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元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言,客家,文化,壮族,约翰,舆情,透明性。
元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冯月季[1](2019)在《网络热点事件舆情演化的元语言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符号表意的角度来说,网络热点事件在互联网空间中生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符号文本,在其意义生成解释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符号文本发生了自携元语言层面的共振。处于"后真相时代"的网民作为网络热点事件的解释者,其能力元语言受到情绪化支配,并且对网络热点事件符号文本的意义解释使用同一套元语言集合,生成单一整体化的意义解释,极易出现网络舆情的极化现象。从社会文化结构上来看,二元对立冲突是导致单一整体性社会文化元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必须寻求破解二元论社会文化结构制约的有效策略,才能找到从根本上化解网络热点事件中舆情极化现象的根本途径。(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建生,王梅清[2](2019)在《玛拉工艺大学中文二语教学中的多语元语言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人们习惯于使用多语交际,包括教学。本研究考察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中文二语教师如何运用多语元语言,即描述语言的语言进行教学。本文的语料采录自玛拉工艺大学四个班级的中文二语课的课堂教学,我们也采访了四位教师以了解他们课堂运用元语言组织教学的原因和作用。研究发现教师都采用汉语、马来语、英语进行教学,教师比较常用英语和马来语解释有关汉语的使用和结构规则,解释途径多样化,对提升学生元语言意识有助益。教师运用元语言教学,原因包括:二语课的学习课时相对不足,翻译法和阐释法较节省时间;学生是成人大学生,有很好的马来语和英语基础;学生可以联系自己和华人交际的经验去理解所学的中文。(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03期)
黄瑜[3](2019)在《解析约翰·海杜克的建筑元语言》一文中研究指出元语言的概念建立在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上,研究的是语言本体,即描述语言的语言。以单元空间的基本结构为例,解释建筑元语言的建构。约翰·海杜克致力于建立建筑的词汇表。文章通过研究九宫格、菱形住宅、墙宅以及巴巴住宅中的形式语言逻辑,解析约翰·海杜克的建筑元语言。(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8期)
方小莉[4](2019)在《框架、语境与元语言:入口型奇幻文学的认知叙述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认知叙述学为方法论指导,从框架和语境这两个关键概念切入,结合元语言理论来探讨入口型奇幻文学的认知方式。笔者以入口型奇幻文学的典型作品《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以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在讨论该种文类特定的认知方式的同时也探讨认知中的框架调整、框架转换与框架重启等概念。从文类规约来看,该类奇幻文学以入口作为指示符,指向一个新世界,也同时提示认知框架的转换。入口型奇幻文学的认知结构在宏观层面上总要经历框架转换和框架重启。当一个世界的框架启动时,另一个世界框架则冻结,以此提示读者调动相应的认知框架和元语言。但是储存的框架总会再被激活,因为跨入另一个框架的人物总会回到原来的框架,从而重新启动储存的框架。(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林琳[5](2019)在《壮族学生叁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壮语、汉语到英语习得过程中元语言意识的发展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叁语间迁移现象探讨壮、汉双语水平与英语习得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推动壮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7期)
黄洁[6](2019)在《二语习得中元语言知识与语言知识的范畴结构和心理操作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比分析了元语言知识与语言知识范畴结构与心理操作的特点和异同。认为在基于使用的视角下,隐性语言知识范畴结构特点是灵活、情境依赖,为基于相似性的心理操作;而显性元语言知识属于亚里士多德式范畴结构,特点是稳定、分立,是基于法则的心理操作。这两组语言知识的范畴结构和心理操作区别可以为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元认知知识的有用性作出解释。(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黄交军[7](2019)在《百鬼众魅:析义元语言视野下中华鬼之文化破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说文解字》中鬼类字汇为研究中心进行深入解读,发现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构形取象、正名万物的编码载体,强烈凸显出古人感知宇宙、体悟人生的心路历程。围绕鬼这个概念范畴,人类社会不断衍生出系列字词,并耦合而成规模庞大的家族谱系,由鬼字缘起演进到"百鬼众魅"等成语、谚语再至鬼文化俗文学的历史脉络,词义语流信息功能分布主要演绎为:病魔杀手、梦魇惊魂与祈鬼拜祖等叁大层面。一言以蔽之,鬼的字词繁衍、嬗变征途实为一部中华民族参透生死、品味世界的心灵自白书、人文纪录片与群体认知史。(本文来源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梁春仙[8](2019)在《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特点,语言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客家童谣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具体体现,由于客家文化传承者自身因素与外部多元语言文化的影响,客家童谣出现传承危机,主要表现在演述者老龄化、语言载体的缺失等方面,客家童谣的传承问题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客家童谣与其母语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客家童谣传承的研究,是在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以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为主线,探索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推动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本文对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研究选取拥有多元语言文化特征的广西武宣县为调查点,在文献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的研究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考察广西武宣县的多元语言文化、各民族母语传承状况、客家童谣传承状况等方面。论文研究对实地调查搜集到的资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阐述分析武宣县的多元语言文化、客家童谣界定、客家童谣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调查数据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武宣县壮族母语文化传承特征、客家母语文化传承特征、客家童谣传承特征、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影响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上述调查与分析的结果,构建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的路径,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对策。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影响客家童谣传承的因素主要包括客家文化的传承状况、童谣社会功能、传承者的态度、多元语言文化环境、政府职能等方面。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客家童谣的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的路径要以客家童谣文化资源为核心,通过客家居民、政府、文化企业这叁者对资源进行整合,将客家童谣的传承融入到客家民俗文化、区域地方文化、区域自然景观的开发中,以活态保护的思路开展客家童谣与客家文化传承。(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朱志鸿[9](2019)在《元语言观照下文学作品非源语翻译的逻辑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品中经常有源语之外的外语,即非源语的出现,它们往往具有特别的含义及功能。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非源语的处理方式有时会造成逻辑悖论,引发理解上的困难。该文以元语言理论为依托,分析文学作品中非源语翻译的逻辑悖论问题,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对翻译中非源语的处理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0期)
杨信信[10](2019)在《英汉元语言否定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否定词都可表达元语言否定,但两者在表达形式上大有不同。英语中的否定词可更容易地进行元语言否定的解读,而汉语表达元语言否定的否定词比较多样,如"不是"、"不"、"没有"。此外,;汉语中还有像"差点儿没""好不"等这类元语言否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9年14期)
元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人们习惯于使用多语交际,包括教学。本研究考察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中文二语教师如何运用多语元语言,即描述语言的语言进行教学。本文的语料采录自玛拉工艺大学四个班级的中文二语课的课堂教学,我们也采访了四位教师以了解他们课堂运用元语言组织教学的原因和作用。研究发现教师都采用汉语、马来语、英语进行教学,教师比较常用英语和马来语解释有关汉语的使用和结构规则,解释途径多样化,对提升学生元语言意识有助益。教师运用元语言教学,原因包括:二语课的学习课时相对不足,翻译法和阐释法较节省时间;学生是成人大学生,有很好的马来语和英语基础;学生可以联系自己和华人交际的经验去理解所学的中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元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1].冯月季.网络热点事件舆情演化的元语言共振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杨建生,王梅清.玛拉工艺大学中文二语教学中的多语元语言运用[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9
[3].黄瑜.解析约翰·海杜克的建筑元语言[J].建筑与文化.2019
[4].方小莉.框架、语境与元语言:入口型奇幻文学的认知叙述学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19
[5].林琳.壮族学生叁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9
[6].黄洁.二语习得中元语言知识与语言知识的范畴结构和心理操作对比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7].黄交军.百鬼众魅:析义元语言视野下中华鬼之文化破译[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梁春仙.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客家童谣传承与母语文化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9
[9].朱志鸿.元语言观照下文学作品非源语翻译的逻辑问题[J].海外英语.2019
[10].杨信信.英汉元语言否定对比[J].中国农村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