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论文_袁洪晶,霍维涛,王彦娜,梁慧锋,白素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比表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面,多孔,发泡剂,催化剂,纳米,铸型,氢氧化钾。

比表面论文文献综述

袁洪晶,霍维涛,王彦娜,梁慧锋,白素英[1](2019)在《高比表面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柠檬酸和蔗糖为炭源,以磷酸铝作为硬模板剂合成高比表面炭材料,并评价了其在铜离子吸附中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铜离子的初始浓度、碳源的种类和数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在240 min,铜离子初始浓度在较高浓度范围(70~100mg/L)为评价最佳条件。对制备的几种高比表面的炭材料进行吸附评价,结果显示以柠檬酸为碳源的NC-1表现出了最优异的吸附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刘建刚,钟杨根,周武风,游其峰[2](2019)在《高比表面纳米碱式碳酸铈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碳酸氢钠为沉淀剂,辅助加碱转型法成功制备出高比表面纳米碱式碳酸铈。利用激光粒度仪、比表面测定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ICP-AES分析仪及EDTA滴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碱式碳酸铈产品粒度、比表面、形貌、产品类型、杂质含量及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料液起始浓度,先常温沉淀,再升高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滴加碱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转型一段时间,所得产品为碱式碳酸铈:D50<100 nm、比表面>100 m~2/g、且产品过滤性能良好、振实密度高、Cl-含量低,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辛冉冉,缪杭锦,姜伟,胡庚申[3](2019)在《氮掺杂高比表面多孔碳的一步化学活化法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氨酯发泡剂为碳源和氮源,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采用一步化学活化法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氮掺杂活性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_2吸附-脱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光电子能谱(XPS)对碳材料的微观形貌、组成、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700℃活化的碳材料FC700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2 740 m~2·g~(-1))和最大的孔容(1.27 cm~3·g~(-1)),这归因于KOH与泡沫的充分相互作用。在以6.0 mol·L~(-1)KOH为电解液的叁电极体系中,当电流密度为0.5 A·g~(-1)时,其比电容达到了452 F·g~(-1)。在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中,其比电容达到了344 F·g~(-1),功率密度为247 W·kg~(-1)时对应的能量密度为11.9 Wh·kg~(-1)。在10 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8.03%,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FC700的优异电化学性能可能归因于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体积和氮原子的掺杂。(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沈进冉,郭翠静,刘俊杰,官亦标,徐斌[4](2019)在《高比表面叁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通过水热处理得到石墨烯水凝胶,浸渍KOH溶液后进一步高温活化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叁维多孔石墨烯,系统地研究了KOH活化剂用量对石墨烯多孔结构和电容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KOH用量增加,叁维多孔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增加,多孔结构更加发达,比容量增大。所制备的叁维多孔石墨烯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2133 m~2·g~(-1),在1 mol·L~(-1) Et_4NBF_4/AN的有机电解液中于0.2 A·g~(-1)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高达108 F·g~(-1),循环和倍率性能优异。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结合简单的制备工艺,使得这种方法制备的叁维多孔石墨烯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张勇[5](2019)在《基于模板法构筑的大比表面功能纳米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比表面的功能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活性面积和原子暴露比,广泛用于电化学、光学、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模板法调控取向、形貌以及尺寸等是目前构筑大比表面功能纳米材料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本文重点开展了以优化层板间距的氮掺杂碳(NC)阵列为模板,得到了具有优异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性能的锰氧化物(MnOx);以泡沫镍(NF)为模板得到了能实现超快全解水的高活性面积电催化剂硫化镍/硫化锰(Ni3S2/MnS-O);通过滤膜孔道模板并借助于自组装聚电解质层膜构建了单分散大比表面碳酸钡纳米棒(BaCO3 NRs)。深化理解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其性能的相关性,为基于模板法构筑的大比表面功能纳米材料的组装和催化性能等领域提供了实验、理论和应用参考。MnOx的形貌和导电性可影响其电催化活性。第叁章里,通过以双向有序冰晶为模板,并调节可溶性壳聚糖的分子量和浓度获得窄层板间距的NC阵列,然后以NC为模板,在其表面上垂直生长由MnOx纳米片组成且均匀分布的MnOOx纳米棱锥(MONPMs)。多级NC层板阵列与MONPMs紧密连接,可改善MONPMs的导电性。MONPMs含有丰富的氧空位(OVs),有利于催化ORR。MONPMs/NC层板阵列具有大比表面(409.7 m2g-1)、多级孔结构、高N/C原子比(10.62at%)和丰富的OVs。MONPMs/NC的独特结构不仅确保了 MONPMs活性位点的充分暴露,缩短了 O2在阵列间的扩散时间,还促进了 O2在MONPMs/NC表面的扩散和吸附,从而提高ORR性能。MONPMs/NC的电催化活性优于目前报道的MnOOx和MnOx/碳复合材料。为满足绿色能源需求,开发用于催化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的高效、稳定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剂是实现高效全解水的关键。第四章里,首先以泡沫镍(NF)模板,通过两步水热法在其表面生成Ni3 S2/MnS(NF/Ni3 S2/MnS)纳米片,然后将其轻微电氧化,得到富含OVs的银耳状Ni3S2/MnS-O(NF/T(Ni3S2/MnS-O),有利于催化HER和OER。得益于丰富OVs、高活性面积、银耳状NF/T(Ni3S2/MnS-O)的超薄纳米片和多级孔结构,NF/T(Ni3S2/MnS-O)与目前报道的MnOx等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相比,具有更低的过电位、更快的催化速率和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NF/T(Ni3S2/MnS-O)直接作为全解水电极时,电流密度达10mA cm-2,所需的全解水电压仅1.54 V(过电位为0.31 V),表现出快的析H2(4.13 μmol min-1)和析O2(2.04 μmol min-1)速率以及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循环50h后,电流密度基本保持10 mA cm-2不变)。虽然大分子等有机添加物能够改善无机物易结晶问题,但其在溶液中的形貌仍不可控。有文献报道聚丙烯酸(PAA)可诱导Ca2+,调控聚碳酸酯(PC)滤膜孔道内CaCO3 NRs的结晶过程。但与PAA相比,刚性更高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对模板调控纳米材料结晶过程的影响尚不清楚。第五章里,利用PC孔道为模板,结合PSS调控BaCO3的成核与生长,并在孔道内壁上组装聚电解质层(PSS/聚烯丙基氯化铵)1.5((PSS/PAH)1.5)以延缓BaCO3的结晶过程,得到形貌可控的BaCO3 NRs。提出了 BaCO3 NRs的形成机理:PSS诱导Ba2+和CO32-产生的大分子-无机物前驱体(PSS-BaCO3)渗透进入孔道内。在孔道内PSS-BaCO3中BaCO3的分相、成核与结晶,形成BaCO3微晶;微晶从孔道两端向中间生长,最后连接在一起;孔壁上组装的(PSS/PAH)1.5与PSS-BaCO3相互作用,延缓BaCO3的结晶过程,从而保证BaCO3充满孔道,形成NRs。(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6](2019)在《城市环境所在低比表面纤维基载钯催化剂去除VOCs研究中取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加重大气复合污染的重要前驱体之一。根据"十叁五"规划纲要,2020年VOCs排放总量较2015年要下降10%以上。要实现总量减排,亟需加大VOCs污染控制力度。催化燃烧技术是去除VOCs的主流技术之一,应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为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载体能提升贵金属分散和改变贵金属化学态,在VOCs转化活性、稳定性等方(本文来源于《能源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赵新文[7](2019)在《影响岩石比表面结果的因素及准确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岩石样品比表面的测量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主要探讨样品的烘干温度、粉碎粒级对样品比表面值测量的影响,以及对岩石比表面仪测量结果准确性的评价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样品烘干的最适合温度为105℃;样品粉碎的粒级对于比表面测量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并通过对标准样品的重复测量校正,对其主要校准参数示值相对误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合理的评定,为岩石比表面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严密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李祥春,张梦婷,李忠备,聂百胜,陈志峰[8](2019)在《气体吸附过程中煤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煤体瓦斯吸附为放热过程,解吸为吸热过程,其温度能量变化的幅度与煤的变质程度、瓦斯吸附平衡压力等有关。以往的研究都采用等温吸附实验得出气体相关吸附数据,并通过其孔隙结构、相互作用力等来分析煤吸附气体的影响因素,但是鲜有学者从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角度来探讨煤吸附气体机理。为此,研究了气体吸附过程中煤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的相关特征参数计算公式,利用凤凰山矿和裴沟矿两种煤样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得到了在4个不同温度(20,30,40,50℃)以及6个压力(0. 2,1. 2,1. 5,2. 5,3. 0,4. 0 MPa)下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利用单层吸附和多层吸附模型分别计算出不同煤样吸附气体过程中的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研究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计算煤样吸附甲烷的比表面Gibbs函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量减少,随着压力的升高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增加。而应用单层吸附和多层吸附计算的能量相差较大,对这种现象分析了原因;计算了气体吸附解吸过程的热量,对比分析可知采用多层BET吸附模型得出的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更接近实际;探讨了气体吸附能量变化的机理,表明气体吸附能量变化影响着吸附量的变化,而能量变化又同样受到煤样微观结构以及内部化学结构的影响。因此,煤样吸附解吸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可以从改变能量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影响瓦斯解吸,达到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孟根图雅,杨桂萍,贾美林,崔文静[9](2018)在《高比表面介孔LaNiO_3负载纳米Au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纳米铸型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LaNiO_3载体,并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系列Au/LaNiO_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AAS、TEM和XPS等表征,测试了其对CO催化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铸型法得到的LaNiO_3-NCM具有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可达126 m2·g-1,以其为载体制备的Au/LaNiO_3-NCM催化剂在30℃条件下将CO完全转化,活性远高于以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NiO_3-SG为载体的金催化剂. XPS结果表明该Au/LaNiO_3-NCM催化剂表面存在较多的氧化态Auδ+(0<δ<3)和晶格氧,且活性组分Au含量也较高,说明高比表面介孔LaNiO_3载体有利于提高活性组分Au的负载量,从而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8年05期)

吴银笑,粱巧玲,吴卓智[10](2018)在《冲洗色谱法测定多孔物质及大孔树脂的比表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了冲洗色谱测定比表面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用简便实用的单峰分段法和单峰推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使测定更快速、计算更简单、操作更简便,且不需使用液氮。测定了一批大孔树脂和几种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除个别样品外,所得结果与BET容量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多在5%以内。对个别特殊样品(树脂白球)测定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对载气流速、样品取量以及吸附质种类等影响因素也作了讨论。(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期刊2018年03期)

比表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碳酸氢钠为沉淀剂,辅助加碱转型法成功制备出高比表面纳米碱式碳酸铈。利用激光粒度仪、比表面测定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ICP-AES分析仪及EDTA滴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碱式碳酸铈产品粒度、比表面、形貌、产品类型、杂质含量及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料液起始浓度,先常温沉淀,再升高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滴加碱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转型一段时间,所得产品为碱式碳酸铈:D50<100 nm、比表面>100 m~2/g、且产品过滤性能良好、振实密度高、Cl-含量低,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比表面论文参考文献

[1].袁洪晶,霍维涛,王彦娜,梁慧锋,白素英.高比表面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9

[2].刘建刚,钟杨根,周武风,游其峰.高比表面纳米碱式碳酸铈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9

[3].辛冉冉,缪杭锦,姜伟,胡庚申.氮掺杂高比表面多孔碳的一步化学活化法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9

[4].沈进冉,郭翠静,刘俊杰,官亦标,徐斌.高比表面叁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9

[5].张勇.基于模板法构筑的大比表面功能纳米材料[D].山东大学.2019

[6]..城市环境所在低比表面纤维基载钯催化剂去除VOCs研究中取得进展[J].能源化工.2019

[7].赵新文.影响岩石比表面结果的因素及准确性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19

[8].李祥春,张梦婷,李忠备,聂百胜,陈志峰.气体吸附过程中煤比表面Gibbs函数变化规律[J].煤炭学报.2019

[9].孟根图雅,杨桂萍,贾美林,崔文静.高比表面介孔LaNiO_3负载纳米Au催化剂的研究[J].分子催化.2018

[10].吴银笑,粱巧玲,吴卓智.冲洗色谱法测定多孔物质及大孔树脂的比表面[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8

论文知识图

混凝土开裂时原配合比条件下井口槽侧...混凝土开裂前优化配合比条件下井口槽...在不同AT/ST摩尔比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在不同AB/ST摩尔比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微凹坑阵列分布图激光造型后的圆柱状凹坑圆盘[100]

标签:;  ;  ;  ;  ;  ;  ;  

比表面论文_袁洪晶,霍维涛,王彦娜,梁慧锋,白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