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川滇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川滇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区,地壳,应变,速率,各向异性,地温,地磁。

川滇地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红蕾,陈石[1](2019)在《川滇地区地壳密度变化与强震孕育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川滇地区地壳密度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强震孕育的关系,本文基于2011—2014年川滇地区的重力复测资料,利用阻尼最小二乘反演算法,获得了川滇地区0—50 km深度范围内分辨率为55 km×55 km×10 km (长×宽×高)的叁维动态密度变化模型。以所获取的动态密度变化为依据,分析了川滇地区叁维密度变化特征与2013年四川芦山M_S7.0、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和四川康定M_S6.3地震的关系,并由此对强震重点构造部位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孕震背景及区域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川滇地区出现多个与主要活动断裂带展布方向基本一致的密度变化高梯度带,在叁次地震的震中区及其附近观测到明显的区域性密度变化异常。15—35 km深度范围内的密度变化水平剖面显示:强震容易发生在上地壳密度变化正、负异常过渡的高梯度带和密度变化四象限分布的中心;中地壳深度密度变化低异常是强震孕育的主要介质条件;下地壳深度密度变化低异常或密度变化高梯度带均有可能是孕育地震的主要介质结构。0—50 km深度的垂直剖面上的密度变化结果显示,地震震中区及附近浅部、深部地壳呈现解耦变化。壳内垂向正负密度变化过渡带可能是强震孕育的又一个主要特征构造。(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芃,邵志刚,刘琦,魏文薪,尹晓菲[2](2019)在《基于多学科物理观测的地震概率预测方法在川滇地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灾害评估对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量化地震危险性的有效手段.这一方法要求使用可获得的最佳资料来计算地震的长期发生率.通过对比美国加州地区与我国川滇地区积累的资料发现,目前川滇地区的资料积累水平与加州地区正在使用的第叁版加州地震破裂预测模型(UCERF3)的要求还有差距,但已可进行多学科综合地震概率计算.通过收集川滇地区地震地质、大地测量和测震学等资料,计算了川滇菱形块体及周边地区不同震级地震的长期发生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未来30年泊松与非泊松分布下峰值地表加速度超越概率的分布.结果显示,在目标峰值加速度较低时,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和小金河断裂带等川滇菱形块体主要边界带均具有较高的超越概率;在目标峰值加速度较高时,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的鲜水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北段和南段以及莲峰—昭通断裂带仍具有较高的超越概率,但其中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中段概率相对较低.最后通过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结果对比,讨论了结果异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廖晓峰,何畅,祁玉萍,李雪浩[3](2019)在《平滑伪魏格纳-维勒时频分析方法在川滇地区的震例回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观测研究表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地磁场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时间序列曲线很难辨别地磁异常,需要在较强的空间正常变化磁场的背景下,识别和提取与震源破裂相关的磁场微弱变化特征,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研究和识别这种变化。在地磁台站记录的地磁资料中含有大量的非稳态成分,这些信号成分往往反映了所要研究的地磁信号的重要特征,并且它们的频域特性又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地磁场包含了丰富的频谱成分,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刘昌伟,常祖峰,李春光,曾平,马琳[4](2019)在《GPS约束下川滇地区下地壳拖曳作用及断裂活动性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取川滇地区GPS速度场边界值作为约束条件,依据地质资料,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川滇地区叁维有限元模型,将川滇地区划分为4个块体,利用静力学分析模块模拟下地壳拖曳作用及2条主要活动断裂的走滑速率。结果显示:模型四周仅加载GPS速度场边界值,川滇菱形块体位移速度较实测速度偏差明显,不满足此地区地球动力学特征,增加下地壳拖曳作用荷载后速度场模拟结果得到优化,川滇菱形块体位移速度差值减小;研究模拟下地壳拖曳作用产生的剪切力发现,拖曳作用在小金河断裂附近由南东转向正南时才能得到最优模拟结果,暗示其对川滇菱形块体拖曳方向发生了偏转。鲜水河、小江断裂模拟走滑速率分别为8.5 mm/a,6 mm/a,与实际走滑速率具有较好一致性,优化后可对断裂带闭锁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震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赛鹏[5](2019)在《GPS约束下川滇地区断层活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GPS观测技术的提高和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面的不断实践与探索,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为研究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GPS测站建设的发展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地震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同时,也有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在我国,有叁千多年的历史地震记载,地震分布广、烈度大,由于国情的原因,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川滇地区,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20世纪以来,该地区地震活动偏高,地震尤其是强震危险性需要更加重视。活动断层的活动程度是地震断层受力状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地震力学驱动机制的重要震源参数。因此深入研究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等运动特征对研究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对该区域的研究成果,将川滇地区划分为九个活动地块。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多期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首先采用断层剖面分析法计算了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速率,然后基于块体模型和位错模型,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得到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空间分布,之后结合计算结果、反演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主要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主要结论如下:1.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断裂带走滑分量有所增加,北中南叁段现今走滑速率分别为2.8±0.5mm/a、6.5±0.5mm/a、2.7±2mm/a,汶川地震前后,该断裂带均具有较高的闭锁程度,并且有增加趋势。2.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处于强闭锁状态的断裂带,汶川地震后,北段闭锁程度减弱明显,该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发生破裂并解锁,芦山地震后断裂带进一步解锁。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运动趋于稳定,现今走滑速率为6.3±1.1mm/a,倾滑速率4.5±1.0mm/a。3.龙日坝断裂受汶川地震影响,促进了该断裂的应变积累,且闭锁程度得到增强,该断裂现今走滑速率为7.3±1.4mm/a,倾滑分量为1.9±1.0mm/a,随着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挤压,该区域具有发生大地震的条件。4.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活动强烈,反演结果显示断裂带北段现今走滑速率为11.8±2mm/a,倾滑速率为1.7mm/a;南段现今走滑速率为10.6±2.0mm/a,倾滑速率为1.8mm/a。5.小江断裂带呈明显的分段状态,北段受汶川地震影响较大,闭锁程度得到加强,闭锁深度由震前的12km达到震后的18km,断裂带整体现今走滑速率为9.7±1.2mm/a。6.红河断裂带现今走滑速率为6.7±0.8mm/a,倾滑速率为1.8±0.5mm/a,该断裂带整体闭锁程度较高,北段的应变积累速度随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该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杨妍[6](2019)在《川滇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及方位各向异性的联合反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扬子克拉通的过渡带,构造环境复杂,地震活动强烈,研究川滇地区的地壳结构对了解该区域地壳形变模式、强震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多种地震数据的联合反演来研究了川滇地区地壳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结构。在各向同性方面,以前人面波成像和测井数据的结果作为初始模型,用瑞利波频散、垂直-水平振幅比和接收函数叁种数据联合反演得到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顶部横波速度模型。这个通过多种数据同时约束的模型显示出对地壳结构更好的分辨。在四川盆地浅部,模型显示出相对传统成像结果更高的横波速度,对应盆地浅部相对古老、压实的中生代岩层。中下地壳存在显着的低速层,其边界主要被大型走滑断裂带约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和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周围区域的高速异常阻挡了两侧中下地壳低速异常,对应的刚性地壳也影响了该地区地震分布。这些结果表明中下地壳弱化层和大型走滑断裂都对该区域地壳形变和地震分布有重要影响。模型还显示该地区的壳幔过渡带厚度存在横向差异,不同区域壳幔过渡带的增厚可以分别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机制来解释。方位各向异性的研究可以补充对构造演化的认识。在各向异性方面,联合分析接收函数径向和切向分量Pms波获得了川滇地区地壳平均方位各向异性,并通过谐波分析和自助抽样法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北部松潘-甘孜褶皱带具有显着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现较为一致的NWW-SEE向。在四川盆地内部,各向异性非常微弱。在中下地壳有明显低速异常的区域,地壳平均各向异性也很显着,快波方向与附近走滑断裂带的走向一致。为了进一步确定地壳方位各向异性在深度上的来源,本文还发展了一种基于邻域算法的用接收函数和频散联合反演各向异性的方法,并通过合成数据测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以本文第二章中的各向同性速度模型和研究区域深地震测深得到的壳内界面信息为参考,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了川滇地区实际数据上。发现了云南东南部的一些台站的方位各向异性在上地壳很弱,主要来源于中下地壳,推测可能和软弱层部分熔融矿物的定向排列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小青,许才军,王帅[7](2019)在《基于聚类分析的川滇地区块体划分与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川滇地区块体划分与区域地壳应变.首先,对川滇地区GPS水平速度场采用K-medoids聚类法直接聚类;然后,基于改进的K-medoids方法,利用GPS站点地理位置与水平速度场对初步聚类结果联合约束进行第2次聚类分析,并结合F统计检验法确定各块体边界;最后,运用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计算各块体的应变参数,分析水平运动、应变场空间分布与区域构造变形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川滇地区的GPS聚类分析结果与地质学提出的板块划分结果相吻合,为块体划分提供另一种方式;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计算的应变结果显示川滇菱形块体表现为最大剪应变和面应变率梯度高值区,表明该区域积累了一定的弹性应变能,具有发生地震的危险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党亚民,杨强,薛树强,岳彩亚,刘宗强[8](2019)在《GNSS监测的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动态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9~2015年陆态网和四川省CORS网GNSS数据,研究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动态变化特征,按照1999~2004年、2004~2007年、2007~2009年、2009~2011年、2011~2013年、2013~2015年建立6期地壳速度场和应变率场,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整体以继承性运动为主,汶川地震等强震没有改变区域整体运动趋势与作用力方向,但速度场随时间变化更加复杂且量级有所增加,特别是在龙门山断裂西侧,汶川地震后运动速率明显增加。川滇地区应变率数值和形变状态随时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变化较大区域主要位于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等深大断裂周边,表明川滇地区断裂活动对地壳形变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方颖,王岩,邵志刚,刘晓霞,李文军[9](2019)在《川滇地区4个地温钻孔监测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川滇地区4个浅层地温观测台站(宾川台、丽江台、腾冲台和五龙台)的地温日连续资料表明,太阳辐射的年周期影响随着地下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在地下14m深度,太阳辐射年周期的影响已经基本消失,与理论计算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台站地下介质特性及川滇地区普遍发育的热泉有关。太阳辐射的波峰随深度呈指数衰减,波谷随深度呈对数增加,在14m深度处,太阳辐射的波峰波谷影响基本消失。通过牛顿迭代法反演不同深度的热扩散系数,结果显示,宾川、丽江、腾冲3个台站热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五龙台从4m以下深度开始,其热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虽然4个地温台站的热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的变化幅度不同,但基本都呈指数函数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陈学忠,李艳娥[10](2019)在《川滇地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川滇地区1962—2016年间发生的MS≥6.0地震资料,在去除余震的情况下,分析了其发生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极值点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果:川滇地区MS≥6.0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极值点具有显着关系,对于不同震级范围的地震,其与不同周期的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有关。对于MS≥7.0的地震,有90%发生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极值点前14天至后37天时间段内;对于6.0≤MS≤6.4的地震,有80%发生在地球自转速率短周期变化极值点前68小时至后30小时的时间段内;对于6.5≤MS≤6.9的地震,有87.5%发生在地球自转速率短周期变化极值点前36小时至后64小时的时间段内。地震发生在特定时间段的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川滇地区MS≥6.0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极值点的关系都可以在α=0.05的显着性水平下通过显着性检验。这个结果表明,在地球自转速率发生转折的期间容易触发地震,对川滇地区地震发生时间预测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9年01期)

川滇地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川滇地区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灾害评估对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量化地震危险性的有效手段.这一方法要求使用可获得的最佳资料来计算地震的长期发生率.通过对比美国加州地区与我国川滇地区积累的资料发现,目前川滇地区的资料积累水平与加州地区正在使用的第叁版加州地震破裂预测模型(UCERF3)的要求还有差距,但已可进行多学科综合地震概率计算.通过收集川滇地区地震地质、大地测量和测震学等资料,计算了川滇菱形块体及周边地区不同震级地震的长期发生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未来30年泊松与非泊松分布下峰值地表加速度超越概率的分布.结果显示,在目标峰值加速度较低时,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和小金河断裂带等川滇菱形块体主要边界带均具有较高的超越概率;在目标峰值加速度较高时,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的鲜水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北段和南段以及莲峰—昭通断裂带仍具有较高的超越概率,但其中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中段概率相对较低.最后通过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结果对比,讨论了结果异同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川滇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红蕾,陈石.川滇地区地壳密度变化与强震孕育关系[J].地震学报.2019

[2].王芃,邵志刚,刘琦,魏文薪,尹晓菲.基于多学科物理观测的地震概率预测方法在川滇地区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19

[3].廖晓峰,何畅,祁玉萍,李雪浩.平滑伪魏格纳-维勒时频分析方法在川滇地区的震例回溯性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刘昌伟,常祖峰,李春光,曾平,马琳.GPS约束下川滇地区下地壳拖曳作用及断裂活动性有限元模拟[J].地震研究.2019

[5].张赛鹏.GPS约束下川滇地区断层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9

[6].杨妍.川滇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及方位各向异性的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7].张小青,许才军,王帅.基于聚类分析的川滇地区块体划分与应变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党亚民,杨强,薛树强,岳彩亚,刘宗强.GNSS监测的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动态变化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9].方颖,王岩,邵志刚,刘晓霞,李文军.川滇地区4个地温钻孔监测数据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10].陈学忠,李艳娥.川滇地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之间的关系[J].地震.2019

标签:;  ;  ;  ;  ;  ;  ;  

川滇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