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冲切锚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承载力,钢筋混凝土,钢筋,性能,建议,论文,受冲切。
抗冲切锚栓论文文献综述
高静泽[1](2010)在《板—柱结构抗冲切锚栓设计计算方法比较分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板柱结构中,板柱连接处的冲切问题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板-柱结构中抗冲切锚栓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抗冲切锚栓配筋形式优于传统箍筋及弯起钢筋配筋形式的意见;并对5种国内外配置抗冲切锚栓的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了板-柱结构抗冲切锚栓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章节,提出了补充有关抗冲切锚栓计算公式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0年09期)
刘文珽,黄承逵[2](2006)在《钢筋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栓在提高板柱连接的强度和延性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为了考察锚栓的抗冲切性能,进行了叁个配置锚栓和传统箍筋的板冲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锚栓比箍筋更能有效地提高板的抗冲切能力和改善板柱连接的延性。根据国内外试验资料,探讨并提出了抗冲切锚栓的设计构造措施,同时结合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提出了配置锚栓的板抗冲切设计方法。所提出的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度,可供采用锚栓进行抗冲切设计时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6年01期)
田杰,许克宾[3](2000)在《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栓配筋作为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措施,是近年来在国外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结构构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通过介绍国外的设计方法,并经过国内外试验数据对比,对设计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00年01期)
田杰,许克宾[4](1999)在《混凝土板柱节点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6 个板柱节点配锚栓抗冲切承载力试验,分析了锚栓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探讨了锚栓的合理配筋率.并通过本人及国外的试验数据,对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6期)
抗冲切锚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锚栓在提高板柱连接的强度和延性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为了考察锚栓的抗冲切性能,进行了叁个配置锚栓和传统箍筋的板冲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锚栓比箍筋更能有效地提高板的抗冲切能力和改善板柱连接的延性。根据国内外试验资料,探讨并提出了抗冲切锚栓的设计构造措施,同时结合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提出了配置锚栓的板抗冲切设计方法。所提出的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度,可供采用锚栓进行抗冲切设计时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冲切锚栓论文参考文献
[1].高静泽.板—柱结构抗冲切锚栓设计计算方法比较分析及应用[J].福建建筑.2010
[2].刘文珽,黄承逵.钢筋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2006
[3].田杰,许克宾.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J].铁道标准设计.2000
[4].田杰,许克宾.混凝土板柱节点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试验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