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性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情,情绪,效应,具体性,范式,隐情,拉杆。
正性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马婷[1](2014)在《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及其可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上健全人对残疾人的歧视态度不仅损害残疾人群的生活质量,如教育、就业、住房、婚姻以及人际交流等等,而且容易导致其自我价值感降低,无助感和挫折感提高,从而加剧其人际退缩和社会疏离倾向等心理行为障碍。因此,考察健全人对残疾人的态度特性及其可塑性的心理机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两类人群间互动模式的科学理解,也对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人负性态度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由于基于自陈报告的对残疾人的态度研究效度屡遭质疑,近10余年来,研究者已转向采用IAT范式对其内隐态度的考察。然而,文献梳理发现,以往残疾人IAT任务的属性刺激对残疾人行为特征和社会功能发挥缺乏针对性,且仅局限于对内隐态度中认知评价成分的探讨,有关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成分的研究尚未见到报道。此外,针对健全人对残疾人内隐态度可塑性的研究尚未系统开展。本研究基于对以往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采用改进后的IAT范式和已在社会认知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推拉杆任务,并构建了携带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的图片的语义材料为干预启动刺激,通过叁项研究六组实验,分别从认知评价(研究一)、情绪反应(研究二)和行为倾向(研究叁)叁个方面系统考察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特性及其可塑性问题,旨在拓展和深化健全人对残疾人内隐态度及其人际互动模式的科学理解,并为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品质的形成,设计改善健全人对残疾人负性态度的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健全人对残疾人持有显着的负性内隐认知评价(研究一之实验1),对该类人群表现出较低的内隐钦佩感,而较高的嫌弃感和同情心(研究二之实验3),以及显着的自动回避倾向(研究叁之实验5)。(2)健全人对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的加工可显着降低对残疾人的负性内隐认知评价(研究一之实验2),提高对该类人群的钦佩感(但对嫌弃感和同情心无显着影响)(研究二之实验4),并可促进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自动化趋近反应,而降低其自动化回避反应(研究叁之实验6)。(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4-04-12)
姚昭,王振宏[2](2013)在《正性词的具体性对情绪启动的影响:一项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了在词汇的加工过程中,词汇的情绪性和具体性会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词汇的具体性在情绪词的加工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还没有研究关注词汇具体性对后续情绪信息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用ERP技术和情绪启动范式考察探讨了这一问题。从中国情绪词汇系统中选取正性、负性的具体词和抽象词各20个作为目标词,匹配词汇的唤醒、词频、熟悉度、笔画等属性,其中正性的具体词和抽象词也作为启动词,与目标词组成情绪效价一致的具体词对/抽象词对,或者情绪效价不一致的具体词对/抽象词对。另有180个假词。22名大学生被试参与了本实验,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判断目标词是真词还是假词。行为结果表明,被试对情绪一致的抽象词对比情绪不一致的抽象词对反应更快,而对具体词对来说,情绪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没有显着差异。也就是说,当启动词为正性的抽象词时,存在明显的情绪启动效应。与行为数据一致,ERP的结果表明,当正性抽象词为启动词时,情绪一致词对比不一致词对诱发了更大的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LPC),表现出了LPC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当正性具体词为启动词时,情绪一致词对和情绪不一致词对在LPC成分上没有差异。然而,在N400这一成分上,无论是正性抽象词还是正性具体词作为启动词,在情绪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正性词汇的具体性能够影响情绪启动效应,这个影响主要发生在与情绪编码有关的LPC时窗,而不是与语义加工有关的N400时窗。(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林沐雨[3](2013)在《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情绪启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情绪启动范式考察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解释偏差。研究以正性和打碎的面孔为启动项,正性或负性非社交词为目标项,要求高社交焦虑组被试和控制组被试判断目标项的情感色彩,并记录其反应时与准确率。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具有不同的情绪启动模式:高焦虑组被试未表现出显着地相容性效应;他们在正性-正性条件下的反应时显着慢于控制组被试。研究结果提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具有对正性社交刺激的解释偏差,他们不能充分理解正性社交刺激的积极含义。(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张旭,陈劲,桑标[4](2009)在《正性情绪词与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叁学生为被试,以正性情绪词和中性词匹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研究个体情绪的内隐特征。结果表明:(1)文字的正性情绪信息对个体的正性内隐情绪具有启动效应。(2)以汉字作为实验材料也可以研究个体的内隐情绪特征。(3)内隐情绪特征的研究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设计上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张瑞芹[5](2008)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启动正性情绪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护理专业英语课堂效率,提高护生专业英语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拟探讨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启动护生的正性情绪。本文从启动教师自身正性情绪和教师使用能启动护生正性情绪的刺激两方面来阐述。(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08年23期)
胡连新[6](2004)在《正性情绪启动效应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 ,在大学本科教育中 ,教师往往过分强调了大学生相对成熟的认知功能和比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教学中仅注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 ,忽略了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过程[1] ,甚而忽略了本科教育也仍然要(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S1期)
正性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了在词汇的加工过程中,词汇的情绪性和具体性会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词汇的具体性在情绪词的加工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还没有研究关注词汇具体性对后续情绪信息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用ERP技术和情绪启动范式考察探讨了这一问题。从中国情绪词汇系统中选取正性、负性的具体词和抽象词各20个作为目标词,匹配词汇的唤醒、词频、熟悉度、笔画等属性,其中正性的具体词和抽象词也作为启动词,与目标词组成情绪效价一致的具体词对/抽象词对,或者情绪效价不一致的具体词对/抽象词对。另有180个假词。22名大学生被试参与了本实验,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判断目标词是真词还是假词。行为结果表明,被试对情绪一致的抽象词对比情绪不一致的抽象词对反应更快,而对具体词对来说,情绪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没有显着差异。也就是说,当启动词为正性的抽象词时,存在明显的情绪启动效应。与行为数据一致,ERP的结果表明,当正性抽象词为启动词时,情绪一致词对比不一致词对诱发了更大的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ponent,LPC),表现出了LPC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当正性具体词为启动词时,情绪一致词对和情绪不一致词对在LPC成分上没有差异。然而,在N400这一成分上,无论是正性抽象词还是正性具体词作为启动词,在情绪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都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正性词汇的具体性能够影响情绪启动效应,这个影响主要发生在与情绪编码有关的LPC时窗,而不是与语义加工有关的N400时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性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1].马婷.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及其可塑性[D].宁波大学.2014
[2].姚昭,王振宏.正性词的具体性对情绪启动的影响:一项ERP研究[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3].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林沐雨.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情绪启动效应[J].心理科学.2013
[4].张旭,陈劲,桑标.正性情绪词与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9
[5].张瑞芹.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启动正性情绪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
[6].胡连新.正性情绪启动效应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