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江两河论文-杜军,胡军,尼玛吉,次旺顿珠

西藏一江两河论文-杜军,胡军,尼玛吉,次旺顿珠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藏一江两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化趋势,气候突变,5,cm地温,界限温度

西藏一江两河论文文献综述

杜军,胡军,尼玛吉,次旺顿珠[1](2019)在《1981-2017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5 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9个气象站点1981-2017年逐日5 cm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5 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的时空分布、突变特征,并探讨了地温变化率与经纬度、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江两河"流域年、季平均5 cm地温总体呈自西向东递增分布,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1981-2017年流域月平均5 cm地温均呈显着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23~0.98℃/10a,以4月最大,7月最小。年平均5 cm地温以0.58℃/10a的速率显着升高,各季地温也都趋于上升,其中春季升温率最大,夏季最小。5 cm地温≥12℃表现为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年际变化趋势。同样,≥14℃界限温度也有类似的变化,但变幅比≥12℃的要大。在10年际变化尺度上,流域年、季平均5cm地温表现为逐年代际升高的变化特征。5 cm地温≥12℃和≥14℃界限温度在21世纪前10年呈初日提早、持续日数延长和积温偏多的态势。M-K检验显示,除夏季外,其他叁季平均5cm地温均发生了气候突变,其中春季和秋季的突变点分别出现在2004年和2005年,而冬季发生在1997年;年平均5 cm地温在2003年出现了突变。5 cm地温≥12℃初日的突变点在2004年,终日发生突变时间较晚,为2014年;持续日数突变点较早,在1997年;积温在2005年发生了突变。而5 cm地温≥14℃界限温度的突变点发生在2004年前后。相对于气温的变化,5 cm地温的升温幅度更大,突变时间较晚。(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何万华,周文佐,田罗,赵晓,刘东红[2](2018)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藏的"一江两河"流域为例,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派生数据坡度、坡向和高程3个地形因子信息为基础,基于DEM并结合ArcGIS技术,对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迭加提取,采用土地变化强度指数(K)、土地分布指数(LDI)和土地转移分布指数(p)3个指标分析总结了地形因子对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影响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990-2015年期间,居民地用地强度变化呈现最大,其余地类变化缓和;耕地、居民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坡度变化分布指数差异大,不同地类在各级因子中优势分布差异显着;林地最容易转移,耕地和建设用地向低海拔低坡度半阳坡转移明显,其余地类转移较为缓慢.综合来看,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土地利用优势分布和土地利用转移均出现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何万华[3](2018)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作物种植区分布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气候条件决定了作物种植的界限和范围,气温和降水对作物生长极其重要。在2013年我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提出,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要充分利用气暖有利条件,发展高原河谷农业”。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分布区。分析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耕地作物分布区与气候环境相关性,可以为藏区农牧民自适应气候变化、政府相关农业适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期为保护优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借鉴。为了揭示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种植区的变化,本文首先将流域1989-2014年39个气象站点5-9月生长季气温、降水量和≥10℃积温数据分割成1989-1999年、1994-2004年、1999-2009年和2009-2014年四个时期段,分析了流域不同阶段生长季3个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其次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卫星数据,生成了“一江两河”流域2000、2005、2010、2015年4个时间点的作物种植范围图,并从变化量、变化率和动态度以及重心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作物种植区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作物分布区与生长季气温、降水量和≥10℃积温的相关性,以及流域农作物种植区分布的地形位特征以及土壤环境分布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989-2014年生长季各阶段气温年际变化较大,呈0.56℃/10a的增长趋势,≥10℃积温以108.7℃/10a的速率增长,降水量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和各阶段变化差异显着。在空间分布上,生长季气温西北低,东南高;≥10℃积温最高区出现在流域下游东南部林芝地区,积温最少区域出现在阿里地区;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由北向南慢慢递增,空间分布不均,区域差异较大。4个阶段生长季均温分别为:11.34℃、11.49℃、11.71℃和12.10℃,呈现上升的趋势;≥10℃积温分别为1344.55℃、1391.98℃、1431.66℃和1498.53℃,也呈上升的趋势;降水量集中在400-600mm。(2)近15a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作物种植区面积呈现增长趋势:2000-2015年作物面积从2915.09km~2增加到2970.04 km~2,增加54.95km~2,面积比例由1.12%上升到1.14%。2000-2015年作物面积年变化率、变化量和动态度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第一阶段年变量2.87km~2,第叁阶段则上升到4.34km~2;第一阶段至第叁阶段年变化率从0.57%上升到0.86%;2000-2015年流域作物种植区动态度都(29)0。作物种植区重心纬度从2000年的29°18'6"N,移动到2015年的29°23'38"N,重心向高纬度移动趋势明显。(3)流域县域单位作物分布与生长季气温、≥10℃积温相关性显着,p值分别为0.831、0.834,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明显;同样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与生长季气温、≥10℃积温变化呈高度相关性,p值分别为0.991、0.997,与降水量变化相关性也不明显。(4)流域90%以上作物种植区都分布在地形位较低的区域。在研究期内耕地作物分布区不断向更高海拔,更高坡度扩张的趋势。流域作物种植区有土壤类型25类,主要以棕冷钙土、冷钙土、潮土、棕壤和黑毡土为主,其中棕冷钙土面积占据了总土壤类型的37.69%。(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2)

罗红[4](2018)在《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和主要养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80年代以来,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持续开展人工造林,人工造林对改善该流域生态状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然而却缺乏对这独特区域造林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系统研究。探索青藏高原人工造林的土壤固碳及养分变化对于正确评估西藏造林活动的生态贡献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填补西藏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影响研究的空白,为西藏合理进行人工造林、促进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两江四河”流域的造林作业区及其重点区域“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人工林和对照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西藏524个造林作业区、54对林分及对照地,获取近千份土壤样品,对造林作业区、人工林和对照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环境等相关因子进行了系统地测定和研究,旨在掌握西藏造林作业区(待造林地块)土壤养分及肥力特征,研究西藏重点区域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西藏造林作业区的土壤养分和肥力特征西藏造林地作业区土壤养分和综合肥力(P_s)水平总体偏低,土壤磷、钾、有机质等养分普遍缺乏,土壤各属性养分和肥力水平由西北部的阿里地区至东南部的林芝市逐渐趋好,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而日喀则市、山南市、拉萨市造林作业区具有一定地理共性,养分水平较多相似。“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作业区养分和肥力水平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前后土壤养分的特征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是全区人工造林的重点区域,土壤养分普遍缺乏,造林后0-80cm土层剖面上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TN、TP、AP、有机碳(SOC)的含量和养分水平等变化极显着(P<0.01)。造林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含水量上升,SOC(OM)、TN含量增加、相应养分丰缺度和分肥力趋好,TP、AP则变化相反。综合肥力、pH、TK则基本不变。AP的养分等级和分肥力水平转化比例最多、最明显,其次是TP、TN和OM,造林后土壤最缺AP。3、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前后土壤养分的土层间变化(1)0-80cm土层人工林SOC、TN、TP、TK、AN、AP、AK储量分别为66.18Mg hm~(-2)、7.55 Mg hm~(-2)、5.8 Mg hm~(-2)、118.62 Mg hm~(-2)、53.16 g m~(-2)、4.72 g m~(-2)、95.42 g m~(-2)。造林前后各土层pH、AK、粒径组成均无显着差异。造林对土壤表层0-20cm的改变最显着,表层对整土层的变化占主导作用。造林后AP在各土层显着降低,其相对变化率(绝对值)各土层均最大,TK变幅最小,AP变化的各评价指标造林前后各土层中均差异显着。(2)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变化,有无造林均变化趋势相近,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质量含水量降低,SOC、TN、TP、AN、AP、AK含量、储量均降低。土壤养分表现出表聚性,上层优于下层。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造林年限下土壤养分的储量变化(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储量存在显着差别。耕地各养分储量均最高,造林后(5-15a)养分储量普遍降低。荒地和草地造林后土壤SOC、TN积累,>15a林分固定效益明显,各土地利用类型造林均对TP、TK、AP损耗,耕地造林AP损耗更显着。各土地利用类型造林后表层土壤容重均降低明显。荒地和草地造林后土壤质量含水率增加明显,而耕地造林仅表层增加显着。(2)不同造林年限人工林土壤SOC、TN、AN储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TP、AP储量随之降低。造林后>15a林分SOC、TN储量增加显着,各林龄林分对AP消耗显着。15-30年林分SOC累积速率最高。造林后不同林龄林分表层0-20cm土壤容重均降低显着、土壤质量含水率升高显着。造林>30a才能显着改变土壤容重、含水率、粒径结构。(3)草地和荒地造林后土壤SOC、TN储量各年限上基本都增加(5a<林龄<51a),表层增加显着,草地造林15-30a林分增加最多,荒地>30a林分增加最多,荒地造林>15a以上林分造林年限越长其SOC、TN增量越多。TP、AP、TK储量各土地利用类型各年限各土层上基本都减少。草地造林<15a林分AK储量增加明显,>15a林分减少,而荒地造林在多数土层上增加。耕地造林(<15a)各养分储量各土层基本均减少,AP各土层减少明显。5、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前后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因素(1)林分因子不是研究区域造林后影响土壤养分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只能解释其30.5%的变化。主要影响SOC、TN、AN的变化,SOC的变化与造林年限、表征林分生长的因子正相关,TN与上层土壤中与林分生长因子正相关,下层则负相关,AN的相对变化率也相似。造林后影响SOC、AN、TN储量变化的林分因子依次是造林年限、林下植被盖度和平均冠幅,呈正相关,而AP、TK、AK、TP的储量变化基本与表征林分生长的因子负相关。AK、TP的变化受林分因子影响较小。(2)环境因子不是影响造林后土壤养分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只能解释19.7%的原因。土壤养分的变化主要与气温和海拔相关。AP、TK的变化与海拔负相关,与气温正相关。而AN的变化在下层土壤中与气温负相关,与海拔正相关。环境因子对AP变化的影响最高,海拔对AP的影响度大于温度。SOC、AK的变化基本与环境因子无关。(3)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初始土壤理化性质显着不同,土壤初始条件是造林后土壤养分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对AK的变化影响很小,初始土壤AP、TK含量水平、容重对土壤养分储量变化影响较大,与造林后AP、TN、TP的储量变化负相关。(4)造林后影响土壤养分储量变化的因子类别及程度表现为:土壤初始条件(土地利用)>林分因子>环境因子。造林后,林分因子和环境因子对上层土壤内的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储量变化及相对变化率影响更强,对土壤养分累积速率的影响在下层更强。造林后,影响TN、TK、AP、TP变化的主要是初始土壤条件,呈负相关。影响SOC变化的依次是林分因子、初始土壤条件,与造林年限、平均冠幅正相关,与初始土壤TN、SOC含量负相关。AK受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杨志刚,牛晓俊,张伟华,张东东,曾林[5](2018)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区域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6年的MODIS标准植被指数产品(NDVI)及研究区域内9个有人气象站点监测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为数据源,采用Slope趋势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一江两河地区的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候驱动因素,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与造林种草工程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一江两河地区植被变化(NDVI)整体呈波动中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沿一江两河河谷的植被有增加的趋势;(2)一江两河区域气候趋势表现为暖干化;(3)不同的时间尺度,植被变化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性差异显着,在年尺度上:年最大NDVI与年总降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年平均气温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在月尺度上:月最大NDVI与月平均温度和月总降水量都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要明显大于气温。因此,降水量是西藏一江两河区域植被生长(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07期)

杜永欣,达娃,邱城[6](2017)在《西藏一江两河农田土壤氮、磷变化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一江两河流域是我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我区一江两河流域氮、磷肥使用量在不断增加,使氮素、磷素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同时也增加了氮、磷的流失风险。本文主要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业主产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达孜县、曲水县)、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乃东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白朗县、桑珠孜区)农区农田土壤进行样品采集,分别采用了凯氏蒸馏法和钼锑比色法测定了全氮、全磷的含量,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2015年与2016年土壤氮素、磷素动态变化,从而判断一江两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性。(本文来源于《西藏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杨柯[7](2017)在《基于GIS与RS的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西藏“一江两河”扎囊县及周边区域作为典型高寒湿地研究区。基于多源多期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内湿地信息以及相对应的空间格局指数,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合研究区自然和人文条件,在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YLN”(1)通过对1996年、2004年以及2013年叁个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波段选择、假彩色合成、图像增强、几何校正与配准、图像裁剪等预处理,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遥感解译并进行分类后处理,分类结果包括河流、灌丛、高覆盖度草甸、低覆盖度草甸、非湿地五种覆盖类型。分类结果制作研究区湿地专题信息图。(2)引入湿地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湿地专题信息图对湿地面积、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一江两河”扎囊县地区的湿地总体上呈退化的趋势,湿地面积由1996年982.23km2,减少为2004年974.36km2,2013年的966.31km2,减少速率呈上涨趋势。在景观格局指数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景观破碎情况比较严重,斑块连接度也较低,景观异质性突出。从不同空间粒度上来看,选取较小粒度更适宜扎囊县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发现,各项指数在2004年出现了波动,说明西藏地区近些年来湿地保护有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景观破碎程度,景观异质性加剧未得到缓解,非湿地不论是面积还是聚集程度的增加也从侧面说明,该研究区湿地现状仍不够稳定,需要进一步加大保护湿地的力度。(3)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分析气候变化,人的活动以及湿地保护政策对湿地的影响,通过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结合MATLAB和SPSS软件对不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湿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影响程度的顺序是:降水量﹥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旅游收入﹥法律政策﹥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可以看出自然因素占据主导位置。接着构建驱动因子与湿地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湿地保护提出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15)

伦丹[8](2017)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种植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全球变化正给青藏高原带来显着影响。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与响应的复杂性近年来已经成为科学界密切关心的研究议题。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为有利,作物气候生产力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气候的暖湿化对青藏高原农业产生重大影响。遥感技术为掌握大区域作物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提供了监测作物分布区时空变化的可能。作物种植区遥感识别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农情遥感的基础。农作物种植区分布特征研究可以为区域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当地政府政策制订和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1)基于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的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物候信息特征,(2)并基于物候特征信息分析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区研究区域农作物种植区的空间分布特征,(3)并研究农作物种植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与地形以及温度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基于时间系列的MODIS-NDVI可以提取的研究区域农作物物候特征参数包括生长季开始时间、生长季结束时间、生长季长度、NDVI振幅、NDVI曲线左导数、NDVI右导数、NDVI生长季积分;并基于物候特征信息,通过决策树法提取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作物种植区的空间分布。基于农作物物候特征提取的农作物种植区与检验数据间符合度较好,均达92%以上。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内农作物种植区的分布面积约3100km2,相对较少,占流域面积的1.2%;种植区沿河流呈枝状分布,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河谷以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与年楚河河流谷地;而且流域内种植区在各行政单元内空间分布差异大,主要分布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拉萨市和山南地区的河谷地带,分别为29%、33%、22%和15%,其它区域很少。从2000到2010年间,一江两河流域稳定种植区面积为3095km2,农作物种植面积既有增加区域,也有减少区域,其增加区域与减少区域在空间上都呈现出分散的特点。虽然种植区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很小,约为0.47%。其中,拉萨市、林芝地区和日喀则地区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林芝地区种植区新增区域和减少区域相对较多,变化频繁;其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林芝地区的北部,呈现空间连续性增长;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林芝地区西南方向的区域。昌都地区为新的农作物增长区。地形因子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地表的光热分布和水的再分布,对农作物种植区的分布和种植面积具有重要的影响。种植农作物的优势区域地形特征表现为低海拔、地势平缓、阳坡或半阳坡的条件。2000年-2010年间农作物增长区域集中于水光热条件好的阳坡、半阳坡,平暖地。尽管2000年-2010年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呈减少的趋势,但是温度升高集中区域与新增种植区域较好的对应,相关的区域面积有37.58km2,主要集中在林芝地区的南部和北部。这说明了在暖湿化背景下,随气温升高,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扩张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0)

张婧璞[9](2016)在《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牛皮船文化”——以拉萨市曲水县俊巴渔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聚集于青藏高原传统的运载工具——牛皮船,提出"牛皮船文化"的概念,从物质、制度、精神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研究,立体地透视文化与社会的互连关系,探究该文化能够在青藏高原得以存在的原因。全文立足于田野调查收集直观性的素材,并借鉴相关文献作比较,通过描述俊巴村民与牛皮船的互连关系来揭示藏族制作与使用牛皮船的方式,分析"牛皮船文化"的存在形态与存在依据,凸显文化的整体性,并寻求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文化遗产》期刊2016年06期)

陶娟平,王宇坤,刘峰贵,张镱锂,陈琼[10](2016)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垦殖强度影响因子及其临界值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分布的空间面积狭小,限制性因素突出,识别和测度其耕地分布的影响因子,对今后区域农业发展和耕地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根据西藏"一江两河"耕地数据,应用GIS对其不同地貌类型、海拔高程的垦殖强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代表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可达性等12个因子作为自变量,1 km×1 km网格内耕地垦殖强度为因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并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衡量各因子对变量的解释能力。测度结果表明:坡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太阳辐射、最暖月气温、海拔高度和降水等对耕地分布有重要影响,说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分布主要受地形、气候两大因素控制。(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5期)

西藏一江两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西藏的"一江两河"流域为例,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派生数据坡度、坡向和高程3个地形因子信息为基础,基于DEM并结合ArcGIS技术,对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迭加提取,采用土地变化强度指数(K)、土地分布指数(LDI)和土地转移分布指数(p)3个指标分析总结了地形因子对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影响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990-2015年期间,居民地用地强度变化呈现最大,其余地类变化缓和;耕地、居民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坡度变化分布指数差异大,不同地类在各级因子中优势分布差异显着;林地最容易转移,耕地和建设用地向低海拔低坡度半阳坡转移明显,其余地类转移较为缓慢.综合来看,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土地利用优势分布和土地利用转移均出现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藏一江两河论文参考文献

[1].杜军,胡军,尼玛吉,次旺顿珠.1981-2017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5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9

[2].何万华,周文佐,田罗,赵晓,刘东红.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何万华.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作物种植区分布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8

[4].罗红.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和主要养分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5].杨志刚,牛晓俊,张伟华,张东东,曾林.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

[6].杜永欣,达娃,邱城.西藏一江两河农田土壤氮、磷变化动态分析[J].西藏农业科技.2017

[7].杨柯.基于GIS与RS的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7

[8].伦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作物种植区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7

[9].张婧璞.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牛皮船文化”——以拉萨市曲水县俊巴渔村为例[J].文化遗产.2016

[10].陶娟平,王宇坤,刘峰贵,张镱锂,陈琼.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垦殖强度影响因子及其临界值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6

标签:;  ;  ;  ;  ;  

西藏一江两河论文-杜军,胡军,尼玛吉,次旺顿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