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用专业来书画少先队专业工作的新画卷——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工作专业化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工匠精神:用专业来书画少先队专业工作的新画卷——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工作专业化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汪建设

关键词:少先队;专业

1少先队工作专业化问题简析

当下,不管从少先队工作的组织管理、教育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还是从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越来越能“进入课堂”等抓手措施,较以往而言成绩确是更为科学、务实、喜人的。可以说,成绩的取得应属于前后多少代少先队工作者们共同为之努力、积淀的结果。但是,如果用“工匠精神”来对照我们当下的少先队工作,不难发现少先队工作不仅需要相关工作者们具有“工匠精神”的敬业,还须具有“工匠精神”涵有的专业,以及在专业基础上的创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外行有可能能做起来内行事情,但专业的人肯定更能做好专业的事。笔者从事、关心少先队工作近二十载,发现在新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下,少先队工作若要能书画出美丽新画卷,当下最亟待解决的突出瓶颈就是“专业化”问题。《少先队改革方案》指出了“少先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够。”结合实际,我们不难看出从上层管理来看,作为基层少先队工作的“指挥官”,团市委学少部、少工委等直管干部虽是不够专业的管理者,但在岗位上锻炼几年可以变成专业的管理者。可往往到了可以精益求精、能动创造的时候,就会因为工作的变动、调动而让岗位经验遗憾地重新归零到认识、经验的“起点”;其次,少先队员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工作的一线“指战员”,因为班主任管理事务、教学任务等琐事缠身,也使得我们可爱的少先队员辅导员们出现工作乏力,有心无力等,想去“爱岗敬业”都难;另外,从小多有对“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感和较红领巾“标签”式队的教育,使得作为“战士”的队员们自我身份认同低下的现象较严重且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等。

以上现象并非新生,而是已经长期存在的并影响至今,且制约着少先队工作在新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下有所提升、创新的三大“绊脚石”。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源无一例外地指向到少先队工作“专业化”的问题。

2少先队工作专业化应对策略

有着“工匠精神”的人,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工作,不断改善自己的方式方法,享受着成绩、业绩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如果我们队的工作要在新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下,能够有所改进,有所提升,笔者建议从少先队工作主体建设,用“工匠精神”聚焦“专业化”,多路径科学实施,从根本解决少先队工作“专业”问题。

2.1高位谋划,科学施策,抓住县市级少先队领导岗位专业经验

县市级团市委少先队工作主要是学少部,这是一个进行“团带队”重要工作落实的“枢纽”部门。目前,学少部岗位工作也因其所属单位人员编制等客观因素制约,一般而言只有一人做专岗,担任指导、组织、引领所负责区块的少先队工作。但是,笔者对所处城市该岗位的了解,近20年的时间里面,有9位学少部长,平均下来两年不到就换了一位“新官”。这是一个值得少先队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鲜活事例。虽然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说,可对于年青有为,经验缺失的“新官”而言,能够在岗位工作初期敢于大刀阔斧地干工作,搞创新,于“新官”而言难以敢为应属常态。即使一两年岗位历练下来,具备一定的“专业”可以去着手改进、提升、创新工作的时候,组织上对人才的一纸调令又让岗位经验再度趋于“归零”。这种普遍现象让少先队工作管理岗位难以具备积极的专业化的高位谋划作用。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引,要抓住县市级学少部门领导岗位专业的基层谋划作用。建议省级直管部门领导能够高位谋划,俯身重视县市级学少部管理人员的选用工作,尽快协调组织部门进行岗位职责、待遇、晋升等方面的科学优化,确保岗位人员既能有为又有为,也能让组织部门做好科学性、周期性的人事调动、调用,留足县市级上层管理架构中的少先队管理者“指挥”经验,做相对专业的“旗手”“号手”,让少先队“经验”不再易脱岗、常脱岗。

2.2基层改革,新设专岗,确保学校少先队员辅导员岗位专业化

学校是少先队员的集结地,也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主阵地。虽然每个学校都配有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这样的科学体系架构。但是,因为学校教师编制数的制约,做少先队一线工作的学校少先队员大、中队辅导员们面对的不仅是个人教育教学,批阅作业以及为了职称晋升做科研的诸多现实问题,还需要必须面对班主任岗位工作的零零碎碎的校内校外事务。这种普遍的现实情况使得我们的一线老师们会存有多少精力去思考少先队工作。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终归是有限的!学校少先队工作“断崖式”的现实地位,通过兼任给少先队辅导员“贴标签”,甚至“名义化”,已然让基层学校少先队员辅导员难以有为。

苏霍莫林斯基说:“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为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下进一步做好少先队工作,也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建议省级直管部门领导上传下达,下情上传,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将班主任和辅导员两岗合一,仿高校辅导员岗位设置,做好班额科学配备,新设学校少先队员辅导员专岗;编写入职岗位手册、明确少先队和班级事务性工作均属专岗职责;兼任少先队活动课专职教师,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学科专业发展和教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协调人事部门做好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配套性工作,确保少先队辅导员能够身份明晰地真正站在“专业化”岗位上做专业工作,出专业成绩。这样既能够让专业的辅导员们一边教书一边育人,也能够让“双肩挑”专岗角色在职业生涯中享有保障性的政策红利,确保到学校少先队工作有专业化的队伍去落实专业的少先队教育教研活动等。

2.3重视归属,以队为荣,用专业让少先队员进行内化式自我身份认同

九十年代之前那拨孩子,内心无一不对“红领巾”、“升旗手”、“几道杠”等这些少先队专属标识有着无比向往膜拜之情。现在如果有心去做社会、学校、家庭范围的多维度调研,会发现当下的孩子们对“学生”概念的自我认同感要比“少先队员”身份多得多。这种少先队员自我身份认同、定位偏差现象目前已经较为严重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样的典型案例还存在学校的管理层。这些现象背后说明了当下的孩子们对“少先队员”专属身份的认同感已经严重缺失了。2017年全国少工委负责人就少先队改革答记者问提出“让少先队员更喜欢少先队”,这句话的提出说明了少先队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下已经对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开始有了足够的重视。

笔者认为当下最核心的工作应该要解决如何让孩子们对“少先队员”专属身份的自我认同这一关键性问题。建议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在新设少先队辅导员专岗的基础上,多维度多途径地地营造少先队育人氛围,让孩子们在浓厚的少先队的氛围中熏陶自育。具体建议为:

(1)专业的“教育”模式要立体建构:主要建议性举措为少先队教育工作要从小抓起,小学一年级“队前教育”延长教育的周期,提前到幼儿园大班,并在入队后每年还要根据队员的年龄特点,进行层次性的“队中教育”。建议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组织研发少先队“队前教育”、“队中教育”教材,让处于低龄的孩子们,特别是正处于接受少先队“洗礼”时期的孩子们能接受到专业辅导员给予的专业的、长期的、系统的教育。

(2)专业的“教学”体系要追进落地:主要建议性举措为少先队活动课程不仅要进入课堂,还应像《道德与法治》学科一样将少先队活动课程真正纳入学科教育体系之中;在架设多层研讨提升学科建设队伍的同时,做好少先队活动、课程等相关专业课题与市级其他学科课题的并行工作。目前省市县级的少先队相关的课堂平台可谓非常“稀缺”,少先队科研平台的缺失反映了少先队活动课教学相关工作缺少专业的管理和引领。

(3)专业的“仪式”要规定动作:建议重视少先队大中队、校内外活动的“仪式感”教育,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乐于参与的活动是队组织的。主要建议性举措为编写专业规范的少先队活动仪式流程程序、标识使用、动作要领等规范内容,让“仪式感”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上层管理者不仅做常规的少先队标识的大小、样式等统一,还应研究制订使用规范,统一使用方式方法,让专岗的少先队辅导员有规可依、有规可用。比如大中队旗手执旗手势及行进动作就各式各样等。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

标签:;  ;  ;  

工匠精神:用专业来书画少先队专业工作的新画卷——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工作专业化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