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网设计的研究

关于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网设计的研究

(盐城供电公司盐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在电力系统中,智能化技术对配网的稳定运行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即便是由于干扰因素而导致运行故障,也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因此本文主要对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智能配网的设计进行了分析,针对智能配网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配网;设计;探讨

1引言

配网是电网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具体分布以及结构情况都将对线路的网架优化、负荷接入以及转供电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配网建设的力度,合理的规划配网,充分发挥配网建设的综合投资效益,优化配网结构,使其结构趋于合理性、安全性、实用性、自动化,成为智能型的配网。

2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的结构组成

配网在电网中是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是由变电站、配电线路和开关、用户端等构成,在智能型电网系统中,自动化配电升级为高级自动化配电。高级自动化配电是指高级操作和高级管理,其中高级操作是自动化、无功控制及管理配电和数据资源的收集,高级管理是指管理配电数据的输入、编辑及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使用地理图像获取配电的空间资料及配电设备的网络资料,利用高级管理系统、高级操作系统获取网络属性、数据及电路运行的信息资料等。并且只有利用高级操作系统、高级管理系统、使用智能技术才可以获取终端发生故障的位置,才可以隔离故障并维修。

3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的主要内容

智能配网可以集中收集电网的数据,并用这些数据来对突发故障进行控制、调修和处理。这不止要电力网络、通信网络的支持,还需要更多具有高级应用功能的软件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配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智能配网是包含了众多新技术的一个高级配电系统,主要包含数据的采集和监控技术、控制保护技术、高级自动化配电、客户信息系统、高级量测体系、DER并网技术、传感测量技术和故障电流的限制技术。

智能配网中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技术,主要是使用了无线光纤和载波等先进的技术建成一个节点,可以覆盖住整个配网,比如配网调度中心、配电变电站、用户连接端口等,这个节点既能够支持配电终端和广域网间的通信正常进行,而且还支持各类通信方式,处理通信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彻底解决通信问题,把书电流、电子信息流和用户业务集中于一体。

智能配网中的控制保护技术也是一个极为先进的技术,是理论和技术集于一体的智能技术,主要包含广域网的保护、适应保护和快速模拟、仿真和重新构建网络等技术,它可以对信息进行同步处理,可以保护广域网络,实现紧急控制的一体化。

智能配网中的高级自动化配电的主要工作包含两个方面:①配电管理自动化;②运行自动化。其中配电管理自动化主要是机器设备的维护、管理、检测及维修、停电管理、设计规划、自动抄表和客户信息的自动化管理等工作,而运行自动化则是对数据的采集、对信息的监控等综合自动化的各项功能。智能配网中的客户信息系统即用电管理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用户及与之有关的用电信息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智能配网中的高级量测体系,它主要是李利用只能电报,用之前已经计划好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对相关的数据结果进行收集,并分析用户的用电信息和数据,高级量测体系主要是用户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来连接用户和配电系统保持互动的重要技术手段。

智能配网中的DER并网技术,主要是对调度和微网进行完善和优化。DER并网技术主要表现在配电网络的保护控制、调度管理和配电系统是否可以精确地和机器设施的接口进行连接。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统一对不密集安装的DER技术进行管理和调度,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DER技术的效益,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正常有序性。微网是一类配电子系统,它能够单独的在主网之外运行。

智能配网中的传感测量技术是配电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采用这个技术来测量在线监测电缆的温度、供电设备的状态和输出电能的质量,还能够获取不同节点的数据以及配网的数据资料,对配网的完整性和健康度作分析,能够提升配网的防御性能。

智能配网中的故障电流的限制技术主要是借助于电子高温的超导技术的辅助,对电流进行限制,是一项限制短路电流的技术。它结合多种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完成智能配网的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配网计划,结合快速断路器和限制器等基础设施,增强智能配电系统的灵敏度。而在线监测广域保护和快速的隔断故障等技术的使用,可以及时发现和检查出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自动化修复、自愈等操作。

4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的具体分析

首先在制定设计的计划之前,要先确定设计目标。在配电系统正常运作时,要以配电监测的终端产生的结果作为基础,设计一个智能监测系统,使其在配电变压器运行时能准确的把最新的测量的数据结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反映给主站,实现高准确性的模拟量和状态量,这样主站就能够进行自动检测,倘若出现问题,立刻就向中心站报警。监测设备的自动修复和电磁的兼容性能够保证终端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按照制定好的设计目标,要对智能配电系统的几个重要功能进行细致的规划。①对数据的监测,要定期对像是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做功功率、无做功功率等的交流电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还要对小于25次的谐波电流和小于1

5次的谐波电压进行

统计和记录,并且按照这些记录得出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将这些结果反映给主站。②数据报表的存储功能,要对每天和每个月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并做好统计日志,通常情况下每天的数据信息的统计日志能存储一个月左右,每个月的数据信息的统计日志能存储一年左右。③数据传输的功能,通过使用GPRS无线系统来对外部电表的数据信息进行控制和读取,还能读取不同的测量的统计数据信息,达到数据通讯的目的,能够把远程的参数设置功能、对时功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④对故障的检测和自动诊断修复功能,当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超过限制时,就会自动对这些有问题的信息进行收集,且反映给主站后立刻报警,而出现一些小的问题时,能自动的进行自愈。

6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用电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保证输配电的质量,智能配网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智能配网设计时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更有效的提高智能配网技术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保证电力系统能稳定安全的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袁伟光,张丁,付栋.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发展探究[J].科学家,2017(05):47~49.

[2]徐继昭.智能电网建设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袁泉.电力系统信息整合与技术集成的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5.

[4]马其燕.智能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和自愈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标签:;  ;  ;  

关于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网设计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