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论文和设计-江小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包括连接杆、第一刷毛组件和第二刷毛组件;连接杆上凸设有安装工位,安装工位的上表面凹设有凹槽;第一刷毛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一刷毛,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上表面高度;第二刷毛组件包括第二安装件和第二刷毛,第二安装件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上表面高度。通过将第一刷毛组件和第二刷毛组件可更换地设于安装工位上,刷毛磨损后,更换新的刷毛组件即可继续使用,且可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选择刷毛硬度不一样的第一刷毛组件和第二刷毛组件;同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均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其能更好的保护对应刷毛的根部,防止刷毛因过度打磨时从根部脱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杆、第一刷毛组件以及第二刷毛组件;该连接杆的一端凸设有一安装工位,该安装工位的上表面凹设有凹槽;该第一刷毛组件可更换地套设于安装工位外,第一刷毛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件和多束第一刷毛,该第一安装件套设于安装工位外,且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该多束第一刷毛间隔成型连接于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该第二刷毛组件可更换地设置于凹槽内,第二刷毛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件和多束第二刷毛,该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该多束第二刷毛间隔成型连接于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多束第二刷毛位于上述多束第一刷毛的内圈。

设计方案

1.一种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杆、第一刷毛组件以及第二刷毛组件;该连接杆的一端凸设有一安装工位,该安装工位的上表面凹设有凹槽;该第一刷毛组件可更换地套设于安装工位外,第一刷毛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件和多束第一刷毛,该第一安装件套设于安装工位外,且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该多束第一刷毛间隔成型连接于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该第二刷毛组件可更换地设置于凹槽内,第二刷毛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件和多束第二刷毛,该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该多束第二刷毛间隔成型连接于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多束第二刷毛位于上述多束第一刷毛的内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贯穿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的,安装工位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连接,且第一安装件的下表面抵于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对应的,第二安装件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打磨机相连接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毛为9束,其均匀间隔排布于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毛为4束,其均匀间隔排布于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束第一刷毛均由8-16根纤维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束第二刷毛均由8-16根纤维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刷毛和第一刷毛的硬度相同或者不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

背景技术

工件在加工制程中,一般需要打磨设备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现有的打磨刷包括连接杆和刷毛,刷毛成型与连接杆上,但刷毛磨刷完后会连同连接杆一起处理掉,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同时不同类别工件需不同硬度的刷毛打磨,所以需要多种打磨刷,其更换起来也比较麻烦;且传统的打磨刷之刷毛根部缺少很好的稳固,但打磨过度时刷毛容易从根部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其刷毛组件可更换地安装于连接杆上,且能有效地防止刷毛从根部掉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包括有连接杆、第一刷毛组件以及第二刷毛组件;该连接杆的一端凸设有一安装工位,该安装工位的上表面凹设有凹槽;该第一刷毛组件可更换地套设于安装工位外,第一刷毛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件和多束第一刷毛,该第一安装件套设于安装工位外,且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该多束第一刷毛间隔成型连接于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该第二刷毛组件可更换地设置于凹槽内,第二刷毛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件和多束第二刷毛,该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该多束第二刷毛间隔成型连接于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多束第二刷毛位于上述多束第一刷毛的内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贯穿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的,安装工位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连接,且第一安装件的下表面抵于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对应的,第二安装件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打磨机相连接的外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齐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刷毛为9束,其均匀间隔排布于第一安装件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刷毛为4束,其均匀间隔排布于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束第一刷毛均由8-16根纤维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束第二刷毛均由8-16根纤维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刷毛和第一刷毛的硬度相同或者不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第一刷毛组件和第二刷毛组件可更换地设置于安装工位上,刷毛磨损后,更换新的刷毛组件即可继续使用,且可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选择刷毛硬度不一样的第一刷毛组件和第二刷毛组件;同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均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其能更好的保护对应刷毛的根部,防止刷毛因过度打磨时从根部脱落,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连接杆 11、安装工位

12、外螺纹 101、凹槽

20、第一刷毛组件 21、第一安装件

22、第一刷毛 201、通孔

30、第二刷毛组件 31、第二安装件

32、第二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连接杆10、第一刷毛组件20以及第二刷毛组件30。

该连接杆10的一端凸设有一安装工位11,该安装工位11的上表面凹设有凹槽101;连接杆10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打磨机相连接的外螺纹12,外螺纹12与打磨机配合即可使用。

该第一刷毛组件20可更换地套设于安装工位11外,第一刷毛组件20包括有第一安装件21和多束第一刷毛22,该第一安装件21套设于安装工位11外,且第一安装件21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具体而言,第一安装件2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贯穿有通孔201,该通孔20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对应的,安装工位2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连接,且第一安装件21的下表面抵于连接杆10的上表面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刷毛22为9束,其均匀间隔排布于第一安装件21的上表面,其第一刷毛22不以局限,每束第一刷毛22均由8-16根纤维组成,其多根纤维紧靠在一起,增强其强度。

该第二刷毛组件30可更换地设置于凹槽101内,具体而言,凹槽10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对应的,第二安装件3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连接。第二刷毛组件30包括有第二安装件31和多束第二刷毛32,该第二安装件31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安装工件11的上表面高度,且第一安装件21和第二安装件31的上表面齐平。该多束第二刷毛32间隔成型连接于第二安装件31的上表面,多束第二刷毛32位于上述多束第一刷毛22的内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刷毛32为4束,其均匀间隔排布于第二安装件31的上表面,每束第二刷毛32均由8-16根纤维组成,且第二刷毛32和第一刷毛22的硬度相同或者不同,其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刷毛。

使用时,将外螺纹12与打磨机配合固定,启动打磨机,打磨机带动打磨刷转动,第一刷毛22和第二刷毛32对工件进行打磨清理,当第一刷毛22或者第二刷毛32过度磨损后,更换新的第一刷毛组件20或者第二刷毛组件30即可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将第一刷毛组件和第二刷毛组件可更换地设置于安装工位上,刷毛磨损后,更换新的刷毛组件即可继续使用,且可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选择刷毛硬度不一样的第一刷毛组件和第二刷毛组件;同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上表面高度均低于安装工件的上表面高度,其能更好的保护对应刷毛的根部,防止刷毛因过度打磨时从根部脱落,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828.2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18477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A46B 9/02

专利分类号:A46B9/02;A46B7/04;A46B5/00;B24B41/04

范畴分类:15G;

申请人:东莞市全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全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松木山村三星路69号

发明人:江小军

第一发明人:江小军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全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成开;徐勋夫

代理机构:35203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可更换刷毛的打磨刷结构论文和设计-江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