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丙泉:孔子儒家“礼”之美论文

许丙泉:孔子儒家“礼”之美论文

摘 要: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是言语举止的规范,也是美的表现。从汉字起源的角度来看,“礼”和“美”意义相近,都是表达人们强烈愿望,保证生存繁衍的精神活动。孔子继承和发扬周代礼乐文化,以“仁”释“礼”。“礼”是“仁”也即“人”的表现形式,也就是美。儒家经典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古代礼仪活动,让后人欣赏,有丰富美感。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应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展现更多的“礼”之美。

关键词:儒家;礼;美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周代的周公“制礼作乐”,是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从商朝对神的崇奉转为对人的重视。礼乐制度是社会生活的秩序,也是文明文化的发展和创造。“礼”是人的活动,表现人的精神,给人审美的感受。孔子“从周”,自觉继承和发展礼乐文化,重视精神表现,引领中国文化走上人文创造的道路,让生活中充满“礼”之美。

盗用别人思想、算法或结论。学术论文讲究创新和研究结论,如果没有研究成果或创新性的东西,该论文是没有发表意义的。经常有作者在没有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为了发表论文,盗用别人的思想或算法或结论,占为己有,在参考文献中刻意地回避引用参考文献,特别是英文参考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进,学校要积极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并在此框架下,明确和完善学生各阶段的学习和成长目标,这一创新的教学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高中时期是学生三观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意识逐渐产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开展良好的政治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高中政治教学应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相关要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和辩证思想有机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打破教学模式单一的制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一、“礼”即美

对于什么是美,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进行过思考,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虽然众说纷纭,但都强调美感和感官快感不一样,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毕竟,即便是模拟摄影也是把世界分割为矩形的二维照片,源于电磁波谱在瞬间里的片断——离散的片断。每一个片段,即照片,从事物的表象上攫取了一段记录,但那不过是冰山一角,其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变幻的、多层次的物质体系与概念系统。[1]191里奇用一段隽永的文字描述当下数码—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不确定的未来。他说:

建筑电气的使用容易受到外界雷雨天气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必须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目前,建筑的防雷措施一般都是在建筑上安装避雷针和冷却塔等,但是由于这些防雷设备具有很强的导电性,反而安全程度很低。此外,很多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在安装防雷设备时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导致防雷设备无法正常发挥其性能,起不到避雷的作用[5]。因此,在设计建筑电气的工作中,为了确保建筑内的电气能够安全使用,必须要选择合适的防雷设备。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有人从这句话得出结论,认为美原本和功利性的物质需要有关系,羊肉满足口腹之欲,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让人高兴快乐,所以“羊大为美”。后来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应该是“羊人为美”。理由是,甲骨文中已有“美”这个字,上面的“羊”字即羊的形象,而下面的“大”字即人,是一个人叉开两腿站立,平伸两臂的形象。而且“羊人为美”更符合人类早期精神活动的实际情况,即巫术盛行的特点。

在人类远古时期,巫术是最重要的精神活动,意义重大,关系人类个体和种群的生存繁衍。那时文明程度低下,对许多事情都不能认识、解释,更无法预知未来,把握命运。于是盛行求神问卜,巫风弥漫。在殷商时代,许多事情都要由巫师向神灵祷告,求神灵的指示、保佑。巫师头戴羊角类似的装饰,载歌载舞,娱乐神灵,进入迷狂状态,和神灵相沟通交流,求得神灵的佑护,使耕种、征战、田猎、祈雨、婚媾等社会活动取得成功,保证生存发展。因此,“羊人为美”,这些载歌载舞的巫师也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最美的形象。正是在这种“美”的巫术活动中,人类逐渐从野蛮蒙昧状态中走向更高的文明,不断创造新的生活。

美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是表现思想感情的外在形象。从汉字的起源来看,“礼”和“美”的意义基本上一样,也是向神灵崇拜祈求的活动。繁体“礼”的右半边是“豊”,在甲骨文中,像豆形器皿里装满玉串,表示用最贵重的物品供奉、敬拜神灵。

在《礼记》中也记载了许多礼,闪烁美的光彩,看出古人对生活的讲究,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如《曲礼上》:“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在君子身旁陪侍时,如果君子打哈欠、伸懒腰、拿拐杖、穿鞋子、看太阳是早还是晚,弟子就要赶紧离开。又如:“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鞋子不要穿到堂上去,脱鞋时不对着阶梯处,穿鞋时,先跪着拿起鞋子,再退避到一旁俯身穿鞋。穿鞋时若面向长者,就跪着把鞋移开,然后俯身穿鞋。在这样的行为中,有恭敬庄重的心情,妥当得体的举止,井井有条的秩序,也有和谐融洽,心心相通的氛围。这是“礼”,也是美。

“礼”是人们的言行举止,是内心的思想感情,有对神灵的敬畏、尊崇、奉献、祈求、祷告,保证人类的生存繁衍。在神灵的佑护下,人生有物质条件的保障,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如安全感、慰藉感、皈依感等,对生活更有信心、热情、智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不断提高精神能力,有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对当下的感受,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探索,不断增长聪明智慧,推动文明、文化的发展,实现更多理想愿望,生活中有了更多的美。

人与动物的本质不同即在于有精神特性。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表现人的精神,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中国古人认为“礼”表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各个方面的“礼”不断发展,表明文明的进步。“礼”是精神的创造,是文明的形式,所以“礼”也即美。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梁漱溟说:“孔子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他以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5]在生活中,“仁”的精神生生不息,礼是人生的种种自然而然的样态,如天地之间的霓虹云霞、绿叶红花那样美不胜收。

学者林语堂认为:“礼是一种虔敬的心境,是行为的道德纪律。作为人行为的原则时,是指处世行事皆得其宜(propriety)。作为广义的社会原则解时,其义为‘物皆有序’,为‘万物各得其所’。是礼仪,是遵守法则制度。是继往开来。最后,是礼貌,是风度。”[1]而礼貌、风度是美的呈现。《诗经》中有许多诗句赞赏礼仪之美,如“令仪令色”“敬慎威仪”“莫不令仪”“维其令仪”“乐且有仪”“九十其仪”“务敬其仪”等。

研究孔子思想的外国学者说:“‘礼’是人的冲动的圆满实现,是人的冲动的文明表达——不是一种剥夺人性或非人性的形式主义,‘礼’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关系的具体的人性化形式。”[2]6“它‘自然而然地’发生。其间蕴含着生命,因为参与礼仪活动的人是严肃而真诚的。”[2]7“美观而有效的礼仪要求行为者个体的‘临在’与所学礼仪技巧的融合无间。这种理想的融合,便是作为神圣礼仪的真正的‘礼’。”[2]7“在神圣礼仪中的完美,既是精神性的,又是审美的。”[2]7

二、孔子儒家的“仁”与“礼”

孔子继承和弘扬周代的礼乐文化,“以仁释礼”[3],把“礼”和“仁”联系起来,充实和提升了“礼”的内涵,具有了更多美的光彩。如“三年之丧”的丧礼,宰我提出异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孔子问宰我:“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宰我回答说:“安。”孔子说:“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孔子不同意宰我的观点,批评他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从人的成长过程和“心安”的角度来解释“三年之丧”,认为礼的根据在于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外在的社会或鬼神的力量。

孔子追求“仁”,重视“礼”,注意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让生活中充满美。在《论语》中,特别是《乡党》篇,有许多关于孔子生活中“礼”的记载,表现了孔子美的风采。

△求购《秦淮粉墨图》,张友鸾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普通32开本。要求品相基本完好。出价30元,要求用快递送达本人收。联系人:简凌,电话027-82625791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也就是“人”。“仁”的内涵很丰富广泛,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克己复礼”,努力去成为一个人。“仁”是内心的思想感情,也是一生的奋斗,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成就自己,奉献社会,不断提高人生精神境界,追求“天人合一”。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和乐,仅仅指那些玉帛钟鼓吗?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一个人做不到仁,那么礼乐又有什么意义?

有“仁”的精神内涵的形象是美的。孔子赞叹坚贞的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之所以美,因为顶风冒雪,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生命力旺盛,积极向上。孔子欣赏山水,因为山水的性情和仁者、智者的心灵相通。孔子赞叹天地自然,因为神奇伟大,永恒存在,生生不息:“四时行焉,风雨兴焉。”(《论语·阳货》)孔子欣赏那些仁者,如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如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孔子也赞赏学生的“仁”。如子路刚正率直,孔子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孔子欣赏颜渊安贫乐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贡聪明灵活,学以致用,孔子称他为宗庙里的礼器“胡琏”。在学生们看来,孔子是“仁”的典型代表:“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颜渊感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子贡把孔子比作光明的日月、宏伟的宫殿,无比崇敬、向往、赞叹。

美即“仁”的表现。孔子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有人理解为和仁者做邻居是美的事情,更应该理解为,心中充满仁便是美。如南怀瑾说“里仁,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4]按照现在的说法,“里仁为美”也就是心灵美,而心灵美能够从内往外,纤毫毕现地表现为精神气质、言语行为之美。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自然是内心“仁”的充实,表现在外即为美。而“大”“圣”“神”也是美,是美的更高表现形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美的形式。

“礼”之所以美,最根本原因是内在的仁。如果徒有其表,没有仁的内涵,是谈不上美的。孔子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礼常常与时俱进,有所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子张》)礼不断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内在的仁。他不拘泥于礼的条条框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社会历史不断发展变化,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处的情境不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礼”。

听觉型学习风格:学习者通过口语及口头讲解来学习,通过大声朗读或小声阅读来帮助记忆,尤其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如果舍本逐末,只是拘泥于外在的形式,礼不仅不是美的,甚至成为丑的、恶的,成为戕害人性的桎梏。历史上有一些所谓“道学先生”,满口仁义道德,按照所谓老祖宗的条条框框来教训人,不懂“礼”的真正意义,不顾具体的现实情况,结果造成以礼“害人”“吃人”的丑恶社会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周公“制礼作乐”,塑造“礼仪之邦”,言语举止都有美的表现形式。在各种“礼”中,有对真、善的追求和感悟,有对自我的体验,有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言谈举止相互应和,思想感情交流沟通,化解矛盾和纷争,由衷产生尊敬、亲切、关心、爱护、鼓舞的心情。人们依“礼”行事,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凡俗平常到崇高神圣,从而可以体会“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正是从祭祀神灵的巫术活动中,逐渐发展出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创造更多的美。

三、孔子儒家“礼”之美

工作重塑理论从2001年创建后,虽一直稳步发展,但并未成为学界热点。2008年前后,世界金融危机再次爆发,大批原本依赖组织安排的劳动者不得不主动寻找更加机动的工作。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商业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追问和反思工作的终极目标和意义,与高强度、高效率工作有关的负面情绪(如压力、倦怠、对工作缺乏幸福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Berg和两位理论创始人通过对工作重塑的再次阐述,激发了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和2013年,三人对定义进行了两次修改,重申了工作重塑对个体获得工作意义感的重要性。

如在本乡地方上,“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孔子非常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朱熹认为:“谦卑逊顺,不以贤知先人也。乡党,父兄宗族之所在,故孔子居之,其容貌辞气如此。”[6]94在宗庙朝廷,孔子“便便言,唯谨尔。”有话便明白流畅地说出,只是说得比较谨慎。朱熹说:“宗庙,礼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详问而极言之,但谨而不放尔。”[6]94在乡党、宗庙朝廷,孔子有不同的言语举止的“礼”。

王小景痛心疾首地继续解说:“在本来阵容就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队友之间配合的不默契更是雪上加霜。从团队的配合度来看,清军硬生生把一场‘战队赛’,打成了一把‘路人局’。虽然每个队员仍在各自努力,但比分最终还是锁定在了零比五……”

其余地区都存在综合效率不足的问题,其中荆门、咸宁和随州的农业发展规模报酬都是呈现递增状态,那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同时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从而达到纯技术效率有效的状态。

在朝廷和不同职位的人说话,孔子有不同的“礼”。“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君主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又仪态适中。接待外宾时:“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整齐不乱。快步走时,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乡党》中还记载孔子日常饮食起居、人情往来、斋戒祭祀等方面的“礼”。通过这些“礼”,孔子表达自己,又结合具体情境,与周围世界融洽和谐,事情顺利发展。这也是“中庸”的表现,合乎人的本性要求,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己及人,社会和谐,乃至“天人合一”。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孔子的一些言行举止依然被人们所效仿,是待人接物之道,是人人赞美的嘉言懿行,如“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等。

儒家经典中,还有《仪礼》《礼记》等记录古代礼仪的重要文献,向人们展示了孔子儒家众多方面的“礼”之美。

《仪礼》中记载了很多礼仪,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后人概括成吉、凶、宾、军、嘉五大类。这些礼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即所谓“礼以体政”,(《左传·桓公二十五年》)组织家庭生活,协调社会关系,保证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关系融洽,慰藉感情,表达精神信仰,充满“仁”的精神,对宇宙天地、生命和人生满怀敬畏、热爱、尊重和关怀,人间社会和天地自然一样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处处有美的表现。

礼是精神特性的表现,是求真向善的努力,是美的生活。通过礼,中国古代圣贤表达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培养人的情操,发挥人的潜能,去实现自我,去成就“人”,奉献社会,天人合一。

考察中国文明发展历史,从“美”和“礼”的起源上,可以看出,二者有共同的本质,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保证人类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

士冠礼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是预礼,包括通过占卜确定冠礼日期,商定开始的具体时辰,邀请宾客,加冠者沐浴梳洗。第二是正礼,包括陈设礼器、祭物与穿戴服饰,迎接宾客进入家庙。第三是加冠,宾客赐酒祝贺,冠者拜见母亲,宾客赐表字,见家人,见尊长,酬谢宾客。

士冠礼是长大成人的仪式,有虔诚的信仰、恭敬的心态、郑重的神情、端庄的举止、典雅的语言、谦逊的态度、坚定的担当、美好的祝愿、诚恳的感恩等。仪式过程中,言语举止都富有内涵,敬奉神灵、尊重人,追求崇高的意义。冠者与周围的人,与社会国家关系密切,和谐融洽,共同完成冠礼,体会人生意义。所以这些仪式感动心灵,富于美感。美在形体服饰、言语举止、器物用具,美在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与天地神灵的交互感应。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而致福也。”“礼”是祭祀神灵,表达愿望,祈求佑护的仪式。所以,和“羊人为美”一样,“礼”也即美。而且,与“羊人为美”中神魂颠倒的巫师相比,“礼”有更多理性内涵、更丰富具体的思想感情,是更高级的美。

礼是富于精神内涵的言语行为,《礼记》中对此有专门的讨论。如《曲礼上》:“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是理性思考的成果。“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是对人的尊重,对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

阅读古老的《仪礼》,能想见那些举行庄重典雅的礼仪的情景,体会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意义,受到美的感染。如第一篇《士冠礼》,即成人礼,标志长大成人,从动物性的存在成为一个社会人,意义重大。《礼记·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长大成人了,要求他按照为人之子、兄弟、臣下、晚辈的礼节行事。要用这四方面的礼待人行事,冠礼能不特别重视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当代中国的“礼”之美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近代以来,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礼崩乐坏”,传统文化多次受到严重冲击,中华民族饱经苦难和屈辱,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人们顾不得“礼”,还把传统文化视为迂腐、落后甚至反动的封建糟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不断批判、否定、摒弃乃至践踏传统文化。“礼”被破坏殆尽,社会混乱无序,不讲究礼仪,人和社会都缺少了很多的美。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又焕发生机,人们发展生产力,改善物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不断回归传统,汲取精神养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迷失自我,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随波逐流,精神世界一片混乱浮躁,心灵不得清净安宁,没有优美高尚的境界,缺乏美感。

但爱美是人的天性,生活要有意义,有秩序,有光明的前景,要在物资基础上发挥精神力量,在肉体存在中感受自我心灵。中国人意识到精神的重要,心灵的可贵,追求更美好生活。人们开始重视文化,特别是学习博大精深的孔子儒家文化。“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让人们感到自豪,由衷向往,要让生活有丰富崇高的意义,有恰当得体的方式方法,有健康快乐的当下体验,有光明灿烂的未来憧憬。这才是充满美的世界。

爱美是人的天性,礼仪是人性的要求。所以尽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有战争、动乱的破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又接续传统,让生活中有“礼”的表现,有美的光彩。这也表明孔子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日用而不知,已成为中华文化基因,世代传承。

低压缸干气密封主密封气来源有三种: 外部高压乙烯、外部高压氮气、压缩机出口工艺气。开工时由于出口压力不稳定,使用外部高压乙烯或外部高压氮气,正常情况下使用压缩机出口工艺气。主密封气经过过滤器后再经差压控制阀进入压缩机两端的干气密封一级密封腔中,大部分主密封气通过梳齿密封进入压缩机机体,有少量通过一级密封的动静环之间的空隙进入主密封气泄漏至火炬系统,在压缩机两端的主密封气通过管道泄漏至火炬,该管线上各设有3台差压变送器用于监控主密封气泄漏至火炬的量,且每台差压变送器均设有差压高报警和高高联锁停裂解气压缩机报警。

对于“礼”的生命力,孔子早有深入认识,汉代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礼失求诸野。”即使社会动乱,礼崩乐坏,但哪怕在偏僻荒野,仍有心地质朴的人,有“礼”的表现。“礼”是人性的要求,永远有源头活水,不断发展、创造,再成为礼仪之邦。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已表明“礼”的本质特性和变化规律,“礼”是“仁”的表现,是美好生活。

当代中国是法制社会,但“礼”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中国圣贤也早有深刻的思考。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用政令来教导,用刑法来整顿,百姓能免于刑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化,百姓有羞耻之心而且敬服。朱熹也认为:“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6]10

在先秦时期就有法家和儒家的对立,历史表明,“严刑峻法”可以立竿见影,效果显著,但也有巨大的副作用,无法实现长治久安,甚至带来很多危害。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法是外在的强制力量,礼则是人的本性要求,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显示主体自身的力量。

但法治也可以促进礼仪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法制建设成果是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法制防止人们为非作歹,惩罚违法犯罪者,保障社会秩序,维护正常生活。法制阐明社会人生种种事理,让人们更好地权衡和处理道义和利益的关系,更好地“克己复礼为仁”。社会人生中处处有“仁”,自然也会有更多的“礼”。

当代中华民族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需要学习传统文化,理解孔子儒家思想,建设美好家园。在中国人生活中,“礼”不断增多,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社会更加公正公平,人们安居乐业,获得更多自由,生活得更有尊严,言语举止自信从容,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继承和弘扬“礼”的精神绝不是复古,不是历史的倒退,更不是束缚个性,而是与时俱进,通过“礼”的表现,明确和坚定生活道路,努力奋斗实现理想,去创造新生活,让中国成为处处有美的“礼仪之邦”。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5.

[2]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108.

[4]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68.

[5]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27.

[6]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The Beauty of the Confucian “Etiquette”

XU Bing-quan
(Center for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ies,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Weihai Shandong 264209,China)

Abstract:China has been “the country of etiquette” since the ancient time.“Etiquette” is the social norms of man’s behavior,and also the manifestation of beauty.From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etiquette” is similar to “beauty” in sense,for they are both the spiritual acts that express man’s desire and ensure the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Confucius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rite and music culture of the Zhou dynasty,interpreting the rite with the new concept of “Ren”(humanity).Etiquette is beauty as the manifestation of man’s “Ren”.There are many ancient rite activities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at inspire people’s aesthetic perceptions.Nowadays,China is undergo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It is also an era for us to inherit and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so as to reveal more beauty of Chinese “etiquettes”.

Key words:Confucianism,etiquette;beauty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051(2019)02-0020-08

DOI:10.13950/j.cnki.jlu.2019.02.003

收稿日期:2019-02-15

作者简介:许丙泉(1970—),男,山东宁阳人,山东大学(威海)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责任编辑:辛琳琳

标签:;  ;  ;  ;  ;  ;  ;  ;  ;  ;  ;  

许丙泉:孔子儒家“礼”之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