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松散的国家间的合作而无法过渡到高层次的政治一体化合作。戴高乐的行为如同“猎鹿博弈”中那个自私的猎人,只顾自己捕捉到兔子而放走大家的鹿。戴高乐不仅追求政治利益,还不忘追求经济利益。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制订过程中,他巧妙利用“囚徒困境”无限重复博弈,威胁使用触发策略——如停止推进相关进程甚至威胁退出共同体等策略实现法国的诉求。为避免共同体成为美国的附庸,也为维护自身的领导地位,当英国申请加入共同体乃至欧洲政治联合的谈判时,戴高乐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执政初期,在处理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危机冲突中,戴高乐始终坚持“懦夫博弈”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策略予以应对。在执政后期基于囚徒困境无限重复博弈,戴高乐选择与苏联缓和、谅解和合作。对华建立外交关系,是戴高乐基于打破两极格局的设想而做出的战略举措。在建交前,法中双方因台湾问题和阿尔及利亚问题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陷入“囚徒困境”,双方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两败俱伤。随着《埃维昂协议》的签署,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解决,为双方建交扫清障碍,戴高乐抓住机会,运用“先动占优策略”实现与中国建交,凸显了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特点。戴高乐的非洲政策集中在去殖民化上,尽管他处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和撒哈拉以南地区法属领地的独立时,在具体政策实施上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基于“囚徒困境”无限重复博弈而选择合作,即法属领地实现独立、法国摆脱殖民地枷锁,从而双方实现共赢。总之,戴高乐的外交政策尽管存在一些内在矛盾,但还是体现了他追求法国大国地位的不妥协精神,也反映了他能适应环境变化灵活应对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10](2018)在《戴高乐与苏联叁代领袖》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杂志》(L'histoire)/2018年第3期戴高乐并不认同苏联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但仍能够借助和苏联的关系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其务实、灵活、独立的外交政策,在美苏之间保持游刃有余的地位,可谓当代外交大师。从1944年到1966年,他两次以国家首脑的身份访问苏联,一次接待苏联领袖的访问。成为当代西方阵营中唯一一位和斯大林、赫鲁晓夫,以及勃列日涅夫叁代苏联领导人都(本文来源于《国家人文历史》期刊2018年08期)

戴高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戴高乐论文参考文献

[1].廖勤,陆依斐.“最熟知中国的西方政治家”希拉克去世[N].解放日报.2019

[2]..参加联合演练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J].兵器知识.2019

[3]..图解军舰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J].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19

[4].彭姝祎.从戴高乐到马克龙:法国的非洲政策变化轨迹与内在逻辑[J].西亚非洲.2019

[5].潘亮.“五月风暴”50年前重创法国[N].环球时报.2018

[6].边际.戴高乐从北约“退群”内幕[J].党员文摘.2018

[7]..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J].军事文摘.2018

[8].谈亚锦.戴高乐时期法国对非政策及路径选择博弈解析(1958—1969)[J].历史教学问题.2018

[9].谈亚锦.戴高乐外交政策路径选择研究(1958-196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8

[10]..戴高乐与苏联叁代领袖[J].国家人文历史.2018

论文知识图

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楼空间结构...美国财务报告监管体系不过,在此时,...爱德华·赫里欧香港大球场南通体育会展中心杭州等地轻钢结构倒塌

标签:;  ;  ;  ;  ;  ;  ;  

戴高乐论文_廖勤,陆依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