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力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构,工作台,杠杆,构型,冲压机,电信号,液压缸。
增力机构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邢丽红,王竹君[1](2019)在《重型回转工作台的复合增力夹紧机构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解决重型回转工作台直线运动中滑座的夹紧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楔形块与菱形块复合增力夹紧机构,其工作原理是依靠楔形块增力机构和菱形块增力机构产生的力夹紧滑座,并通过菱形块机构进行自锁。对菱形块增力机构和楔形块增力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和计算。经过生产实际的验证,有效解决了重型回转工作台滑座夹紧的可靠性问题,确保产品安全使用。(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07期)
邢丽红,刘薇[2](2019)在《钳形杠杆增力夹紧机构在重型回转工作台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钳形杠杆增力夹紧机构在重型回转工作台上的应用,从结构原理和机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回转工作台所需的夹紧力、夹紧点所要的夹紧力、碟形弹簧机构的夹紧力和油缸推力的计算和比较,得出采用钳形杠杆增力后的夹紧力,完全满足重型回转工作台夹紧力的要求。经生产实际验证,钳形杠杆增力夹紧机构具有技术效果优良,夹紧力大、能耗低、受力好、精度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02期)
李科,严慧[3](2018)在《直动型液压增力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液压增力装置无法直接增力的不足,对一种能直接动作的直动型液压增力机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叁维建模和快速原型制造得到该机构的样品并进行了试验。本体上移的现象出现后,增加了夹持部,实现了增力部的增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不仅具有增力效果,而且避免了中间环节,施力部直接做直线运动,并简化了装置。(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8年07期)
周博[4](2018)在《平面增力机构构型综合及插针增力机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提升,机械系统朝着复杂化、高速化、超精度的方向发展,力放大技术已成为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增力机构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极其普遍,但是对于力放大机构的分类、增力机构构型设计等问题仍有大量的工作有待去开展。本文以基本力放大单元为对象,研究了增力机构的构型综合设计及其应用,具体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根据具有增力效应的基本机构单元的共同特性,提出了基于长度效应、角度效应、面积效应的基本力放大机构分类方法。从工程实际出发对现有的增力机构进行归类总结,得到了叁类效应增力机构所包含的11种基本力放大单元;对该11种力放大单元的特征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力增益系数表达式及力放大的适用条件。其次,进行了串并混联增力机构拓扑构型的综合设计。以长度效应和角度效应两种形式的力放大单元为对象,研究由这两类效应所能组合得到的增力机构类型。对其9种基本力放大单元进行增力机构的构型组合创新设计,得到二级串联增力机构类型,并给出了构型简图。研究了叁级串联增力机构的构成形式,得到叁级串联增力机构类型,以长度-角度-长度叁级串联增力机构为例,给出了构型简图。讨论通过并联组合创新设计得到增力机构构型的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串并联机构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力放大单元的串联与并联进行组合创新设计得到混联增力机构的构成方法。以2S1P混联组合模式中的第(4)种拓扑类型为例,研究了该类机构的组成形式并给出了构型简图。最后,基于混联增力机构拓扑构型3S3P中的典型构型实例,设计了一款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精密插针机构。按照插针机构设计的要求,进行了机构方案设计和尺度设计。基于矢量法列出了机构的闭合回路方程,通过Newton-Raphson法对叁角函数超越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完成了机构的位置分析。根据全微分理论,对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误差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机构的力增益变化曲线。完成了插针机构整体模型的结构设计,并基于ABAQUS和ADAMS对机构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进而验证了所设计插针机构运动的正确性。进行了实验样机的研制与测试,整体上,样机在空间尺度、工作性能、操作功能、机构锁止、定位精度等方面均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崔业军,张松[5](2016)在《基于双向对称滑动丝杆与铰杆增力机构的绿色伺服夹具》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基于双向对称的滑动丝杆和机械铰杆增力机构的夹具系统,在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该夹具系统以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相配合,经左右旋滑动丝杆带动螺母上的铰杆增力机构运动,使得封闭液压腔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推动活塞杆进行夹紧动作。本夹具系统结构柔性和适应性能好、运动精确、夹紧效果好,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绿色夹具。(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6年06期)
陈子龙,景文川,余容,何朝明[6](2016)在《基于杠杆增力机构的货运索道小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货物运输越来越受到重视.索道运输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拥有成本低、施工方便并不受气候影响等诸多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货运索道大多数采用基于螺栓的固定式抱索器,而且多采用人工进行行走小车的脱挂索动作,因此工作效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对行走小车结构进行优化,将杠杆增力机构应用于小车结构中,使得小车的挂重车体自身重量放大,实现行走小车的自动挂索;在抱索车体的自重下实现自动脱索.经实验证明,优化后的行走小车能够应用于环境复杂的工作场所,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晓光,张进良,刘春驰,刘亮亮[7](2016)在《放顶煤液压支架立柱增力机构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介绍了液压支架立柱的增力机构,这种机构由两个液压缸和多个连杆组成替换了原有的四柱式支撑,改善支撑机构的受力情况,使液压缸所受到的静载荷和动载荷都非常小,工作更加稳定,大大提高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和节约维修成本。(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6年12期)
王珺[8](2016)在《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增力机构设计和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骨骼机器人下肢是一种可穿戴的人机交互设备,将外骨骼的机械承力刚度和穿戴者的自由行动意图合二为一的现代化产品。它能在救灾、格斗、国防、工业等诸多领域起到关键作用,让人体的运动能力得到增强,提高穿戴者的运动机能指标。本文的研究针对外骨骼通过机械来增能的细分领域,运用人机工程学和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人体下肢解剖学的研究合理安排自由度以及提取外骨骼的尺寸数据,最终创新性的设计并验证了一套能实现增能的外骨骼下肢机械结构。同时配合外骨骼设计了控制系统,采用Arduino控制板作为控制中心,电位器进行感应,通过离散化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对应控制电缸的脉冲数来适应相应外骨骼部位的运动。外骨骼模拟人行走步态,通过D-H矩阵方程建立下肢摆动角度值和机器人运动位姿的关系,运用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仿真,避免工程上不必要的损失,制作了左髋关节样机,并且设计并进行了表面肌肉电信号验证实验对外骨骼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外骨骼机器人下肢样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都经过反复的运行使其能够在一定使用次数内保持功能稳定。外骨骼的控制核心Arduino单片机通过硬件系统,能够在较小的响应时间内产生外骨骼相应的运动。本文为采用机械机构实现提高外骨骼下肢增能性能的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起到拓宽外骨骼机器人下肢研究思路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3-09)
魏晓辉,仲太生,詹俊勇,项余建,周健[9](2016)在《SIP-160伺服压力机多杆增力机构自锁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伺服压力机多杆增力机构设计不合理,压力机滑块会在上死点附近发生杆系卡死现象,其主要原因为多杆增力自锁引起。本文对多杆增力机构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多杆增力机构自锁的原因,对现有多杆增力机构提出优化方案并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优化方案。(本文来源于《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秦培亮,王洋,王明娣[10](2014)在《气动肌腱驱动的基于叁级增力机构的冲压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杆件可重构的设计理念,通过对Toggle及杠杆机构串联组合重构出不同的增力机构,介绍了利用直径不同的2只气动肌腱与可重构Toggle及杠杆机构进行组合创新设计的冲压机,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该冲压机可满足不同生产情况的要求,适应了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4年10期)
增力机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钳形杠杆增力夹紧机构在重型回转工作台上的应用,从结构原理和机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回转工作台所需的夹紧力、夹紧点所要的夹紧力、碟形弹簧机构的夹紧力和油缸推力的计算和比较,得出采用钳形杠杆增力后的夹紧力,完全满足重型回转工作台夹紧力的要求。经生产实际验证,钳形杠杆增力夹紧机构具有技术效果优良,夹紧力大、能耗低、受力好、精度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力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邢丽红,王竹君.重型回转工作台的复合增力夹紧机构的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2].邢丽红,刘薇.钳形杠杆增力夹紧机构在重型回转工作台上的应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3].李科,严慧.直动型液压增力机构[J].煤矿机械.2018
[4].周博.平面增力机构构型综合及插针增力机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5].崔业军,张松.基于双向对称滑动丝杆与铰杆增力机构的绿色伺服夹具[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6
[6].陈子龙,景文川,余容,何朝明.基于杠杆增力机构的货运索道小车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6
[7].张晓光,张进良,刘春驰,刘亮亮.放顶煤液压支架立柱增力机构的优化设计[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
[8].王珺.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增力机构设计和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6
[9].魏晓辉,仲太生,詹俊勇,项余建,周健.SIP-160伺服压力机多杆增力机构自锁分析与优化[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6
[10].秦培亮,王洋,王明娣.气动肌腱驱动的基于叁级增力机构的冲压机设计[J].机械制造.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