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条件下论文_朱克明,郑志锋,李振杰,尤俊衡,郑云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临界条件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临界,耐热钢,二氧化,烷基化,直链,省煤器,升力。

超临界条件下论文文献综述

朱克明,郑志锋,李振杰,尤俊衡,郑云武[1](2019)在《亚临界条件下水相液化烟草工艺及产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烟叶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制备液化物。以液化提取率为目标,对影响烟叶提取率的液料比、液化温度、液化时间叁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实验来确定了烟叶最佳液化工艺。分别使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对液化物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萃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的最优液化工艺是液料比为15∶1,液化温度为180℃,液化时间为2 h。影响烟草提取率的顺序为:液化温度>液化时间>液料比,液化温度对提取率有显着影响。石油醚萃取液中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二氯甲烷萃取提取液得到的化合物成分较全。(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李岩岩,侯保山,朱光宇,张国安[2](2019)在《超临界CO2条件下碳钢腐蚀行为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的日益成熟,其捕获的CO_2用于驱油以提高石油开采收率(CO_2 enhanced oil recovery, CO_2-EOR)受到了油田工作者的青睐。但CO_2-EOR中CO_2气体的注入常常会引起管道用钢的CO_2腐蚀问题,这对于保障油田的安全运行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超临界CO_2腐蚀问题。对于钢的CO_2腐蚀问题,油田工程师们一直渴望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但现有(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任杰,邓优,周子健,慎炼[3](2019)在《近临界条件下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进行近临界条件下的AlPO_4-5分子筛催化剂上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利用反应实验数据进行反应动力学模拟研究,确定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_V~(app))和外扩散传质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k_V~(app)在较低温度下随着反应压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在较高温度下呈现减小趋势。通过分子团簇分析,这种压力影响是压力对总反应活化能和内扩散系数影响的综合结果。基于总反应活化能与反应压力的线性关系,确定了表观活化能和活化体积。建立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频率因子、外扩散传质模型参数与反应条件的数学关系式。模型预测结果显示,烯烃转化率随着空塔流速增大;在消除外扩散影响情况下,在温度578~588 K、压力3.0~4.0 MPa、WHSV=0.5 h~(-1)的条件下,烯烃转化率接近100%。(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区文翰[4](2019)在《660MW超超临界锅炉供水紧张条件下水位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某电厂二期#3、#4机组的锅炉是由北京巴布科克和威尔科克斯公司出产的超超临界锅炉,立式安置的汽水分离器、储水箱、循环泵、相应阀门、相应管道及各个附件等构成了该锅炉的启动系统,在锅炉启停过程当中,为确保整个机组启动安全,增快机组启动速率,降低高品质工质损耗,保护受热面不因汽温剧烈变化而受损害,储水箱水位的控制策略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供水紧张条件下,燃煤发电机组对水位控制要求更高。(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吴迪,刘雪莹,孙可明,辛利伟,苗丰[5](2019)在《热力耦合条件下超临界CO_2驱替煤层CH_4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煤层CH_4抽采效率,利用自主研发的实验系统,模拟超临界CO_2在深部煤层中驱替CH_4的过程,开展了不同温度和注入压力条件下原煤试样中超临界CO_2渗流、吸附及驱替CH_4实验。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条件下,随着超临界CO_2注入压力逐渐增大,煤体渗透率提高,CO_2吸附量增加。超临界CO_2注入压力和温度对驱替效果影响显着。不同温度条件下,当超临界CO_2注入压力从8MPa增至12MPa,CH_4驱替量平均增长了0.076cm~3/g,CH_4驱替效率增加了17%~23%,超临界CO_2置换体积比呈线性递减趋势;相同注入压力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0℃,驱替效率平均增加8%,置换体积比平均下降0.5。研究结果为高效抽采煤层CH_4和实现CO_2封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3期)

张亚丽,王志强,曾泓凯,秦娜[6](2019)在《薄膜在滑动接触临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及失效位置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于膜/基系统在发生预滑动现象时的力学性能的有限元研究较少。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二维半无限大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探讨了薄膜/基体的弹性模量比、薄膜表面摩擦系数和薄膜厚度等参数对滑动接触临界条件下系统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最大Mises应力和膜/基屈服强度比对系统起始屈服失效位置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最大Mises应力值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使得最大Mises应力位置移向薄膜表面;软膜系统内部所受应力值相对较小,而硬膜系统内部所受应力值则相对较大且薄膜表面是最大Mises应力的主导位置,增加膜厚会减小界面和基体内部所受应力;表面摩擦系数较高时,膜/基界面和薄膜表面是系统起始屈服失效的主要位置;膜厚的增加导致了薄膜表面发生屈服失效的几率升高,且在硬膜系统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薛子明,雷卫宁,王云强,钱海峰,李奇林[7](2019)在《超临界条件下脉冲占空比对石墨烯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化石墨烯(GO)为第二相添加物,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CF-CO_2)辅助脉冲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研究了脉冲占空比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和氧化石墨烯共同作用可以显着细化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复合镀层镍衍射晶面(111)和(200)峰位的变化说明结晶过程中择优取向发生了改变;占空比参数的变化,对镀层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当占空比为50%时,超临界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值高达756.8HV_(0.2),磨痕截面积为4385μm~2,与普通条件下制备出的镍基石墨烯复合镀层相比,其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了1.6倍和11倍。(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梁志远,桂雍,赵钦新[8](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3种典型耐热钢腐蚀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临界电站锅炉蒸汽侧氧化皮剥落严重,主要研究了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系统高温部件材料腐蚀问题。选取典型耐热钢T91、TP347HFG和Sanicro 25为实验材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实验系统上进行650℃、15 MPa工况条件下500 h的腐蚀实验。腐蚀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天平测得耐热钢腐蚀前后的质量变化;利用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辉光放电光谱仪对耐热钢表面腐蚀产物进行物相和成分表征以获得耐热钢的腐蚀行为。腐蚀质量增量结果表明,3种耐热钢的腐蚀动力学符合抛物线腐蚀规律,且T91腐蚀质量增量高于其他两种奥氏体耐热钢。微观表征结果显示,耐热钢T91表面腐蚀产物从二氧化碳/氧化物界面到基体依次为Fe_3O_4、(Fe,Cr)_3O_4和弥散于基体的碳化物,而奥氏体耐热钢腐蚀产物从气固界面到基体主要为Cr的氧化物、Mn和Si的氧化物和碳化物。耐热钢腐蚀产物表面观察到了碳的沉积现象。基于耐热钢表面的腐蚀产物,提出了利用腐蚀退化深度表征耐热钢的抗腐蚀性能。3种耐热钢的腐蚀退化深度从大到小依次为Sanicro 25、TP347HFG和T91。(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韩江华[9](2019)在《亚临界条件下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副产物中有机氯化物的定性检测及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一种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和拔出轻组分中有机氯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检测方法。样品来自于亚临界条件下地沟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总氯含量较高。在GC-MS分析之前采用正己烷萃取脱除样品中的脂肪酸甲酯和游离脂肪酸等脂溶性干扰组分,对参考标准样品3-氯代甘油和2-氯代甘油以及样品的脱脂水相部分进行苯硼酸衍生化、正己烷萃取、浓缩等处理,经正己烷复溶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副产物中的有机氯化物主要为3-氯代甘油和2-氯代甘油。参考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和生物柴油制备工艺对有机氯化物的来源进行了讨论,推断原料地沟油中存在的大量无机氯盐是导致产生3-氯代甘油和2-氯代甘油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04期)

颜建国,朱凤岭,郭鹏程,罗兴锜[10](2019)在《高热流低流速条件下超临界CO_2在小圆管内的对流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取高热流、低流速条件下超临界CO_2的传热规律,开展了超临界CO_2在内径2 mm水平小圆管内对流传热试验研究,并重点探讨了变物性、浮升力和热加速等效应对传热过程的影响。试验参数范围:系统压力7.6~8.4 MPa,质量流速400~500 kg/(m~2?s),热通量0~200 kW/m~2,流体温度20~60℃,Reynolds数1.2×10~4~4.3×10~4。分别采用Gr/Re~2和Kv作为浮升力效应和热加速效应的判别因子。结果显示,在高热流低流速工况下,浮升力效应显着(Gr/Re~2>10~(-3)),同一个截面处的上壁面传热系数始终小于下壁面传热系数。浮升力效应是高热流低流速工况下传热恶化的主要诱发因素。试验中热加速因子较小(Kv<8.5×10~(-7)),其效应可以忽略。将试验数据与典型的传热经验关联式作对比,结果表明Liao-Zhao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吻合。(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超临界条件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的日益成熟,其捕获的CO_2用于驱油以提高石油开采收率(CO_2 enhanced oil recovery, CO_2-EOR)受到了油田工作者的青睐。但CO_2-EOR中CO_2气体的注入常常会引起管道用钢的CO_2腐蚀问题,这对于保障油田的安全运行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超临界CO_2腐蚀问题。对于钢的CO_2腐蚀问题,油田工程师们一直渴望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但现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临界条件下论文参考文献

[1].朱克明,郑志锋,李振杰,尤俊衡,郑云武.亚临界条件下水相液化烟草工艺及产物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9

[2].李岩岩,侯保山,朱光宇,张国安.超临界CO2条件下碳钢腐蚀行为预测[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3].任杰,邓优,周子健,慎炼.近临界条件下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石油化工.2019

[4].区文翰.660MW超超临界锅炉供水紧张条件下水位控制策略[J].广东科技.2019

[5].吴迪,刘雪莹,孙可明,辛利伟,苗丰.热力耦合条件下超临界CO_2驱替煤层CH_4实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6].张亚丽,王志强,曾泓凯,秦娜.薄膜在滑动接触临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及失效位置预测[J].材料保护.2019

[7].薛子明,雷卫宁,王云强,钱海峰,李奇林.超临界条件下脉冲占空比对石墨烯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9

[8].梁志远,桂雍,赵钦新.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3种典型耐热钢腐蚀特性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9].韩江华.亚临界条件下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副产物中有机氯化物的定性检测及来源分析[J].色谱.2019

[10].颜建国,朱凤岭,郭鹏程,罗兴锜.高热流低流速条件下超临界CO_2在小圆管内的对流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ifsrt一order速率方程关联的...(a)文献[[59]结果超临界条件下β2MN歧化反应后催...超临界条件下丁烯的转化率随时...超临界条件下甲苯催化裂解流程...非超临界条件下直接合成DMC的产物...

标签:;  ;  ;  ;  ;  ;  ;  

超临界条件下论文_朱克明,郑志锋,李振杰,尤俊衡,郑云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