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剪力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剪力,悬臂,效应,变分法,弯矩,斜拉桥,原理。
负剪力滞论文文献综述
白安生[1](2018)在《悬臂箱形截面梁的负剪力滞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考虑负剪力滞效应的混凝土悬臂箱梁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力学响应问题,利用能量变分法的最小势能原理得到了箱梁纵向应力分布和负剪力滞变号位置。结果表明:作用均布荷载在悬臂箱梁顶板引起负剪力滞效应;距离固定端约l/4为负剪力滞效应的起点,为了提高悬臂箱梁承受均布荷载下整体稳定,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负剪力滞效应。(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林文进,刘山洪,邹宇[2](2015)在《钢-混组合梁负剪力滞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负剪力滞现象普遍存在。剪力流是产生负剪力滞的关键,而在简支梁的跨中,因截面无法自由翘曲必然产生剪力滞效应。文章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实例,运用Midas/FEA建立组合梁简支状态有限元模型,模拟组合梁在海上临时架设施工工况,探讨钢-混组合梁在简支状态下施加区域均布荷载前后,负剪力滞的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郭伶[3](2015)在《连续箱梁桥施工阶段负剪力滞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等梁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变分原理和有限差分法推导出在悬臂状态下梁的应力,得到理论剪力滞系数;结合某桥悬臂施工,实测了顶、底板应力值并计算了剪力滞系数,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施工的进行,悬臂根部截面底板、1/8跨截面顶板、1/4跨截面底板实测剪力滞系数与理论计算剪力滞系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悬臂根部截面顶、底板的剪力滞呈现交替变化的特征,1/8跨截面顶板始终处于正剪力滞状态、底板由正剪力滞状态变为负剪力滞状态,1/4跨截面顶、底板均处于负剪力滞状态,且负剪力滞效应明显。(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5年01期)
丁志全[4](2013)在《负剪力滞效应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物理方面解释了箱梁负剪力滞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对国内外有关负剪力滞效应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该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3年24期)
李艳凤,梁力,王福春[5](2013)在《单索面斜拉桥活载作用下主梁负剪力滞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沈阳某单索面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理论,通过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单索面斜拉桥主梁成桥阶段均布车载及偏载对控制截面最大负弯矩加载情况下截面的受力特性和负剪力滞效应。结果表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主梁各板产生了横向弯曲正应力及剪应力,使截面应力发生了变化;对控制截面最大负弯矩加载时,各控制截面剪力滞系数为0.64~0.983,主梁截面出现负剪力滞效应。偏载作用使得箱梁截面应力分布很不均匀,但其应力量值小于均匀车载作用下的应力水平,偏载工况并不控制箱梁截面设计。(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何黎,陈世民[6](2011)在《常截面悬臂箱形梁负剪力滞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截面悬臂箱梁在满跨均布荷载下,分别假定翼板纵向位移沿横向按余弦函数分布分布和按叁次抛物线分布,采用变分法进行解析,分析剪力滞效应沿常截面悬臂梁梁跨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正负剪力滞各自的分布区域,并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假定翼板纵向位移沿横向按余弦函数分布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唐代伟[7](2008)在《等截面矩形箱梁负剪力滞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变分原理对等截面矩形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负剪力滞效应变化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08年01期)
王海波,陈伯望,沈蒲生[8](2006)在《框筒结构考虑负剪力滞效应的简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引入D值法分析框筒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剪切变形和内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框筒结构各层同时存在正剪力滞和负剪力滞的简化假定,并假设了框筒各柱的轴向应变分布模式,对负剪力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本文方法比等效平面框架法和等效连续体法更为简单、实用,可直接进行手算。通过与空间框架分析程序的比较,精度可供初步设计使用。(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陈伯望,王海波[9](2005)在《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负剪力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框筒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两部分组成,弯曲变形必须考虑正、负剪力滞的影响。本文在框筒柱应力分布和剪力滞分布假定的基础上,取消连续化假定,推导出了框筒结构弯曲变形时柱轴力和侧移的简化计算公式,对影响框筒结构负剪力滞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罗旗帜,俞建立[10](1997)在《变截面箱梁的负剪力滞》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考虑剪滞效应的有限段模型,对一般变截面箱梁的负剪力滞进行分析.探讨了变高度简支箱梁、悬臂箱梁的负剪力滞受梁高比、宽跨比以及荷载型式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获得了变截面箱梁负剪力滞的一般规律和初步结论,为负剪力滞计算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负剪力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负剪力滞现象普遍存在。剪力流是产生负剪力滞的关键,而在简支梁的跨中,因截面无法自由翘曲必然产生剪力滞效应。文章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实例,运用Midas/FEA建立组合梁简支状态有限元模型,模拟组合梁在海上临时架设施工工况,探讨钢-混组合梁在简支状态下施加区域均布荷载前后,负剪力滞的分布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剪力滞论文参考文献
[1].白安生.悬臂箱形截面梁的负剪力滞效应[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林文进,刘山洪,邹宇.钢-混组合梁负剪力滞有限元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5
[3].郭伶.连续箱梁桥施工阶段负剪力滞效应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5
[4].丁志全.负剪力滞效应的研究现状[J].科技资讯.2013
[5].李艳凤,梁力,王福春.单索面斜拉桥活载作用下主梁负剪力滞效应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3
[6].何黎,陈世民.常截面悬臂箱形梁负剪力滞效应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唐代伟.等截面矩形箱梁负剪力滞效应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
[8].王海波,陈伯望,沈蒲生.框筒结构考虑负剪力滞效应的简化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6
[9].陈伯望,王海波.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负剪力滞研究[J].建筑科学.2005
[10].罗旗帜,俞建立.变截面箱梁的负剪力滞[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