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抗倾覆装置论文和设计-马军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梁抗倾覆装置,抗倾覆装置对称的设置于混合梁桥的混凝土梁与钢梁结合处底面的两侧,且混凝土梁与钢梁结合处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抗倾覆装置;每一抗倾覆装置均包括一外形呈长方体的矩形断面骨架,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梁、钢梁的长度方向平行;矩形断面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块肋板,将矩形断面骨架分割成与混凝土梁连接的牛腿部分和与钢梁连接的钢梁连接部;钢梁连接部籍由焊接方式与钢梁固定;牛腿部分籍由混凝土浇筑于混凝土梁。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桥梁运营状态的受力和变形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主梁整体横向抗倾覆受力,保证在极端情况下不会发生局部失效脱落。

主设计要求

1.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装置(3)对称的设置于混合梁桥的混凝土梁(1)与钢梁(2)结合处底面的两侧,且所述混凝土梁(1)与所述钢梁(2)结合处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抗倾覆装置(3);每一所述抗倾覆装置(3)均包括一外形呈长方体的矩形断面骨架,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混凝土梁(1)、所述钢梁(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块肋板(32),将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分割成与所述混凝土梁(1)连接的牛腿部分(31)和与所述钢梁(2)连接的钢梁连接部(33);所述钢梁连接部(33)籍由焊接方式与所述钢梁(2)固定;所述牛腿部分(31)籍由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混凝土梁(1)。

设计方案

1.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倾覆装置(3)对称的设置于混合梁桥的混凝土梁(1)与钢梁(2)结合处底面的两侧,且所述混凝土梁(1)与所述钢梁(2)结合处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抗倾覆装置(3);

每一所述抗倾覆装置(3)均包括一外形呈长方体的矩形断面骨架,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混凝土梁(1)、所述钢梁(2)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块肋板(32),将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分割成与所述混凝土梁(1)连接的牛腿部分(31)和与所述钢梁(2)连接的钢梁连接部(33);

所述钢梁连接部(33)籍由焊接方式与所述钢梁(2)固定;

所述牛腿部分(31)籍由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混凝土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包括底板(36)、侧板(37)和顶板(38);

所述底板(36)、两块所述侧板(37)和所述顶板(38)籍由焊接方式连接呈长方体;

所述底板(36)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顶板(38)的长度和宽度;

在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对应所述钢梁连接部(33)的部分设有双层所述顶板(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内设有若干横隔板(34),所述横隔板(34)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对应所述钢梁连接部(33)的部分设有最少3块所述横隔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对应所述牛腿部分(31)的部分设有最少2块所述横隔板(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抗倾覆装置(3)之间最少间隔1500毫米至20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抗倾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所述钢梁连接部(33)与所述钢梁(2)之间设有防脱落构造(35);

所述防脱落构造(35)呈矩形板状,一边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固定,另三边籍由围焊固定于相应的所述钢梁(2)的底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梁抗倾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独柱墩钢桥或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桥以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增大桥下净空,减少占地和桥梁美观等多方面优势而在国内外大量推广应用。同时,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汽车超载现象时有发生,极端偏载作用下造成主梁严重侧倾甚至倾覆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的独柱墩桥梁横桥向采用单支点支撑,在超载车辆偏载作用下,结构横向抗倾覆能力差。

为了保证现有独柱墩桥梁的结构安全,本领域通常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对独柱墩桥梁进行抗倾覆加固,现有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将独柱墩改为壁式实体墩,通过梁体顶升在原支座位置两侧增加支座;

二、在独柱两侧增设墩柱,通过梁体顶升之后在新墩柱上安装支座;

三、在原独柱墩顶部设置牛腿式结构形成支座受载面,在牛腿形成受载面两侧安装支座;

四、由于普通橡胶支座抗拉拔能力太弱的缺陷,将原有支座改进为能够满足独柱墩组合梁桥抗倾覆要求的抗拉拔支座。

其中,通过增加墩柱方法虽然能够最为有效提高主梁抗倾覆能力,但对桥下净空和桥梁美观不利。

而通过增设牛腿式结构或抗拉拔支座的方法则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以上加固方法均需对主梁顶升,加固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抗倾覆装置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钢梁抗倾覆装置,实现的目的之一是不影响桥梁运营状态的受力和变形,便于施工及管养;连接能力能够保证主梁整体横向抗倾覆受力,保证在极端情况下不会发生局部失效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梁抗倾覆装置,所述抗倾覆装置对称的设置于混合梁桥的混凝土梁与钢梁结合处底面的两侧,且所述混凝土梁与所述钢梁结合处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抗倾覆装置;

每一所述抗倾覆装置均包括一外形呈长方体的矩形断面骨架,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混凝土梁、所述钢梁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块肋板,将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分割成与所述混凝土梁连接的牛腿部分和与所述钢梁连接的钢梁连接部;

所述钢梁连接部籍由焊接方式与所述钢梁固定;

所述牛腿部分籍由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混凝土梁。

优选的,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

所述底板、两块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籍由焊接方式连接呈长方体;

所述底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顶板的长度和宽度;

在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对应所述钢梁连接部的部分设有双层所述顶板。

更优选的,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内设有若干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更优选的,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对应所述钢梁连接部的部分设有最少3块所述横隔板。

更优选的,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对应所述牛腿部分的部分设有最少2块所述横隔板。

优选的,每两个所述抗倾覆装置之间最少间隔1500毫米至2000毫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断面骨架的所述钢梁连接部与所述钢梁之间设有防脱落构造;

所述防脱落构造呈矩形板状,一边与所述矩形断面骨架固定,另三边籍由围焊固定于相应的所述钢梁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钢梁近梁端通过增设抗倾覆牛腿结构并延伸至混凝土桥跨梁底,主梁刚体倾覆极限状态一侧牛腿结构贴靠混凝土主梁,利用混凝土梁自重达到钢梁抗倾覆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中牛腿结构延伸至混凝土梁部分与混凝土梁存在一定空隙,并不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

本实用新型的牛腿结构在倾覆极限状态下,局部受力能够满足要求,不至在倾覆极限状态下局部失效脱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设置于桥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凝土梁与钢梁结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与钢梁连接的上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钢梁抗倾覆装置,抗倾覆装置3对称的设置于混合梁桥的混凝土梁1与钢梁2结合处底面的两侧,且混凝土梁1与钢梁2结合处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抗倾覆装置3;

每一抗倾覆装置3均包括一外形呈长方体的矩形断面骨架,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梁1、钢梁2的长度方向平行;

矩形断面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块肋板32,将矩形断面骨架分割成与混凝土梁1连接的牛腿部分31和与钢梁2连接的钢梁连接部33;

钢梁连接部33籍由焊接方式与钢梁2固定;

牛腿部分31籍由混凝土浇筑于混凝土梁1。

在某些实施例中,矩形断面骨架包括底板36、侧板37和顶板38;

底板36、两块侧板37和顶板38籍由焊接方式连接呈长方体;

底板36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顶板38的长度和宽度;

在矩形断面骨架对应钢梁连接部33的部分设有双层顶板38。

本实用新型利用钢梁桥跨与混凝土桥跨做连接结构,解决倾覆极限状态时钢梁桥跨与混凝土桥跨整体抗横向倾覆。

抗倾覆装置3在正常状态下不起作用,不影响桥梁运营状态的受力和变形,便于施工及管养。

而在主梁整体横向抗倾覆受力时,保证在极端情况下不会发生局部失效脱落。

在某些实施例中,矩形断面骨架内设有若干横隔板34,横隔板34与矩形断面骨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矩形断面骨架对应钢梁连接部33的部分设有最少3块横隔板34。

在某些实施例中,矩形断面骨架对应牛腿部分31的部分设有最少2块横隔板34。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两个抗倾覆装置3之间最少间隔1500毫米至2000毫米。

在某些实施例中,矩形断面骨架的钢梁连接部33与钢梁2之间设有防脱落构造35;

防脱落构造35呈矩形板状,一边与矩形断面骨架固定,另三边籍由围焊固定于相应的钢梁2的底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钢梁抗倾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4641.8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4(西藏)

授权编号:CN209619830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E01D 19/00

专利分类号:E01D19/00

范畴分类:36A;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011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170号

发明人:马军伟;陆元春;朱敏;周晓宇

第一发明人:马军伟

当前权利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峰

代理机构:31304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钢梁抗倾覆装置论文和设计-马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