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分析

2011年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分析

孙明刘蕊萍(新疆轮台县人民医院841600)

为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等有关抗菌药物的相关规定。笔者调查了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常见Ⅰ类切口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的出院病历94份,对其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为我院适时性监控和管理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内容调查我院2011年全年Ⅰ类切口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出院病历94份。

1.2方法逐项记录患者的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既往史、过敏史、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持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切口愈合情况、疾病转归,医院感染等信息。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在围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制定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对上述统计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见表1)。

表1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评价

2结果

2.1一般情况。手术患者男73例女2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岁,平均年龄30.2岁。青霉素过敏1例。磺胺类过敏1例。无其他药物过敏者。其中伴有高血压7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2例。

2.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2.1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术后用药存在手术类别差异。有42.6%的给药是>术前2h的,各类手术术前0.5~2h给药的比率为20.2%。无术后24h内停药的病例,术后用药48h、72h、96h、≥120h的病例分别占6%(6例)、31.9%(30例)、27.7%(26例)、34%(32例),100%的患者术后预防用药超过48h。(见表2)

表2各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术后应用时间的情况【n[%]】

2.2.2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与频次。94例

手术患者全部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共涉及六类八个品种。使用类别比较分散,头孢硫咪,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相对集中,分别占18.1%和17.0%,14.9%,一代头孢17例次,占18.1%(见表3)

2.2.3联合用药和更换用药情况。94例手术患者中联合用药18例,占19.1%。多做联合用药物为头孢类联合奎诺酮类药物。

3讨论

3.1预防用药应把握适应症。根据“卫办医改发[2009]38号通知”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对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力有缺陷等高危患者时方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且要严格掌控适应症,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本次调查的94例Ⅰ类切口手术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40例占42.6%,术后>72h使用抗菌药物30例,占术后用药的31.9%,而具有高危因素和相关适应症的患者仅有6例,占6.4%。存在使用抗菌药物适应症掌握不严,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这不但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应杜绝此种行为。

3.2预防用药应正确选择药物。一类切口手术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药物选择应以一代头孢类(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和青霉素为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调查中我院以上三种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一代头孢的仅有17例,占18.7%。根据卫办医改发[2009]38号通知要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但调查中有3例(占3.2%)的病人在无任何指征下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临床用药。

3.3联合用药应指征明确。指征包括:病原学等查明的严重感染、使用一种抗菌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或混合性感染、因病情需长期用药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的患者,调查中联合用药9例,占9.6%,均缺乏联合用药指征。

3.4预防用药应把握时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预防用药应控制在术前0.5~2h内,本次调查中仅有19例(占20.2%)患者是在术前0.5~2h内给药,而有40例(占42.6%)的患者是在术前2h前就已给药了,应引起重视。

3.5预防用药应控制用药时间。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Ⅰ类切口手术术后预防用药不应超过24h。调查中术后用药48h、72h、96h、≥120h的病例分别为6例占6.4%,30例占31.9%,26例占27.7%,32例占34.0%。即96%的患者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了48h,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为121h,远远超出术后预防性是哟很难过抗菌药物不超过24h规定。且过长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均缺乏临床指征。根据《外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南》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提示,规范化的短程用抗菌药物就完全可以起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且与长时间用药无显著差异,而且长时间用药反而容易导致耐药菌发生和机体二重感染。

由上可知,我院在Ⅰ类切口手术中存在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不严、用药种类选择不当、给药时机掌握不佳及疗程过长等现象。这也使得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规范用药行为的工作更加迫切。

标签:;  ;  ;  

2011年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