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源区划论文_刘青华,金国庆,张蕊,储德裕,秦国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源区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尾松,源区,落叶松,白桦,地理,兴安,水曲柳。

种源区划论文文献综述

刘青华,金国庆,张蕊,储德裕,秦国峰[1](2009)在《24年生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与种源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聚类进行种源区划并选择优良种源。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着的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树干通直度呈典型的纬向倾群变异模式,这种变异主要是由其产地水热资源条件差异引起的。较之于北部种源,南部的种源生产力水平高且树干通直。种源木材基本密度虽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但却与产地年均温、1月均温、无霜期和≥10℃积温呈显着的负相关。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生产力高的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通直度,但会明显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马尾松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源区,并分别纸浆材和锯材筛选出19个和6个优良种源,这些优良种源主要来自马尾松的南部种源区,部分来自中部种源区。(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9年10期)

刘青华[2](2008)在《24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木材密度种源变异和种源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种源聚类划分种源并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着的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树干通直度呈典型的纬向倾群变异模式,这种变异主要是由其产地水热资源条件差异引起的。较之于北部种源,来自南部的种源生产力水平高且树干通直。种源木材基本密度虽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但却与产地1月均温、无霜期和≥10℃积温呈显着的负相关。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生长力高的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通直度,但会明显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马尾松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源区,并分别纸浆材和建筑材培育目标筛选出19个和6个优良种源,这些优良种源主要来自马尾松的南部种源区,部分来自中部种源区。(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王明怀,陈建新,梁胜耀,黄越茂,梁仕威[3](2007)在《秃杉优良种源选择及种源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秃杉种源—家系联合试验表明,秃杉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等11个性状中,真叶全现、一年生幼树抽高、一年生幼树全高种源间差异显着,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着;造林11年生时,种源间、家系/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着,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方差分量所占比例较大,种源效应最明显。选择秃杉优良种源有贵州交、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丹、云南滕冲种源,优良种源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9.68%,实际增益为34.60%。利用种源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11年生生长性状等11个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秃杉区划为3个种源区,第1个种源区为湖北利川种源,第2个种源区包括云南昌宁、云南滕冲种源,第3个种源区包括云南龙陵、贵州丹、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交种源,其中第3个种源区种源在广东生长表现良好,适宜在广东适生区域引种推广。(本文来源于《广东林业科技》期刊2007年01期)

王军辉,顾万春,夏良放,万军,干小雄[4](2005)在《桤木种源的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桤木Alnus cremastogyne自然分布区内13个种源的生长、材性和果实等性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桤木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并划分了种源区。研究表明,桤木种源生长性状与生态梯度值(EGA)的相关显着,在单个生态因子分析中,桤木种源生长量呈以经度和海拔为主的梯度变异。单株生物质产量和纤维长度与经度和纬度的相关关系不显着,地理趋势并不明显。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的正相关关系显着,呈单向渐变模式。根据桤木种源EGA和试验林生长表现,把桤木划分为3个种源区:盆西北周沿区、盆中区和盆南周沿区。图1表4参11(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李慧玉,姜静,刘桂丰,马旭俊,董京祥[5](2005)在《ISSR标记对樟子松遗传变异的分析及种源区划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标记对樟子松东北分布区9个种源的135 个个体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10 个ISSR 引物扩增共检测到108 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范围在27%~54%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是红花尔基,最低的是卡伦山。物种水平的Shannon 多样性指数(I)为0.1581,Nei 基因多样度(h)为0.2393。遗传变异在种源间占39.65%,在种源内占60.35%。根据参试樟子松9 个种源的聚类图,结果樟子松自然分布区划为2 个种源区:大、小兴安岭种源区;呼伦贝尔种源区。图2 表3 参18。(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期刊2005年03期)

那冬晨,杨传平,姜静,夏德安,王会仁[6](2005)在《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主要受3个因子的影响,经度和海拔为主,纬度为辅,呈现出水平和垂直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对生长性状和各种源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种源区: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对各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选出乌伊岭和友好种源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05年04期)

朱翔,刘桂丰,杨传平,刘志新,袁桂华[7](2001)在《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4个试验点 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 (地 )径、保存率 ,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 ,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 ,结果表明 :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率差异显着 ,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着水平。用Tai法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 ,得出栾川、黑河、帽儿山种源为稳定型种源。利用各种源的生长性状、保存率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做聚类分析 ,进行种源区划 ,初步划分为 10个种源区。综合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 ,初步为 4个试验点选择出各自的优良种源(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史彦江,宋锋惠,卡得尔,陈同森[8](2001)在《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 ,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 ,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 2个种源区和 4个种源亚区 ,即阿尔泰山种源区 (编号Ⅰ ) ,含西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1)和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2 ) ;天山种源区 (编号Ⅱ ) ,含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1)和中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Ⅱ2 )。(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王继刚[9](2001)在《水曲柳最佳种源选择与种源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自然分布区内20个种源的生长、种子、生理等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基础;分析了种源与地点间高生长的交互作用及各种源的稳定性;为各试验点确定了最佳种源;划分了种源区。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源间在种子性状、高生长、根系生长、光合能力等性状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树高、地径、种子性状均受一定的遗传控制。种源与地点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不同种源的生长能力和稳定性有显着的差异。主要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呈经纬双向渐变。种源区具有明显的气候生态特征。将参试的20个种源划分为四个种源区:小兴安岭种源区、完达山脉种源区、张广才岭种源区、长白山种源区。(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1-06-01)

姜静,杨传平,刘桂丰,刘玉喜,任旭琴[10](2001)在《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白桦种源遗传变异的分析及种源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白桦 1 7个种源 1 52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通过 1 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检测到 2 33个位点 ,各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 ,范围在 2 0 .1 7%~ 32 .1 9%之间 ,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是帽儿山种源和清源种源 ,最低的是绰尔种源。遗传变异在种源间占 43.53% ,在种源内个体间占 56.47%。根据种源间的遗传距离 ,构建了白桦 1 7个种源的遗传关系聚类图 ,结果将东北地区的白桦聚为一类 ,华北、西北地区的白桦聚为另一类。同时根据地理气候因子和遗传距离对白桦群体进行了种源区的划分。(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01年01期)

种源区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种源聚类划分种源并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着的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树干通直度呈典型的纬向倾群变异模式,这种变异主要是由其产地水热资源条件差异引起的。较之于北部种源,来自南部的种源生产力水平高且树干通直。种源木材基本密度虽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但却与产地1月均温、无霜期和≥10℃积温呈显着的负相关。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生长力高的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通直度,但会明显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马尾松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源区,并分别纸浆材和建筑材培育目标筛选出19个和6个优良种源,这些优良种源主要来自马尾松的南部种源区,部分来自中部种源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源区划论文参考文献

[1].刘青华,金国庆,张蕊,储德裕,秦国峰.24年生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与种源区划[J].林业科学.2009

[2].刘青华.24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木材密度种源变异和种源区划[C].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2008

[3].王明怀,陈建新,梁胜耀,黄越茂,梁仕威.秃杉优良种源选择及种源区划[J].广东林业科技.2007

[4].王军辉,顾万春,夏良放,万军,干小雄.桤木种源的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

[5].李慧玉,姜静,刘桂丰,马旭俊,董京祥.ISSR标记对樟子松遗传变异的分析及种源区划的研究(英文)[J].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005

[6].那冬晨,杨传平,姜静,夏德安,王会仁.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J].林业科技.2005

[7].朱翔,刘桂丰,杨传平,刘志新,袁桂华.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

[8].史彦江,宋锋惠,卡得尔,陈同森.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区划[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

[9].王继刚.水曲柳最佳种源选择与种源区划[D].东北林业大学.2001

[10].姜静,杨传平,刘桂丰,刘玉喜,任旭琴.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白桦种源遗传变异的分析及种源区划[J].植物研究.2001

论文知识图

新疆落叶松种源区划图樟树种源区划图长白落叶松种源区划参试种源的Q型聚类分析树型图枫杨种源聚类分析木荷种源区划分示意图

标签:;  ;  ;  ;  ;  ;  ;  

种源区划论文_刘青华,金国庆,张蕊,储德裕,秦国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