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软新闻的汉英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翻译,目的论,网站新闻
软新闻的汉英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1](2018)在《网站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高等院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日益增进。高校网站新闻也作为国外了解我国高校教育的窗口显得愈发重要,因此高校网站的新闻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本报告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动态新闻作为翻译材料。根据新闻的特点并与目的论相结合,主要分析新闻标题和主体实例,选取适当翻译方法将网站新闻客观、准确地传递给国外读者,从而更好地让国外读者了解国际教育学院。本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任务描述,描述翻译的任务,翻译文本和目标读者;第二部分为过程描述,主要介绍翻译前的准备工作、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正情况;第叁部分是理论框架,主要介绍指导该翻译任务的理论框架以及对翻译实践中指导作用;第四部分是文章主体,结合目的论的叁原则和相关实例,分别对新闻标题和主体进行分析,说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新闻标题层面,主要从省略、词汇缩写、转换来使新闻标题更加简洁,吸引读者;在新闻主体层面,主要从注释、四字词组翻译、重组、改组以及概括来使新闻主体内容更加精炼,且容易被国外读者理解。第五章为结语,基于翻译任务汉译英的过程,总结了目的论对新闻翻译的指导作用,同时指出自己在翻译新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论述论文写作带来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赖晓凤[2](2018)在《试析新媒体视域下手机报新闻的汉英翻译策略——以China Daily中茶企类新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就新媒体、手机报新闻、China Daily的概念进行简要说明,接着对手机报新闻的特点、新媒体视阈下手机媒体对新闻汉英翻译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最后结合China Daily中的茶企类新闻对新媒体视域下手机报新闻的汉英翻译策略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05期)
辛美慧[3](2018)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新闻汉英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新闻被翻译成英语。新闻有其独有的风格和特点,新闻翻译除了要遵循信息文本一般的翻译原则,还要考虑到新闻文本的特殊性。由于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原则,翻译中译文须体现新闻写作的主要特点,语言表达要尽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在当今时代,新闻翻译担任着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任务,所以作者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新闻翻译的地位尤为重要,因其影响巨大,受众普遍,效果直接。所以新闻翻译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017年,笔者在上海文策翻译有限公司进行了 4个月的汉英新闻翻译线上翻译实习,参与了公司的上海二工大项目。笔者和其他十叁位译员一同参与了该项目的翻译,将一小篇一小篇新闻稿翻译成英文。本文所要进行的研究即是建立在笔者所从事的新闻稿的翻译实践基础之上。本研究以笔者在上海文策翻译有限公司的二工大项目新闻翻译实践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讨汉语新闻稿的英译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阐述了生态翻译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和核心思想,并阐述了生态翻译学在新闻翻译中的应用。然后对翻译实践的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工作进行讨论,并具体概述了新闻的文体特点及翻译要求。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翻译学的叁维论和事后追惩两个方面,分析汉英新闻翻译应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进行翻译,同时分析新闻汉英翻译中的叁类错误,即漏译、中式英语及表达错误。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小结。希望本研究对后续的汉语新闻英译的深入探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李金秋[4](2017)在《天津大学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国内的高水平大学纷纷开始以国际视野来审视自身发展。作为外界了解国内高校的窗口,各高校所建立的英文官网在其对外交流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高校英文官网上的新闻都是通过翻译汉语新闻来制作的,校园新闻英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流的效果,进而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因此翻译在高校英语新闻制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实践报告所基于的文本为笔者所翻译的天津大学官网新闻,内容包括学校近期的院系建设、学术交流以及重要成果等。本文结合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从词语和句子两个层面对天津大学新闻汉英翻译进行分析,探索当涉及文化元素时,文化翻译观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译者采取适当策略和方法的指导作用。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一、任务描述,交代任务背景以及天津大学新闻的特点;二、任务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校对;叁、案例分析,介绍文化翻译观的由来与发展,并结合实例从不同层面分析文化翻译观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四、实践总结,总结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所得。本文力图将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和天津大学新闻汉英翻译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实例将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作用落实到具体的策略方法上,为笔者今后的相关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积累一定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响[5](2014)在《黑龙江民俗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华社新闻稿件基础上,将相关翻译理论“描述翻译学”作为研究出发点,讨论地方民俗新闻特点,在翻译过程中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技巧,针对翻译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甄别中英文表达差异,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找到一种比较科学的翻译策略。对翻译中出现的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的语言意思传达不准确进行细致的研究,总结归纳出一套比较科学并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指导日后的翻译工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9-22)
迟鑫[6](2014)在《功能派翻译理论在高校网络新闻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同国外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作为外界了解我国高校的教育和科研发展情况的快速而有效的新型媒体,高校的网络新闻愈发重要,高校网络新闻的翻译也愈发受到国内各高校的重视。然而当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网络新闻翻译的质量令人不甚满意,中式英语甚至误译现象频发,阻碍了我国高校同国外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有效交流,间接影响了学校的国际合作进程。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推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学校设有专门的翻译团队,致力于学校网络新闻的翻译。团队成员认为有必要寻求一套适合中国海洋大学乃至其他各高校网络新闻翻译的方法。本文作者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中国海洋大学网络新闻的英译。目前国内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新闻翻译的特点及翻译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对于我国高校网络新闻翻译的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而特别具体到中国海洋大学网络新闻的则尚未有人涉及过。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传统对等理论的限制,以翻译目的为核心,主张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为当代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回顾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史,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理论为主体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从功能派翻译理论框架出发,本文作者以中国海洋大学网络新闻翻译为例,定性分析其特点及特殊要求,研究影响中国海洋大学网络新闻翻译的各个因素,以论证在中国海洋大学网络新闻翻译中应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可行性。作者选用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新闻网站上的新闻为文本,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根据中国海洋大学网站新闻的功能及翻译的目的,列举了几种常用且有效的翻译方法或策略:平行文本参照法、信息重组法、总结归纳法、增译、减译及释义法,以期为新闻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希望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为中国海洋大学网络新闻的翻译工作开拓新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其翻译质量,以更好地向外界社会展示学校的风采,推进学校同国外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由于中国海洋大学网络新闻同国内其他高校网络新闻具有很多相似特点,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其他高校新闻翻译者的翻译工作提供思路甚至指导。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我国高校网络新闻翻译的指导意义,值得翻译学家及翻译工作者开展更深一步的研究,作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我国高校网络新闻翻译研究,关注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更广范围的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6-10)
孔珊[7](2014)在《目的论视角下地方电视新闻汉英翻译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电视台的英语新闻节目在对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新闻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英语新闻的传播效果。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电视新闻汉英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视新闻翻译的目的性,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重组、增删或改写,以符合外国观众的思维方式和收视习惯,从而获得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滕梅,胡青[8](2013)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软新闻汉英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理论,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尝试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指导下,探讨软新闻的汉英翻译,研究结果表明,新闻译者在软新闻汉英翻译过程中居中心地位,需从翻译生态环境层面做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的适应性转换选择。(本文来源于《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马钰婷[9](2013)在《功能主义指导下的互联网行业观点新闻汉英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行业观点新闻的概念,英文称view,是指涉及互联网行业的,以数据事实为基础,以互联网投资商和互联网市场主体企业为主要读者的,由互联网行业研究领域的咨询专业人士所撰写的行业分析性新闻评论。观点新闻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主,目的是提供数据分析,宣传企业的专业性,吸引读者成为潜在客户或客户。相同的,互联网行业观点新闻(以下简称view)的翻译所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的观点必须保持真实、客观、公正和一定的专业性。因此,view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实用性”和“专业性”。本研究采用了广泛应用于实用性文本的德国功能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包括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目的论以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本研究针对view的汉英翻译,以艾瑞咨询集团的new汉英翻译为研究语料,进行了文本分析,探讨评析了在功能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介绍了前人的相关历史研究,第叁章就view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第四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功能主义的主要理论以及作为view汉译英翻译研究的有效理论工具——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并详细解释了选择该理论工具的原因。第五章具体地按照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分析了view汉译英翻译的策略。第六章总结了本研究结论以及局限性。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译者重视文本功能的作用和有意识的文本效果;译者正确把握了文本功能,遵循目的论法则,在“功能加忠诚”理论的基础上选择了灵活合适的翻译策略。词汇上讲求语义等值,灵活增减,语法上根据语义选择相应的时态,遵循译入语的语法规范,语篇上重视内在的逻辑关系,准确的使用了语篇衔接。(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3-05-28)
柴金莲[10](2013)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报刊新闻汉英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新闻翻译作为各国之间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用不容小觑,也一度成为研究领域的焦点。新闻承载信息量多面广,涉及语言,文化及交际各方面,所以要求译者能考虑相关诸要素,充分发挥译者主体作用,对文本进行适应与选择,从而增加目的语文本的信度,为此译者需要发挥双重身份对原语文本进行拆解并进行重组或改写,从而形成新的目的语文本。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与新闻翻译的特性不谋而合,都重点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中心作用,对文本进行适应与选择。该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作为研究基础,希望能从新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从而对翻译实践发挥指导作用。本文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依托,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及定性的研究方法详细论述了汉英新闻翻译生态的多层面因素及其与译者的关系。通过对新闻案例的分析来探析译者如何在新闻翻译生态环境的诸要素之间进行适应与选择,从而发挥其中心作用,通过承担语言学家,跨文化交流专家及交际专家的作用来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诸如编译,改写,省略,增译等,以期获得理想的翻译效果和有效的新闻传播。最终体现本论文的意义: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的新闻翻译过程,使得整个新闻文本的信息处理和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值之间达到最大的平衡。与此同时,由于新闻翻译和生态翻译学都强调译者主体性作用的最大化,因此译者在考虑二者的各自特性和综合因素后,所采取的最佳策略对目的语读者及新闻翻译生态环境诸要素的影响,都进一步体现了生态翻译学对诸如新闻翻译的应用性文本的指导意义。通过本论文,作者期望生态翻译学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及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更进一步推动该新兴理论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3-05-19)
软新闻的汉英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就新媒体、手机报新闻、China Daily的概念进行简要说明,接着对手机报新闻的特点、新媒体视阈下手机媒体对新闻汉英翻译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最后结合China Daily中的茶企类新闻对新媒体视域下手机报新闻的汉英翻译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新闻的汉英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琪.网站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山东财经大学.2018
[2].赖晓凤.试析新媒体视域下手机报新闻的汉英翻译策略——以ChinaDaily中茶企类新闻为例[J].福建茶叶.2018
[3].辛美慧.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新闻汉英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李金秋.天津大学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天津大学.2017
[5].李响.黑龙江民俗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4
[6].迟鑫.功能派翻译理论在高校网络新闻汉英翻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
[7].孔珊.目的论视角下地方电视新闻汉英翻译策略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8].滕梅,胡青.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软新闻汉英翻译[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马钰婷.功能主义指导下的互联网行业观点新闻汉英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10].柴金莲.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报刊新闻汉英翻译研究[D].新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