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交响曲论文-王乙桐

大调交响曲论文-王乙桐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调交响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贝多芬,F大调第八交响曲,四个乐章,愉悦

大调交响曲论文文献综述

王乙桐[1](2019)在《贝多芬F大调第八交响曲赏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贝多芬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命运多舛,不幸和痛苦是他创作的源泉,我们可以从他的多数作品中感到孤独,但贝多芬的F大调第八交响曲却带着些快乐的气息,让人联想起贝多芬度假时的美好回忆和心情,本文通过对F大调第八交响曲四个乐章进行赏析,试着去体验贝多芬创作时的状态,尝试通过音乐和作者产生共鸣。(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30期)

张强[2](2019)在《以诗衍乐:拥有“魔法”的作曲家 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马勒的交响音乐,你会想到什么?神经质?自怨自艾?还是富有创造性?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情感外化的体现。相较于海顿的乐观、贝多芬的斗争、莫扎特的诙谐豪(本文来源于《音乐爱好者》期刊2019年05期)

孙瑞琪[3](2019)在《肖松《降B大调交响曲》和声技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作于19世纪下半叶的《降B大调交响曲》,是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埃尔内斯特·肖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大小调功能化和声为基础,融入调式化和声进行,通过和弦结构复杂化、功能进行逻辑的拓展等手段,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和声思维。本文以法国浪漫派作曲家肖松的《降B大调交响曲》为研究个案,通过四个章节分别总结阐释了法国音乐的发展概况、肖松的生平以及《降B大调交响曲》的创作简介、《降B大调交响曲》的和声手法以及这部作品在法国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以此对《降B大调交响曲》作品本体进行深入探索。其中第一章涉及了法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概况、肖松的生平简介与创作概述,从整体上把握肖松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情况;第二、叁章分别从和弦结构、和声进行对该作品的和声技法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以叁度和弦及其特殊运用、附加音和弦、分裂和弦、复合和声思维为和声材料基础,第叁章以传统功能逻辑的变化拓展、线性化进行、调式和声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最后,第四章概括性的对肖松以及这部作品的风格特点及重要性进行总结,并为其和声手法在和声发展过程中的定位进行判断。(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5)

杜牧天[4](2019)在《一个遥远时代的遗老 圣-桑《F大调交响曲》和两首交响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圣-桑,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迪士尼公司的《幻想曲2000》中动物狂欢节那只淡紫色的、玩着溜溜球的鸟儿?还是《参孙与达丽拉》中达丽拉优美的咏叹调《我心花怒放》?抑或是被他《第叁交响曲》中庄严而几乎轻不可闻的低音所产生的极具戏剧性的效果所震撼?不过,在我们熟知的作品之外,也千万别忘了圣-桑的其他作品,本期附片收录的《F大调交响曲》和两首交响诗同样是他的杰出之作。圣-桑1835年出生于巴黎,由母亲(本文来源于《音乐爱好者》期刊2019年01期)

韩晴[5](2018)在《浅析贝多芬《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之第二乐章》》一文中研究指出路德维西·冯·贝多芬在1806年夏天创作了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本文选取第二乐章柔板为研究分析对象,柏辽兹曾以"他的旋律是天使般的纯洁和不可抗拒的柔情蜜意"来美誉他。美好的旋律,宁静流动,加上轻摇的伴奏,编织出抒情性的柔板,像是一首夜曲,展现出温柔、纯洁、善良、充满着对爱情的幻想。本文从调式调性、结构、旋律、和声织体等方面来做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8期)

金野[6](2018)在《关于莫扎特D大调交响曲“哈夫纳”演奏诠释的思考——以《论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为鉴》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所指挥的客体对象绝对信赖的领袖,其工作职责要求自身必须"正确地"判断作曲家在乐谱中所规定的音响效果,即须透过标准的记谱系统借鉴与理解任何可关联的要素去捕捉每一个音符背后的真实意义。利奥波德·莫扎特(1)的着作《论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不仅在当时欧洲范围的音乐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且持续至今依然作为研究欧洲18世纪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的重要学术史料。尽管该论述并不能完全作为演奏其所处时代的音乐创作准则,但可以确定的是今天的指挥者或演奏者是以此获得18世纪音乐表演实践正确音响的重要参考之一,特别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笔者在其诸多杰作中选择《D大调第35交响曲》(K385)为例的原因在于除此曲的创作与其父亲的关系以外,主要力图以点概面式的探索维也纳古典乐派交响音乐创作表演实践的一般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8年03期)

王洁慧[7](2017)在《《降E大调第叁“英雄”交响曲》音乐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降E大调第叁"英雄"交响曲》作为贝多芬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不但确立了他的个人音乐风格,且为交响曲这一体裁的革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写于欧洲动荡的政治革命时期,贝多芬将其题献给革命中的"英雄人物",使此曲具有了先锋政治意义。音乐结构的革新为即将来临的19世纪音乐创作起到了引导作用,而其本身的音乐内容所蕴含的积极的革命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无论在艺术界还是文学界,亦或群众心中都产生了正面的社会效应,也使这首交响曲立于世纪之交,成为了承前启后的顶峰之作。(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13期)

李小燕[8](2017)在《马勒永久篇章之《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他说,我靠指挥活着,但是我活着是为了作曲。尽管马勒在剧院指挥台上度过了一生,也正是因为这个才使他的血液中不断奔涌出住进人心的旋律。对马勒而言,作曲是他一生的宏愿,马勒的交响曲极富特色,艺术水平也极为高超,被称之为"交响曲的终结者"。所以,这里不说指挥,只谈作曲家身份的作品之一——第一交响曲"巨人"。(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7年03期)

程峻峰[9](2016)在《A大调第一交响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6年12期)

虎怡[10](2016)在《论莫扎特交响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文从莫扎特交响乐作品归纳总结,主要以《莫扎特“朱庇特”第41交响曲》为例,研究影响莫扎特交响曲创作的原因、创作发展轨迹、创作演进特点、影响其创作的因素,对其作品中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四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莫扎特及莫扎特41交响曲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莫扎特交响曲创作中承继因素溯源分析,笔者将从其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入手进行分析,谈谈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乐派以及古典乐派观念对其交响曲创作的影响和作用。第叁章,以莫扎特交响曲创作的生动实践为论述依据,论证其交响曲继承和风格演变的历程,结合曼海姆乐派写作手法、巴赫写作手法和海顿写作结构的特点着重对莫扎特的创作继承进行重点论述。第四章,从41交响曲入手,对莫扎特在和声、复调、曲式以及配器等四个方面的创新进行论述,以及对本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大调交响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马勒的交响音乐,你会想到什么?神经质?自怨自艾?还是富有创造性?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情感外化的体现。相较于海顿的乐观、贝多芬的斗争、莫扎特的诙谐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调交响曲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乙桐.贝多芬F大调第八交响曲赏读[J].戏剧之家.2019

[2].张强.以诗衍乐:拥有“魔法”的作曲家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J].音乐爱好者.2019

[3].孙瑞琪.肖松《降B大调交响曲》和声技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4].杜牧天.一个遥远时代的遗老圣-桑《F大调交响曲》和两首交响诗[J].音乐爱好者.2019

[5].韩晴.浅析贝多芬《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之第二乐章》[J].戏剧之家.2018

[6].金野.关于莫扎特D大调交响曲“哈夫纳”演奏诠释的思考——以《论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为鉴[J].中国音乐.2018

[7].王洁慧.《降E大调第叁“英雄”交响曲》音乐学解读[J].北方音乐.2017

[8].李小燕.马勒永久篇章之《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J].艺术品鉴.2017

[9].程峻峰.A大调第一交响曲[J].通俗歌曲.2016

[10].虎怡.论莫扎特交响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大调交响曲论文-王乙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