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锅支架,其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下端为能与灶具的面板相抵的支撑块,且该支撑块的自由端能与灶具的面板铰接,而支撑架的上端为水平延伸的支脚;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锅支架的燃气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采用与面板铰接的方式安装,无需在面板上设置用于限位锅支架的限位结构,从而方便面板的加工制造,且限位结构一般为凹陷结构,无需设置限位结构也方便面板的清洁,此外,支撑架能相对于面板上下翻转,方便用户清理面板,避免清理死角。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架(31),该支撑架(31)的下端为能与灶具的面板(1)相抵的支撑块(313),且该支撑块(313)的自由端能与灶具的面板(1)铰接,而支撑架(31)的上端为水平延伸的支脚(311)。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架(31),该支撑架(31)的下端为能与灶具的面板(1)相抵的支撑块(313),且该支撑块(313)的自由端能与灶具的面板(1)铰接,而支撑架(31)的上端为水平延伸的支脚(3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1)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件(6),该第一支撑件(6)具有能与尖锅的底面相抵的第一斜面(61),且该第一支撑件(6)能相对于支脚(311)限位在所需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为块体,且其一端与上述支脚(311)铰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为块体,且其能与上述支脚(311)形成磁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的外形呈三角形状,其斜面即为上述第一斜面(61),所述支脚(31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开口的通槽(310),该通槽(310)的内底面至少能与上述第一支撑件(6)的第一斜面(61)以及直角的两个侧面形成磁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1)的一端上铰接有第二支撑件(7),且该第二支撑件(7)能相对于支脚(311)限位在所需的位置,该第二支撑件(7)为杆件,且包括第一杆体(71)和第二杆体(72),该第一杆体(71)与上述支脚(311)铰接而第二杆体(72)相对于第一杆体(71)倾斜,当第一杆体(71)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第二杆体(72)相对于第一杆体(71)向下倾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1)的顶面呈凹凸状。
8.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开口的通槽(310),上述第一支撑件(6)铰接在该通槽(310)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还包括立柱(312),该立柱(312)的一端与支脚(31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支撑块(313)的一端固定,且支脚(311)与支撑块(313)上下交错设置,上述第一支撑件(6)铰接在上述通槽(310)的一端的端口并能与立柱(312)相抵。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开口的通槽(310),上述第二支撑件(7)铰接在该通槽(310)的一端端口中,且该第二支撑件(7)能容置在该通槽(310)中。
11.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探头。
12.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锅支架的燃气灶,包括面板(1),该面板(1)上开设有炉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至少为三个,各支撑架(31)以上述炉头孔(11)为中心沿周向均布在面板(1)上,各支撑架(31)上的支脚(311)均位于内侧且径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对应处分别固定有与上述支撑架(31)一一对应的第一铰接座(4),各第一铰接座(4)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块(313)铰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支撑架(31)一一对应的顶持组件,各顶持组件均包括顶持柱(9),该顶持柱(9)竖向穿设在面板(1)上并位于对应支撑块(313)的底部,且该顶持柱(9)能上下升降而顶持上述支撑块(313)。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孔(11)至少为两个,各炉头孔(11)对应的两个锅支架(3)之间,相邻支撑架(31)之间连接有置物绳(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锅支架及具有该锅支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具的锅支架一般为固定式,一般包括支撑圈和均布在该支撑圈上的四根支脚。如专利号为ZL201420009392.3(授权公告号为CN2041416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620755544.3(授权公告号为CN2059799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公开的锅支架结构。清洁灶具的面板时需将整个锅支架取下,操作麻烦,并且面板上需要专门设计用于安装锅支架的限位结构,不仅增加面板的加工难度,而且会造成清洁死角,不方便灶具面板的清洁。
此外,锅具有不同种类,例如,尖锅、平底锅、奶锅等,同时锅具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对锅支架的形状和大小的要求也不同。然而,现有的锅支架一般仅适用于一种或两种锅具,当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大小的锅具时需准备多个不同的锅支架,使用麻烦,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面板清洁的新型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适用于不同锅具的新型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面板清洁的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下端为能与灶具的面板相抵的支撑块,且该支撑块的自由端能与灶具的面板铰接,而支撑架的上端为水平延伸的支脚。
为使锅支架能更加稳固的支撑尖锅,所述支脚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能与尖锅的底面相抵的第一斜面,且该第一支撑件能相对于支脚限位在所需的位置。
上述第一支撑件可通过多种方式与支脚形成活动连接,其中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为: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块体,且其一端与上述支脚铰接。
另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为: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块体,且其能与上述支脚形成磁吸连接。不仅方便第一支撑件的安装,而且方便调节第一支撑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形呈三角形状,其斜面即为上述第一斜面,所述支脚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开口的通槽,该通槽的内底面至少能与上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斜面以及两个直角侧面形成磁吸。这样通过移动或翻转第一支撑件可使该锅支架适应于不同种类以及大小的锅具。
作为优选,所述支脚的一端上铰接有第二支撑件,且该第二支撑件能相对于支脚限位在所需的位置,该第二支撑件为杆件,且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该第一杆体与上述支脚铰接而第二杆体相对于第一杆体倾斜,且当第一杆体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第二杆体相对于第一杆体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支脚的顶面呈凹凸状。凹凸状的表面与锅具底面相抵时,能促进热空气的流动,增强锅底的吸热,从而起到聚热的效果。
为使第一支撑件能更加稳固的设置,所述支脚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开口的通槽,上述第一支撑件铰接在该通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立柱,该立柱的一端与支脚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支撑块的一端固定,且支脚与支撑块上下交错设置,上述第一支撑件铰接在上述通槽的一端端口并能与立柱相抵。
为使第二支撑件能稳固设置,所述支脚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开口的通槽,上述第二支撑件铰接在该通槽的一端端口中,且该第二支撑件能容置在该通槽中。
为使锅支架能实现实时感应控制的功能,所述支脚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探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上述的新型锅支架的燃气灶,包括面板,该面板上开设有炉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至少为三个,各支撑架以上述炉头孔为中心沿周向均布在面板上,各支撑架上的支脚均位于内侧且径向延伸。
为使支撑架能稳固地设置在面板上,所述面板的对应处分别固定有与上述支撑架一一对应的第一铰接座,各第一铰接座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块铰接。
为方便用户翻转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气灶还包括与上述支撑架一一对应的顶持组件,各顶持组件均包括顶持柱,该顶持柱竖向穿设在面板上并位于对应支撑块的底部,且该顶持柱能上下升降而顶持上述支撑块。
为方便用户的烹饪操作,所述炉头孔至少为两个,各炉头孔对应的锅支架中,相邻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置物绳,该置物绳能用于方便锅铲、筷子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采用与面板铰接的方式安装,无需在面板上设置用于限位锅支架的限位结构,从而方便面板的加工制造,且限位结构一般为凹陷结构,这样无需设置限位结构也方便面板的清洁,此外,支撑架能相对于面板上下翻转,方便用户清理面板,避免清理死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架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架在再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架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灶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1,该面板1上开设有两个炉头孔11,各炉头孔11中分别安装有燃烧器2。各炉头孔11的外周分别设置有锅支架3,各锅支架3均包括四个以对应的炉头孔11为中心沿周向均设的支撑架31。
各支撑架31均竖向设置在面板1上,由上至下均包括支脚311、立柱312以及支撑块313,支撑块313的外形呈长条状并水平放置在面板1上,支脚311的外形也呈长条状并水平设置,立柱312的上端与上述支脚311的一端固定,而立柱312的下端与上述支撑块313的一端固定,且支脚311与支撑块313上下交错设置,且各锅支架3中的支脚311均位于内侧且径向延伸。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架31为一体件。
面板1的对应处设置有与支撑架31一一对应的第一铰接座4,各支撑块313的自由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铰接座4铰接,从而使得支撑架31能相对于面板1上下翻转,而水平放置的支脚311用于放置锅具(尤其适合放置平底锅)。由上可见,支脚311与支撑块313上下交错设置能使锅具更加平稳的放置,而支撑架31采用与面板1铰接的方式安装,无需在面板1上设置用于限位锅支架3的限位结构,从而方便面板1的加工制造,且限位结构一般为凹陷结构,无需设置限位结构也方便面板1的清洁,此外,支撑架31能相对于面板1上下翻转,方便用户清理面板1,避免清理死角。
各支脚311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朝上开口的通槽310,该通槽310的外侧端铰接有第一支撑件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6为块体,且该块体的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状,直角的其中一侧壁上形成有第二铰接座60,而通槽310的外侧端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孔311a,第二铰接座60通过第一转轴(未示出)与各第一铰接孔311a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支撑件6与支脚311铰接,且由于第一支撑件6与支脚311均为金属材质,两者的连接处的摩檫力较大,因此能相互形成阻尼作用,这样第一支撑件6在相对于支脚311转动过程中能定位在所需的位置。进一步,第一支撑件6上的斜面为第一斜面61,当第一支撑件6翻转至该第一斜面61朝内而直角的另一侧壁与通槽310的内底面相抵时,该第一斜面61能与尖锅的底面相抵,从而能使该锅支架3更好地支撑尖锅。此外,当第一支撑件6向外转动至最大角度时能与上述立柱312相抵,从而使得该第一支撑件6能更加平稳地放置。
进一步,上述通槽310的内侧端铰接有第二支撑件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件7为杆件,且包括第一杆体71和第二杆体72,该第一杆体71与上述支脚311铰接而第二杆体72相对于第一杆体71倾斜,且当第一杆体71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第二杆体72相对于第一杆体71向下倾斜。第一杆体71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三铰接座70,而通槽310的内侧端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铰接孔311b,第三铰接座70通过第二转轴(未示出)与各第二铰接孔311b连接,使得第二支撑件7与支脚311铰接。该第二支撑件7同样为金属材质,其与支脚311的连接处的摩檫力较大,因此能相互形成阻尼作用,这样第二支撑件7在相对于支脚311转动过程中能定位在所需的位置。具体地:第二支撑件7向内翻转至最大角度时,第一杆体71转动至水平状态且第一杆体71的铰接端能被支撑在通槽310的内底面上,而第二杆体72相对于第一杆体71向下倾斜,这样能在第二支撑件7上放置奶锅等小直径的锅具,无需另外设置奶锅架,方便用户使用;当第二支撑件7向外翻转至第一杆体71呈向外倾斜状态时,该第二支撑件7能用于支撑尖锅,从而使得尖锅能更加平稳的放置;当第二支撑件7向外翻转至最大角度时,该第二支撑件7能容置在该通槽310中。
上述支脚311的顶面呈凹凸状,本实施例中,通槽310的两侧槽壁的顶面分别呈凹凸状,这样当该凹凸状的表面与锅具底面相抵时,能促进热空气的流动,增强锅底的吸热,从而起到聚热的效果。具体地,通槽310的两侧槽壁的顶面分别呈锯齿状。
此外,本实施例的两个锅支架3之间,相邻支撑架31之间连接有置物绳5,该置物绳5上可以放置锅铲、筷子等,方便用户的烹饪操作。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支脚311的通槽310中仅设置有第二支撑件7,并且中通槽310两侧槽壁的顶面均为平面。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支脚311的通槽310中仅设置有第一支撑件6,并且该第一支撑件6与支脚311通过磁吸作用连接。具体地,通槽310的内底面具有磁性,而第一支撑件6的第一斜面61和直角的两个侧面也具有磁性并能分别与上述通槽310的内底面形成磁吸。这样当第一支撑件6的其中一个直角侧面与通道的内底面形成磁吸且第一支撑件6的第一斜面61朝内时,该第一支撑件6能用于支撑尖锅,使得锅支架3能更好地支撑尖锅;当第一斜面61与通槽310的内底面形成磁吸时,第一支撑件6能完全容置在该通槽310中,使得支脚311上能用于放置锅具。并且,通过沿通槽310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支撑件6,可是锅支架3能适应于不同大小的锅具。此外,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通槽310两侧槽壁的顶面均为平面。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灶还包括与上述支撑架31一一对应的顶持组件,各顶持组件均包括顶持柱9,该顶持柱9竖向穿设在面板1上并位于支撑块313的底部,且该顶持柱9能上下升降而顶持上述支撑块313。通过顶持组件方便用户翻转支撑架31,上述顶持组件具体实现放置可有多种,例如:上述顶持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能驱动杆件做直线运动的继续结构,例如:电动推杆等。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31由上至下包括支脚311、立柱312以及支撑块313,支撑块313的外形呈长条状并水平放置在面板1上,支脚311的外形也呈长条状并水平设置,立柱312的上端与上述支脚311的一端固定,而立柱312的下端与上述支撑块313的一端固定,且支脚311与支撑块313上下交错设置,且各锅支架3中的支脚311均位于内侧且径向延伸。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架31为一体件。
上述支脚311上设置有感应探头,从而能对烹饪状态实时监控,本实施例中,上述感应探头为两个,分别为用于感温的第一感应探头81和用于感应燃气的第二感应探头82。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1910.8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944443U
授权时间:20200114
主分类号:F24C15/10
专利分类号:F24C15/10;F24C3/12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218号
发明人:苏慧玲
第一发明人:苏慧玲
当前权利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雪波;陈蕾
代理机构:33102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