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宏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第二初级中学校0415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005-01
一、教学背景:
以“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关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收获。
(一)教学目标:
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综和运动素质的协调统一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与和不断创新的运动态度;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两人三足”游戏——花样短绳——分组创新——放松活动
(三)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关注个体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收获。
(四)设计思路:
跳绳是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活动,也是多年来中考体育加试的一项必考项目,而且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跳绳项目已成为中学体育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因此,教师要针对教材和学生,制定新颖而有趣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达到预设的目标。
二、案例回放:
(一)准备阶段
生:“老师,今天上什么课啊?”还没上课,几个四、一班的学生就兴冲冲地跑过来问。
师:“今天我们跳绳。”
生:“啊!老师,这个不好玩,我们小学就会了。”
师:“好啊,那待会儿就看你们的表现哦!”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笔者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了一套绳操和一组“两人三足”的游戏,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同时也转移了学生对跳绳的注意力。
(二)参与体验阶段
师:“同学们,跳绳是一种娱乐和趣味性很强的项目,大家已经在生活中发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跳绳方式,对吗?”
生:“我知道,我知道!”一个小男孩举着手,抢着回答道。后面还有很多学生挤上前来,有的甚至在队伍中比划起来。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一个操场大点兵,看看花样跳绳到底知多少,好不好?”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好!”
师:“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大家在跳绳的时候,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动作,而且每次都跳满3—5次,好吗?”
学生兴奋回答道:“好!”
于是举办一场别具风味的现场花样跳绳比赛:
师:“我先来!”笔者跳了双飞,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也紧随其后,进行单人或者是双人组合练习,开创了多元化的跳绳体验项目:双摇、交换腿跳、前后左右踢腿跳、二人转、跳高抬腿跳等等。学生不仅积极踊跃的参与跳绳练习,也完成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创造了新颖的跳绳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拓展创新阶段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跳绳并不光是个人的活动,还包括团体的活动,因此,接下来,老师要求大家分组展示长绳的魅力,好不好?”
学生兴趣勃勃的说道:“好!”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设计一定的练习方案,当方案设定后开始新一轮的集体活动,有的学生钻绳,有的学生跳绳,有的学生摇绳,有的学生传球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操场上也成为了欢乐的海洋,同学们一点也不觉得疲惫,反而感觉精力充沛,直到下课,仍然意犹未尽。
三、教学总结
1。重视教学过程,实现整体目标
社会在发展,教育的环境在改变,教育的对象在改变,因此个人接受教育的态度也出现多种变化,如果教师还是利用以往的简单方法进行说教,将会事倍功半,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沟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进而激发动机,才是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的可行之策。本案例的实施,是教师寓教与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创新,让学生在享受乐趣之余,也体验着自身能力得以体现的创造感和自豪感,从而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淡化体育竞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跳绳项目作为一项平民运动,渗透性强,普及性高,老少皆宜,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处于中考指挥棒之下的跳绳项目无疑带有浓重的竞技色彩。本案例淡化跳绳的竞技色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学习经验,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
高了跳跃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兴趣。
3。教师主导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体验活动中。通过这一堂课,笔者觉得,新课程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除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外,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主导作用更要很好地发挥。
4。结合具体生活,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社会日新月异,而我们往往忽视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把精力放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应该去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掘自身潜能。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学生能挖掘生活的原始素材,创造和体验生活的乐趣,使能力得以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5。营造民主氛围,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新课改下,教学方法趋于民主化,但跳绳项目,并非人人一学就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自身条件有限的同学要个别对待,多鼓励、多交流,避免学生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经历或身边的真实事情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其对教师产生认同感,拉近师生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