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中心校730050
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推进传统课堂教学的转型上取得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我们客观冷静地去审视平时新教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存在的问题仍然严重,而且带有普遍性。如何运用个性化的行为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必须面对并且付诸实施的重大课题。结合平时组织教师集体听评研教学活动的共同反思和体会,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多学习体会,吸纳新理念,从理论上丰富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
经验证明,理想的教学行为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去指导和支撑。教师如果从理论上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没有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没有把教学的新观点、新方法从本质上去理解和体会变成个人的思想,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很难去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新课程教材教法理论知识,反复体会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阶段目标、编排框架等方面去理解教材,有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交流、领会专家讲座中去澄清,形成正确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思维。集百家之长学到的教学理论,只有感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随时从大脑的信息库中提取并生发出个性教学思路,才能变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多看多听,博采众长,从教学行为上提高个性化的设计水平和操作能力。
多看,就是尽可能地看典型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具体过程,而不是照搬照抄教学参考。多看的目的是汲取优秀教师备课的思路环节、备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创设手段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组织方法,通过大量案例的参照分析,通篇教材篇目的教学思路大部分尽留脑底,并且每一个教学环节采取什么方法落实,某些重难点问题如何处理,特别是一些成功的有创新的做法都能达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师就具备了自主设计教案的能力,就可以驾驭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课堂设计。经验也告诉我们,直接抄袭现成的案例设计,教者一边忙于看教学环节和步骤,一边又要组织学生,结果是顾及了一边而忘记了另一边,教学设计自然变成了一种摆设。只有经过加工过的个性化教学设计,相当于自己在头脑中已经对教学环节和步骤进行了演练,演练中对可能适合于其他教师和学生但是不适合于自身和本班学生的环节已经进行了取舍和调整,上课时都是运用自己的所思所想,自然得心应手。当然,光有好的教学设计还不行,教师还必须具备过硬的课堂操作能力,即过硬的基本功、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东西只凭从理论上认识还不够,提高的途径主要靠多听,就是要深入到课堂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课堂中去听课,在欣赏中去领略教学名师的课堂魅力,在聆听中捕捉鲜活而真实的教学对话。同时要积极地参与评课,一方面主动去评他人的课,在评课中提高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另一方面听他人评课特别是专家的课堂点评,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一堂课的得与失。通过听、评课学习体会到的课堂操作技巧和能力,必须有意识地与自己的教学操作相对照,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并且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行为并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体现。
三、勤动脑,勤动手,持之以恒,从教学态度上落实个性化的教学行为,体现课堂教学有效的长期性。
经验证明,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如果仅仅限于汇报课、公开课、评优课中落实并运用,而平时不能保证每节课融入个性化的教学思路、落实个性化的教学行为,而是生搬硬套、应付了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长期体现,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不稳定,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从端正教学态度上下功夫。教师面临着两种挑战,教学改革不允许当堂的内容留在课余时间完成,时间紧,整个教学任务几乎全依靠有效的课堂教学去实施,教师的懒惰心理和行为受到挑战;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最优化和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优化,教师平淡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受到挑战。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就是要靠教师勤动脑、勤动手的良好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教学态度。现在的新课程,教材课例的编排都是以图文并茂、具有生活化和趣味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背景呈现的,目的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乐于探究的情趣,通过三维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可能凭借教参或者照本宣科去完成丰富多彩的教学画面,必须勤动脑想点子,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勤动手制作并且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只要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实施的个性化教学行为反复地在每节课上去落实,久而久之,教师就会练就一身真功夫,学生与教师达成了一种默契,最终会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需要什么样的情景和方法,需要哪些辅助手段,都能做到胸有成竹、样样在行。虽然繁忙但是工作有序,虽无包装粉饰但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