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雪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472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297-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分析。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10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患者进行抢救、并给予止血及补充血容量、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多种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护理的实际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救措施以及内科护理,其中效果为:显效8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体有效100例。结论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伴有失血性休克情况,必须紧急采取救治、有效的止血处理治疗,在护理工作中要确保认真、细致的工作性质,注意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增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二次出血率。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了10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32~78岁,平均年龄54.5岁。其中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35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胃癌18例,急慢性胃炎1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4例,腹腔血管畸形导致上消化道出血6例;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12例,突然发病的88例;其中有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嗳气反酸、腹胀胃痛等临床症状。
1.2治疗方法:临床上内科治疗主要采用支持疗法和抗休克治疗,立即给予止血剂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给予下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内镜直视下止血,给予控制进行对症手术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出血量,及时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采取内科护理措施。
1.3效果判定:其中患者治疗后临床显效是指出血在12h内得到控制且停止,无呕血、黑便等情况发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是指出血在24h内得到控制且停止。无效是指出血在24h之后仍未控制,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
2结果
本组的107例患者均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和有效的内科护理措施,其中临床治疗结果,见表一所示。
表一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3内科护理措施
3.1急救护理:患者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使患者取中凹卧位,注意休息,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及血块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临床经验表明,[1]患者一旦发生大出血时较容易发生低氧血症,进而诱发肝性脑病的出现,因此给予及时氧疗,将氧气浓度控制在2~3L/min为最佳。
3.2治疗及预防休克: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护理人员要建立两条以上有效地静脉通道,在抢救的时候应该适当得加快输血、输液的滴速,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是否有诱发肺水肿的症兆,[2]发现异常及时将滴速调慢。
3.3止血护理: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并配合医生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方法进行止血。熟练插管操作,在插管前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漏气问题,操作过程中需要密切地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律等变化,插管后需要将食
管气囊压力保持在4.5KPa至6.0KPa之间,需要将胃气囊压力保持6.5KPa至9.5KPa之间[3]。确保食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的通畅,并做好标记。胃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并密切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定期测量气囊内压力,以防压力不足影响止血效果,或压力过高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气囊充气加压12~24h应放松牵引,放气15~30min,如出血未止,再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粘膜受压过久而致糜烂、坏死。
3.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呕血和黑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估计出血量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与速度。呕血提示胃内出血量达到300ml。出现黑便提示胃内出血量达到60ml。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胃内出血量大于5ml。若病人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时提示出血量大于400ml,若周围循环衰竭时提示出血量大于1000ml.[4]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4讨论
在急性上呼吸道出血患者救治工作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与内科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证抢救工作及时科学与高效。本次分析表明,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治疗,防止发生休克,科学有效的内科护理能够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二次出血率。
参考文献
[1]张培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2,02(19)183.
[2]冼凤莲.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05):12.
[3]许春玲.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5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1(17):1425.
[4]郭红霞.王春波.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