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裂皮类病毒论文_曹庆,易干军,陈金印,丁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柑桔裂皮类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柑桔,病毒,标记,探针,序列,砧木,超低温。

柑桔裂皮类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曹庆,易干军,陈金印,丁芳[1](2013)在《柑桔裂皮病类病毒超低温脱毒技术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感染柑桔裂皮病的红江橙、枳、香柠檬(北京柠檬)、红桔和沙田柚为试材,对柑桔裂皮病类病毒的超低温脱毒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柑桔组培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处理体系,而且取得了理想的脱毒效果,脱毒率最低者也可达88.2%。(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3年05期)

易龙,陶珍珍,卢占军,钟八莲[2](2012)在《柑桔裂皮类病毒江西分离物(CEVd-RJ)全长cDNA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RT-PCR技术对柑桔裂皮类病毒江西分离物CEVd-RJ的全长cDNA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并对其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将获得的371bp的全长c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11个柑桔裂皮类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CEVd-RJ与湖北分离物CEVd-HB的同源性为99.7%,与广东分离物CEVd-YC的同源性为90.8%,同国外9个分离物间的同源性在89.0%~98.6%之间。序列差异分析发现,CEVd-RJ的全长cDNA序列比CEVd-YC少一个碱基,有36个位点碱基发生了变化,与CEVd-HB只存在一个碱基位点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2年06期)

曹庆,易干军,陈金印,丁芳,钟云[3](2008)在《柑桔裂皮病类病毒RT-PCR检测体系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桔裂皮病是由柑桔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引起的.柑桔裂皮病严重阻碍了柑桔的高产优质生产,对柑桔产业已造成严重威胁.根据其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CEVd进行检测,并对RT-PCR体系中主要成分进行不同浓度的试验研究,从而对该体系进行优化.优化的检测体系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成本低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何云蔚,洪霓,徐文兴,王国平[4](2007)在《湖北省柑桔裂皮类病毒的检测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表现柑桔裂皮病典型症状的罗伯逊脐橙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RT-PCR和RNA斑点杂交及组织印迹杂交的方法,对柑桔裂皮类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RT-PCR和2种核酸杂交技术均可用于该类病毒的有效检测。对该类病毒全长RNA的RT-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该分离株(命名为CEVd-HB分离株)的全长RNA由371个核苷酸组成,与已报道的其它不同来源分离株相似性为90%~99%。(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肖远辉,傅翠娜,阎勇[5](2007)在《柑桔裂皮类病毒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桔裂皮类病毒(CEV d)是严重危害柑桔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本研究以感染CEV d的柑桔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进行检测,并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rTaqDNA聚合酶和Hotstart TaqDNA聚合酶能有效排除非特异性带的干扰;使用PCR增强剂,能有效解决CEV d非特异性带的干扰,提高了PCR的扩增效率。(本文来源于《广西园艺》期刊2007年01期)

何云蔚,王国平[6](2004)在《柑桔裂皮类病毒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桔裂皮病是柑桔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世界范围内柑桔的生产。起初认为柑桔裂皮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病的病原是类病毒。柑桔裂皮类病毒(citrusexocortis viroid,CEVd)属于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Pospiviroid),大小一般为370-375nt(核苷酸),1994年Semancik等报道了一个大小为463 nt的该类病毒突变株,具有棍棒状二级结构。它的热钝化温度高,110℃下保持10-15分钟,仍不丧失其侵染力,到140℃热致死点时,感染性才呈线性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果树》期刊2004年06期)

彭军,周常勇,谭万忠[7](2004)在《柑桔裂皮病类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的分类地位,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和分子杂交、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04年03期)

何云蔚[8](2004)在《柑桔裂皮类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湖北分离物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类病毒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引起植物病害的最小致病因子,为单链环状RNA,不编码任何蛋白质,易于形成一种由短双链区和单链环间隔组成的紧凑棍棒状二级结构。植物类病毒能侵染多种高等植物并导致病害,其中柑桔是受类病毒危害较严重的植物之一,目前已在柑桔类植物上发现7种类病毒,其中以柑桔裂皮类病毒的危害最为严重。柑桔裂皮类病毒属Pospiviroidae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主要引起以枳、枳橙等为砧木的柑桔砧木部分外皮纵向开裂、翘起,呈鳞片状剥落,同时树冠表现矮化,新梢少而弱,叶片变小、变弯曲,能导致柑桔产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着柑桔业的发展。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反转录-PCR和核酸杂交叁种方法对柑桔裂皮类病毒进行了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并成功地分离到了柑桔裂皮类病毒的湖北分离物,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序列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柑桔裂皮类病毒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 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法检测:将从阳性材料上提取的类病毒核酸,先在6%的聚丙烯酰胺非变性胶上进行第一向电泳,然后切割含类病毒分子的胶条,在变性条件下进行垂直或反向电泳,最后银染观察。试验发现,阳性样品在落后于寄主植物核酸带的位置均可见一条类病毒分子带,而阴性对照则没有这条带。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经济实用的特点。 反转录-PCR检测:参考已报道的CEVd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分别对中柑所和意大利阳性样品进行RT-PCR扩增,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在370bp左右的位置上有特异性扩增条带,而且可以应用于待检样品的检测。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尤其适合于田间样品的大规模检测。 核酸杂交法检测:利用已经克隆的美国柑桔裂皮类病毒cDNA序列,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探针,采用斑点杂交的方法和组织印迹的方法分别对阳性材料进行杂交检测,通过胶片曝光显示杂交信号,发现在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材料都有强的反应,而阴性材料无反应或较弱,该方法安全可靠、快速准确,适合大量样品的检测。 2.柑桔裂皮类病毒湖北株系的分离鉴定与测序 从湖北省秭归县采集罗伯逊脐橙枝条,采用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RT-PCR及Dot-blotting方法检测到了柑桔裂皮类病毒,然后将其嫁接于指示植物香橼861-S-1上,表现出CEVd的典型症状,从而证实其为CEVd分离物,并命名为CEVd-HB,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这是我国首次进行CEVd完整核苷酸序列的测定,GenBank登录号为AY456136。将CEVd-HB与国外已报道的CEVd株系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与弱毒株系CEVd一de26的同源性最高,为99.2%。与Ge妞Bank上登录的57个株系作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从美国分离的叁个株系具有很高的亲源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胡勤学,林木兰,张春立,吴德喜,陈捷[9](1997)在《利用RT-PCR扩增和分析柑桔裂皮病类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国外CEVd-A株中央保守区段(C区)和左端区段(T区),设计并合成引物Cl(-)、C2(+)、C3(+)、T1(-)、T2(+)。对感染 CEVd中国分离物的柑桔(Citrus L.)和香橼(Citrus medica L.)总核酸进行了cDNA第一链合成和PCR扩增,其中C1/C3、C1/C2分别能从感病香橼和柑桔总核酸中扩增出210bp和370bp左右的特异DNA,分别相当于CEVd的左半部和全长片段,T1/T2未能扩增出产物;健康香橼和柑桔总核酸中均未能扩增出产物。扩增结果用DIG标记的CEVd-cDNA探针进行了确证。扩增结果说明:CEVd中国分离物在左端T区与CEVd-A株存在差异。PAGE-银染法分析扩增产物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可从约0.1ng柑桔总核酸中扩增出全长CEVd-cDNA。(本文来源于《Acta Botanica Sinica》期刊1997年07期)

胡勤学,张春立,陈捷,吴德喜,林木兰[10](1997)在《生物素肼化学标记和DIG标记cDNA探针检测柑桔裂皮病类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生物素肼化学标记和DIG标记我国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d)全长克隆cDNA,用以上探针对不同来源的核酸样品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可检出病柑桔总核酸的最低含量约为400ng/斑点和80ng/斑点;生物素肼标记CEVd-cDNA探针,可检出CEVd-cDNA的最低含量约为10pg/斑点。研制的CEVd检测试剂盒能检测出发病和隐性带毒苗木中的CEVd,灵敏、特异、简便、快速、试剂盒已被用于检测来自我国主要裂皮病病区、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的柑桔和香橼材料。(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柑桔裂皮类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RT-PCR技术对柑桔裂皮类病毒江西分离物CEVd-RJ的全长cDNA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并对其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将获得的371bp的全长c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11个柑桔裂皮类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CEVd-RJ与湖北分离物CEVd-HB的同源性为99.7%,与广东分离物CEVd-YC的同源性为90.8%,同国外9个分离物间的同源性在89.0%~98.6%之间。序列差异分析发现,CEVd-RJ的全长cDNA序列比CEVd-YC少一个碱基,有36个位点碱基发生了变化,与CEVd-HB只存在一个碱基位点的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柑桔裂皮类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曹庆,易干军,陈金印,丁芳.柑桔裂皮病类病毒超低温脱毒技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3

[2].易龙,陶珍珍,卢占军,钟八莲.柑桔裂皮类病毒江西分离物(CEVd-RJ)全长cDNA序列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2012

[3].曹庆,易干军,陈金印,丁芳,钟云.柑桔裂皮病类病毒RT-PCR检测体系优化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

[4].何云蔚,洪霓,徐文兴,王国平.湖北省柑桔裂皮类病毒的检测及序列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

[5].肖远辉,傅翠娜,阎勇.柑桔裂皮类病毒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广西园艺.2007

[6].何云蔚,王国平.柑桔裂皮类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2004

[7].彭军,周常勇,谭万忠.柑桔裂皮病类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4

[8].何云蔚.柑桔裂皮类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湖北分离物的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04

[9].胡勤学,林木兰,张春立,吴德喜,陈捷.利用RT-PCR扩增和分析柑桔裂皮病类病毒[J].ActaBotanicaSinica.1997

[10].胡勤学,张春立,陈捷,吴德喜,林木兰.生物素肼化学标记和DIG标记cDNA探针检测柑桔裂皮病类病毒[J].病毒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3柑桔裂皮类病毒江西分离物CEV...柑桔裂皮类病毒(CEVd)的RT2PCR...柑桔裂皮类病毒(CEVd)组织印迹...1柑桔裂皮类病毒江西分离物CEV...柑桔裂皮类病毒(CEVd)的聚丙烯...柑桔裂皮类病毒(CEVd)的RNA斑点...

标签:;  ;  ;  ;  ;  ;  ;  

柑桔裂皮类病毒论文_曹庆,易干军,陈金印,丁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