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两周患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两周,患病率,因素,儿童,农村居民,模型,水平。
两周患病论文文献综述
徐童[1](2019)在《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疾病与健康状况,获取调查地区老年人基本信息及两周患病情况等指标,发现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调查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二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新疆、陕西、青海、湖北和重庆共计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个项目县65个乡镇130个行政村的全部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等)、生活方式和习惯(吸烟、饮酒、睡眠等)、家庭基本情况(居住方式、与医疗机构距离、医疗保障情况)等基本信息,并调查两周患病情况(患病种类、发病时间构成、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及多水平Poisson模型分析两周患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西部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8.53%(以患病人次数计算);两周患病疾病种类前五位为高血压、感冒、关节炎/类风湿、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疾病;两周患病的发病时间构成主要为慢性病延续到两周内,占比58.6%。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严重程度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结果不同。女性患病天数、卧床率及卧床天数等均高于男性;高年龄组(80~岁)老年人的患病天数、卧床率及卧床天数等均高于低年龄组(60~岁)老年人。中西部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就诊率为53.26%,住院率为14.26%,未就诊的原因主要是自感病轻(27.95%)及经济困难(21.02%)。与医疗机构距离较近(0~2公里)、参加新农合的老年人两周就诊率较高。首诊机构主要为村卫生室、诊所等基层卫生机构。多水平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性别、民族、与医疗机构距离、睡眠质量、两周内跌倒、是否患慢性病、视力是否有问题、感到孤独程度以及调查时间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两周患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以结果变量两周患病次数、两周患病天数及两周患病卧床天数叁个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多水平Poisson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民族、居住方式、与医疗机构的距离、睡眠质量、是否参加健康知识讲座、两周内是否跌倒、是否患有慢性病、视力是否有问题以及感到孤独程度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资料具有层次结构,分别拟合两水平和叁水平模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查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情况在村级和区县级水平上存在聚集性,在考虑了高水平上的方差之后,职业、居住方式与调查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的关系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很好避免了假阳性错误,多水平模型比传统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更优。结论 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较高,患病种类主要为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较高,而就诊率及住院率较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差。卫生部门及工作者应关注此人群健康状况,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满足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本研究分析得出影响中西部农村老年人两周患病及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民族、与医疗机构距离、睡眠质量、两周内跌倒、是否患慢性病、视力是否有问题及感到孤独程度。女性、高年龄组老年人、患慢性病老年人、独居孤独老年人以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不良的老年人为高患病群体,应针对此影响因素,施加干预措施,改善老年健康。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情况的分布具有地区聚集性,数据资料有层次结构特征,适宜用多水平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比传统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9-04-01)
刘昕,黄博抒,周小军,许薷丹,李琦[2](2019)在《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当地居民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永新县3个乡镇9个村委会的居民,分别于2013年、2016年对其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情况,即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保类型等;居民门诊卫生服务需要情况,两周患病状况,以及对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2016年分别调查了1773、2568例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比42.0%,P>0.05)。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9.5%、32.2%,两周所患疾病居前4位的分别是头晕、头痛、耳鸣,急慢性肠胃炎,腰、背痛和感冒咳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792,95%CI 0.695~0.903,P<0.05)、年龄(OR=1.666,95%CI1.529~1.815,P<0.05),商业、服务业、个体经营人员(OR=0.564,95%CI0.404~0.788,P<0.05),农、林、牧、渔业人员(OR=0.774,95%CI0.613~0.978,P<0.05),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生(OR=0.239,95%CI0.130~0.441,P<0.05),家务劳动(OR=0.738,95%CI0.563~0.969,P<0.05)及城镇居民医保(OR=3.976,95%CI1.999~7.908,P<0.05)均是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亟待对老年人,商业、服务业、个体经营人员,农、林、牧、渔业人员,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生,家务劳动者及城镇居民医保等人群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加强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以切实降低居民两周患病率。(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郭建花,阎香娟,刘立[3](2019)在《农村≤5岁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农村地区≤5岁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从河北省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库提取农村地区所有≤5岁儿童信息(1022人),描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及其未就诊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以每百人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计算河北省农村地区≤5岁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为16.67%(45/270),高于非留守儿童的10.77%(χ~2=6.39,P=0.011);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35.56%(16/4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3.70%(χ~2=22.92,P=0.000)。双亲外出务工类型(χ~2=24.03,P=0.000)、监护人类型(χ~2=25.94,P=0.000)、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距离(χ~2=14.11,P=0.000)、有无新农合(χ~2=6.89,P=0.009)影响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率;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群体发现,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距离≥3 km是<3 km未就诊可能性的16.67倍。结论农村地区≤5岁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为"高需要、低需求",非双亲共同抚养、未参加新农合、特别是就诊距离的可及性影响了该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建议强化社会支持、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4期)
刘小娟,彭娟霞,何淑兰,刘兰[4](2019)在《宁夏五县农村7岁及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农村7岁及以下儿童腹泻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宁夏卫生厅与哈佛/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对宁夏五县(海原、盐池、同心、彭阳、西吉)"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09、2011、2012年和2015年调查的10 318名儿童的资料,应用SPSS 23.0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儿童腹泻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宁夏五县农村7岁及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5.4%(558/10 3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以及是否计划免疫儿童的腹泻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族儿童(OR=1.351,95%CI:1.090~1.671),儿童年龄小(0~<2岁,OR=10.515,95%CI:7.308~15.129;2~<4岁,OR=3.319,95%CI:2.285~4.821)和家庭年收入水平低(OR=1.555,95%CI:1.229~1.966)可能是该地区儿童腹泻的危险因素。结论宁夏五县农村地区7岁及以下儿童两周腹泻患病率较高,民族、年龄、家庭年收入水平是宁夏农村地区儿童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邓胜荣,孔萃,李斌弟[5](2018)在《怀集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怀集地区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该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该地区3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828名村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匿名访问方式,调查其两周患病现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报两周内患病者214人,两周患病率为25.85%,两周患病按疾病病种分类前5位分别为高血压(45.2%)、糖尿病(14.7%)、肺心病(6.2%)、感冒(5.2%)、胃肠炎(3.4%)。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99、10.705、70.072、5.126、10.046,P分别为0.025、0.013、0.000、0.007、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6.298)、年龄(OR=0.031)、文化程度(OR=4.989)、人均年收入(OR=1.890)和患慢性疾病(OR=24.733)是该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重点关注该地区老年、男性、文化程度低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其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8年04期)
何首杰,杨银梅,王伟忠,潘琦,燕虹[6](2018)在《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首诊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首诊机构选择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标本,入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首诊机构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城市为64.5%,农村为84.3%,各机构首诊比例随着医疗机构等级提高而降低。患者选择首诊机构与其来自地区(城市或农村,OR=0.463,95%CI:0.254~0.842)、年龄(OR=1.023,95%CI:1.010~1.036)、文化程度(OR>1.000)、病伤持续时间(OR=0.945,95%CI:0.917~0.973)、因病卧床时间(OR=0.854,95%CI:0.825~0.884)有关。结论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比例较高,患者来自地区、年龄、文化程度和患病天数影响其首诊机构选择。(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13期)
王祥,李伟[7](2018)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山东省某市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市年龄≥18周岁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及患病状况,分析可控因素在不同人口之间的差异,为疾病预防及慢性应急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按比例分层抽样对6832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两周患病率等情况。采用x~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及患病状况。结果居民总体两周患病率为15.2%,常住人口的两周患病率(17.1%)要明显高于流动人口(9.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是主要患病病种;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上,在吸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生活压力、饮食习惯等可控因素方面就不同人口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省某市的居民两周患病率低于全国调查地区居民的平均水平,不同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及健康行为方式存在差别且有待改善,但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比较乐观,希望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以提高居民的生命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健康中国-第四届亚太卫生应急与救援国际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03-31)
姬悠然,崔宏冰,顾仁萍,刘夏阳,陈国良[8](2017)在《海军战略转型期特勤人员两周患病情况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分析海军战略转型期特勤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其两周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法抽取海军某部共761名特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两周患病情况,以2004年海军特勤调查数据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时期海军特勤人员两周患病率及疾病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本次调查海军特勤人员两周患病率为41.13%(313/761),高于2004年海军部队卫生服务调查中特勤人员的32.26%(349/1 082);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均高于2004年,皮肤结缔组织疾病两周患病率低于2004年(P均<0.01)。不同类别的海军特勤人员两周患病率及疾病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潜水员两周患病率最高(64.21%,61/95),其次是潜艇艇员(41.12%,213/518),飞行员(26.35%,39/148)最低。潜水员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耳鼻喉口腔疾病的两周患病率较高。结论海军战略转型期,特勤人员两周患病率升高;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降低,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潜水员两周患病率高且疾病谱体现出明显的职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王伟忠,何首杰,乔雪丽,杨银梅,李十月[9](2017)在《2013年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湖北省≥15岁居民两周患病状况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为当地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促进居民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20个县(市)27 763名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入户询问调查。采用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两周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湖北省≥15岁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9.8%。其中,城市为25.3%,农村为15.8%;男性为18.8%,女性为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两周患病可能性高于农村(OR=1.699,95%CI:1.512~1.909)、45-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两周患病可能性相对较高(OR=1.749,95%CI:1.545~1.980;OR=1.856,95%CI:1.597~2.157)、丧偶/离异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未婚人群(OR=1.701,95%CI:1.285~2.252)、离退休和失业/无业者两周患病率高于在业人群(OR=1.891,95%CI:1.611~2.221;OR=1.383,95%CI:1.212~1.578)、慢性病患者两周患病率明显高于未患慢性病者(OR=30.869,95%CI:28.085~33.930)。结论在15岁以上居民疾病预防中,应关注来自城市、年龄较大、离婚或丧偶居民,并加强慢性病防控。(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7年19期)
何利平,李晓梅,喻箴,陈莹,孟琼[10](2017)在《昭通不同性别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昭通不同性别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收集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为消除年龄对不同指标的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对两周患病率进行了年龄的标化。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6.9%。女性两周患病率(8.0%)高于男性(6.0%)。男女性不同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都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女性文化程度越高,两周患病率越低。青年组、中年组、低收入组、汉族、文盲组、叁种婚姻状况女性两周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结论女性两周患病率高于男性。昭通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口数、性别和职业。(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期刊2017年01期)
两周患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当地居民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永新县3个乡镇9个村委会的居民,分别于2013年、2016年对其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情况,即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保类型等;居民门诊卫生服务需要情况,两周患病状况,以及对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2016年分别调查了1773、2568例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比42.0%,P>0.05)。两年间永新县农村居民: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9.5%、32.2%,两周所患疾病居前4位的分别是头晕、头痛、耳鸣,急慢性肠胃炎,腰、背痛和感冒咳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792,95%CI 0.695~0.903,P<0.05)、年龄(OR=1.666,95%CI1.529~1.815,P<0.05),商业、服务业、个体经营人员(OR=0.564,95%CI0.404~0.788,P<0.05),农、林、牧、渔业人员(OR=0.774,95%CI0.613~0.978,P<0.05),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生(OR=0.239,95%CI0.130~0.441,P<0.05),家务劳动(OR=0.738,95%CI0.563~0.969,P<0.05)及城镇居民医保(OR=3.976,95%CI1.999~7.908,P<0.05)均是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亟待对老年人,商业、服务业、个体经营人员,农、林、牧、渔业人员,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生,家务劳动者及城镇居民医保等人群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加强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以切实降低居民两周患病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周患病论文参考文献
[1].徐童.中西部农村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2].刘昕,黄博抒,周小军,许薷丹,李琦.永新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9
[3].郭建花,阎香娟,刘立.农村≤5岁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4].刘小娟,彭娟霞,何淑兰,刘兰.宁夏五县农村7岁及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
[5].邓胜荣,孔萃,李斌弟.怀集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18
[6].何首杰,杨银梅,王伟忠,潘琦,燕虹.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首诊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J].重庆医学.2018
[7].王祥,李伟.健康中国背景下山东省某市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状况研究[C].健康中国-第四届亚太卫生应急与救援国际大会论文集.2018
[8].姬悠然,崔宏冰,顾仁萍,刘夏阳,陈国良.海军战略转型期特勤人员两周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
[9].王伟忠,何首杰,乔雪丽,杨银梅,李十月.2013年湖北省居民两周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
[10].何利平,李晓梅,喻箴,陈莹,孟琼.昭通不同性别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