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滇东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稀土元素,金矿,成矿,矿床,东南,玄武岩,成因。
滇东南论文文献综述
赵德坤,代鸿章,魏宇,艾金彪,柳维[1](2019)在《滇东南老寨湾金矿床主微量元素迁移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寨湾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夏地块结合部位的南盘江造山褶皱带文山—富宁断褶束西畴拱凹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下段(D_1ps~1)石英砂岩、石英岩,硅化石英细砂岩、石英细砂岩中。本文运用Gresens和Grant提出的蚀变岩成分、体积公式和C_i~0—C_i~A图解法,对老寨湾金矿床岩(矿)石形成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英砂岩在硅化过程中,SiO_2和As被带入,Au被带出进入流体;在氧化矿形成过程中,SiO_2和Au被带入;而在黄铁矿化矿石形成过程中,As、Au、FeO和Fe_2O_3被带入,SiO_2被带出。2)矿区各类岩(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均呈右倾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氧化型岩(矿)石、硅化型岩(矿)石和石英砂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类似,均表现为负铕异常,无明显的铈异常。3)黄铁矿化型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中样品分为2类: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沉积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低,w(ΣREE)值高,表现为负铕异常;热液成因黄铁矿化型矿石含金较高,w(ΣREE)值低,表现为正铕异常。4)黄铁矿化型矿石w(ΣREE)值明显低于其它几类岩矿石,说明热液型黄铁矿化型矿石的形成可能与矿区辉绿岩脉相关,表现出了深源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古朝明[2](2019)在《滇东南一对“90后”苗族父母育儿方式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化浪潮下,传统苗族村寨年轻父母育儿方式已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改变。本文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对大兴村"90后"苗族父母张先生和杨女士进行研究,再现其育儿过程。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访谈的田野研究发现,基于受过基本的义务教育的背景,作为苗寨育儿方式的缩影,张先生和杨女士充当着"苗汉双语教师型"的父母角色,具备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养育态度,关注家校合力的教育功能。研究也发现,张先生和杨女士存在明显的育儿误区:缺少儿童卫生意识,忽视孩子睡眠习惯的培养,对大众传媒给儿童影响的双面性认识不够。因此,建议发挥社区、政府和学校的积极作用,为民族村寨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贡献合力。(本文来源于《少年儿童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王大鹏,张乾[3](2019)在《滇东南白牛厂矿床层状-似层状矿体成因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牛厂是滇东南叁个超大型银-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仅规模最大的V1矿体拥有银6740t,锌172万t,铅109万t,锡近10万t(张洪培,2007),矿石富铟,是国内典型的富铟矿床之一。该矿床的成因存在很大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以V1矿体为代表的层状-似层状究竟是岩浆热液成因还是喷流沉积成因。本文从地质证据、矿质来源和成矿时代几个方面为该矿床提供成因证据。1V1矿体成因的地质证据白牛厂矿床200多个矿体中V1矿体规模最大,占整个矿床储量的90%以上,矿体长4.48km,最大倾(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杨光树,王凯,燕永锋,贾福聚,李丕优[4](2019)在《滇东南老君山锡-钨-锌-铟多金属矿集区含矿矽卡岩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广泛分布的矽卡岩是本区锡-钨-锌-铟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存围岩。长期以来,该区含矿矽卡岩的成因争议较大,由此也制约了对该区锡钨多金属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文以区内代表性的都龙和南秧田矿区含矿矽卡岩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质特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电子探针和ICP-MS分别测定了上述两个矿区含矿矽卡岩的矿物成分、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探讨了它们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内同时存在与地层产状一致的"层状"含矿矽卡岩和明显切割层理的穿层含矿矽卡岩。都龙矿区含矿矽卡岩富Fe、贫Al,主要矿物端元成分为钙铁榴石(And_(52-69)Gro_(28-45)Spe_(1-4))、钙铁辉石(Di_(11-41)Hd_(51-73)Jo_(0-28))和铁阳起石等,从干矽卡岩到退化蚀变阶段,形成环境由酸性的弱还原环境向偏碱性的相对氧化环境变化。南秧田矿区含矿矽卡岩富Mg、Al,贫Fe,主要矿物端元成分为钙铝榴石(Gro_(82-89)Alm_(7-13)And_(2-5))、透辉石(Di_(55-81)Hd_(18-42)Jo_(0-5))和透闪石(阳起石)等,形成于相对还原的环境。都龙和南秧田矿区含矿矽卡岩与花岗岩都显示出相似的、LREE相对富集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多具有中等-弱Eu负异常,与典型的热液交代成因矽卡岩特征相似。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含矿矽卡岩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花岗岩浆热液与围岩的交代作用,"层状"矽卡岩可能是热液沿层间构造、岩相突变带等有利位置进行交代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许伟明,李亚蝉[5](2019)在《一个滇东南贫困县的文化扶贫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颠簸在海拔2400多米的山路上,我们随同上海国际集团旗下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资经营”)来到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曰者镇出水寨村。自去年起,上海国资经营在市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和上海国际集团的具体安排下开展“双一百”村企结对精准扶贫行动,对口(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10-17)
黄孔文,张达,阙朝阳,狄永军[6](2019)在《滇东南老君山地区片麻状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南捞片麻状花岗岩进行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地球化学上具有高硅,富碱和高铝特点;稀土配方模式呈现轻稀土富集略右倾斜型,轻稀土分馏明显,存在明显Eu负异常;相对亏损Rb、Ba、Pb、Sr、Ti、Eu、Yb等元素,相对富集Th、K、Pr、Nd、Sm、Hf和Tb等元素。样品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31.8±4.1 Ma。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εHf(t)=0.8~-11.70,其两阶段模式年龄(T2DM)主要为1 395~1 544 Ma。上述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南捞片麻状花岗岩主要来自中元古代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为有幔源物质的参与形成的I型花岗岩。结合华南加里东期成岩构造环境,判断滇东南老君山早期南捞岩体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本文来源于《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2019年02期)
吴道文,张世涛,张磊,胡金,赵宇[7](2019)在《滇东南薄竹山菖蒲塘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滇东南薄竹山菖蒲塘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薄竹山花岗岩体西南侧,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寒武系地层的接触带,部分产于泥盆系地层构造发育部位,本文在对典型矿体进行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围岩蚀变及分带、成矿期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强度与不同围岩蚀变类型的迭加呈正相关性,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解剖,从岩体到围岩将矽卡岩依次划分为叁个带:即钙铝榴石—透辉石化带→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镁橄榄石化带,进一步查明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为矿化最强烈,可作为找矿标志。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将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期: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碳酸盐—萤石期→表生期,其中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为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作用呈现了多阶段的特点。结合岩体地球化学、矿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成果,本次工作总结了薄竹山菖蒲塘矿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因及成矿规律,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该模式对研究区的找矿突破和潜力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洪涛,孔祥胜,岳祥飞[8](2019)在《滇东南峰丛洼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了解云南东南部峰丛洼地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采用网格化方法采集旱地和水田表层土样共199个,测定其Cd、As、Hg、Cr、Pb、Zn、Cu和Ni含量.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应用聚类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法对重金属的来源及贡献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d、Hg、Cr、Ni和Zn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分别达云南背景值的16. 00、7. 29、1. 46、1. 45和2. 39倍;土壤重金属平均RI为1 039. 3,属于重度生态风险水平,Hg和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重金属主要有4个来源:化石燃料燃烧(源1)、交通运输(源2)、自然背景(源3)和农业生产(源4),Cd、Cr和Ni的来源以源1为主,Pb和Zn的主要来源为源2,Cu主要受源3控制(贡献率77. 86%),源4为Hg的主导来源(70. 37%),源1和源4对As的贡献率分别为46. 71%、49. 46%.(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唐昆,冯志红,刘明江,余璨[9](2019)在《滇东南西畴曼龙沟金矿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曼龙沟金矿位于滇东南文山—富宁褶皱束西畴拱凹,是与加里东不整合接触面关系密切的金矿床。结合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讨论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归纳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并结合地表及坑、钻探工程验证成果,进一步分析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①矿区地质构造发育,导矿构造、容矿构造具有显着的多级性、一致性和继承性特征,大堡滑覆体严格控制着矿体产出与空间展布,近SN向断裂(F_(15)、F_(16))、NWW向断裂(F_(17))与金矿化关系密切;②矿床层控性显着,成矿作用受构造活动控制,是我国滇东南地区典型的微细粒型热液金矿床;③强烈的围岩蚀变(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不整合面是有利的找矿标志,滑覆面揭露的金矿层是寻找高品位金矿(化)体的有利部位。(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04期)
刘德民,郭宏杰,张根袁,孔令昊,邵俊琦[10](2019)在《滇东南建水地区高镁火山岩包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滇东南建水地区发现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中的高镁火山岩包体,这对于地幔柱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对这些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矿分析.高镁火山岩包体具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贵橄榄石和透辉石.13颗锆石U-Pb LA-ICP-MS加权平均年龄为259±2Ma(MSWD=1.9),显示与寄主岩石同期形成.包体岩石具有高镁(Mg~#=68~75)、低硅(SiO_2=45.11%~45.93%)特征,轻稀土元素(LREE)、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而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板内玄武岩(IPB)特征.火山岩包体的原始岩浆起源于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在侵位上升过程中未受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该高镁火山岩的存在,显示地幔柱除了垂直上升运动外,在地球深部不同的边界还有多次侧向扩展移动,表明滇东南晚二迭世存在峨眉山地幔柱的一个分支-地幔枝活动.(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滇东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化浪潮下,传统苗族村寨年轻父母育儿方式已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改变。本文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对大兴村"90后"苗族父母张先生和杨女士进行研究,再现其育儿过程。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访谈的田野研究发现,基于受过基本的义务教育的背景,作为苗寨育儿方式的缩影,张先生和杨女士充当着"苗汉双语教师型"的父母角色,具备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养育态度,关注家校合力的教育功能。研究也发现,张先生和杨女士存在明显的育儿误区:缺少儿童卫生意识,忽视孩子睡眠习惯的培养,对大众传媒给儿童影响的双面性认识不够。因此,建议发挥社区、政府和学校的积极作用,为民族村寨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贡献合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滇东南论文参考文献
[1].赵德坤,代鸿章,魏宇,艾金彪,柳维.滇东南老寨湾金矿床主微量元素迁移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找矿论丛.2019
[2].古朝明.滇东南一对“90后”苗族父母育儿方式叙事研究[J].少年儿童研究.2019
[3].王大鹏,张乾.滇东南白牛厂矿床层状-似层状矿体成因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4].杨光树,王凯,燕永锋,贾福聚,李丕优.滇东南老君山锡-钨-锌-铟多金属矿集区含矿矽卡岩成因研究[J].岩石学报.2019
[5].许伟明,李亚蝉.一个滇东南贫困县的文化扶贫探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6].黄孔文,张达,阙朝阳,狄永军.滇东南老君山地区片麻状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9
[7].吴道文,张世涛,张磊,胡金,赵宇.滇东南薄竹山菖蒲塘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型[J].科技通报.2019
[8].洪涛,孔祥胜,岳祥飞.滇东南峰丛洼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19
[9].唐昆,冯志红,刘明江,余璨.滇东南西畴曼龙沟金矿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J].现代矿业.2019
[10].刘德民,郭宏杰,张根袁,孔令昊,邵俊琦.滇东南建水地区高镁火山岩包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J].地球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华南晚二迭世层序Ⅰ砂泥比等值线图](/uploads/article/2020/01/03/ed80160acfdbc2556db4a03f.jpg)
![巫溪宁厂盐井Fig5.7Ningchangsalttow...](/uploads/article/2020/01/03/af52b65bdad2d7015027e00c.jpg)
![中国大陆及周边动力学环境f}41](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342705.nh0021&suffix=.jpg)
![滇南云龙盐井(云龙镇)](/uploads/article/2020/01/03/6778ae4ec8b9ca18f3b9ee05.jpg)
![6.5 1999~2007 期中国大陆西部 GPS 速度...](/uploads/article/2020/01/03/a56356822e1ccd18ecd8ea94.jpg)
![滇东南地区法郎组及锰矿点分布示...](/uploads/article/2020/01/03/09b930290c81bf65820ac2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