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刊物与五四戏剧运动——以《新青年》《新潮》对外国戏剧的译介为中心

新文化刊物与五四戏剧运动——以《新青年》《新潮》对外国戏剧的译介为中心

论文摘要

以《新青年》《新潮》为首的新文化刊物,不仅是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前沿阵地,也为五四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新青年》《新潮》本着为中国文艺之复兴寻求新路的精神,合力引进易卜生式写实问题剧,介绍多种戏剧类型和风格流派,促进了西方近现代戏剧理念的传播和戏剧范本的输入,为现代话剧创作树立模板,并提供多种典范,从而使五四戏剧充满活力,为中国话剧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论文目录

  • 一、《新青年》《新潮》:从倡导新文化到聚焦新文艺
  •   (一)《新青年》:从倡导新文化到提倡新文学
  •   (二)《新潮》:倡导“文艺复兴”和白话文学
  • 二、合力引进:易卜生式写实问题剧的强力译介
  •   (一)从倡导文学革命、白话文学到推崇易卜生
  •   (二)以问题剧为模板、为五四戏剧建立范式
  • 三、多元化追求:对外国戏剧多种风格流派的审美选择
  •   (一)基于“放眼以观世界”的多元审美选择
  •   (二)《新青年》: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外国剧作译介
  •   (三)《新潮》:体现多元审美追求的外国剧作译介
  •     1.与《新青年》倡导易卜生式写实问题剧、注重现实主义立场一致,《新潮》刊登了潘家洵(1)翻译的易卜生另一名剧《群鬼》;另一方面,《新青年》原计划介绍萧伯纳而最终没有如愿,而《新潮》重点推出萧伯纳,译介了他的两部代表作《华伦夫人之职业》和《鳏夫的房产》。
  •     2.《新潮》介绍王尔德也与《新青年》持同一步调,在审美选择上摒弃他的那些过于唯美、脱离中国国情的剧作,而注重具有更多现实内容的风俗喜剧,甚至重译了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且潘家洵这个译本影响更大,成为后来很多舞台改编剧的母本。
  •     3.在甄选剧本方面,《新潮》更注重剧作家的代表性和风格流派的多样化。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黄爱华

    关键词: 新青年,新潮,五四戏剧运动,外国戏剧,译介

    来源: 戏剧艺术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文艺理论,中国语言文字

    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 H059;I046

    DOI: 10.13737/j.cnki.ta.2019.06.003

    页码: 12-23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127K

    下载量: 283

    相关论文文献

    • [1].有关《新潮》杂志创办的渊源探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20(03)
    • [2].“五四”时期的校园文化建构:以《新潮》杂志为例[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03)
    • [3].校园期刊与新诗发生期的批评场域——以《新潮》和《清华周刊》为例[J]. 天津社会科学 2019(03)
    • [4].《新潮》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5].重读《新潮》[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9(04)
    • [6].《新潮》月刊与五四新思潮[J]. 红色文化学刊 2017(03)
    • [7].早期白话诗的代表——《新潮》诗歌综论[J]. 名作欣赏 2014(14)
    • [8].校园期刊与新诗文体的建构——以《新潮》与《清华周刊》为例[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3)
    • [9].待开垦的处女地——《新潮》小说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3)
    • [10].五四时期更为年轻的弄潮儿——再读《新潮》[J]. 粤海风 2018(02)
    • [11].《明天》的主题探究兼论鲁迅与《新潮》[J]. 北方文学 2019(08)
    • [12].简析五四报刊对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影响——以《新潮》杂志为例[J]. 青年与社会 2013(12)
    • [13].1919年的鲁迅与《新潮》[J]. 上海鲁迅研究 2009(02)
    • [14].五四时期《新潮》的影响略论[J]. 兰台世界 2015(34)
    • [15].亮点与声援:傅斯年助力《新青年》[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7)
    • [16].雏形时期的现代散文——《新潮》散文创作综论[J]. 名作欣赏 2014(32)
    • [17].浅谈《新潮》杂志的编辑策略[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 [18].《新潮》对新文化的独到理解和追求——兼论《新潮》同人与《新青年》师辈的区别[J]. 文史博览(理论) 2014(10)
    • [19].《新潮》的文化广告[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0].关于杂志编辑理念的论争——以《新潮》和《东方杂志》为例[J]. 中国出版 2011(08)
    • [21].青年问题与“五四”时期傅斯年的新文学观[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2].《新潮》对社会问题的批判[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0(03)
    • [23].《新潮》的历史、内容及编辑思想[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4].全新译介观的初步形成——论《新潮》的翻译文学[J]. 文教资料 2014(20)
    • [25].《新潮》白话新诗创作的摸索和开拓[J]. 作家 2009(02)
    • [26].《新潮》的科学观[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7].周报如何突破困境——《华西生活周报》改版之案例分析[J]. 中国记者 2010(08)
    • [28].从“呐喊”到“彷徨”——鲁迅与新潮社关系考辨[J]. 滁州学院学报 2015(06)
    • [29].《新潮》的翻译文学[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 [30].《新潮》杂志中的批评思想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标签:;  ;  ;  ;  ;  

    新文化刊物与五四戏剧运动——以《新青年》《新潮》对外国戏剧的译介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