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论文和设计-欧兴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包括:底座,立式设置;传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刹车转盘,套设在传动组件的端部;手柄,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刹车转盘的上方;两连杆,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设于手柄的两端且与手柄转动连接;两刹车块,对称设置在刹车转盘的两侧且两刹车块相对的两侧面与刹车转盘的外缘相适配,两刹车块的上端分别与两连杆的另一端以及底座转动连接,两刹车块在两连杆的带动下向刹车转盘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以夹紧刹车转盘;两刹车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与底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连杆带动两刹车块同时向内挤压刹车转盘来控制刹车转盘的旋转速度或使刹车转盘停止旋转以达到刹车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式设置;传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刹车转盘,套设在所述传动组件的端部;手柄,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刹车转盘的上方;两连杆,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设于所述手柄的两端且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两刹车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刹车转盘的两侧且两所述刹车块相对的两侧面与所述刹车转盘的外缘相适配,两所述刹车块的上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两所述刹车块在两所述连杆的带动下向所述刹车转盘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以夹紧所述刹车转盘;两所述刹车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当转动所述手柄时,两所述连杆带动两所述刹车块同时向内挤压所述刹车转盘,来控制所述刹车转盘的旋转速度或使所述刹车转盘停止旋转以达到刹车目的。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立式设置;

传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刹车转盘,套设在所述传动组件的端部;

手柄,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刹车转盘的上方;

两连杆,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设于所述手柄的两端且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

两刹车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刹车转盘的两侧且两所述刹车块相对的两侧面与所述刹车转盘的外缘相适配,两所述刹车块的上端分别与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两所述刹车块在两所述连杆的带动下向所述刹车转盘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以夹紧所述刹车转盘;两所述刹车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当转动所述手柄时,两所述连杆带动两所述刹车块同时向内挤压所述刹车转盘,来控制所述刹车转盘的旋转速度或使所述刹车转盘停止旋转以达到刹车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处于放松状态时,两所述连杆与所述手柄连成直线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刹车转盘的直径距离和两所述刹车块到所述刹车转盘外缘的距离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刹车块相对的侧面上向内凹设形成与所述刹车转盘的两外侧相适配的两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位于上端的握持部以及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活动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菱形,所述第一活动销穿设所述连接部的中心,所述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另一所述第二活动销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块包括第一刹车块与第二刹车块,所述第一刹车块与所述第二刹车块的上端中间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可供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嵌入的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三活动销的一端嵌入所述底座内,另一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后实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刹车块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刹车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二嵌入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一刹车块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刹车块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四活动销的一端设于所述底座内,另一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后实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3、5-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穿设所述底座后其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底座的两侧面,所述刹车转盘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伸出所述底座前侧的一端上,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底座后侧的一端设置有挡止部;

两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其中一个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刹车转盘与所述底座前侧之间,另一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底座后侧与所述挡止部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的刹车装置在刹车时的力是单向作用力,在进行刹车时对刹车转盘内的传动轴的影响较大,易造成传动轴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刹车装置在进行刹车时对传动轴的影响较大,易造成传动轴损坏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包括:

底座,立式设置;

传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

刹车转盘,套设在传动组件的端部;

手柄,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刹车转盘的上方;

两连杆,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设于手柄的两端且与手柄转动连接;

两刹车块,对称设置在刹车转盘的两侧且两刹车块相对的两侧面与刹车转盘的外缘相适配,两刹车块的上端分别与两连杆的另一端以及底座转动连接,两刹车块在两连杆的带动下向刹车转盘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以夹紧刹车转盘;两刹车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与底座转动连接;

当转动手柄时,两连杆带动两刹车块同时向内挤压刹车转盘,来控制刹车转盘的旋转速度或使刹车转盘停止旋转以达到刹车目的。

进一步地,手柄处于放松状态时,两连杆与手柄连成直线的距离大致等于刹车转盘的直径距离和两刹车块到刹车转盘外缘的距离之和。

进一步地,两刹车块相对的侧面上向内凹设形成与刹车转盘的两外侧相适配的两弧形槽。

进一步地,手柄包括位于上端的握持部以及与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底座通过第一活动销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呈菱形,第一活动销穿设连接部的中心,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连接于连接部的中心的两侧。

进一步地,两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销与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另一第二活动销与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刹车块包括第一刹车块与第二刹车块,第一刹车块与第二刹车块的上端中间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可供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嵌入的第一嵌入槽,第一嵌入槽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三活动销的一端嵌入底座内,另一端分别穿设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一通孔后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刹车块的底部和\/或第二刹车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嵌入槽,第二嵌入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一刹车块的底部和\/或第二刹车块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四活动销的一端设于底座内,另一端分别穿设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二通孔后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穿设底座后其两端分别伸出底座的两侧面,刹车转盘套设在传动轴伸出底座前侧的一端上,传动轴靠近底座后侧的一端设置有挡止部;

两轴承,分别套设在传动轴上,其中一个轴承设置在刹车转盘与底座前侧之间,另一轴承设置在底座后侧与挡止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分别与手柄、两刹车块转动连接的两连杆,在转动手柄进行刹车时,两连杆控制两刹车块同时向内挤压刹车转盘,来控制刹车转盘的旋转速度或使刹车转盘停止旋转以达到刹车目的,通过设置两连杆以及两刹车块,两刹车块在两连杆的带动下同时向刹车转盘的两侧施加相同的作用力,在进行刹车时刹车力对传动轴的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有效保护了传动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底座;101:轴孔;2:传动轴;201:挡止部;3:轴承;4:刹车转盘;5:手柄;501:握持部;502:连接部;6:第一活动销;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二活动销;10:第一刹车块;11:第二刹车块;13:凸起;14:弧形槽;15:第一嵌入槽;16:第一连接通孔;17:第二嵌入槽;18:第二连接通孔;19: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21:第三活动销;22:第四活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与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包括:底座1,立式设置;传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上;刹车转盘4,套设在传动组件的端部;手柄5,可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位于刹车转盘4的上方;两连杆,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设于手柄5的两端且与手柄5转动连接;两刹车块,对称设置在刹车转盘4的两侧且两刹车块相对的两侧面与刹车转盘4的外缘相适配,两刹车块的上端分别与两连杆的另一端以及底座1转动连接,两刹车块在两连杆的带动下向刹车转盘4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以夹紧刹车转盘4;两刹车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且与底座1转动连接;

当转动手柄时,两连杆带动两刹车块同时向内挤压刹车转盘4,来控制刹车转盘4的旋转速度或使刹车转盘4停止旋转以达到刹车目的。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一端分别与手柄5转动连接的两连杆,两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刹车块的上端以及底座1的上端两侧转动连接,转动手柄5时两连杆带动两刹车向内施加相同的作用力来同时挤压刹车转盘4,产生摩擦力,最终达到控制刹车转盘4的旋转速度或是使刹车转盘4及时停止,从而达到刹车的目的。

如图1所示,优选地,当手柄5处于放松状态时,两连杆与手柄5连成直线的距离大致等于刹车转盘4的直径距离和两刹车块到刹车转盘4外缘的距离之和。这样就保证在了在转动手柄5时,分别与两连杆转动连接的两刹车块同时向刹车转盘4移动时,对刹车转盘4施加相同的作用力,保证刹车转盘4两侧受力均匀,避免刹车转盘4在单向作用力下或是两侧受力不均时对传动轴的影响较大,有效减小了传动轴的损伤。

优选地,两刹车块相对的侧面上向内凹设形成与刹车转盘4的两外侧相适配的两弧形槽14。如图2所示,两刹车块大致呈L形,在两刹车片的大约中间位置向内对称设置有两条状凸起13,两凸起13的相对的两侧面上向内凹设形成弧形槽14,两弧形槽14的弧度与刹车转盘4的两侧的弧度相配合,在转动手柄5时,两刹车块在两连杆的带动下向内挤压刹车转盘4,此时刹车转盘4的两弧形侧面正好嵌入两弧形槽14内,使得两刹车块与刹车转盘4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最终使刹车转盘4及时停止以达到刹车的目的。

如图1与图2所示,优选地,手柄5包括位于上端的握持部501以及与握持部50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502,连接部502与底座1通过第一活动销6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02呈菱形,第一活动销6穿设连接部502的中心,两连杆的一端对称连接于连接部502的中心的两侧;两连杆包括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的一端通过第二活动销9与连接部502连接;第二连杆8的一端通过另一第二活动销9与连接部502连接。具体来说,握持部501呈杆状,握持部501与连接部502可以是一体式设置也可以是通过焊接为一体。具体连接安装时,第一活动销6从底座1的后侧穿设底座1的前侧并穿设连接部502的中间位置处的连接孔后实现手柄5与底座1的转动连接;另外在连接部502的两端对称设置另外两连接孔,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与连接部502的连接处对应开设与两穿设孔,两第二活动销9的一端分别嵌入到连接部502上的两连接孔内,另一端分别穿设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上的两穿设孔实现铰接。

如图2所示,优选地,刹车块包括第一刹车块10与第二刹车块11,第一刹车块10与第二刹车块11的上端中间分别向内凹设形成可供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嵌入的第一嵌入槽15,第一嵌入槽15的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16;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孔16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9;第三活动销21的一端嵌入底座1内,另一端分别穿设第一连接通孔16与第一通孔19后实现连接。具体的,在安装时,先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嵌入第一刹车块10与第二刹车块11上端的两个第一嵌入槽15内,并将第一通孔19与两第一连接通孔16对准,也就是说第一通孔19与两第一连接通孔16在一条直线上,两第三活动销21分别穿设过第一通孔19与两第一连接通孔16,并分别嵌入底座1上端两侧的连接孔后实现铰接。当然,也可以是在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的端部向内凹设分别形成可供第一刹车块10与第二刹车块11的上端嵌入的第一嵌入槽15,并在第一嵌入槽15的两侧分别开设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通孔16,在第一刹车块10与第二刹车块11的上端开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两个第一通孔19,在安装时,先将第一刹车块10与第二刹车块11的上端分别嵌入两第一嵌入槽15内,并将第一连接通孔16与第一通孔19对准,两个第三活动销21分别穿设第一连接通孔16与第一通孔19后嵌入到底座1两端的连接孔后实现铰接。

如图1与图2所示,优选地,第一刹车块10的底部和\/或第二刹车块1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嵌入槽17,第二嵌入槽17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8,第一刹车块10的底部和\/或第二刹车块11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通孔18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0;第四活动销22的一端设于底座1内,另一端分别穿设第二连接通孔18和第二通孔20后实现连接。具体的,在第一刹车块10底部的端部向内凹设有可供第二刹车块11的端部嵌入的第二嵌入槽17,在第二嵌入槽17的前后两侧面上开设两第二连接通孔18,第二刹车块11嵌入第一刹车块10的端部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0;在安装时,将第二刹车块11的底部的端部嵌入到第一刹车块10上的第二嵌入槽17内,第四活动销22穿设底座1上的连接孔后分别依次穿过第一刹车块10后侧的第二连接通孔18、第二通孔20以及第一刹车块10前侧的第二连接通孔18后实现铰接。

如图1与图2所示,优选地,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2,穿设底座1上的轴孔101后其两端分别伸出底座1的两侧面,刹车转盘4套设在传动轴2伸出底座1前侧的一端上,传动轴2靠近底座1后侧的一端设置有挡止部201;两轴承3,分别套设在传动轴2上,其中一个轴承3设置在刹车转盘4与底座1前侧之间,另一轴承3设置在底座1后侧与挡止部201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分别与手柄、两刹车块转动连接的两连杆,在转动手柄进行刹车时,两连杆控制两刹车块同时向刹车转盘施加相同的作用力,来向内挤压刹车转盘,来控制刹车转盘的旋转速度或使刹车转盘停止旋转以达到刹车目的,通过设置两连杆以及两刹车块,在进行刹车时刹车力对传动轴的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有效保护了传动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设计图

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9085.3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67117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60T 1/06

专利分类号:B60T1/06;B60T7/10

范畴分类:32B;27C;

申请人:广东赛斐迩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赛斐迩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民盈西路12号B309

发明人:欧兴云

第一发明人:欧兴云

当前权利人:广东赛斐迩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用于货架3D救援小车的手动平衡刹车装置论文和设计-欧兴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