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两个挡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架,安装架的顶侧活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两个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传送带,两个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给风管,且两个给风管错位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动孔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下料斗内的复混肥成品在间歇搅动的情况下,平铺式的洒落在传送带上,避免了复混肥成品在传送带上的堆积,利于散热,且下落过程中给风管给风散热,加快散热速度,满足了使用需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挡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架(2),安装架(2)的顶侧活动安装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3),两个挡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传送带(4),两个挡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给风管(5),且两个给风管(5)错位设置,所述安装架(2)上开设有安装腔(7),安装腔(7)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转动孔(8),转动孔(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动孔(8)外,所述安装板(11)的底侧开设有调节槽(12),转动轴(9)的顶端延伸至调节槽(12)内并固定安装有半齿轮(13),且半齿轮(13)与调节槽(12)的两侧内壁相适配,所述安装架(2)靠近下料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块(6),下料斗(3)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14),移动孔(14)内活动安装有移动杆(15),移动杆(15)的两端均延伸至移动孔(14)外,移动杆(15)靠近安装架(2)的一端与弧形块(6)靠近下料斗(3)的一侧相接触,下料斗(3)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动杆(19),移动杆(15)远离安装架(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转动杆(17)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上;所述安装腔(7)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转动轴(9)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10)的输出轴上;所述安装架(2)的顶侧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板(1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底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所述调节槽(1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齿条与半齿轮(13)相啮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挡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架(2),安装架(2)的顶侧活动安装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3),两个挡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传送带(4),两个挡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给风管(5),且两个给风管(5)错位设置,所述安装架(2)上开设有安装腔(7),安装腔(7)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转动孔(8),转动孔(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动孔(8)外,所述安装板(11)的底侧开设有调节槽(12),转动轴(9)的顶端延伸至调节槽(12)内并固定安装有半齿轮(13),且半齿轮(13)与调节槽(12)的两侧内壁相适配,所述安装架(2)靠近下料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块(6),下料斗(3)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14),移动孔(14)内活动安装有移动杆(15),移动杆(15)的两端均延伸至移动孔(14)外,移动杆(15)靠近安装架(2)的一端与弧形块(6)靠近下料斗(3)的一侧相接触,下料斗(3)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动杆(19),移动杆(15)远离安装架(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转动杆(17)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上;所述安装腔(7)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转动轴(9)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10)的输出轴上;所述安装架(2)的顶侧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板(1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底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所述调节槽(1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齿条与半齿轮(13)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7)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推动块(18),移动杆(15)远离安装架(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推动块(18)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上,推动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推动块(18)的底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5)靠近安装架(2)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滚珠,且滚珠与弧形块(6)远离安装架(2)的一侧相适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混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复混肥是复混肥料的简称,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我国的复混肥的成份主要是普通的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和腐殖酸、硅酸盐菌等成分组成,肥料颗粒是将此几种成分经混合搅拌、造粒、干燥、冷却、筛分后包装制得。
公开号为CN20736552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复混肥冷却装置,包括用于冷却复混肥的滚筒、用于固定滚筒的支架和用于驱动滚筒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滚筒的内壁和滚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液体流动的第一腔室,该专利先采用冷水与复混肥间壁式传热,对复混肥颗粒进行初次冷却,该冷却装置是将复混肥在滚筒内转动,滚筒套设有冷水腔,从而对复混肥冷却,但是热的复混肥遇到冷的滚筒内壁会冷凝出较多的冷凝水,使得复混肥粘附在滚筒内,难以清理,因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两个挡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架,安装架的顶侧活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两个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传送带,两个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给风管,且两个给风管错位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动孔外,所述安装板的底侧开设有调节槽,转动轴的顶端延伸至调节槽内并固定安装有半齿轮,且半齿轮与调节槽的两侧内壁相适配,所述安装架靠近下料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块,下料斗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内活动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移动孔外,移动杆靠近安装架的一端与弧形块靠近下料斗的一侧相接触,下料斗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动杆,移动杆远离安装架的一端活动安装在转动杆靠近安装架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转动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顶侧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底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齿条与半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靠近安装架的一侧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推动块,移动杆远离安装架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推动块靠近安装架的一侧上,推动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推动块的底侧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靠近安装架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滚珠,且滚珠与弧形块远离安装架的一侧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挡板、安装架、下料斗、传送带、给风管、安装腔、转动孔、转动轴、电机、安装板、调节槽、半齿轮的配合使用,启动电机,转动轴带动半齿轮转动,半齿轮交替与调节槽两侧内壁上的齿条啮合,从而带动安装板在安装架的顶侧上来回移动,安装板移动带动下料斗在安装架的一侧来回移动,将下料斗内的复混肥成品均匀的下落在传送带上,避免了复混肥成品在传送带上的堆积,利于散热,且下落过程中给风管给风散热,加快散热速度,通过弧形块、移动孔、移动杆、固定杆、转动杆、推动块、搅动杆的配合使用,下料斗来回移动过程中带动移动杆来回移动,移动杆间歇性的被弧形块推挤,使得移动杆在移动孔内移动,移动杆通过推动块带动转动杆转动,同时弹簧被压缩,从而实现了进料斗来回移动的过程中,转动杆连同搅动杆对下料斗内的复混肥搅动,利于下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下料斗内的复混肥成品在间歇搅动的情况下,平铺式的洒落在传送带上,避免了复混肥成品在传送带上的堆积,利于散热,且下落过程中给风管给风散热,加快散热速度,满足了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安装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板、2安装架、3下料斗、4传送带、5给风管、6弧形块、7安装腔、8转动孔、9转动轴、10电机、11安装板、12调节槽、13半齿轮、14移动孔、15移动杆、16固定杆、17转动杆、18推动块、19搅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1,两个挡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安装架2,安装架2的顶侧活动安装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斗3,两个挡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传送带4,两个挡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给风管5,且两个给风管5错位设置,安装架2上开设有安装腔7,安装腔7的顶侧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转动孔8,转动孔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动孔8外,安装板11的底侧开设有调节槽12,转动轴9的顶端延伸至调节槽12内并固定安装有半齿轮13,且半齿轮13与调节槽12的两侧内壁相适配,安装架2靠近下料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块6,下料斗3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14,移动孔14内活动安装有移动杆15,移动杆15的两端均延伸至移动孔14外,移动杆15靠近安装架2的一端与弧形块6靠近下料斗3的一侧相接触,下料斗3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动杆19,移动杆15远离安装架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转动杆17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上,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时,将复混肥放入下料斗3内,复混肥顺着下料斗3下落至传送带4上,启动电机10,电机10带动转动轴9在转动孔8内持续转动,转动轴9带动半齿轮13转动,半齿轮13交替与调节槽12两侧内壁上的齿条啮合,从而带动安装板11在安装架2的顶侧上来回移动,限位杆在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板11移动带动下料斗3在安装架2的一侧来回移动,将下料斗3内的复混肥成品均匀的下落在传送带4上,避免了复混肥成品在传送带4上的堆积,利于散热,且下落过程中给风管5给风散热,加快散热速度。
安装腔7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0,转动轴9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架2的顶侧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板1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底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调节槽1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齿条,且齿条与半齿轮13相啮合,转动杆17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开设有推动槽,推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推动块18,移动杆15远离安装架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推动块18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上,推动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推动块18的底侧上,移动杆15靠近安装架2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滚珠,且滚珠与弧形块6远离安装架2的一侧相适配,下料斗3来回移动过程中带动移动杆15来回移动,移动杆15间歇性的被弧形块6推挤,使得移动杆15在移动孔内移动,移动杆15通过推动块18带动转动杆17转动,同时弹簧被压缩,从而实现了进料斗3来回移动的过程中,转动杆17连同搅动杆19对下料斗3内的复混肥搅动,利于下料,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复混肥成品输送冷却时,将复混肥放入下料斗3内,复混肥顺着下料斗3下落至传送带4上,启动电机10,电机10带动转动轴9在转动孔8内持续转动,转动轴9带动半齿轮13转动,半齿轮13交替与调节槽12两侧内壁上的齿条啮合,从而带动安装板11在安装架2的顶侧上来回移动,限位杆在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板11移动带动下料斗3在安装架2的一侧来回移动,将下料斗3内的复混肥成品均匀的下落在传送带4上,避免了复混肥成品在传送带4上的堆积,利于散热,且下落过程中给风管5给风散热,加快散热速度,此外,下料斗3来回移动过程中带动移动杆15来回移动,移动杆15间歇性的被弧形块6推挤,使得移动杆15在移动孔内移动,移动杆15通过推动块18带动转动杆17转动,同时弹簧被压缩,从而实现了进料斗3来回移动的过程中,转动杆17连同搅动杆19对下料斗3内的复混肥搅动,利于下料,使用方便,满足了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817.7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35312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65G 47/16
专利分类号:B65G47/16;B65G69/04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安徽正大肥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正大肥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3500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省道203线城北工业园区
发明人:崔广记;崔伟;郁志国;丁毅;吴亚飞;邱志文
第一发明人:崔广记
当前权利人:安徽正大肥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宋仔娟
代理机构:34162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晨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风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