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加入WTO后宁夏农业对策研讨会”述要(论文文献综述)
孙舒[1](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林玉娟[2](2013)在《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全球发生不少灾难,如中国2008年初的大风雪等,不仅对经济、交通、民生带来影响,也为其生态与粮食生产带来许多负面的冲击。而中国是全球粮食需求最多的国家,也是最重视农业的国家,因此2008年在恶劣气候下所造成的影响比其它国家来得小。但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随着工业化的成长,各项污染不断增加,其中二氧化碳增加在2007年已达全世界最大,最近随着气候变迁对各国的冲击,以及碳权等议题逐渐引起国际的重视,因此建立有关气候变迁的中国气候政策模型更形重要。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并以省级数据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针对气候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之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需求面主要以ACDS模型建立中国需求模型,确实针对中国农业人均需求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在供给面分析并了解气候变迁对畜产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农作物与畜产供需模型而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并进一步模拟在面对气候变迁下发展低碳农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气温上涨对中国各区域生产、消费、价格之影响与冲击,进行提出对未来粮食供需预测结果与建议。本研究特别以中国27个省级数据,建立包含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猪肉、羊肉、牛肉与鸡蛋八中农畜产品的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主要是针对气候变迁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之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一系列的预测与仿真分析。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研究特别以省级数据建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并将各省级资料汇整成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主要研究结果皆以省级资料呈现,并就六个地区分类进行区域性分析。在中国现在地区性差异甚大的情况下,本模型可以提供对各个区域不同的分析,以兹参考。2.在需求面特别利用ACDS模型建立结合农作物与畜产品的需求模型,确实针对中国农业人均需求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由于经济持续发展,国人对农作与畜产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而ACDS模型可针对不同农作或畜产品,透过模型建立起对农作、畜产替代或互补关系的一系列弹性等分析,据以探讨需求结构的变化。3.本研究在供给面则将气温纳入供给函数中,分析并了解气候变迁对畜产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透过模型预测在维持现行气候持续上升下,提出对粮食(包含农作与畜产)未来十年供给量、需求量、库存量等预测结果。并利用模型进行政策模拟,模拟在面对气候变迁下发展低碳农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气温上涨对中国各区域供给量、需求量、库存量与零售价格之影响与冲击,据以提供政策建议,以兹参考。本论文重要结论与建议如下。1.稻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显示稻米为一正常财,其弹性值为0.033。小麦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符合经济理论。且其数值之绝对值均大于一。而小麦需求支出弹性较大,为0.910。各省玉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除了上海、青海之外,其余省分玉米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而玉米的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是一正常财,其值为0.498。各省大豆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均小于一,且受到大豆主要用做饲料粮使用下各省弹性值皆近似,约在0.703左右。2.各省猪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仅山西为负值,且其数值绝对值小于一。其余26个省市猪肉之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由于受到猪肉价格、农产品价格指数之交互影响而呈现为正值。各省羊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均为负值,然其数值绝对值均大于一,非常富有弹性。而羊肉需求支出弹性除山西弹性值小于一外,其余省份皆大于一,为富有弹性的。各省牛肉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皆为负值,其中浙江、广东、广西、河北、上海、山东、贵州弹性绝对值大于一,为富有弹性的。而牛肉需求支出弹性除山西为小于一外,其余省份均为大于一,富有弹性。各省鸡蛋自身需求价格弹性值皆为正值,而鸡蛋需求支出弹性为正值,且数值不大。3.预测稻米、小麦产量2011年-2020年呈现增产的趋势,需求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然因需求量受到每年人口持续增长的影响,库存量渐减,供需虽暂时平衡却充满着危机。另以各地区来看,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稻米属于余粮地区,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仍属于缺粮地区,各地区有显着的差异性存在。国内小麦库存量维持在350万吨上下。以各地区来看,除了中南、西北地区有缺粮外,其余地区多呈现余粮。小麦库存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增加幅度不大,亦显示小麦产业属于供需均衡态势,每年库存量维持一定。玉米库存量由2011年的169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192万吨。以各地区来看,除了中南、西北玉米为缺粮地区外,其余地区为余粮地区。大豆产量仅占国内需求不到四分之一,且不足缺额由2011年4,552万吨持续扩大至2020年的4,676万吨,大豆大量仰赖着进口值得持续注意。4.预测猪肉、羊肉、牛肉与鸡蛋产量2011年-2020年呈现增产的趋势,需求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供需均衡方面,猪肉供不应求,并持续部份进口猪肉,然进口量预测维持稳定。羊肉供不应求,并持续部份进口羊肉,进口量预测由2011年的14万吨扩大至2020年的45万吨。牛肉供需还算平衡,预测未来仅须少量约6万吨的进口。预测未来10年鸡蛋供需仍持续维持平衡状态。5.发展低碳农业—施以有机肥,对中国大陆各地区农畜业仅会产生价格上涨的些许压力,若当局可以控制价格的小幅上涨,不但可以达到低碳农业的目的,对农民而言亦可增加所得。另一方面若将因低碳农业致减少生产的部分采用进口饲料粮的方式替代,不但可同时发展低碳农业,减少污染,亦可维持国内物价稳定,终能兼顾粮食安全目标。因此在气候变迁影响下,持续发展低碳农业为可行的策略之一。6.研究结果显示,在气候变迁下促使低温愈低、高温愈高的气温变异增加下,若发展低碳农业为基准下,推行农作物施以有机肥,可能使得农作物产量减少,在此条件下,本研究模拟产量减少对需求、库存与价格的影响,可能造成价格有些微的上涨,但幅度不大,应在政府可控制的范围内。但气温的上涨2度C,对农畜产的影响就较减产5%与10%的幅度都来得大,又随着温度上升各地区的差异性增加,影响效果的差异性也增加,因此对于气候对农畜产品各地区的影响研究,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也说明了本研究在分地区、分产品并考虑气温因素研究对学术界与农经界的贡献。本论文具体提出以下几个政策建议,第一部分系传统粮食安全的概念所提出之政策建议;包括总量管制稳定粮食耕地面积的土地政策、针对农业新科技需求的劳动政策、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政策以及调整化肥转向有机肥的肥料政策与进出口政策。第二部分系针对两岸暨区域发展之决策部门提出之政策建议;包括专注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调整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第三部份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建议未来可增列其它重要农畜产品,例如园艺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如鸡肉)等,以使整个需求体系更加完善。在供给面,也建议多考虑其它气候因素,如土壤、湿度、降雨量等因子纳入模型中,俾使供需体系更臻完善。
檀云坤[3](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李进明[4](2008)在《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现今台湾地区产业面临劳工成本上扬,劳动力供给不足,土地取得困难,环保抗争层出不穷,劳工意识高涨,为接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中心厂的需求,原料取得,国际接单的要求,全球化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考虑,传统之中小企业纷纷前进大陆寻求产业第二春,近年来大型企业与上市上柜公司也陆续跟进前往大陆投资,以作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据点之一。台商赴大陆投资已由中小型企业转向大型的上市上柜公司,投资地区由大陆沿海逐渐移向内陆、同时投资产业已由传统产业逐渐移向高科技产业。台商赴大陆投资一方面系受到大陆投资环境与优惠政策的吸引,一方面也因于台湾地区本身投资环境变化及产业调整所造成。西部大开发是大陆促进经济再次增长的机会,也是外资注入大陆内陆的时机,西部大开发急需筹措外来资金,将会为台商带来一股新的商机。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及意义可分为三个主轴。1、藉由文献、统计资料及政策方向之研析,将对于大陆西部开发策略做一详细评估,以期能掌握西部优势发展区位,寻求产业最适发展条件之区位及时机。2、藉由对台商进行问卷调查,并以统计分析结果求得产业所冀盼的投资条件、对西部开发的认识及兴趣,由此将可以整合台商业界对于西部开发意愿的领先指标。3、透过台商进入大陆投资的种种因素予以描述与归纳,以获致整体第区选择因素的了解。拟以上述观点并基于研究动机,研提具体建议,做为后续有意愿进入大陆投资台商,有一个可选择之依据。全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绪论: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市场带来无限的商机与想象,在现实国际经济市场中,中国也成为企业体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据点之一。西部大开发成为大陆促进经济再次增长的机会,也是外资注入大陆内陆的时机,西部大开发急需筹措外来资金,将会为台商带来一股新的商机。第二章、理论暨文献回顾:本研究对大陆西部区域开发及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之探究,将利用文献探讨法研析西部开发之总体策略,所应用的相关理论主要以区域发展理论、区位理论及区域政策等相关领域。第三章、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文献探讨法及问卷调查法并行。问卷主要依研究目的及文献探讨所得区位因子,加以归纳设计而成。问卷内容是由四大部分所组成,分别为公司基本资料、前往大陆西部投资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及重要程度、对西部投资信息的认识、及对西部投资意愿的调查等。问卷分析主要运用t检定、变异数检定、李克特加总量表分析、因素分析及集群分析来探讨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影响因素分析。第四章、西部大开发策略及优势区位分析:经本章分析得以发现归究造成区域间的差距成因,主要表现于自然环境差异的限制、市场改革造成的“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三线策略”促成的工业结构不平衡以及区域发展策略的偏颇等原因。本研究采取24个指标所衡量的区位优势比较,得到其排名次序为四川、重庆、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并且进一步对其三级产业进行分析比较。第五章问卷分析:本研究以16道题目来衡量台商对于西部环境的认识程度,由研究分析发现,劳动、政策、交通、基础建设等因素,为影响台商是否投资西部的明确因素,而市场则成为台商是否前往西部的不确定因素。若在不论投资意愿之前提下,台商对到大陆西部投资最重视的投资环境是“治安对投资财产的保障”。因为台商在大陆即使是一般的商业纠纷,也有可能导致人身自由受限制,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生命财产安全至今仍然无法得到保障。其次所有台商所关切的西部投资因素前几名分别为:通讯设施、电力供应量价、运输费用、产业政策、原料供应量价、公路运输、劳动力素质、水源供应量价及优惠奖励措施等。第六章结论与建议:经透过本研究之调查,可归纳下列五点说明:投资西部时点:台商愿意前往大陆西部投资的前三个区位顺序为四川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时机以20012010年被视为最佳。影响投资意愿的因素:台商到大陆西部投资与否,以劳动、产业政策、交通及基础建设为影响投资与否的明确因素,而市场则是不确定因素。易言之,西部地区的劳动及产业策政因素,是诱引台商前往投资的原因;交通及基础建设则是台商裹足不前的考虑。东西区位选择之差异:台商对于大陆东部及西部的区位选择差异,主要表现于在西部地区较重视基础建设、交通设施及优惠奖励措施;在东部地区则较重视市场及劳动。而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对投资财产的保障、原料供应价与量、劳工素质等,则是台商在东西部地区共同重视的区位选择因素。区位因素分析结果:依据因素分析结果得知,以劳动土地量价、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社会文化、聚集、市场、地矿、政策、经济及自然等10个因素,便可以解释研究设计36个因素的76%。这10个区位因素是台商在西部地区投资所最具代表性的区位因素。不同业别在西部投资的区位导向:本文最后并未为是否该到西部投资下定论,是因为本研究是属于台商投资西部的探索性研究,主要成果是发现可能影响台商投资大陆西部的政策及区位因素。若要探求是否该到西部投资,则需视各业别之特殊情况(成本结构、市场定位)及各地方政府立法优劣等再行考虑。最后本文将分别对大陆西部开发政策、台商投资,以及后续研究等三个层面提出建议。1、对大陆西部发展政策的建议:开发政策目标应明确及量化;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政府效能;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提升西部企业竞争力,培养经济自我增长能力;预防倾斜政策引发的不良效应。2、对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的建议:积极搜集西部各地市场各别信息,掌握市场先机;投资优势区位的利用;衡量WTO带来的冲击与效益;重视各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权;大陆招商项目的产业先行原则。3.对后续研究的建议。现台湾地区对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区位因素探究,则是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本研究是首度以西部现行发展策略(包含政策)与台商投资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分析,并于此结构性的探索研究后,探索出日后对「西部大开发」值得研究的方向,这包括下列三项:依业别、省区进行东西部投资成本的比较;进行西部各地市场分析;对西部政策执行效力的评估与追踪。本文主要是分析西部之现有经济环境,以及西部大开发之策略整理,进而归纳出西部大开发提供给外商投资的机会及区位条件。分析架构乃由东西差距之现况及成因为出发点,希望能对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完整阐述,然后在现存的东西差距结构下,分析西部有何投资优势?西部未来有何开发策略及政策?这些投资优势及策略在各区位所形成的投资诱因为何?所得信息将可以提供台商对西部投资有兴趣的企业投资者参考。西部大开发是大陆促进经济再次增长的机会,也是外资注入大陆内陆的时机,西部大开发急需筹措外来资金,将会为台商带来一股新的商机。本研究之主要创新之处为:1.本研究主要藉由以政策、劳动、聚集、经济、基础建设、社会文化、市场、交通及自然环境等投资所选择之区位条件为变量,经由因素分析可得产业对西部投资之重要影响因子。再利用资本额、投资期间、产品内销比率、营运绩效及对西部开发信息的取得等变量,分析变量与台商前往西部投资间之关系。如台商愿前往者,再将愿前往之影响因子与区位时机和开发策略进行分析,以求得产业别之最佳投资时点,降低投资风险;另外对于不愿前往西部投资之产业特色及因子,也将透过研究中分析加以归纳裹足不前的困境及限制文献、统计资料及政策方向之研析,将对于大陆西部开发策略做一详细评估,以期能掌握西部优势发展区位,提供台商信息寻求往大陆西部发展产业最适发展条件之区位及时机。2.本文藉由对台商进行问卷调查,对台商投资大陆西部意愿的初级资料搜集,乃是透过本研究自行编拟的「台商赴大陆西方取金之时点」调查问卷取得资料。此问卷主要依研究目的及文献探讨所得区位因子,加以归纳设计而成。问卷内容是由四大部分所组成,分别为公司基本资料、前往大陆西部投资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及重要程度、对西部投资信息的认识、及对西部投资意愿的调查等并以统计分析结果求得大陆西部地区产业所冀盼的投资条件、对西部开发的认识及兴趣,由此将可以整合台商企业界对于西部开发意愿的领先指标。3.经本文区位投资环境之比较分析,是以台商区位选择决定因子之统计资料进行客观的评比,以决定企业投资之最佳区位。本研究之区位以省、市、自治区为比较单位,并采经济、市场、劳动、基础建设、交通及聚集等环境作为分析之指标透过台商进入大陆投资的种种因素予以描述与归纳,以获致整体第区选择因素的了解。拟以上述观点并基于研究动机,研提具体建议,作为后续有意愿进入大陆投资台商,有一个可选择之依据,为本研究之主要创新贡献。
张崇楷[5](2008)在《WTO框架下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研究 ——以银行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先后于2001年12月11日和2002年1月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会员。而世界贸易组织是现今最重要的国际经贸组织,素有“经贸联合国”之称。金融服务业是世界上大多数先进国家的重点产业,其中以银行服务业与社会联系最为广泛。服务贸易总协议是国际间最主要的服务贸易规范,银行服务业即是受其规范的服务行业之一。本论文主要讨论WTO架构下关于海峡两岸金融服务合作问题。为了加入WTO,两岸于入会当时纷纷就银行服务业之开放了相关承诺。加入WTO后,海峡两岸为了履行入会时所做的承诺,皆对相关的法律规范作了修正。因此,本论文就两岸关于银行业设立服务据点之规范及WTO对其规范之影响,分别说明和讨论。又,由于加入WTO后,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在外资银行的竞争之下,两岸的银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加入WTO后对两岸银行业造成的有利与不利之影响以及因应之道,作出分析与探讨。再者,因为台商在促进交流上贡献很大,所以也将对台商在大陆地区融资的难点作出讨论。最后,本论文就两岸加入WTO后对两岸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做出最终的结论。本论文认为,两岸的未来发展必须建立在法律协议之上,而非口头或宣传性的法规。而加入WTO正是此一契机。文后也将对未来两岸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后续的建议与对策。
陆建康[6](2006)在《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发展由原来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市场、资源、环境等多种约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业必将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的激烈竞争和强力冲击,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政府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由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所有国家都对农业实行一定的干预和支持政策。各国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对农业的支持政策,而在于农业支持政策的方式不同、重点不同、强度不同。因此,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农业支持政策发展方向,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调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是中国农业应对挑战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竞争力、农业发展战略以及WTO农业支持与保护等理论研究,并在江苏农业发展背景判断、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国外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比较的基础上,对政府农业支持的结构和效率以及江苏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今后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农业支持的目标、水平、重点和具体政策措施)。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关于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调整与选择。从长远看,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发展战略,由传统农业发展战略向农业竞争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转变,最终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此,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方式和重点都应作相应的调整,政府农业支持的目标应由干预生产市场向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从过去直接干预农产品市场和价格调控为主的方式全面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幅度增加科技投资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方向转移;由现在补贴流通环节,转向支持和补贴农产品生产者,并重点从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运用“绿箱政策”来支持农业。WTO《农业协定》尽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其中的“绿箱”政策则为各成员国加强国内支持提供了政策机
高宏华[7](2004)在《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台湾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是攸关台湾未来经济发展之荣枯,其重要性可谓是台湾生存的命脉。 但因近年来,台湾遭逢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例如亚洲金融风暴、九·二一大地震、SARS疫情、政党轮替、政治不安、社会不稳,加上美国发生9·11恐怖攻击和对伊拉克用武等外在因素,总总都对台湾经济造成伤害。 岛内也有土地成本高居不下,劳动成本高、劳动力不均衡等不利因素。而开发中国家近几年来努力发展,让以外销导向型的台湾倍感压力,于是产业出走,失业率攀升。 两岸关系尚未改善,阻碍经济发展,台湾上下都是在集思解决之道,本文特别分析自1988年来,各学者专家立论,并解读2004年5月17日中国台办对台七点声明后,提出建议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conomic Operate Framework)。 企业的荣枯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探讨台湾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本文以历史分析方法,在第二篇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从二战后开始,直到今日,对近60年的历史做一整理,再从第三篇台湾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角色,讨论到第四篇大陆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模式,第五篇台湾企业在大陆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表现,第六篇探讨台湾企业在大陆民族地区之发展战略,第七篇对台湾企业作针贬,以SWOT分析,并以五力分析法探讨台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第八篇,台湾企业发展之区位策略,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区位理论为依据,调查分析法为工具,分别就台湾的中小企业、上市上柜企业和跨国企业做区位策略分析,并求出结果。全文最后在第九篇做出三点结论、二点建议。 结论是: 一、台湾经济情势险峻 二、要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三、台湾企业要运用大陆广大市场和国际关系积极全球布局 建议如下: 一、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eonomie CooprateFramework) 二、台湾企业发展战略:一条路径两面市场,亦即透过大陆这条路径,可以得到大陆市场和世界广大市场。 要落实这一个战略,台湾企业必须: 1.深入大陆市场 2.积极布局区域经济体 3.创新策略 4.品牌策略 5.从全中国区位布局,寻求互补性
秦学[8](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朴恩喆[9](2004)在《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很密切,但也时有争端发生。为此,研究两国如何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达到互惠互利,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大量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机构和专家、到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以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组织等理论为指导,组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归纳、因果分析、竞争力指标评价等方法,围绕中韩两国的农业合作问题,从中韩经济交流现状、中韩农业的优势比较、中国加入WTO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方案等五个方面,对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准确把握中韩两国的经济交流和农业现状是问题研究的基础,能够为下文的研究提供背景。本文通过考察,采用归纳比较分析方法,从中韩两国整体贸易、投资、农产品贸易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并对中韩两国主要农产品的品种、规模、动向以及中韩两国农业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韩国对中国的贸易总体上是顺差,但在农业贸易方面却为逆差;而中国对韩国的贸易总体上为赤字,但是具体到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国却显示为贸易盈余,而且中国农业的规模与比重都比较大,列在世界前位,而相比之下,韩国规模则非常小。 比较分析中韩两国农业的优势是决定中韩两国农业合作方案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方法之后,采用竞争力指标评价方法,从事前和事后对中韩两国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分析。事前评价与影响价格竞争力的因素有关,具体从价格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力、中韩两国农业条件等三个方面进行;事后评价是通过对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 MS)、双方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及具体的农产品进出口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韩国在一些农产品加工技术及高级农产品方面较有优势,中国在初级农产品与价格竞争力上有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在农产品单位产量及农业机械化、品质与包装、加工等方面,韩国比中国有优势,而中国在土地成本与劳务费用等方面比韩国便宜,因此在价格上比韩国农产品更有竞争力。 本文还从整体上分析了中国加入WTO的必要性、在农业上的主要协议项目以及新设的政府机构,重点从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国农业及中韩农产品贸易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加入WTO产生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政策,并对中国加入WTO一年以来产业整体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适应能力的提高,预期将受到冲击的一些部门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发展地比较稳定,其中农产品受到的冲击也没有想像的大。从长期角度看,加入WTO对中国的正面效果远大于负面效果,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中韩两国农业交流合作方案是本文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以上几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合作的基本方向、多种交流途径的建立与强化、加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争端的预防和解决、东亚地区农业合作的加强等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中韩两国农业交流合作的方案。然后,本文对中韩两国各个要素的分析结果及合作模式、中韩农业方面国际产业合作的可能性、中国中西部的对外经济指标、主要国家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生产量、中韩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变动趋势、韩国的主要农林畜产品的进口现状与中国所占比重、中韩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现状等一系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深入的比较、归纳和总结,最后指出中韩两国应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提出了一个有利于两国增进友谊、防止贸易争端、健全贸易和增进交流的合作方案。 本文创造性的研究在于:运用经济学、贸易等理论,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归纳总结了两国之间存在的贸易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的方法;首次对中韩经济交流及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农产品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国加入WTO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关系带来的影响,并针对中韩两国加强贸易关系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提出了多方面的新建议。
叶晓涛[10](2003)在《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区域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宁夏发展旅游业的优劣势及当前的困难问题为引线,全面分析了宁夏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面临的良好机遇和需要应对的严峻挑战,通过与旅游业发达地区比较分析,重点论述了入世后宁夏旅游业可行的发展对策。论文以理论结合实证、统计与比较分析并重的方法,形成全文结构。论文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是以中国加入WTO旅游业全面开放为基础,研究内容以WTO协议为框架,在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进经验后提出宁夏的相关发展策略,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宁夏发展旅游业的研究情况以及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第二章区域发展理论,是全文的论述依据。第三章宁夏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阐述了宁夏经济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状况,仔细评价了宁夏旅游地资源、旅游服务及服务设施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总结了宁夏旅游业发展经历的缓慢发展阶段、逐步兴起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了旅游业对宁夏经济发展影响和贡献情况,重点剖析了当前宁夏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是: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政策支持优势;劣势是:旅游经济基础薄弱、旅游经营理念与思想观念落后、旅游专业人才不足、信息渠道不畅且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业发展起步晚经验不足。指出当前宁夏发展旅游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旅游产业意识淡薄、缺乏旅游精品、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第四章我国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机遇,主要阐述了WTO相关协议以及入世后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入世后宁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旅游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扩大对外宣传等五大机遇,以及三种挑战:市场竞争加剧、旅游从业人员不适应入世后的竞争需求、政府行为受到冲击等。第五章国内外区域旅游业发展先进经验与比较分析,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世界着名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和旅游业发达的香港地区为例,论述了品牌效应和利用宣传促销手段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将宁夏与同样地处西部且旅游业发展迅速的云南省作了比较分析,提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所在。第六章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的策略选择,这是论文最重要的一部分,基于前五章综合阐述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论述了加入世贸组织后宁夏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策略:一是从宁夏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点两轴五大重点旅游区”发展规划。二是树立品牌发展策略,实施旅游宣传促销策略。三是特色发展策略,重点突出宁夏浓郁的民俗特点,建立回乡风情园。四是人才开发策略。五是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笔者以区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每种策略的可行性方法,较全面地论述了宁夏旅游业在入世条件下的发展方向。最后在第七章对本文研究的内容作了总结和展望。 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全面地将宁夏旅游业的发展置于WTO协议下进行研究,提出入世后宁夏旅游业应将旅游资源作为产品进行市场营销,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营销策略,要突出特色,不能一味模仿、贪多求全。
二、“中国加入WTO后宁夏农业对策研讨会”述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加入WTO后宁夏农业对策研讨会”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范畴 |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
一、WTO制度发展 |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
三、从案件结果看 |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
四、从案件结果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DSU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中文学位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一)英文着作 |
(二)英文论文 |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
致谢 |
(2)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1.1.1 气候变迁对环境的冲击 |
1.1.2 气候变迁对农畜业的影响 |
1.1.3 消费结构改变 |
1.1.4 中国粮食安全风险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4 研究范围与名词定义 |
1.4.1 研究范围 |
1.4.2 名词定义 |
1.5 预期结果与研究限制 |
1.5.1 预期结果 |
1.5.2 研究限制 |
2 文献回顾 |
2.1 中国粮食问题之文献回顾 |
2.1.1 有关粮食安全问题之研究 |
2.1.2 有关粮食供需问题 |
2.1.3 关于粮食政策与制度方面 |
2.1.4 有关贸易与WTO问题 |
2.2 农业政策模型之文献回顾 |
2.2.1 台湾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
2.2.2 国际上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
2.2.3 中国农业政策相关模型 |
2.2.4 农业政策评述 |
2.3 气候模型之文献回顾 |
3 农产品供需理论基础 |
3.1 农产品供给理论特性 |
3.2 农产品需求理论特性 |
3.2.1 需求法则 |
3.2.2 恩格尔定律 |
3.3 中国主要农畜产品供需现况 |
3.3.1 主食类—稻米、小麦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
3.3.2 杂粮类—米、豆类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
3.3.3 畜产类—猪肉、羊肉、牛肉和鸡蛋生产面之变化趋势 |
4 研究方法 |
4.1 理论架构与研究方法 |
4.2 供需模型理论基础 |
4.2.1 几近完整需求体系理论基础 |
4.2.2 供给部份之理论与假设 |
4.2.3 实证模型的建立 |
4.3 供给方程式设定 |
4.4 数据范围与种类 |
4.4.1 原始资料 |
4.4.2 政策仿真外生变量之设定与说明 |
4.4.3 各项政策模拟假设条件的设定 |
4.5 模型估计与统计检定 |
5 需求体系设定与估计结果 |
5.1 中国农产品几近完整需求体系 |
5.1.1 主食类:稻米、小麦 |
5.1.2 杂粮类:玉米、大豆 |
5.1.3 畜产类:猪肉、羊肉、牛肉、鸡蛋 |
5.2 需求体系估计结果与涵义探讨 |
5.2.1 数据说明与处理 |
5.2.2 需求体系估计 |
5.3 需求弹性推估结果与分析 |
6 农作物供给模型估计结果 |
6.1 稻米模型之估计结果 |
6.2 小麦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6.3 米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6.4 大豆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 畜产供需模型估计结果 |
7.1 猪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2 羊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3 牛肉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7.4 鸡蛋计量模型之估计结果 |
8 中国农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
8.1 中国农作物供需10年预测 |
8.1.1 稻米产业基准预测 |
8.1.2 小麦产业基准预测 |
8.1.3 米产业基准预测 |
8.1.4 大豆产业基准预测 |
8.2 中国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
8.2.1 猪肉产业基准预测 |
8.2.2 羊肉产业基准预测 |
8.2.3 牛肉产业基准预测 |
8.2.4 鸡蛋产业基准预测 |
9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政策仿真 |
9.1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外生变量设定 |
9.1.1 数据范围与种类 |
9.1.2 政策仿真外生变量之设定与说明 |
9.2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低碳政策仿真 |
9.2.1 各项政策模拟假设条件的设定 |
9.2.2 模拟结果说明 |
9.3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气候变迁仿真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1.1 农畜产品需求弹性 |
10.1.2 农畜产品供需10年预测 |
10.1.3 低碳农业政策模拟 |
10.1.4 气候变异政策模拟 |
10.2 建议 |
10.2.1 粮食安全政策建议 |
10.2.2 两岸暨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
10.2.3 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基本构想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基本内涵 |
3.2 理论基础 |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
4.1 农业合作基础 |
4.1.1 农业发展阶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 |
4.1.3 农产品市场 |
4.1.4 农业生产要素 |
4.1.5 农业经营管理 |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
4.2 农业合作现状 |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
4.2.2 农产品贸易 |
4.2.3 农业直接投资 |
4.3 存在主要问题 |
4.3.1 农产品贸易 |
4.3.2 农业直接投资 |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
5.1.1 基本运作情况 |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
5.2.1 基本运作情况 |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
5.3.1 基本运作情况 |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
6.1.1 研究方法选择 |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3.1 研究方法选择 |
6.3.2 研究对象概述 |
6.3.3 引力模型构建 |
6.3.4 研究数据来源 |
6.3.5 回归分析结果 |
6.3.6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7.2.1 土地要素流动 |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
7.2.3 资本要素流动 |
7.2.4 技术要素流动 |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8.1.1 发展机遇 |
8.1.2 发展趋势 |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
8.2.1 基本原则 |
8.2.2 总体导向 |
8.2.3 模式选择 |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
(4)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一、大陆西部地区之研究范围 |
二、赴大陆投资台商之研究范围 |
第四节 研究架构及流程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暨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区域成长理论(REGIONAL GROWTH THEOFY) |
一、西方区域成长理论的演绎 |
二、大陆区域成长理论 |
三、区域理论相关文献回顾 |
第二节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 |
一、影响区位之因素 |
二、区位理论 |
三、区位选择相关文献回顾 |
第三节 区域政策(LOACATION POLICY) |
一、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为目标之区域政策阶段 |
二、实施技术开发性区域政策阶段 |
三、公平(Equity)与效率(Efficiency)的选择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调查及分析工具 |
一、抽样方法 |
二、有效样本回收比率 |
三、调查工具 |
四、信度分析 |
五、数据分析方法:本问卷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分为四种 |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策略及优势区位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发展差距 |
一、静态差距分析 |
二、动态差距分析 |
三、造成东西差距的成因 |
第二节 开发政策及策略 |
一、开发政策 |
二、发展策略 |
第三节 区位投资环境比较 |
一、经济面评估 |
二、市场面评估 |
三、劳动面评估 |
四、基础建设面评估 |
五、交通建设面评估 |
六、聚集面评估 |
七、区位投资环境综合评估比较 |
八、优势区位投资环境比较 |
第四节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问卷分析 |
第一节 问卷样本结构分析 |
一、依业别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 |
二、依资本额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三、依已投资期间长短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四、依产品内销比例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五、依近三年平均成长趋势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六、依对西部投资环境的认识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七、样本属性之相关分析 |
第二节 投资意愿分析 |
一、愿意投资西部的地区、原因及时期排名 |
二、不愿意投资西部的原因 |
第三节 区位因素分析 |
一、不同业别注重的因素构面 |
二、东西部因素构面比较 |
三、以因素分析及集群分析探讨台商对西部地区的区位选择导向 |
第四节 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对大陆西部发展政策的建议 |
二、对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的建议 |
三、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吸引外资优惠政策 |
附录三: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
附录四: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WTO框架下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研究 ——以银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2 研究对象的限定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架构 第2章 服务业与金融服务贸易的意涵 |
2.1 服务业的意涵 |
2.2 金融服务贸易的定义 |
2.3 WTO对金融服务业的界定 第3章 两岸银行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
3.1 大陆地区近年银行业发展的回顾 |
3.1.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陆金融体制发展 |
3.1.2 国际经济体制的转变 |
3.1.3 持续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 |
3.2 大陆银行业的发展现况 |
3.2.1 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 |
3.2.2 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
3.2.3 金融监督管理体系与金融法规的建立 |
3.2.4 外资银行进驻大陆 |
3.3 台湾地区银行业近年发展现状 |
3.3.1 台湾地区银行业发展回顾 |
3.3.2 台湾地区银行业现况 第4章 加入WTO对两岸银行业的影响 |
4.1 加入WTO对大陆银行业的影响 |
4.1.1 开放银行服务业的承诺 |
4.1.2 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3 加入WTO对大陆银行服务业的影响 |
4.2 加入WTO对台湾地区银行业的影响 |
4.2.1 开放银行服务业之承诺 |
4.2.2 台湾地区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3 WTO对台湾地区银行服务业的影响 |
4.3 两岸银行业的比较分析 第5章 两岸金融业的合作分析 |
5.1 台商在大陆地区的融资问题 |
5.1.1 台商大陆投资营运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
5.1.2 大陆地区外资银行可提供的的金融服务 |
5.1.3 第三地金融机构可提供的金融服务 |
5.1.4 台商实际融资的管道的分析 |
5.2 台商融资的难点 |
5.3 台湾金融机构赴大陆设立网点的主要因素 |
5.3.1 台湾地区政府之相关政策与法规 |
5.3.2 大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
5.3.3 台湾金融机构赴大陆营运可能遇到的法律环境问题 |
5.4 两岸金融机构互设网点的探讨 |
5.5 两岸金融合作的焦点 |
5.6 对银行业者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6)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基本框架 |
六、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
七、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江苏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
一、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 |
二、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
四、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
第三章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 |
一、WTO的《农业协议》 |
二、WTO农业国内支持规则 |
三、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国际比较 |
四、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的现状 |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支持结构与成效 |
一、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发展历程 |
二、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现状 |
三、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评析 |
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与保护政策实施对农户的影响研究 |
第五章 江苏农业竞争力评价 |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
二、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比较 |
第六章 农业支持促进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 |
一、江苏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
二、影响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
三、农业支持对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
四、围绕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调整农业支持政策 |
五、现阶段农业支持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
六、江苏农业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
第七章 农业支持预测 |
一、江苏省加大农业投入的可行性 |
二、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预测 |
三、江苏省农业保险投入需求预测 |
四、江苏农业科技投入需求分析 |
第八章 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一、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
二、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
三、促进农业标准化 |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
五、促进农业经营国际化 |
六、加大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 研究流程 |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 |
2.1 整编期(1945-1952)--战后的台湾经济 |
2.1.1 战后台湾经济情势 |
2.1.2 影响深远的农业改革 |
2.1.3 战后台湾工业发展 |
2.1.4 贸易的开展与币制改革 |
2.2 复兴期(1953-1960)--经建计划开展的台湾经济 |
2.2.1 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 |
2.2.2 国际贸易与工业的发展 |
2.2.3 基础建设的开展 |
2.2.4 本时期总体经济表现 |
2.3 基础期(1961-1972)--摆脱美援自力发展的台湾经济 |
2.3.1 建设计划的持续推动 |
2.3.2 政府部门的具体政策 |
2.3.3 民间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
2.3.4 整体经济的表现 |
2.4 发展期(1973-1985)--台湾经济的黄金十年 |
2.4.1 十大建设的开展 |
2.4.2 石油危机的淬炼 |
2.4.3 对外贸易的起飞 |
2.4.4 台湾自有工业体系的出现 |
2.5 加速期(1986-1996)--迈向科技岛 |
2.5.1 国内外经济情势的挑战 |
2.5.2 六年国建计划 |
2.5.3 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 |
2.5.4 科技产业的崛起 |
2.5.5 科技产业政策之检讨 |
2.6 调整期(1997~迄今)--结构转型的台湾经济 |
2.6.1 经济结构转型 |
2.6.2 开展以制造研发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
2.6.3 来自大陆与全球化体系的挑战 |
2.6.4 WTO的冲击 |
2.6.5 政治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阻力 第三章 台湾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的战略角色 |
3.1 追求成长的台湾企业本质 |
3.1.1 从农业资本转为工业资本 |
3.1.2 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企业变革 |
3.2 公共部门资源投入与经济发展 |
3.2.1 公共部门的资源投入 |
3.2.2 美援与外资政策 |
3.2.3 国际环境与出口导向 |
3.3 台湾企业与大陆经济改革开放 |
3.3.1 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的角色转换 |
3.3.2 台湾企业在大陆的区域发展 |
3.3.3 台湾企业在大陆发展产业分工 第四章 大陆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 |
4.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奇 |
4.2 区域市场经济的形成 |
4.3 软着陆的经济构面分析 第五章 大陆经济发展中的台湾企业--台湾企业个案探讨 |
5.1 顶新康师傅方便面 |
5.2 宜兰食品--旺旺仙贝米果 |
5.3 永恩达芙妮女鞋 |
5.4 和成欣业卫浴设备 |
5.5 丽婴房童装 |
5.6 巨大机械捷安特自行车 |
5.7 宏碁计算机 |
5.8 趋势科技防毒软件 第六章 台湾企业在民族地区之发展战略 |
6.1 大陆西部大开发与台湾经济 |
6.1.1 台湾近年来经济状况 |
6.1.2 台湾企业西进 |
6.1.3 西部大开发对台湾之影响 |
6.1.4 台湾企业对西部大开发建议 |
6.1.5 西部大开发是未来台湾经济的曙光 |
6.2 民族地区引进台资企业战略之研究 |
6.2.1 前言 |
6.2.2 台资企业投资模式分析 |
6.2.3 民族地区吸引台资企业优、劣势分析 |
6.2.4 台资企业投资民族地区优、劣势分析 |
6.2.5 台资企业对民族地区之影响 |
6.2.6 结论 第七章 台湾企业发展战略 |
7.1 台湾企业SWOT分析 |
7.1.1 台湾企业内部环境之优势 |
7.1.2 台湾企业内部环境之弱势 |
7.1.3 台湾企业外部环境之机会 |
7.1.4 台湾企业外部环境之威胁 |
7.2 台湾企业之核心竞争力 |
7.2.1 结盟策略 |
7.2.2 成本策略 |
7.2.3 差异化策略 |
7.2.4 专精策略 |
7.2.5 价格策略 |
7.2.6 提升台湾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八章 台湾企业发展之区位策略 |
8.1 理论探讨 |
8.2 调查分析 |
8.2.1 中小企业方面 |
8.2.2 上市上柜企业 |
8.2.3 跨国企业方面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台湾经济情势 |
9.1.2 两岸经贸关系选项 |
9.1.3 台湾企业因应战略 |
9.2 建议 |
9.2.1 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 Closer Economic Cooperate Framework) |
9.2.2 一条路线两个市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表) 后记 作者声明 |
(8)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9)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中韩经济交流现状 |
2.1 中韩贸易现状及趋势 |
2.2 中韩投资现状及趋势 |
2.3 中国对韩国贸易赤字原因 |
第三章 中韩农业比较分析 |
3.1 国际竞争力概念与分析方法 |
3.2 中韩农林畜产品贸易情况 |
3.3 中韩农业在世界的位置 |
3.4 中韩农产品竞争力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加入WTO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4.1 中国加入WTO概要 |
4.2 中国农业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4.3 对中国加入WTO一年的评价 |
4.4 分析结果 |
第五章 中韩农业交流合作模式及建议 |
5.1 合作的基本方向 |
5.2 多种交流途径的建立与强化 |
5.3 加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
5.4 农产品贸易争端的防止与解决 |
5.5 加强东亚地区的农业合作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宁夏旅游业发展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区域开发理论 |
第二节 区域旅游发展理论综述 |
第三章 宁夏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宁夏经济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状况 |
第二节 宁夏旅游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宁夏旅游业产业地位及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
第四节 宁夏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WTO组织及其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我国加入WTO后宁夏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
第四节 我国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国内外区域旅游业发展先进经验与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外典型区域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以美国迪斯尼集团建造迪斯尼主题公园为例) |
第二节 国内典型区域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以香港旅游业宣传促销策略为例) |
第三节 宁夏与云南省区域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析 |
第六章 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策略选择 |
第一节 适应WTO规划做好长短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第二节 借鉴先进经验实施宁夏旅游业品牌发展策略 |
第三节 突出典型特色扩展新的旅游市场 |
第四节 宁夏旅游业专业人才开发与管理策略 |
第五节 宁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笔者研究生学习期间参与主要研究课题 |
完成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中国加入WTO后宁夏农业对策研讨会”述要(论文参考文献)
-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2]气候变迁下中国粮食安全政策模型之经济分析[D]. 林玉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4]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D]. 李进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5]WTO框架下两岸金融服务业合作研究 ——以银行业为例[D]. 张崇楷.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1)
- [6]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陆建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 高宏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8]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9]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D]. 朴恩喆.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加入WTO后宁夏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叶晓涛. 华侨大学, 2003(04)
标签:WTO论文;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论文; 宁夏旅游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