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S-03的诱变育种及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摇瓶工艺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波[1](2019)在《铜绿假单胞菌NY3高产鼠李糖脂突变株构建及其发酵和提纯工艺优化》文中提出鼠李糖脂(Rha)是糖脂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具表面活性高、毒性小、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污染环境修复,亦能作为医疗保健品、化妆品、医药及食品、洗涤剂等的添加剂。目前多用铜绿假单胞菌发酵产鼠李糖脂,但因合成机制复杂,鼠李糖脂粗品的分离和提取成本过高,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本文以铜绿假单胞菌NY3为受试菌株,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及仪器分析鉴定技术,以提高Rha产量和降低提取纯化费用为主要目的,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对于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物合成路径着手,研究了NY3产鼠李糖脂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制,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一株高产鼠李糖脂的NY3突变株,并优化了该菌发酵产鼠李糖脂及其产品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获得以下成果。(1)成功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NY3野生菌细胞内的phaG基因,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出了具有抗链霉素基因及能阻止phaG表达的自杀性重组质粒PEX18-phaG-SmR。并通过三亲株杂交方法将该重组质粒整合至野生NY3菌基因组上,成功构建出了phaG基因缺失突变株NY3?phaG。(2)突变株NY3?PhaG能以菜籽油为碳源发酵产鼠李糖脂,其产物与NY3野生菌相比,产量和纯度分别提升了56%和6.7%,同时改善了乳化性能。(3)获得响应面法优化突变株NY3?phaG发酵产Rha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碳源(菜籽油)60g/L,氮源(NaNO3)5.69g/L,微量元素1.48mL/L,Na2HPO40.75g/L,KH2PO4 0.75g/L,MgSO4·7H2O 0.06g/L,CaCl2·2H2O 0.01g/L,初始pH 7.5。该优化条件下,突变株发酵鼠李糖脂的产量提高了54.5%。(4)从粒径不同的硅胶产品中,筛选出分离纯化鼠李糖脂最佳的柱层析填料为薄层层析硅胶。用该填料的层析柱既能较好的分离单/双糖鼠李糖脂,又能脱除鼠李糖脂中的色素类杂质,每种洗脱剂为100mL,柱流速为2mL/min,且依次按氯仿、“氯仿:乙酸乙酯=2:1”、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1:2”、甲醇等顺序进行洗脱,可获得Rha纯度为87.68%的双鼠李糖脂。
陈利娟,吴斌,何冰芳[2](2015)在《ARTP诱变选育鼠李糖脂高产菌及鼠李糖脂促进枯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文中指出旨在选育鼠李糖脂高产菌株,以实验室筛选的产鼠李糖脂的Pseudomonas aeruginosa C3为出发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选育出一株高产突变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SC-11,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4.1%。进一步对产鼠李糖脂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鼠李糖脂产量达42 g/L,底物转化率达到0.7 g/g底物。添加0.01%鼠李糖脂到Bacillus subtilis CL产羧甲基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的培养基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与木聚糖酶活分别提高12.9%和18.3%。研究表明,鼠李糖脂通过增加细胞通透性来提高胞外酶产量。
谢颖,莫创荣,明聪聪,颜建婷[3](2015)在《紫外诱变选育优势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文中指出采用紫外照射的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进行诱变,从中筛选出一株优势正突变菌菌株B2,并对其形态,生长条件及产鼠李糖脂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亲本B0,菌株B2产鼠李糖脂产量大幅度增高,从0.82 g/L增加到2.71 g/L。菌株形态为杆状菌。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为30℃,甘油30 g/L,酵母膏2 g/L,微量元素5 m L/L。研究结果表明从重金属含量高的制革污泥中筛选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经紫外诱变后可显着提高产鼠李糖脂产量,并进一步确定诱变后的菌株产鼠李糖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鼠李糖脂的量产提供理论基础。
孙瑾[4](2015)在《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遗传改造》文中指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油藏资源的日益减少,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这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石油开采主要以常规技术进行,使大量的高粘度、高凝度原油仍滞留在储油层,采油率较低,仅有35%~45%左右。因此,如何提高原油采收率,从地下采出更多的原油,成为许多国家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微生物对原油的直接作用,提高原油在地层孔隙中的流动性,并能利用微生物在油层中生长代谢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有机酸、乳化剂等物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解决当前油藏开采率低和充分发掘枯竭油藏剩余油的最好技术,对于工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石油工业中,鼠李糖脂是目前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环境友好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和烃污染物降解。然而,目前鼠李糖脂在MEOR中的应用受到阻碍,主要是因为鼠李糖脂的生产成本较高,难以获得大量的纯品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针对鼠李糖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铜绿假单胞菌高产鼠李糖脂菌株的诱变育种通过等离子体诱变、紫外诱变、甲基磺酸乙酯(EMS)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SH6(1.29 g/L)进行多次诱变筛选,经过羊血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最终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EZD3,其鼠李糖脂产量达到4.2 g/L,并研究了该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对菌株产脂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高产突变株EZD3的最高鼠李糖脂产量达到4.8 g/L,比原始铜绿假单胞菌SH6提高了2.72倍。2.利用强启动子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高产鼠李糖脂的重组菌有文献报道,利用细菌中的强启动子如lac, tac等,以期提高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量,进而提高鼠李糖脂产量,但结果不理想,鼠李糖脂产量较低。本论文用铜绿假单胞菌的本源强启动子替换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原有的启动子,获得融合片段,将其构建在整合质粒上,最终将目的基因随机整合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染色体上,获得重组菌株。其中1号重组菌株-P. Aeruginosa-APA1具有最高的鼠李糖脂产量,达到7.25 g/L,比出发菌株EZD3的最高产量(4.12 g/L)提高76.0%。本论文最初研究的菌株SH6(1.29 g/L),经过用多种方法进行诱变,得到鼠李糖脂产量有较大提高的突变株EZD3(4.8 g/L),而对后者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最终得到了鼠李糖脂产量大幅提高的重组菌株(7.25 g/L),比最初的出发株SH6的产量(1.29 g/L),提高了4.62倍,效果十分显着。经过对其产脂培养基的碳源进行初步优化后,重组菌株1号-P.eruginosa-APA1的鼠李糖脂产量达到7.58g/L。
顾生辉,朱莉,詹晓北,吴剑荣[5](2015)在《以甘油为底物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文中认为通过诱变选育,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RG-14利用甘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产量由13.6g/L提高到16.5 g/L。突变株经过5次连续传代培养,菌株仍维持稳定的鼠李糖脂产量,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诱变后菌株发酵甘油生产鼠李糖脂的组成,结果显示鼠李糖脂由Rha-C8-C8、Rha-C8-C10、Rha-C10-C10、Rha-C10-C12∶1、Rha-C10-C12、Rha2-C8-C10、Rha2-C10-C10、Rha2-C10-C12∶1和Rha2-C10-C12组成,其中单、双鼠李糖脂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4.8%和45.2%。当以工业粗甘油代替精甘油为底物时,该菌株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4.2 g/L,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孙全莲[6](2014)在《铜绿假单胞菌的筛选及产鼠李糖脂发酵条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鼠李糖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由铜绿假单胞菌发酵生产。本课题针对菌种产量低、产品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从提高菌种生产能力和优化发酵条件两方面入手,在实验室开展小试研究。首先,采用蓝色凝胶平板法结合表面张力测定对选自于自然界的菌株进行自然筛选,挑选出一株最优的自然菌株后,将其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Z。以此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实验后可得到以下结论:(1)将其发酵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用蒸馏水稀释20倍的表面张力为35.1mN/m,较同样稀释倍数下的未接种培养基,表面张力降低了42.7%;(2)菌种的对数生长期主要在12-22h,稳定期细菌数可以达到109/mL;(3)用与发酵液等体积的V氯仿:V甲醇=2:1混合溶剂对发酵液萃取后,得到鼠李糖脂粗品的产量为3.43g/L,粗品的CMC值低至20mg/L。然后,对铜绿假单胞菌-Z进行紫外及产物诱变处理,采用蓝色凝胶平板法将正向突变的菌株筛选出来,将最优的一株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ZCY。对此菌种研究后发现:(1)其发酵离心上清液用蒸馏水继续稀释20倍后,表面张力低至32.1mN/m,较铜绿假单胞菌-Z发酵稀释液的测定值,又降低了8.5%;(2)直接提取发酵液后得到鼠李糖脂的产量为5.52g/L,较铜绿假单胞菌-Z,产量提高了60.9%,且在传代过程中菌种的稳定性表现较好;(3)此菌种的生长曲线与铜绿假单胞菌-Z的基本相同,以其作为出发菌种接种到模拟工业培养基时,通过优化实验可确定:接种量在3%时最佳;(4)粗品的CMC值基本不变,结合TLC分析得到的Rf值和质谱分析结果可鉴定,菌种发酵产鼠李糖脂的类型为双鼠李糖脂。最后,对铜绿假单胞菌-ZCY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培养基成分及浓度(g/L)如下:菜籽油30.0;玉米浆干粉6.0;NaNO36.0; K2HPO40.9;NaH2PO40.6;MgSO40.3;CaCl20.05;NaCl1.5;最佳发酵环境条件如下:初始pH值6.9-7.0;温度先在36℃发酵20h,然后在34℃继续发酵40h。最终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下鼠李糖脂的平均产量为34.52g/L。
赵晨[7](2013)在《产鼠李糖脂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鼠李糖脂是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乳化能力,能被生物完全降解,对环境友好,在石油开采、生物修复、农业生产、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鼠李糖脂可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发酵过程温和,设备要求不高,且合成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清洁、安全、高效的鼠李糖脂的关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外对于鼠李糖脂的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微生物发酵鼠李糖脂产量较低,工业化生产技术尚未成熟,鼠李糖脂发酵生产仍停留在摇瓶发酵阶段。为此,本课题针对产鼠李糖脂突变株的选育、突变株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紫外线、常压室温等离子体作为诱变剂对实验室保藏的一株产鼠李糖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SFV-7进行诱变处理,经过初筛、复筛,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SFZ-37,鼠李糖脂产量达6.4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0.06%。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确定突变株SFZ-37摇瓶发酵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碳源甘油30g/L,氮源玉米浆6g/L,磷源磷酸二氢钾5.71g/L、磷酸氢二钠2.29g/L,金属离子硫酸镁0.4g/L,种龄12h,接种量5%,培养温度30℃,装液量35mL/250mL,初始pH值为7.0,发酵时间96h。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SFZ-37发酵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2.59g/L,比优化前提高了96.72%。采用5L磁力搅拌发酵罐,对菌株SFZ-37产鼠李糖脂进行了分批发酵实验,根据发酵过程数据构建了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及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OriginPro8.0软件对其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菌株分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和底物消耗三者之间的关系。
王爽[8](2013)在《鼠李糖脂高产菌株诱变筛选、遗传改造及关键酶的异源表达》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作为工业“命脉”的石油,因原油贮量的日益减少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目前我国以常规技术,原油采出率仅有30%左右,大量的石油尤其是高粘、高凝和高含腊油滞留在储油层。寻求高效和廉价的采油新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MEOR)能大幅度提高石油采出率,被认为是当前开采枯竭油藏和油藏剩余油的最好技术,对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油藏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在石油的开采、运输与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石油外泄事故或不当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成本低、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烃降解微生物是公认的最有效最彻底解决复杂烃类污染的手段。从广义上讲,MEOR主要有三种不同方法策略:(1)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异地反应器生产,随后加入到贮油腔进行驱油;(2)直接向油藏中注入外来微生物,在油藏中生长繁殖,代谢产生促进原油流动的表面活性剂;(3)将营养物质注入油井中,刺激土着菌在油井内生产表而活性剂。生物表而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和烃类污染物环境修复的领域中,其中效果最好、研究最多的就是鼠李糖脂。而阻碍鼠李糖脂成为MEOR主力军的原因主要有:成本高,产量过低;主要生产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条件致病菌,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针对上述鼠李糖脂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诱变筛选铜绿假单胞菌高产鼠李糖脂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硫酸二乙酯(DES)、等离子体和复合诱变等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SH6(1.2g/L)进行了诱变育种,筛选高产菌株。经过多轮诱变后,筛选到株高产突变株PZA1,最高鼠李糖脂产量4.0g/L,再经过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使PZA1的最高鼠李糖脂产量达到6.7g/L且遗传稳定,比原始菌株提高了近5倍。2.多拷贝复制启动子,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高产鼠李糖脂工程菌据文献报道,真菌如瑞氏木霉和黑曲霉的多拷贝启动了能够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将鼠李糖脂合成的关键酶——鼠李糖基转移酶启动子序列中的功能区域,即318~479bp,进行1、3、5拷贝的复制,并将之转化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别构建了P. aeruginosa IP, P. aeruginosa3P, P. aeruginosa5P菌株。通过提高鼠李糖基转移酶的表达量,进而提高鼠李糖脂产量。实验结果显示,多拷贝启动子能够提高铜绿假单胞菌的鼠李糖脂产量,其中3拷贝启动子菌株的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6g/L,比野生株产量提高了30%;5拷贝启动子菌株的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7g/L,比野生株产量提高了40%,效果显着。3.敲除PHA的合成基因,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高产鼠李糖脂工程菌经检测,铜绿假单胞菌SH6既能产生鼠李糖脂,还能产生聚羟基烷酸酯(PHA),而两者的代谢途径共用β-羟基脂肪酸为合成底物,所以通过敲除PHA的合成基因以阻断铜绿假单胞菌SH6中PHA的合成途径而使鼠李糖脂的合成获得史多的底物,继而提高其产量。用三亲杂交的方法分别敲除了PHA合成基因phaC和phaG,其中敲除株△phaG的PHA含量明显降低,其鼠李糖脂产量也比原始菌株提高了40%,产量达到1.7g/L,但敲除phaC后效果甚微。4.鼠李糖基转移酶在油井内嗜热菌中的异源表达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两株筛选自油井内的嗜热菌株,鉴定结果为两株筛均属于Geobacillus属。根据Geobacillus属的研究报道,选择pNW33N质粒作为表达载体,将编码鼠李糖基转移酶的rhlARRI操纵子与之相连,构建成pNWAB重组质粒。在将pNWAB转化到嗜热菌的实验中,尝试了电转、感受态细胞化学转化和原生质体转化三种方法。将编码鼠李糖基转移酶的基因在油井中筛选到的嗜热菌中进行异源农达,既可以得到非致病性的宿主菌,还能构建出能够适应油井内特殊环境的原地生产物表面活性剂的的工程菌。
卫培培[9](2013)在《模拟空间诱变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鼠李糖脂是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生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不仅能乳化、增溶、降低表面活性,还具有抗菌抗肿瘤的功效。但鼠李糖脂产量低,成本高昂,限制其进一步研究。选育鼠李糖脂高产菌株及开发利用发酵液中的其他有效成份成为降低鼠李糖脂生产成本的有效办法。本实验通过模拟空间诱变选育出鼠李糖脂高产铜绿假单胞菌,然后进行大量发酵,研究其代谢产物各组分的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实验室保藏菌种N1207通过微生物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进行鉴定。该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该菌与铜绿假单胞菌S164S的同源关系最近。由此判断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N1207。将该菌进行模拟空间诱变,筛选出鼠李糖脂高产菌株M14808。2.通过摇瓶法及发酵罐法对铜绿假单胞菌M14808进行大量发酵,将发酵液分离提纯,得五种代谢产物,分别为黄色、蓝色色素,脂肽,单、双鼠李糖脂。以双鼠李糖脂为阳性对照,对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脂肽对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阳性、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蓝色色素作用于细胞HepG2的IC50浓度最低,为15.67±0.13μg/mL。脂肽作用于细胞A549的IC50最低,为82.039±2.06μg/mL3.实验筛选出诱变株M14808的代谢产物蓝色色素及脂肽。通过质谱、傅里叶红外对蓝色色素和脂肽进行鉴定,判断蓝色色素为绿脓菌素,脂肽分子中含有饱和碳链及酰胺键。将绿脓菌素与脂肽进行抗肿瘤机理的初步探讨,绿脓菌素与脂肽均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郭延萍[10](2012)在《铜绿假单胞菌MZ01利用植物油和脱油种子饼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经发酵过程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和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或低毒、对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结构多样、在极端环境下稳定等良好的特性,然而当前由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高成本和低产量,已成为它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瓶颈。如何降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课题组已筛选到的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细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MZ01为研究对象,对菌株MZ01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条件进行优化,探索提高菌株MZ01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方法,为扩大化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提供方法参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铜绿假单胞菌MZ01利用常见植物油和农业废弃物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果表明以2%芝麻香油为碳源,0.5%的NaNO3为氮源时,表面张力可以降低到25.9mN/m。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MZ01以脱油的菜籽种子饼和亚麻种子饼为碳源时,发酵10d后,表面张力分别为32.7和33.4mN/m,说明MZ01可以利用种子饼作为碳源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但发酵时间较单纯植物油为碳源长,且表面张力也较高。(2)铜绿假单胞菌MZ01以芝麻香油生长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过程表明该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发酵结束时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是第1天的84.5倍,最佳的pH值为7.4-7.6。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MZ01利用芝麻香油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极端条件下(高温和高盐)的稳定性较好,而且极端环境有利于其活性的提高。(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MZ01在SBR反应器中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把介质表面张力降低到27-30mN/m。当以2天为周期,每个周期向反应器中加入20ml玉米油时,MZ01生长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相关,运行10个周期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生物量都达到最大,分别为10.6g/l和2.733(OD610)。
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S-03的诱变育种及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摇瓶工艺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S-03的诱变育种及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摇瓶工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铜绿假单胞菌NY3高产鼠李糖脂突变株构建及其发酵和提纯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鼠李糖脂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现状 |
1.1.1 鼠李糖脂的结构 |
1.1.2 鼠李糖脂的性质 |
1.1.3 鼠李糖脂的应用现状 |
1.2 产鼠李糖脂的菌种研究现状 |
1.2.1 产鼠李糖脂的菌种 |
1.2.2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1.3 高产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研究现状 |
1.3.1 铜绿假单胞菌合成鼠李糖脂的路径 |
1.3.2 铜绿假单胞菌高产鼠李糖脂的菌种研究现状 |
1.4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发酵条件研究现状 |
1.4.1 培养基对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1.4.2 发酵工艺对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1.4.3 鼠李糖脂等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方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铜绿假单胞菌NY3的phaG基因突变菌的构建及验证 |
2.1 NY3菌phaG基因缺失工程菌构建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haG基因的PCR扩增及验证 |
2.3.2 自杀性重组质粒PEX18-phaG-SmR的构建及验证结果 |
2.3.3 三亲株杂交及重组菌验证结果 |
2.3.4 工程菌发酵鼠李糖脂验证 |
2.4 小结 |
3 铜绿假单胞菌NY3?phaG产鼠李糖脂发酵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Plackett-Burman实验优化结果与分析 |
3.2.2 氮源及微量元素对突变株NY3?PhaG产鼠李糖脂的影响作用 |
3.2.3 CCD实验结果及响应面分析 |
3.2.4 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鼠李糖脂产量验证 |
3.3 小结 |
4 硅胶层析柱对鼠李糖脂的分离提纯条件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层析柱硅胶填料粒径对鼠李糖脂柱分离效率的影响 |
4.2.2 洗脱液工艺对薄层硅胶层析柱分离鼠李糖脂的效率的影响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ARTP诱变选育鼠李糖脂高产菌及鼠李糖脂促进枯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 C3的致死率 |
2.2 ARTP诱变选育鼠李糖脂高产突变株 |
2.3 突变株SC-11产鼠李糖脂发酵培养优化 |
2.4 NMR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3)紫外诱变选育优势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微生物的富集培养 |
1.2.2 紫外诱变过程 |
1.2.3 最佳照射时间的确定 |
1.2.4 正突变优势菌株的筛选 |
1.2.5 正突变优势菌株生长条件的正交试验 |
1.2.6 鼠李糖脂产量测定 |
1.2.7 正突变优势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
2 结果 |
2.1 最佳照射时间的确定 |
2.2 正突变优势菌株的筛选 |
2.3 菌落特征与细胞形态的观察 |
2.4 诱变优势菌株B2生长条件的正交试验 |
2.5 诱变优势菌株B2稳定性实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4)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遗传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及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强化采油 |
1.1.1 微生物强化采油概述 |
1.1.2 MEOR的作用机理 |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2.1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3 鼠李糖脂 |
1.3.1 鼠李糖脂概述 |
1.3.2 铜绿假单胞菌中鼠李糖脂的合成路线 |
1.3.3 鼠李糖脂的应用 |
1.4 鼠李糖脂的生产现状 |
1.5 鼠李糖脂产生菌的分子改造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铜绿假单胞菌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产脂条件优化 |
引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原始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绘制的鼠李糖标准曲线 |
2.2.2 菌株的培养 |
2.2.3 铜绿假单胞菌SH6的等离子体诱变 |
2.2.4 铜绿假单胞菌SH6的紫外照射诱变 |
2.2.5 铜绿假单胞菌SH6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 |
2.2.6 铜绿假单胞菌复合诱变 |
2.2.7 诱变结果统计 |
2.2.8 高产突变株EZD3的遗传稳定性及产脂培养基的优化 |
2.2.9 高产突变菌株EZD3的产脂培养基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强启动子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鼠李糖脂高产菌株 |
引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菌株及质粒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试剂及工具酶 |
3.1.4 实验方法 |
3.1.4.1 提取铜绿假单胞菌SH6的基因组DNA |
3.1.4.2 目的基因扩增 |
3.1.4.3 目的基因和内源启动子的融合 |
3.1.4.4 重组质粒构建 |
3.1.4.5 转化铜绿假单胞菌及相应的验证 |
3.1.4.6 利用三亲杂交将目的基因随机插入铜绿假单胞EDZ3基因组 |
3.1.4.7 鼠李糖脂产量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铜绿假单胞菌SH6的基因组提取 |
3.2.2 扩增铜绿假单胞菌SH6的鼠李糖基转移酶结构基因 |
3.2.3 扩增czcC基因和pilG基因的启动子,分别与鼠李糖基的转移酶基因中结构基因融合 |
3.2.4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2.5 重组质粒用于转化铜绿假单胞菌 |
3.2.6 重组菌株1号-P.Aeruginosa-APA1的产脂培养基碳源优化 |
3.3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首次使用等离子体-紫外-EMS复合诱变法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铜绿假单胞菌高产鼠李糖脂诱变茵株 |
2. 首次选择铜缘假单胞菌本源启动子对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进行过表达,明显提髙了鼠李糖脂的产量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以甘油为底物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1. 1 出发菌株 |
1. 1. 2 培养基 |
1. 1. 3 试剂 |
1. 2 方法 |
1. 2. 1 鼠李糖脂高产菌株诱变筛选 |
1. 2. 2 致死率及突变率测定 |
1. 2. 3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测定 |
1. 2. 4 鼠李糖脂含量及生物量的测定 |
1. 2. 5 鼠李糖脂的提取 |
1. 2. 6 鼠李糖脂组成分析 |
1. 2. 7 粗甘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以甘油为底物的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
2. 2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 |
2. 3 鼠李糖脂组成 |
2. 4 粗甘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 |
3 结论 |
(6)铜绿假单胞菌的筛选及产鼠李糖脂发酵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产生 |
1.1.3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
1.1.4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2 产鼠李糖脂菌株的筛选 |
1.2.1 生产菌 |
1.2.2 生产菌的自然筛选 |
1.2.3 生产菌的诱变筛选 |
1.2.4 生产菌的发酵方法 |
1.3 鼠李糖脂概述 |
1.3.1 鼠李糖脂的结构与种类 |
1.3.2 鼠李糖脂的提纯与检测 |
1.4 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 |
1.4.1 培养基成分分对发酵生产的影响 |
1.4.2 发酵环境条件对发酵生产的影响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菌种的自然筛选及产物提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种来源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培养基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种的自然筛选 |
2.3.2 菌种的生长规律测定 |
2.3.3 产品的粗提取 |
2.3.4 粗提品CMC值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自然筛选结果 |
2.4.2 菌种的生长规律 |
2.4.3 鼠李糖脂的粗提取结果 |
2.4.4 粗提品的CMC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菌种的诱变筛选及发酵试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种来源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培养基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种诱变 |
3.3.2 蒽酮-硫酸法定量鼠李糖脂 |
3.3.3 菌种稳定性考察 |
3.3.4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5 接种量对菌种生长规律的影响 |
3.3.6 CMC值的测定及产品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菌种诱变结果 |
3.4.2 鼠李糖脂的定量 |
3.4.3 稳定性考察结果 |
3.4.4 诱变菌生长规律 |
3.4.5 接种量对菌种生长规律的影响 |
3.4.6 CMC值的测定及产品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种来源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培养基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培养基成分优化 |
4.3.2 发酵环境条件优化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培养基成分优化结果 |
4.4.2 发酵环境条件的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产鼠李糖脂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与生物表面活性剂 |
1.2 鼠李糖脂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
1.2.1 鼠李糖脂的结构 |
1.2.2 鼠李糖脂的生理功能 |
1.3 鼠李糖脂的应用 |
1.3.1 鼠李糖脂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 |
1.3.2 鼠李糖脂在生物修复领域的应用 |
1.3.3 鼠李糖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4 鼠李糖脂的发酵生产 |
1.4.1 鼠李糖脂发酵生产菌株 |
1.4.2 产鼠李糖脂菌株的筛选方法 |
1.4.3 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调控机制 |
1.4.4 发酵条件对鼠李糖脂合成的影响 |
1.4.5 鼠李糖脂的分离提取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1 产鼠李糖脂菌株的诱变选育 |
1.6.2 产鼠李糖脂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1.6.3 产鼠李糖脂菌株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
第2章 P.aeruginosaSFZ-37菌株的诱变选育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4 培养基 |
2.2.5 配置试剂 |
2.2.6 分析方法 |
2.2.7 试验方法 |
2.2.8 菌株诱变 |
2.2.9 突变株摇瓶筛选 |
2.2.10 突变株稳定性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株 SFV-7 的生长曲线 |
2.3.2 紫外线诱变处理 |
2.3.3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 |
2.3.4 鼠李糖脂高产突变株 P.aeruginosa SFZ-37 选育谱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aeruginosaSFZ-37菌株产鼠李糖脂发酵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4 培养基 |
3.2.5 试剂配制 |
3.2.6 分析方法 |
3.2.7 培养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碳源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2 氮源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3 磷源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4 金属离子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5 种龄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6 接种量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7 温度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8 装液量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9 初始 pH 值对 P.aeruginosa SFZ-37 鼠李糖脂发酵的影响 |
3.3.10 P.aeruginosa SFZ-37 菌株条件优化后的发酵进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eruginosaSFZ-37菌株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4 培养基 |
4.2.5 试剂配制 |
4.2.6 分析方法 |
4.2.7 试验方法 |
4.2.8 发酵装置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eruginosa SFZ-37 菌株分批发酵动态曲线 |
4.3.2 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通过诱变手段选育高产鼠李糖脂突变株 |
5.1.2 突变株 P.aeruginosa SFZ-37 发酵条件的优化 |
5.1.3 突变株 P.aeruginosa SFZ-37 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鼠李糖脂高产菌株诱变筛选、遗传改造及关键酶的异源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表面活性剂 |
1.1.1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
1.1.2 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石油采收率 |
1.2 鼠李糖脂 |
1.2.1 鼠李糖脂概述 |
1.2.2 鼠李糖脂的合成 |
1.2.3 鼠李糖脂的工业应用 |
1.2.3.1 鼠李糖脂用于生物修复 |
1.2.3.2 鼠李糖脂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
1.3 鼠李糖脂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
1.3.1 化学诱变 |
1.3.2 物理诱变 |
1.3.2.1 紫外诱变 |
1.3.2.2 等离子体诱变 |
1.3.3 复合诱变 |
1.4 鼠李糖脂的生产与展望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铜绿假单胞菌的诱变、筛选及突变株产鼠李糖脂的条件优化 |
引言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1.4.1 培养方法 |
2.1.4.2 鼠李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4.3 鼠李糖脂产量的测定 |
2.1.4.4 铜绿假单胞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 |
2.1.4.5 铜绿假单胞菌紫外(UV)诱变 |
2.1.4.6 铜绿假单胞菌等离子体诱变 |
2.1.4.7 复合诱变 |
2.1.4.8 初筛平板 |
2.1.4.9 摇瓶复筛 |
2.1.4.10 鼠李糖脂粗品提取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株的复壮 |
2.2.2 鼠李糖标准曲线 |
2.2.3 初筛血平板 |
2.2.4 铜绿假单胞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 |
2.2.5 铜绿假单胞菌紫外(UV)诱变 |
2.2.6 铜绿假单胞菌等离子体诱变 |
2.2.7 诱变结果 |
2.2.8 高产突变株PZA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2.8.1 碳源优化 |
2.2.8.2 正交优化实验及结果分析 |
2.2.9 突变株PZAl的遗传稳定性 |
2.2.10 鼠李糖脂粗品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多拷贝启动子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鼠李糖脂高产菌株 |
引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菌株、质粒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与试剂、工具酶 |
3.1.4 实验方法 |
3.1.4.1 目的基因扩增 |
3.1.4.2 双拷贝启动子——融合PCR融合启动子 |
3.1.4.3 构建重组质粒 |
3.1.4.5 铜绿假单胞菌转化及转化子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提取 |
3.2.2 扩增铜绿假单胞菌鼠李糖基转移酶rhlABRI操纵子 |
3.2.3 扩增启动子,融合PCR合成双拷贝启动子 |
3.2.4 重组质粒 |
3.2.4.1 构建重组质粒 |
3.2.4.2 重组质粒验证 |
3.2.5 多拷贝启动子重组质粒的铜绿单胞菌转化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敲除铜绿假单胞菌PHA合成基因提高鼠李糖脂产量 |
引言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株、质粒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仪器与试剂、工具酶 |
4.1.4 实验方法 |
4.1.4.1 气相色谱(GC)测定PHA |
4.1.4.2 目的基因扩增 |
4.1.4.3 构建敲除盒 |
4.1.4.4 三亲杂交敲除铜绿假单胞菌PHA合成基因 |
4.1.4.5 铜绿假单胞菌转化子验证 |
4.1.4.6 鼠李糖脂产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检测铜绿假单胞菌SH6的PHA含量 |
4.2.2 构建敲除盒及三亲杂交转化铜绿假单胞菌 |
4.2.3 敲除株的PHA含量与鼠李糖脂产量的测定 |
4.2.4 敲除株的遗传稳定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鼠李糖基转移酶在嗜热菌中的异源表达 |
引言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菌株、质粒 |
5.1.2 培养基 |
5.1.3 主要仪器与试剂、工具酶 |
5.1.4 实验方法 |
5.1.4.1 16S法和ITS法鉴定嗜热菌株 |
5.1.4.2 构建重组质粒 |
5.1.4.3 电转化 |
5.1.4.4 感受态细胞化学转化 |
5.1.4.5 原生质体转化 |
5.1.4.6 嗜热菌转化子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嗜热菌AP-1、DB-2的形态观察 |
5.2.1.2 嗜热菌AP-1菌种分子鉴定结果 |
5.2.1.3 嗜热菌DB-2菌种分子鉴定结果 |
5.2.2 构建异源表达重组质粒 |
5.2.3 AP-1和DB-2电转 |
5.2.4 AP-1和DB-2化学转化 |
5.2.5 AP-1和DB-2原生质体转化 |
5.3 小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模拟空间诱变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模拟空间生物学效应 |
1.2 鼠李糖脂 |
1.2.1 鼠李糖脂的结构 |
1.2.2 鼠李糖脂的生产 |
1.2.3 分离纯化 |
1.2.4 鼠李糖脂的作用 |
1.2.5 研究前景 |
1.3 脂肽 |
1.3.1 脂肽的结构 |
1.3.2 脂肽的合成 |
1.3.3 脂肽的分离鉴定 |
1.3.4 脂肽的作用 |
1.3.5 脂肽研究前景 |
1.4 色素 |
1.4.1 铜绿假单胞菌色素的分离和鉴定 |
1.4.2 色素的合成 |
1.4.3 色素作用 |
1.5 药物筛选 |
1.5.1 常用药物筛选方法 |
1.5.2 高通量筛选技术 |
1.5.3 高内涵药物筛选 |
1.5.4 生物芯片 |
1.5.5 斑纹鱼胚胎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菌株的鉴定与诱变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种来源 |
2.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3 主要试剂 |
2.2.4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微生物培养 |
2.3.2 菌种保藏 |
2.3.3 微生物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 |
2.3.4 菌株16S rDNA鉴定 |
2.3.5 菌种诱变 |
2.3.6 诱变菌株的筛选 |
2.4 实验结果 |
2.4.1 菌株形态特征 |
2.4.2 菌株生理生化 |
2.4.3 16S rDNA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3 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种 |
3.2.2 主要仪器 |
3.2.3 主要试剂 |
3.2.4 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培养方法 |
3.3.2 代谢产物分离提纯 |
3.3.3 薄板层析 |
3.3.4 抑菌实验 |
3.3.5 MTT实验 |
3.3.6 质谱分析 |
3.3.7 傅里叶红外 |
3.4 实验结果 |
3.4.1 发酵液分离 |
3.4.2 抑菌实验 |
3.4.3 代谢产物各组分抗肿瘤实验 |
3.4.4 细胞毒性实验 |
3.4.5 代谢产物活性组分结构鉴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抗肿瘤机制初步探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2.3 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生长曲线 |
4.3.2 AO/EB染色 |
4.3.3 活体在线培养 |
4.4 实验结果 |
4.4.1 细胞生长曲线 |
4.4.2 细胞染色实验 |
4.4.3 细胞活体在线培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铜绿假单胞菌MZ01利用植物油和脱油种子饼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及分析 |
1.2.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优点 |
1.2.3 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的方法 |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1.3.1 石油烃类有机物污染的生物修复 |
1.3.2 重金属的去除 |
1.3.3 减少农药污染 |
1.3.4 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铜绿假单胞菌 MZ01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条件优化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碳源 |
2.1.4 植物油做碳源时条件优化研究 |
2.1.5 种子饼做碳源时条件优化研究 |
2.1.6 分析测定方法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确定培养时间 |
2.2.2 碳源的选择 |
2.2.3 最佳碳源浓度的确定 |
2.2.4 最佳 NaNO3浓度的确定 |
2.2.5 葡萄糖对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菌株 MZ01 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芝麻香油 |
3.1.4 发酵培养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微生物生长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过程 |
3.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绿假单胞菌 MZ01 利用 SBR 生物反应器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SBR 反应器 |
4.1.4 SBR 反应器运行 |
4.1.5 分析方法 |
4.2 结果和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S-03的诱变育种及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摇瓶工艺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铜绿假单胞菌NY3高产鼠李糖脂突变株构建及其发酵和提纯工艺优化[D]. 张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ARTP诱变选育鼠李糖脂高产菌及鼠李糖脂促进枯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J]. 陈利娟,吴斌,何冰芳. 生物技术通报, 2015(11)
- [3]紫外诱变选育优势铜绿假单胞菌菌株[J]. 谢颖,莫创荣,明聪聪,颜建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4]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遗传改造[D]. 孙瑾. 山东大学, 2015(02)
- [5]以甘油为底物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J]. 顾生辉,朱莉,詹晓北,吴剑荣. 生物加工过程, 2015(01)
- [6]铜绿假单胞菌的筛选及产鼠李糖脂发酵条件的研究[D]. 孙全莲. 西北大学, 2014(07)
- [7]产鼠李糖脂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D]. 赵晨.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
- [8]鼠李糖脂高产菌株诱变筛选、遗传改造及关键酶的异源表达[D]. 王爽. 山东大学, 2013(10)
- [9]模拟空间诱变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活性的研究[D]. 卫培培.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10]铜绿假单胞菌MZ01利用植物油和脱油种子饼产生物表面活性剂[D]. 郭延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