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论文_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高中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物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料,土壤,养分,重金属,黄壤,肥力,植物。

有机物料论文文献综述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高中超[1](2019)在《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配施后对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主要特性的早期影响,在2016-2017年设免耕(No tillage(NT))、浅翻(Shallow tillage (ST))、深翻(Deep tillage (DT)) 3种耕作措施,分别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单施化肥处理(CK)、施用有机肥(Manure (M))和秸秆还田(Straw (S)),调查玉米出苗率、土壤温度,分析了玉米拔节期土壤有关特性。结果显示:从3种耕作措施来看,玉米苗期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ST处理显着提高了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而DT将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提高了16%,在25 cm层次无明显差异。NT处理的出苗率仅为40%,ST和DT达到了70%左右。玉米拔节期,无论0~20 cm还是20~40 cm土层,施用有机肥和秸秆均能明显提高DT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DTM和DTS分别提高了30. 3%~40. 9%,58. 9%~86. 1%,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耕作措施对于短期内提高土壤有机碳的效果不明显,施入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均显着提高了土壤中0~20 cm、20~40 cm土层游离态轻组有机碳的含量。3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较小,但是施入秸秆和有机肥影响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影响程度分别介于-3. 9%~288. 6%和-30. 3%~124. 4%,其中20~40 cm土层提升效果优于0~20cm土层。不同处理显着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效磷、土壤有机碳和游离体态轻组的含量,同时秸秆还田对于提升土壤游离态轻组、微生物量碳和氮的效果显着,这些敏感指标受到有机物料与耕作方式的交互作用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4期)

郭振[2](2019)在《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碳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砒砂岩与风沙土作为毛乌素沙地两种利用率低且危害严重的两种自然资源,在实现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战略和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本研究依托砒砂岩与沙复配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选择单施化肥(CK)、施用秸秆(C1)、施用微生物菌剂(C2)、施用有机肥(C3)和施用油渣(C4)共5个处理进行碳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CK和C3处理在土层深度为40cm时有机碳含量最低,C4处理在土层深度为50cm时有机碳含量最低,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C1和C2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线性递增趋势。0-20cm和20-60cm分别以C3和C1处理的有机碳含量较高。不同处理的全氮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增加变化各异,但整体呈现为线性递减的变化趋势,0-20cm以C3处理的全氮含量最高,20-60cm施有机物料处理的全氮含量均低于CK处理。综上,施用有机肥可促进0-20cm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9期)

李春喜,李斯斯,邵云,马守臣,刘晴[3](2019)在《减氮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酶活性及其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单施氮肥(CK,施纯氮270kg/hm~2)、秸秆还田(J,较CK减氮20%)、秸秆还田+牛粪(JF,较CK减氮20%)、秸秆还田+菌渣(JZ,较CK减氮20%)4种不同培肥处理,对麦田0~60cm土层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季0~20cm土层各处理在拔节期脲酶活性最大,20~40cm土层JF处理在拔节期和开花期脲酶活性最大;在0~20和20~40cm土层JF处理在拔节期蔗糖酶活性显着高于CK处理。除J处理外,其他处理在0~20cm土层拔节期有机碳含量最大,且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JF处理最大,其次是JZ处理;在0~20cm土层各生育时期JF处理的全氮含量均最大,且显着高于CK处理。减氮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且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在减施氮肥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宋姿蓉,俄胜哲,袁金华,贾武霞,曾希柏[4](2019)在《不同有机物料对灌漠土重金属累积特征及作物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灌漠土中重金属含量、形态赋存特征及作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有机物料农业安全利用及土壤有机培肥中重金属累积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鸡粪、牛粪、猪粪、菌渣、污泥和沼渣对灌漠土几种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赋存形态及小麦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长期(7年)施用鸡粪、猪粪、污泥的处理显着增加了灌漠土中Cu、Zn含量,增加量为猪粪>鸡粪>污泥,其中Cu含量分别增加了62.20%、20.10%和10.26%,Zn含量分别增加了79.98%、39.24%和18.31%,并与施用年限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种有机物料施用下Cu平均每年累积速率为4.16、1.25和0.97mg·kg~(-1)·a~(-1),Zn平均每年累积速率为11.04、4.86和2.59 mg·kg~(-1)·a~(-1)。但施用上述3种有机物料对Cd、Cr、Pb和Ni含量没有显着影响。施用牛粪、菌渣和沼渣对灌漠土中重金属含量亦无显着影响。施用鸡粪、猪粪、污泥还显着影响了土壤中Cu、Zn赋存形态,增加了土壤中Cu、Zn各有效赋存形态的含量和占总量的比例,显着提高了灌漠土中Cu、Zn有效态的含量,显着增加了小麦根和秸秆中Cu、Zn的含量,其中猪粪影响最大。【结论】猪粪、鸡粪、污泥长期施用可导致灌漠土中Cu、Zn快速累积并提高Cu、Zn的生物有效性,其中猪粪的作用尤为明显。在施用有机物料培肥土壤时,要特别关注其中Cu、Zn的含量,以确保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夏东,王小利,冉晓追,赵义国[5](2019)在《不同有机物料在黄壤旱地中的腐解特性及养分释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猪粪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网袋填埋法,结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在等碳量还田条件下翻埋入黄壤旱地后的腐解特性和养分释放特征。以期为贵州省黄壤旱地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180 d腐解后,不同有机物料腐解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的趋势,叁种有机物料累计腐解率为60.98%~62.69%,表现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猪粪;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处理腐解率最低,达到腐解平衡的时间较短;水稻秸秆和猪粪养分释放率均表现为钾>磷>氮>碳,玉米秸秆养分释放率表现为钾>磷>氮>碳;有机物料中碳、氮、磷和钾的释放率分别为58.50%~78.75%、54.96%~69.26%、75.29%~91.66%和93.49%~98.07%。总体表现为秸秆类累积腐解率大于粪肥,各有机物料中钾素释放速率较高,施用玉米秸秆维持并提高旱作黄壤肥力的较好措施。(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郭军玲,金辉,郭彩霞,王永亮,杨治平[6](2019)在《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同盆地苏打盐化土上,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的影响,明确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主要盐碱指标的相关关系,为苏打盐化土改良及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6—2017年在山西省北部怀仁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对照(CK)、风化煤、生物炭、牛粪和秸秆5个处理,各处理有机物料施用量按照每年9000 kg/hm~2等有机碳投入量折算,收获时对春玉米进行测产。2017年春玉米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总量(S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易氧化有机碳(EOC)、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分析土壤活性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盐碱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生物炭和秸秆处理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差异,而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春玉米产量则分别显着提高30.2%和30.3%。添加有机物料促进了0—20 cm土层SOC累积,其中以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效果最佳,较CK分别提高47.6%和36.1%。在有机碳组分方面,风化煤和牛粪处理提高WSOC、EOC含量的效果显着高于生物炭、秸秆处理;风化煤、牛粪和秸秆处理的LFOC含量显着高于生物炭处理。四类有机物料处理的WS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差异不显着,牛粪处理的占比显着高于CK。E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以牛粪处理最高,风化煤次之,且二者均显着高于CK处理;LFO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则表现为秸秆、牛粪>风化煤、生物炭> CK。此外,添加有机物料能有效降低0—20 cm土层土壤pH、电导率(EC)和碱化度(ESP),其中以风化煤和牛粪处理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OC与pH、EC和ESP呈显着负相关。【结论】通过有机物料改良效果比较,发现牛粪和风化煤处理能促进苏打盐化土有机碳累积,提高可溶性、易氧化态及轻组有机碳组分在总有机碳中的占比,降低土壤pH、EC和ESP,明显提高春玉米产量。因此,风化煤和牛粪是山西北部苏打盐化土良好的改良剂。(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高云,柏宏成,叶碧莹,魏世强[7](2019)在《叁种有机物料组成性质及其对土壤Cd形态与水稻Cd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有机物料对土壤Cd形态和水稻Cd含量的影响,于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在温室大棚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在不同外源Cd浓度处理下,通过分析对照组(CK)及施加猪粪堆肥(PM)、腐殖土(HM)、污泥堆肥(CS)对水稻Cd含量的影响,探究有机物料活性组分差异与水稻Cd含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叁种有机物料含氧官能团含量和极性大小顺序均为HM>CS>PM。施加叁种有机物料都有利于缓解土壤Cd污染对水稻的生长毒害作用。外源Cd浓度为2 mg·kg~(-1)时,施用PM、HM和CS后的水稻籽粒Cd浓度较对照分别降低17.24%、32.41%和17.93%。且施用HM后,水稻籽粒Cd最高浓度为0.19 mg·kg~(-1),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要求。而在外源Cd浓度达到10 mg·kg~(-1)时,仅施加PM可使水稻籽粒Cd浓度降低,但仍不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水稻籽粒Cd含量与土壤可交换态Cd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水稻根Cd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含氧官能团丰富、极性大的HM降低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效果最好。有机物料主要通过改变土壤Cd赋存形态,降低水稻根系对土壤Cd的吸收富集,抑制Cd向籽粒转运,进而影响Cd在水稻体内含量。(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绩,姚桂华,倪幸,赵科理,柳丹[8](2019)在《交流电场联合有机物料强化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盆栽实验,通过施加多种强度的交流电场(0、0.5、1.0 V·cm~(-1))和不同种类的有机物料(黄腐酸钾、紫云英),研究了交流电场及其与有机物料联合对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交流电场促进了东南景天的生长和对重金属的吸收,以0.5 V·cm~(-1)作用最佳,在电场处理组20 d后东南景天地上部Cd积累量比不施加电场的处理组提高了48.1%。交流电场和有机物料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东南景天对土壤镉的累积,施加黄腐酸钾处理组有利于土壤酸可提取态Cd的提高,比对照组提高了16.35%。在交流电场为0.5 V·cm~(-1)条件下,以0.3%施用效果最佳,施加黄腐酸钾和紫云英分别是对照组(施加交流电场,不施加有机物料)的3.65倍和1.73倍。有机物料和交流电场的共同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东南景天镉的积累。(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彩云,吴景贵,何瑞成,姚颜莹,孙玲[9](2019)在《半分解有机物料覆盖对鸡粪中NH_3及H_2S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鸡粪堆放过程中NH_3和H_2S的释放,以覆盖半分解有机物料与不添加物料鸡粪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半分解有机物料的覆盖量来探究其对鸡粪中NH_3和H_2S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炭、菌渣、生物炭覆盖均能有效抑制鸡粪中NH_3及H_2S释放,草炭抑制效果最佳,菌渣次之,生物炭第叁;腐解牛粪覆盖对鸡粪中NH_3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但不易于H_2S控制;牛粪、草炭、菌渣覆盖量均为15%抑制效果最好,生物炭覆盖量为10%抑制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子骁,邓良基,周伟,陈露丹,邹光基[10](2019)在《有机物料对宅基地复垦土壤培肥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成都平原宅基地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空白对照(CK)、常规化肥(CF)、全量秸秆还田(T1)、高量秸秆还田(T2)、全量菌渣还田(T3)、高量菌渣还田(T4)、全量猪粪还田(T5)、高量猪粪还田(T6)共8个处理,研究复垦宅基地耕作层(0~20 cm)土壤容重、孔隙度、酸碱度、总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共10个指标的变化并开展综合评价。秸秆、菌渣、猪粪3种农业废弃物与化肥配施处理下宅基地复垦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总有机碳、全磷、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P<0.05)。总有机碳及全量养分变化结果表明,T6处理提升效果最优;速效养分变化结果以T4处理提升效果最佳;综合肥力评价结果表明,T4处理提升效率最高,年均提升0.385级肥力。高量菌渣还田(T4)处理推荐为最优培肥方案:小麦季施菌渣8 507 kg/hm~2、尿素307 kg/hm~2、过磷酸钙825 kg/hm~2、氯化钾38 kg/hm~2,玉米季施菌渣9 411 kg/hm~2、尿素324 kg/hm~2、过磷酸钙925 kg/hm~2、氯化钾172 kg/hm~2。(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4期)

有机物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砒砂岩与风沙土作为毛乌素沙地两种利用率低且危害严重的两种自然资源,在实现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战略和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本研究依托砒砂岩与沙复配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选择单施化肥(CK)、施用秸秆(C1)、施用微生物菌剂(C2)、施用有机肥(C3)和施用油渣(C4)共5个处理进行碳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CK和C3处理在土层深度为40cm时有机碳含量最低,C4处理在土层深度为50cm时有机碳含量最低,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C1和C2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线性递增趋势。0-20cm和20-60cm分别以C3和C1处理的有机碳含量较高。不同处理的全氮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增加变化各异,但整体呈现为线性递减的变化趋势,0-20cm以C3处理的全氮含量最高,20-60cm施有机物料处理的全氮含量均低于CK处理。综上,施用有机肥可促进0-20cm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物料论文参考文献

[1].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高中超.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配施后对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9

[2].郭振.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碳氮含量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3].李春喜,李斯斯,邵云,马守臣,刘晴.减氮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酶活性及其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9

[4].宋姿蓉,俄胜哲,袁金华,贾武霞,曾希柏.不同有机物料对灌漠土重金属累积特征及作物效应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

[5].夏东,王小利,冉晓追,赵义国.不同有机物料在黄壤旱地中的腐解特性及养分释放特征[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

[6].郭军玲,金辉,郭彩霞,王永亮,杨治平.不同有机物料对苏打盐化土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7].刘高云,柏宏成,叶碧莹,魏世强.叁种有机物料组成性质及其对土壤Cd形态与水稻Cd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8].陈绩,姚桂华,倪幸,赵科理,柳丹.交流电场联合有机物料强化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J].环境工程学报.2019

[9].王彩云,吴景贵,何瑞成,姚颜莹,孙玲.半分解有机物料覆盖对鸡粪中NH_3及H_2S释放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

[10].刘子骁,邓良基,周伟,陈露丹,邹光基.有机物料对宅基地复垦土壤培肥效果评价[J].土壤.2019

论文知识图

现代黄河叁角洲地貌单元与土壤盐渍化...实验区所处黄河叁角洲位置示意图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库尔勒香梨叶...土壤溶液中硝氮与氨氮含量在施用有添加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土壤活性...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库尔勒香梨叶...

标签:;  ;  ;  ;  ;  ;  ;  

有机物料论文_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高中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