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淮南子》无为观论文

浅析《淮南子》无为观论文

浅析《淮南子》无为观

郭庚琦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海淀区 100081)

摘 要 :从先秦到汉代初年,儒法墨等均根据自己的学术立场诠释“道”和“无为”,但涵义不尽相同,对无为思想的研究,日益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学术内涵。《淮南子》华丽铺排,气势恢弘,立场游移不定,时常出现基于道家立场贬斥儒家,又站在儒家立场协调两家的现象,明显呈现出对“无为”的自由向往与不得不“有为”的矛盾,正是如此,诞生了一种现实无为思想。

关键词 :道;无为;《淮南子》

1

《淮南子》所诠释的“道”的思想,首先是其无迹可寻的特点。一方面,尝试扩大道体虚无的特质,无形无像,不落痕迹;一方面,华丽铺排,恢宏想象,但这恰恰冲淡了道体玄虚的特点,留给道的想象空间就不可避免的变小了。所以,《淮南子》道论的特点即是富有想象的言辞解构了老庄抽象的玄道,这一特点在开篇首章首段显现地极为明显: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上文援引的《原道训》运用天地、四海、六合、三光等概念烘托道之大,天地产生的过程大致是道——虚廓——宇宙——气——天地——阴阳——四时——万物,那么“道”何以成为万事万物的基础呢?接下来有言,“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日月星辰、鸟兽鱼虫都因道而存在,然后被道赋予独特的性质;山凭道才有其高,渊凭道才有其深,万象万物均如此这般。人为芸芸世界之一,也同样依据道而存在,凭借道德准则生活。泰古二皇,得道之柄;大丈夫,执道之柄,讲的都是从道中领悟到人之为人理应参悟的本来属性。道是空虚恬淡的,从道的属性特点和运行方式中衍生出自然无为的行为准则。泰古二皇和大丈夫得道后以符合道的行为准则行事,自然,人之属性便副道之属性了。

2

既然道为万事万物的基础,那么道恬淡无为的内涵也就成为了人应当践行的行事准则。《原道训》说:“万物故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意为并非仅仅是因为自然无为符合道的属性,更是因为《淮南子》认为自然无为的行事方式是有效的。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不先物为”,即等到外物特质显现出来的时候,再根据其情状作为,这样一来,“不先物为”的“无为”也就和“因物之所为”的“无不为”便相互贯通了。

国内模式主要有三类,应收账款类、存货类(静态、动态、仓单模式)、预付类。银行的大多金融产品是按照上述三种逻辑开展。

换个角度来看,《淮南子》从来不反对“为”,它厌恶的是“有为”。《淮南子》竭力倡导的是以“无为之为”替代“有为之为”,那么为何不反对“为”却又在无为和有为中强调前者呢?正如前文所言,无为是道的属性和方式,道成就万物,根据人法道的原则,人就必须要按照道德方式来成事,恰恰“无为而为”正是道的内涵所在。泰古二皇和大丈夫均是如此践行“无为之为”。

窖泥中的水除了起物质输送的作用外,还对窖泥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物质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窖泥水分要达到一定的含量,才能保证窖泥中的微生物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水分含量是评价窖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对所采集的窖泥样品的水分含量分析发现,窖泥水分含量分布范围比较宽,从29.2%到50.9%都有分布,优质窖泥的水分含量多集中在36%以上,质量一般的窖泥其水分含量多在30%~36%范围内,但当窖泥水分低至30%以下时,窖泥显干,质量严重下降。

此外,有为仅仅是从人的主观性出发的动作倾向,与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未必重合,所以可以积极地做成一件事,也就可以鲁莽地毁掉一件事,后者显然不是道之无为要达到的目标,加之《淮南子》“务于治”的政治抱负,它既要规避有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又要强调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字面印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淮南子》甚至因有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将其一概否定,也许只有试图贯通无为和无不为,才能彻底消解无为乃“塞而无为”的刻板解释。顺物之性而为,即懂得外物的自然属性,自然就会在尊重外物的前提下作为,无为也就变成了特定的有为。

3

基于《吕氏春秋》的《淮南子》所阐发的循性而为的“无为论”已然超越了前者将无为看作一种督名审实的君道观。其中“因物之所为”的“因”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概念,它巧妙地表现出《淮南子》在道家立场并试图融汇儒家的努力。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汉初的黄老无为思想随着时代的改变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上对“有为”的呼声日益高涨,如贾谊等人的思想可以体现出这点;二是《淮南子》提倡秉持各地风俗,《齐俗训》中的“齐”乃“以不齐为齐”,而“因”的观点从大禹的例子来看,正与它说的“齐”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的逻辑转换,恰恰是通过“因”,这便使得《淮南子》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先秦道家,它基于老子形而上的天道无为思想,添加“仁义”、“法度”等儒法义理,直接将“道”落实到形而下的层面,将“无为”具体化,这不失为《淮南子》对老子无为思想的创新之处。

图4给出三角形单元(a,b,e,f;注意节点2,4之间有实线连接并分割成2个三角形)以及退化多边形单元(c,d,g,h)的形函数,其电势的分布分别采用云图和等高线的方式图形化。(a,c)和(e,g)分别显示了有关顶点1和顶点2的形函数。可以看出βi通过代理点d0将多边形所有顶点(包括di,di+1,...dn)的影响转移到子区域d0didi+1。

然而,“无为而为”最终旨归《淮南子》“务于治”的政治抱负。“内圣”只是一个弃智去伪,原心反性,回到清净本性的修养过程,它根本是道家式的修养而完全不同于儒家的道德修养,而且在修身与治国之间,《淮南子》侧重强调的是“治国”。因此,“为治之本”、“能有天下”是序列的起点,而修身仅是实现治国的手段,返回清净本性为修身的实际内容是和盘托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最终我们可以看出《淮南子》由道而人,由人性而修养,由修养而治国的基本思路,这也就解释了《淮南子》之“道”为何带有工具性色彩。

“道”的获得与施用,离不开圣人,也正是在圣人的教化下,才能以“道”统“事”,成就“无为之为”。《泰族训》说:“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明确地将“民性”与“治天下”联系起来,之后通过“天人相通”、“人性可塑”的人性判断,最终“圣人之治”的图景跃然纸上。

参考文献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9年版。

[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标签:;  ;  ;  ;  

浅析《淮南子》无为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