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尹良伟[1](2021)在《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乳腺癌(Breast Cancer)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往往侵袭性更高,病理分级及预后更差。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传统的四大治疗手段,生物治疗为进入本世纪以来乳腺癌的第五大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从属于生物治疗的范畴。然而,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因此,如何合理选择人群和合理的治疗模式,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抗原提呈功能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紧密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独特的免疫学效应。根据不同阶段DC生物学特性的不同,有些学者设想利用改善DC功能的手段来增强其抗肿瘤效应。黏蛋白1(Mucins1,MUC1)是I型跨膜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可表达于多种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近管腔或腺腔面,亦可见于腺癌上皮细胞的表面,而且呈高表达态势。相关研究显示,MUC1表达程度越高,往往预示着肿瘤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而且更容易出现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结合近年来MUC1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新发现以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我们以MUC1作为出发点,以基因修饰DC作为主要技术路线,分以下3部分系统探讨MUC1基因转染后的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旨在探索乳腺癌新的肿瘤免疫治疗途径与方法。一、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目的:验证MUC1在人乳腺癌中高表达,并构建和包装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制备过表达MUC1的DC疫苗。材料和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与两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MUC1蛋白的表达,q PCR检测2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MUC1 m RNA水平,验证MUC1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2)应用GV657载体,经目的基因扩增、PCR产物与载体交换、测序、质粒提取及纯化、病毒包装,获取重组MUC1慢病毒;(3)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经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 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产生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4)MUC1慢病毒感染DC,分为MUC1基因感染DC组(MUC1-DC组)、空载体感染DC组(GFP-DC组)以及对照组(DC组);(5)RT-PCR检测感染后DC的MUC1 m RNA水平;(6)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DC的MUC1蛋白表达。结果:(1)90例乳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92.2%(83/90)乳腺癌组织中显示MUC1高表达,30例癌旁组织中5例为高表达(16.7%),其余25例者(83.3%)为阴性或细胞质内弱表达。在2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92.3%(24/26)的MUC1 m RNA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对照组织(P<0.01),仅2例乳腺癌中MUC1 m RNA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相当;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比较,两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MUC1 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高(均为P<0.01);(2)MUC1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经包装获得病毒滴度为1×109TU/m L的重组MUC1慢病毒;(3)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来源DC形态变化过程,培养至5~7d大部分细胞脱壁悬浮,体积明显增大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表面可见很多粗细不一、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毛刺状突起,呈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培养7d的DC流式检测结果显示,CD1a、CD80、CD83及CD86分子表达率分别为(21.6±2.4)%、(22.7±1.6)%、(24.9±2.1)%及(95.4±4.3)%,表明获得成熟DC;(4)采用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后,于24 h时可见特异性GFP表达,24h、48 h、72 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11.7±1.0)%、(12.9±0.9)%和(36.8±1.6)%;(5)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MUC1-DC组RT-PCR检测到346 bp扩增带;(6)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MUC1-DC组可见明显的MUC1蛋白条带。结论:(1)验证了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以及两种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呈高表达;(2)成功构建MUC1重组质粒,并包装获得携带MUC1基因重组慢病毒;(3)以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成功获得过表达MUC1的DC,即MUC1-DC疫苗。二、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目的:探究前一部分实验获得的MUC1-DC疫苗在体外诱导CTL的免疫作用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杀伤活性。材料和方法:(1)诱导培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转染时间后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α情况;(2)ELISA法检测比较MUC1-DC-CTL、GFP-DC-CTL和DC-CTL IL-12、TNF-α含量;(3)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靶细胞,以MUC1-DC-CTL、GFP-DC-CTL、DC-CTL为效应细胞,采用LDH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CTL特异性杀伤率(%)=(试验孔值-效应细胞对照值)/(最大杀伤对照值-最小杀伤对照值)×100%。结果:(1)经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的MCU1-DC培养2d后诱导CTL开始表达IL-12和TNF-α,但荧光强度较弱;与MCU1-DC培养3d相比,培养4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量均明显升高,荧光强度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MCU1-DC培养5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荧光强度最强;MCU1-DC培养6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荧光强度逐渐下降;(2)ELISA结果显示:GFP-DC诱导CTL分泌细胞因子IL-12、TNF-α能力较低,分别为(101.83±5.79)ng/m L、(119.26±11.52)ng/m L,与D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UC1-DC诱导CTL分泌这两种因子的能力明显增强,分别为(202.52±17.10)ng/m L和(349.07±79.42)ng/m L,与DC组和GFP-DC组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三组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的升高而增强;相同效靶比时,与DC-CTL组或GFP-DC-CTL组比较,MUC1-DC-CTL组对靶细胞MCF7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1)MUC1基因转染的DC诱导CTL即MUC1-DC-CTL在5 d时分泌IL-12和TNF-α的能力最强,用于本研究后续实验;(2)MUC1-DC疫苗比单纯DC诱导CTL具有更强的产生IL-12、TNF-ɑ细胞因子的免疫活性;(3)MUC1-DC-CT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比单纯DC-CTL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而且随着效靶比的升高,CTL的杀伤活性逐渐增强。三、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目的:通过活体监测MCF7荷瘤裸鼠的成瘤生长情况,评价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对乳腺癌免疫作用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GFP-MCF7);(2)BALB/c裸鼠皮下种植GFP-MCF7 1×107个/只,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的CIK细胞1×108个/只,治疗组于皮下注射MUC1-DC(MUC1-DC组)或DC细胞(DC组)1×107个/只,体积0.2 ml/只,对照组(Ct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治疗1次,连续5d;(3)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在开始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第35d进行成像观察移植瘤荧光成像,分析荧光强度和荧光面积;(4)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5)TUNELl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结果:(1)裸鼠于GFP-MCF7荷瘤后7d,成瘤率100%。开始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35d活体光学分子成像结果显示,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F=0.4341,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MUC1-DC组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低于Ct组(F=7.864,P<0.05);DC与Ct、MUC1-DC与DC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均为P>0.05),但MUC1-DC比DC组荧光信号更低。从荧光信号面积上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分布面积无显着差异(F=1.084,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Ct组荧光信号呈多处散在分布,MUC1-DC组和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均明显低于Ct组(均为P<0.01),但MUC1-DC组与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2)Ct组Caspase3表达最少,DC组次之,MUC1-DC组呈高表达Caspase3,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TUNEL结果显示,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Ct组(4.11±2.61%)、DC组(9.63±2.27)%、MUC1-DC组(25.30±8.24)%,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FP荧光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在裸鼠内可以持续表达荧光信号,可以通过光学分子成像系统检测光密度值观察肿瘤的部位及生长情况,是一种活体内实时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评价抑瘤作用的有效方法;(2)MUC1-DC疫苗比单纯DC免疫治疗人乳腺癌荷瘤小鼠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3)MUC1-DC发挥了更好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薛宁[2](2020)在《灸治乳腺癌:从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到抑制瘤体生长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艾灸治疗肿瘤,是当代针灸临床的新课题。如何运用艾灸治疗肿瘤,以往实践多关注于肿瘤放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对于肿瘤瘤体影响鲜少关注。本研究将以乳腺癌为例,以临床观察艾灸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等毒副作用为起点,通过设计实验研究艾灸对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瘤体生长抑制的影响,并从肿瘤微环境和免疫调节角度探讨艾灸抑制瘤体生长的免疫调节机制,旨在进一步探索“灸治肿瘤”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方法:临床研究:将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化疗患者均采用化疗周方案,对照组每次化疗前30 min使用注射用盐酸格拉司琼(3 mg+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化疗当日即配合使用麦粒灸,每次取6 mg艾绒搓为麦粒大小艾柱在患者双侧足三里、及气海、关元穴施灸,每穴9壮,每日1次,连续7天。观察化疗第1、3、7天,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程度(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情况(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动物实验研究:将30只BALB/c小鼠按1:4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24只)。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荷瘤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紫杉醇干预组、艾灸干预组和紫杉醇+艾灸干预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组:自肿瘤细胞接种次日起,不予任何治疗及干预;紫杉醇干预组:当肿瘤长至100-200 mm3后,尾静脉注射cy7紫杉醇0.1 mL(1 mg/mL);艾灸干预组:将艾绒搓成麦粒大小(约6mg)置于穴位上小鼠双侧足三里穴位处,线香点燃待艾绒烧尽后将直接按灭于施灸处,每穴3壮,每日1次,连续2周;紫杉醇+艾灸干预组:当肿瘤长至100-200 mm3后,尾静脉注射cy7紫杉醇0.1mL(1 mg/mL)后,同时进行艾灸干预。观察2周内小鼠体质量与瘤体体积变化及2周时各组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并进行瘤体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分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FN-γ、IL-10和TGF-β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HIF-1α、VEGFA、PD-1和PD-L1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中,化疗第3、7天,治疗组患者恶心和呕吐症状与化疗后第1天相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与化疗前1天相比,化疗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含量显着性下降(P<0.05),表明化疗药物会导致患者白细胞数目的下降;治疗组中化疗第3、7天白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物实验研究中,与紫杉醇组相比,艾灸+紫杉醇组小鼠的体重下降趋势明显减缓(P<0.05);第14天艾灸组出现肿瘤细胞坏死、瘤体生长变缓;与肿瘤模型组小鼠相比,艾灸干预组组小鼠外周血中脏器指数和白细胞总数显着提高(P<0.05);与紫杉醇组相比,艾灸+紫杉醇组小鼠外周血中脏器指数和白细胞总数显着提高(P<0.05);与普通对照组相比,肿瘤模型组中IL-2、IFN-γ水平显着降低(P<0.05),IL-10、TGF-β1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艾灸干预组中IL-2、IFN-γ水平升高(P<0.05),IL-10、TGF-β1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艾灸组肿瘤组织中CD34、HIF-1α、VEGFA和PD-1、PD-L1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1.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艾灸能够不同程度减轻乳腺癌化疗的毒副作用;且艾灸具有系统性调整的特点。2.动物实验表明,14天艾灸治疗可以出现肿瘤细胞坏死、瘤体生长变缓,呈现抑制瘤体生长的现象。3.艾灸通过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和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4.艾灸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还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有关。
张玉林[3](2020)在《人羊膜上皮细胞修复大鼠卵巢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每年全球范围内有多达百万女性罹患癌症,其中大约10%的女性患者在育龄期。化学治疗的应用使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约90%年轻的早期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可以存活,但是化学治疗引起的远期并发症的风险却不可忽视。其中,最突出的远期影响包括因为化学治疗所引起的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或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所致的早绝经和不育,极大地影响育龄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不妨碍癌症治疗的原则上,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卵巢功能和生育力已经成为临床上医生与患者共同面临的难题。基础实验及临床病例表明,在杀灭癌症细胞的同时,许多化学治疗药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损伤卵巢功能、使卵巢结构紊乱、卵巢纤维化明显、影响卵泡的启动、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临床上预防或者治疗化疗相关卵巢功能不全主要的方法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性激素替代治疗及生育力冷冻保存技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预防化疗引起的卵巢功能不全目前只在乳腺癌中观察到有一定效果;性激素替代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不能改善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而生育力冷冻保存技术受到患者年龄、身体状态及婚姻状态等的制约,因此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尚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再生医学的兴起及发展,干细胞已经在多种疾病中证实有组织修复及组织再生的作用。目前,多个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在改善卵巢功能、修复卵巢组织结构及促进生育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 AECs)的发现及研究为再生医学领域指引了新的研究方向。由于羊膜为医疗废物、来源丰富、获取简单、无道德伦理的制约,且h AECs具有一定干细胞特性、免疫原性低且未发现致瘤性,因此h AECs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修复化疗所致卵巢功能不全的新方法。据报道,h AECs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参与增殖、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过程,并可以通过静脉移植、原位注射或腹腔注射h AECs或h AECs条件培养基改善卵巢功能,但其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第一部分 hAECs的原代细胞提取及生物学特性目的提取h AECs并培养、鉴定,为后续实验提供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方法征得孕妇及家属同意并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收集经剖腹产分娩的羊膜组织,采用胰酶消化法获取h AE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对分离培养的h AECs进行鉴定;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 AECs表达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的情况。结果分离纯化的h AECs呈铺路石样,细胞大小及形态均一,呈圆形或多角形,并呈集落样生长;4代后细胞渐呈梭形,细胞增殖减慢;h AECs高表达干细胞标志物(SSEA4,Nanog)、上皮细胞标志物(CD324,CD326);而低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物(CD105)、造血干细胞标志物(CD34、CD45)和免疫学标志物(HLA-DR);h AECs可以表达颗粒细胞的标志物FSHR。结论h AECs来源丰富,具有干细胞及上皮细胞特性,低免疫原性,无成瘤性,在干细胞治疗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 环磷酰胺诱导大鼠卵巢损伤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稳定的环磷酰胺所致大鼠卵巢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将8-10周龄有规律动情周期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环磷酰胺注射第1天记为D1):对照组(D1-D15 0.9%生理盐水);低剂量环磷酰胺损伤组(D1 50mg/kg,D2-D15 8mg/kg);中剂量环磷酰胺损伤组(D1 100mg/kg,D2-D15 8mg/kg);高剂量环磷酰胺损伤组(D1200mg/kg,D2-D15 8mg/kg)。(1)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称量体重及卵巢重量,绘制大鼠的生存曲线;(2)检测大鼠的动情周期改变,分析环磷酰胺对大鼠卵巢的毒性作用;(3)化学发光法检测化疗结束后3天及2周的血清雌激素E2水平,了解环磷酰胺对大鼠内分泌功能的作用;(4)Elisa检测化疗结束后2周的血清AMH及FSH水平,了解环磷酰胺对大鼠内分泌功能的作用;(5)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学改变及卵泡计数,评估环磷酰胺对卵巢组织学的损伤情况及对卵泡的作用。结果(1)低剂量环磷酰胺组大鼠体重及卵巢重量降低,死亡率低,中、高剂量环磷酰胺组大鼠死亡率高,故选用低剂量环磷酰胺构造卵巢功能不全的模型;(2)模型组大鼠的血清雌激素E2水平较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3天有所下降,在化疗结束后2周明显下降;(3)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MH较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2周明显下降,而FSH水平较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2周明显上升;(4)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在化疗开始前均有规律的动情周期,化疗开始后1周,模型组约54%的大鼠出现异常的动情周期,化疗结束后1周模型组仍有46%的大鼠表现为异常的动情周期,而此过程对照组大鼠均有正常的动情周期;(5)环磷酰胺给药后卵巢组织损伤明显,卵巢纤维化明显,模型组较对照组窦前卵泡、窦卵泡明显减少,而闭锁卵泡显着增加。结论低剂量环磷酰胺经腹腔注射(D1 50mg/kg,D2-D15 8mg/kg),可以建立稳定的环磷酰胺所致大鼠卵巢损伤的模型。第三部分 hAECs修复大鼠卵巢卵巢功能不全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探究h AECs修复环磷酰胺所致大鼠卵巢损伤的有效性及对生育力的影响,并初步探究h AECs治疗的机制。方法选用PHK26荧光染料成功标记第1代h AECs,用于h AECs移植的体内追踪。将8-10周龄的SD大鼠纳入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以第1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或生理盐水记为第1天(D1)。对照组(D1-15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D16尾静脉注射PBS,双卵巢原位注射PBS);模型组(D1-15腹腔注射环磷酰胺,D16尾静脉注射PBS,双卵巢原位注射PBS);h AECs经尾静脉移植组(D1-15腹腔注射环磷酰胺,D16尾静脉注射h AECs,双卵巢原位注射PBS);h AECs经卵巢原位移植组(D1-15腹腔注射环磷酰胺,D16尾静脉注射PBS,双卵巢原位注射h AECs)。(1)实验中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称取大鼠体重及卵巢重量;(2)卵巢组织冰冻切片后观察细胞移植后24小时及2周后PKH26标记的h AECs在卵巢中的存活与分布情况;(3)Elisa检测血清中AMH及FSH水平,分析h AECs移植对大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4)阴道涂片检测大鼠动情周期改变,了解h AECs移植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完整性的作用;(5)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学改变及卵泡计数,评估h AECs修复大鼠卵巢组织结构的效果;(6)免疫组化检测AMH、FSHR及Klotho蛋白在卵巢的分布及表达情况,初步探究h AECs移植修复卵巢损伤可能的机制;(7)大鼠合笼实验探究并记录大鼠胚胎的数量,评估h AECs移植对大鼠生育力的作用。结果(1)PKH26标记的h AECs可以向损伤的卵巢迁移,在细胞移植后24小时、2周均可以观察到红色荧光,移植的h AECs主要分布于卵巢间质区;(2)h AECs移植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损伤大鼠的体重及卵巢重量;(3)与模型组相比,h AECs移植可以升高损伤大鼠血清AMH水平,并降低血清FSH水平,改善卵巢功能不全大鼠的内分泌功能;(4)h AECs移植可降低损伤大鼠的异常动情周期,降低环磷酰胺所致的卵巢毒性作用;(5)h AECs移植使窦前卵泡、窦卵泡数量增加,闭锁卵泡数量减少,对卵巢组织有修复作用;(6)与模型组相比,h AECs移植可使卵巢组织AMH、FSHR及Klotho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7)h AECs尾静脉移植组、h AECs原位注射组及模型组大鼠的胚胎数量较对照组显着减少,尾静脉移植细胞组大鼠合笼后胚胎数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原位注射细胞组大鼠的胚胎数量较模型组略有增加。结论h AECs移植可以修复损伤的卵巢功能和结构,增加窦前及窦卵泡的数量,减少闭锁卵泡的数量;h AECs静脉移植可以显着改善受损大鼠的生育力功能;h AECs移植可以使卵巢组织AMH、FSHR及Klotho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抑制原始卵泡过度激活、促进生长卵泡发育、成熟及调节颗粒细胞的功能有关。第四部分 hAECs修复大鼠卵巢功能不全的机制研究目的h AECs修复大鼠卵巢功能不全的可能机制,希望为化疗引起的卵巢损伤的治疗提供相关理论基础,为临床上修复损伤的卵巢功能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在已经证实h AECs在修复环磷酰胺所致大鼠卵巢损伤的可行性后,本实验选用RNA SEQ进行三组卵巢组织的测序,每组含3例卵巢组织。三组分别为h AECs尾静脉移植组、h AECs原位注射组及模型组,在h AECs移植后2周取卵巢组织进行测序及进一步验证。(1)卵巢组织的总RNA提取、逆转录、合成双链c DNA、扩增及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h AECs治疗组与模型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差异表达基因的GO(Gene Ontology)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了解差异基因的功能及可能涉及的通路;(2)RT-q 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明确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3)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验证显着富集的类固醇激素合成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从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探究h AECs治疗的潜在机制。结果(1)m RNA测序发现h AECs尾静脉移植组和模型组共有783个表达差异的基因,其中有619个上调的差异基因及164个下调的差异基因。而原位注射h AECs组与模型组之间有16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16个上调的差异基因和52个下调的差异基因;(2)GO分析显示,h AECs尾静脉移植组与模型组的DEGs主要富集于离子通道活性和跨膜转运蛋白活性,而原位注射h AECs组与模型组的DEGs显着富集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和类固醇激素代谢过程。KEGG分析显示,h AECs尾静脉移植组与模型组的DEGs在核糖体、蛋白消化和吸收通路、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及c AMP信号通路显着富集;而原位注射h AECs组与模型组的DEGs主要参与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3)绘制维恩图发现尾静脉注射细胞组与原位注射细胞组相对于模型组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4个,包括2个上调和2个下调的基因。在进一步的q PCR验证中,2个上调差异基因IRF7(regulatory factor 7)与Mx1(Mx dynamin-like GTPase 1)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即IRF7与Mx1在尾静脉注射细胞组与原位注射细胞组的表达均显着增加,相对于模型组卵巢组织的表达。而另两个下调差异基因MFAP31(microfibril-associated glycoprotein 3-like)及CITED2(c AMP-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BP)/p300-interactingtrans-activator 2 with glutamic acid(E)and aspartic acid(D)-rich tai)在q PCR的验证中,三组无显着差异;(4)KEGG分析显示原位注射组与模型组间DEGs主要富集于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进一步q PCR发现,Msmo1、SQLE、NSDH1、FDFT1、TM7SF2在原位注射组显着上调,而其他三个基因DHCR24,CYP51,HSD17B7仍然高于模型组,这与测序结果比较一致;m RNA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原位注射h AECs组中与合成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关键酶如Star、Cyp11a1、Cyp19a1和Hsd17b1的表达值(FPKM值)也升高。此外,我们还观察分析了3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VEGFR1)、VEGFR2和VEGFR3的表达。VEGFR1(原位注射h AECs组)和VEGFR2(静脉移植h AECs组)的表达分别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而VEGFR3在3组间无差异;(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原位注射细胞组与模型组之间DEGs显着富集的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的其中2个酶角鲨烯单加氧酶(Squalene monooxygenase,SQLE)和法尼基二磷酸法尼基转移酶1(Farnesyl-diphosphate farnesyltransferase 1,FDFT1)主要在卵巢黄体组织的颗粒细胞中表达,原位注射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结论h AECs移植可能通过上调AMH表达,减少原始卵泡的过度激活;增加FSHR及KL蛋白表达,维持生长卵泡的发育及促进卵泡成熟;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 AECs移植对核糖体、蛋白消化、蛋白吸收、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 AMP信号通路、甾体生物合成通路等均有影响,促进类固醇激素合成、卵泡发育和排卵;此外,h AECs移植还可通过上调促血管及抗炎因子IRF7、Mx1、VEGFR1及VEGFR2,促进血管生成,减少炎症等发挥修复作用。
李涛[4](2020)在《间质干细胞亚群及其胞外囊泡对卵巢癌和乳腺癌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尝试将我们新发现的抗肿瘤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亚群及其来源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应用于女性恶性肿瘤(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治疗。深入探讨CD90low MSCs亚群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为EVs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或药物传递媒介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治疗其它类型肿瘤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方法:(1)对不同组织进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获得骨髓来源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SCs,BM-MSCs)、骨密质来源间质干细胞(Compact bone-derived MSCs,CB-MSCs)和脂肪来源间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2)利用细胞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检测对MSCs进行鉴定。(3)利用卵巢癌小鼠肿瘤模型评价CB-MSCs、BM-MSCs和CB-MSCs与VIC-008联合的抗肿瘤效果。(4)利用qRT-PCR评价CB-MSCs在3D培养中细胞因子的变化。(5)使用LPS将CD90high ADSCs诱导成CD90low ADSCs,利用小鼠肿瘤模型评价CD90high ADSCs和CD90lowow ADSCs亚群抗肿瘤效果。(6)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CD90high ADSCs和CD90low ADSCs来源的EVs(CD90high ADSC-EVs和CD90low ADSC-EVs)。(7)通过TEM和SEM检测EVs的形态特征;Western-blot检测EVs的蛋白标志物;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EVs的浓度和大小分布。(8)平板克隆实验评价CD90high ADSC-EVs和CD90low ADSC-EVs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9)Transwell和划痕实验评价CD90high ADSC-EVs和CD90low ADSC-EVs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10)利用乳腺癌小鼠肿瘤模型评价CD90high ADSC-EVs和CD90low ADSC-EVs的抗肿瘤效果。(11)利用脂质体融合法将CD90low ADSC-EVs装载miR-16-5p mimics(EVs-miR-16-5p mimic)。(12)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和小鼠肿瘤模型评价CD90low ADSC-EV-miR-16-5p在体内外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结果:(1)培养分离的细胞形态呈现成纤维样;细胞表面标记均符合MSCs的一般特征;且该类细胞能够向成脂、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我们发现CB-MSCs的CD90表达要低于BM-MSCs且CB-MSCs具有抗卵巢癌的作用。3D培养中CB-MSCs的免疫激活细胞因子IL-12、IL-21、IFN-γ和促炎细胞因子CXCL10基因表达增强,而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CCL5基因表达下调。联合CB-MSCs和VIC-008治疗可显着降低卵巢癌的生长和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且能够使肿瘤微环境中活化的抗肿瘤CD4+、CD8+T细胞增多,而使Treg细胞减少,这提示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2)我们鉴定了CD90high和CD90low ADSCs亚群,并证明了用LPS刺激CD90high ADSCs可以转化为CD90low ADSCs。CD90low ADSC-EVs对乳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抗肿瘤效果的控制与ADSC-EVs介导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减少、凋亡增强有关。CD90low ADSC-EVs装载抑癌miR-16-5p进一步显着增强了抗肿瘤活性。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CD90在CB-MSCs和BM-MSCs中的表达差异,评价MSCs对卵巢癌小鼠模型的抗肿瘤作用。我们的数据显示CB-MSCs与融合蛋白VIC-008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揭示了CB-MSCs单独或联合VIC-008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另外,我们还评估了一类新ADSCs亚群在乳腺癌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并证明ADSC-EVs在装载了抗肿瘤miR-16-5p后,可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将我们新筛选的抗肿瘤MSCs及其EVs应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的临床前治疗。此外,也为EVs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或药物载体提供了证据。
王伟[5](2020)在《槐耳调控乳腺癌分子网络的构建及关键分子linc00339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世界范围内,研究者对乳腺癌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投入,临床治疗逐渐演变为手术联合系统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在内的完整体系。然而,传统治疗手段副作用明显,患者耐受性较低,寻找有效新型乳腺癌治疗方法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关键,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中医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多种肿瘤治疗领域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广泛应用。槐耳属伞菌类担子菌亚门,最早由李时珍记录于《本草纲目》。近年来,槐耳的抗癌活性开始受到关注,然而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课题中,我们通过三部分对槐耳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槐耳处理乳腺癌前后的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构建了槐耳调控乳腺癌的共表达分子网络。第二部分通过对槐耳调控乳腺癌的共表达分子网络进一步分析,发现linc00339在槐耳影响乳腺癌的分子网络内占有核心地位,并与大量其他信号分子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进一步分析选择对linc00339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通过细胞学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linc00339可以通过miR-4656/CSNK2B通路影响乳腺癌的增殖和转移。第三部分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槐耳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我们发现槐耳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癌胚抗原的水平,延长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这样进一步证明了槐耳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一部分槐耳调控乳腺癌分子网络的构建研究目的1.分析槐耳对乳腺癌细胞分子表达的影响。2.探究槐耳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3.构建槐耳调控乳腺癌的分子网络。研究方法在该部分研究中,我们通过将槐耳处理与未经槐耳处理的乳腺癌细胞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利用R语言中的limma数据包筛选乳腺癌细胞中槐耳处理前后差异表达的lncRNA及mRNA。我们用热图展示差异表达的RNA分子,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随后,我们利用GO分析及KEGG分析对差异基因的功能进行注释,并对涉及其中的差异基因进行解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WGCNA),我们建立了槐耳调控乳腺癌的共表达分子网络。研究结果通过对槐耳处理乳腺癌前后的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槐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均具有重要作用。槐耳能够调控多个细胞内分子通路,其中与DNA修复及细胞周期的关系尤为密切,进一步解释了槐耳的抑癌活性。为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示槐耳对细胞内各分子的影响,我们通过circos图将槐耳处理后发生明显变化的mRNA以及lncRNA在人类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通过整合槐耳与乳腺癌相关联的各个关键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建立了槐耳调控乳腺癌的分子网络。研究结论1.槐耳处理与未处理的乳腺癌细胞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2.槐耳处理能够调控DNA修复及细胞周期等肿瘤相关通路。3.基于关键差异基因,建立了槐耳调控乳腺癌的分子网络。第二部分槐耳通过linc00339抑制乳腺癌进展转移的研究研究目的1.寻找槐耳调控乳腺癌进展转移的关键lncRNA。2.检测槐耳处理/未处理的乳腺癌细胞中linc00339的表达情况。3.探究linc0033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4.阐明linc00339在槐耳调控乳腺癌进展转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对第一部建立的分子网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linc00339在槐耳调控乳腺癌的分子网络中占有核心地位,并与大量其他信号分子具有紧密的联系。我们推测linc00339在槐耳调控乳腺癌的进展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随后的体外实验中,利用实时定量PCR,我们对linc00339是否为槐耳的直接靶点进行了验证。随后通过MTT实验验证了 linc00339对乳腺癌槐耳治疗敏感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linc00339的下游靶点,我们应用starBase对与linc00339共表达的mRNA进行了 Spearman相关分析。我们通过网络分析工具找到了相关的miRNA并通过荧光素酶实验和实时定量PCR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我们对linc00339在槐耳调控乳腺癌的进展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预测进行了验证。在槐耳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系中,linc00339的表达量显着降低,而过表达linc00339的乳腺癌细胞对槐耳细胞毒作用的敏感性也明显下降。经网站预测及后续实验验证发现,linc00339可通过海绵吸附作用降低miR-4656的表达(P<0.05),进而上调CSNK2B(P<0.05),促进乳腺癌的增殖。槐耳可以显着抑制linc00339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继而通过对linc00339的抑制作用增加miR-4656的表达(P<0.05),最终导致CSNK2B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发生显着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linc00339是调节乳腺癌对槐耳治疗敏感性的关键分子,槐耳可通过调节linc00339/miR-4656/CSNK2B通路抑制乳腺癌的进展转移。研究结论1.Linc00339是槐耳调控乳腺癌进展转移的关键lncRNA。2.槐耳处理可明显降低linc00339的表达水平,且linc00339高表达与细胞对槐耳的敏感性呈负相关。3.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证实linc00339可以显着提高乳腺癌的增殖、转移能力。4.Linc00339可以通过影响miR-4656/CSNK2B通路而发挥促癌作用。第三部分槐耳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1.分析槐耳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2.分析槐耳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3.分析槐耳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216名于2005年1月份至2016年10月期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乳腺癌患者,其中包括接受槐耳颗粒治疗与未接受槐耳颗粒治疗的两组患者。获得的回顾性数据包括人口统计数据、临床病理学特征、无病生存率(DFS)、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等,其中DFS是主要的结果指标。研究结果对照组纳入乳腺癌患者108名,槐耳颗粒治疗组纳入患者108名。两个组别患者的基线特征平衡性良好。对槐耳治疗组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槐耳可以显着降低血清中CEA的浓度,而对CA153和CA125没有明显影响。Kaplan-Meier分析发现,槐耳治疗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显着长于对照组患者(P=0.0002),因此槐耳治疗可以显着延长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此外,槐耳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睡眠(P=0.02)和食欲(P=0.02),但是在易怒(P=0.99)、记忆力减退(P=0.55)、感到疲劳(P=0.78)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因此口服槐耳颗粒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述临床数据证实,槐耳在乳腺癌患者中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结论1.槐耳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浓度。2.槐耳明显延长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3.槐耳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4.槐耳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路璐[6](2020)在《DIM对小鼠肠型急性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影响的研究和STAT3调控乳腺癌放射敏感性中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电离辐射引起急性肠型辐射损伤具有顽固性、持续性,目前防护与治疗手段非常有限。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是一种抗氧化剂,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可在全身辐射损伤的小鼠模型中减轻造血系统损伤,但其对电离辐射诱导肠道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了对137Cs-γ射线敏感的C57BL/6J小鼠,并建立了全腹照射诱导的肠型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采用这种全腹照射的动物模型,我们研究结果表明,DIM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全腹照射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而且还可明显地维持小肠隐窝绒毛的结构和改善小肠的功能损伤。此外,DIM可显着抑制全腹照射引起的Lgr5+小肠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包括溶菌酶阳性的潘氏细胞,Villin+肠上皮细胞和Ki67+瞬时扩增细胞)的减少。DIM处理可以在全腹照射后促进小肠修复。DIM提高了全腹照射小鼠小肠中Nrf2的表达增加,减少了凋亡细胞数目和减少了 γH2AX的表达。采用细胞实验模型研究发现,DIM可有效地提高受照人肠上皮细胞-6(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HIEC-6)的细胞存活率。分子机制研究揭示,DIM的辐射防护可能与其降低受辐照的HIEC-6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水平和增加Nrf2及其下游基因HO-1和NOQ1表达有关。高通量测序结果也表明,辐照可以引起全腹照射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DIM则促进了辐射诱导肠道细菌组成改变的恢复。综上所述,DIM可有效减轻肠道辐射损伤,为辐射肠道损伤的防护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放射治疗可显着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然而,放射治疗的获得性辐射耐受,严重影响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此,寻找一个有效的放疗增敏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电离辐射(ionizing irradiation,IR)诱导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株 MDA-MB-231、MDA-MB-468 和辐射抗性的 MDA-MB-231/R、MDA-MB-468/R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3,STAT3)Tyr705残基的磷酸化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的诱导。与辐射敏感的亲本TNBC细胞相比,获得性辐射抗性的TNBC细胞ROS水平明显降低,pSTAT3和Bcl-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此外,shRNA下调STAT3基因可使TNBC细胞对IR增敏。氯硝柳胺是STAT3的有效抑制剂,通过抑制STAT3和Bcl-2,诱导ROS生成,克服了 TNBC细胞的辐射抗性。电离辐射联合氯硝柳胺可显着增加亲本细胞、体外抗辐射TNBC细胞和体内TNBC移植瘤的ROS生成并诱导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STAT3和Bcl-2的激活和ROS的降低参与了 TNBC辐射抗性的形成,氯硝柳胺通过抑制STAT3和Bcl-2,增加TNBC细胞和移植瘤中ROS的生成,成为有效的放射增敏剂。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氯硝柳胺协同放射治疗可以恢复耐辐射TNBC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王超雨[7](2019)在《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抗抗白血病效应及调控CD47表达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是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虽然有些患者对于化疗很敏感,但是由于AML高度异质性以及老年患者合并症的存在导致多数患者长期生存偏差。AML患者难治/复发的根源在于患者体内存在白血病干细胞或者微小残留病灶,控制甚至治愈AML的途径应该是清除患者体内白血病干细胞。因此,临床迫切期望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新药出现,为临床医师的临床用药选择提供更多的帮助。CD47,也称为整合素相关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分子量大小约为50kDa,是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膜表面的跨膜蛋白。CD47可以与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α)、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thrombospondin-1)、TSP-2结合介导许多细胞功能,包括白细胞黏附和迁移、T细胞活化、凋亡和吞噬等。其中CD47与SIRPα结合介导的抑制吞噬细胞吞噬活性尤为重要。CD47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D47靶点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CD47与SIRPα的结合,抑制性信号被解除,可以重新激活吞噬细胞功能,吞噬消除恶性或死亡细胞。既往研究已经初步证实,在多种肿瘤中,CD47靶点单克隆抗体或者SIRPα靶点单克隆抗体均可以发挥很好地抗肿瘤效应。众多研究发现CD47普遍高表达于各种恶性肿瘤细胞,但是很少有研究探究何种分子机制导致CD47异常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产CD47靶点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AML效应,并初步探讨导致CD47异常高表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改善AML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利用流式法检测21例临床确诊为AML患者和多种AML细胞系CD47表达水平。提取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和人外周血来源单核细胞经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法检测国产CD47单抗增强巨噬细胞体外吞噬效应的现象,利用Annexin V/PI法检测国产CD47单抗对于AML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流式法检测国产CD47单抗对于AML细胞增殖的影响。选用NOG重度免疫缺陷小鼠作为荷瘤小鼠,指数期增长的U937经尾静脉注射构建AML模型,腹腔注射用药探究体内抗AML效应。通过Western blot和PCR方法,初步探究导致AML细胞高表达CD47的机制。研究结果:与正常骨髓细胞相比较,AML患者和细胞系普遍高表达CD47。本研究随机选取的21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的CD47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17例CD47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的2倍。健康对照组MFI为628.3(范围为446-884),AML组MFI为3430.6(范围为952-9310)。与IgG4相比,国产CD47单抗处理细胞后,0H、24H、48H和72H细胞增殖数并没有降低,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也并没有增多。流式法发现3种国产CD47单克隆抗体均可以很好地结合AML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产CD47单克隆抗体可以竞争性拮抗原研CD47单克隆抗体的结合位点,为未来临床药物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体外实验发现:对于高表达CD47的细胞系,国产CD47单抗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对此类细胞的吞噬清除,而对于低表达CD47的细胞系则无此效应。国产CD47单抗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对于原代AML细胞的吞噬消除。体内实验同样可以发现国产CD47单抗可以显着延长小鼠生存期。通过Western blot和PCR法,我们初步探讨了一下导致AML细胞表面高表达CD47的可能机制,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与CD47的过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国产CD47靶点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重新激活巨噬细胞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对AML细胞的吞噬清除。另外本研究初步发现缺氧诱导因子可以调控CD47的表达。
龚雪[8](2019)在《TRPS1抑制SOX2在乳腺癌细胞干性维持和肿瘤发生起始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腺癌是女性最高发的癌症类型。GATA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发育和癌症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典型的GATA转录因子家族成员GATA1-6参与诱导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和调节肿瘤干细胞功能。转录抑制因子GATA结合蛋白1(TRPS1)是非典型的GATA转录因子家族成员,TRPS1能够抑制软骨细胞促分化过程,暗示TRPS1在肿瘤干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TRPS1是如何调控肿瘤细胞干性维持和肿瘤发生起始过程还不清楚。肿瘤干细胞在癌症中广泛分布并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SOX2是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和肿瘤发生的关键调控因子。SOX2在乳腺癌的发生、增殖、转移、复发等过程中均发生重要作用,然而SOX2基因表达被如何调控尚未被揭示。TRPS1是非典型的GATA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通常作为转录抑制因子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本论文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RPS1为潜在的调控SOX2表达的因子,进一步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等结果证实TRPS1能够直接结合在SOX2的启动子区域并且抑制启动子区域的转录活性。在体外细胞水平的实验中,通过体外反映细胞干性的经典实验模型微球体实验,发现TRPS1通过抑制SOX2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成球能力。通过调控TRPS1表达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CD44+/CD24-乳腺癌干性特征细胞群所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一步证明TRPS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干性维持。结合细胞极限稀释裸鼠体内成瘤实验,证实TRPS1沉默的乳腺癌细胞系成瘤能力显着上调,从而揭示TRPS1通过抑制SOX2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干性维持和乳腺肿瘤的发生的作用与机制。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验证,结合体内外肿瘤细胞干性行为学研究,阐明TRPS1作为转录抑制子抑制SOX2表达从而调控乳腺癌细胞干性和乳腺肿瘤发生的作用和机制。本论文研究结果对揭示SOX2表达调控机制和肿瘤干细胞机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进一步完善了乳腺癌转录调控网络为发现乳腺癌诊疗新靶点奠定理论基础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王奔放[9](2018)在《基质重塑相关基因7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巨核细胞发育和造血系统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一类多能的、具有自我增殖分化能力的原始造血细胞,其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及其微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决定着造血细胞的命运以及造血功能的状态。骨髓造血微环境主要包括造血组织中的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因子,其可以通过各种微环境信号调控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定向分化以及动员、增殖、迁移等。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是HSCs经过一系列的成熟分化过程产生的血小板前体细胞。除了生成并释放血小板,Mk还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参与骨髓龛(niche)的建立和维持,构成能确保造血干/祖细胞恰当地分化成所有血细胞系的微环境。Mk与骨髓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和细胞外成分相互作用,以维持造血功能以及外周血的稳态和生理机能。有意义的是,Mk涉及到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沉积和重塑;反过来,Mk的成熟分化也依赖于细胞外基质的参与。造血干细胞发育的活跃增生及Mk的成熟分化都与基质重塑密切相关。在研究Mk对造血调控的过程中,我们关注一个新基因,即MXRA7(matrix remodeling associated 7,暂译作基质重塑相关基因7)。该基因最初因总是与其他跟基质重塑相关的已知基因(如MMPs、TIMPs、BM40)等共同表达而被命名,提示MXRA7可能参与基质重塑,因此也便有可能参与Mk对造血的调控过程中。此外,病理状态也会影响造血功能,其中糖尿病对造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糖尿病作为常见的代谢病,其首要靶器官是循环系统,其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过度积累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征,也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病理因素。已知高血糖会破坏骨髓微环境,但目前关于糖尿病对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就MXRA7和AGEs对巨核细胞发育和造血系统调控的作用进行研究。第一部分 基质重塑相关基因7对巨核细胞发育和造血系统的调控作用目的:从造血微环境中寻找、鉴定作用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子,对阐明造血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相关的临床实践(如造血疾病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等)具有指导作用。基质重塑相关基因7(MXRA7)是一个功能知之甚少的新基因,公共数据库显示MXRA7在造血系统细胞中有阶段依赖性表达,说明其可能参与造血过程。因此我们对MXRA7在造血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1、首先比较正常野生型小鼠(WT小鼠)和MXRA7基因敲除鼠(MXRA7-/-小鼠)的造血系统是否有差异:采集小鼠的外周血,利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分离获得脾脏和骨髓的单细胞悬液并进行细胞计数;取骨组织固定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骨髓涂片瑞氏染色用于巨核细胞分类计数;流式染色分析骨髓细胞中巨核细胞的差异。2、研究MXRA7对造血干祖细胞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集落形成细胞实验(colony-forming cell,CFC)和诱导分化实验鉴定MXRA7基因缺失对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3、比较WT小鼠和MXRA7-/-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差异:利用尾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实验、血块收缩实验、血小板寿命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的活化和凋亡等实验比较两者血小板的差异。4、体外细胞实验研究MXRA7对巨核祖细胞MEG-0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构建sh-MXRA7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sh-MXRA7转入MEG-01细胞建立干扰MXRA7的稳定细胞系;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TPO诱导分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核细胞分化标记、多倍体和血小板样颗粒;利用定量PCR检测巨核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巨核细胞前血小板形成(proplatelet formation,PPF);荧光免疫染色检测巨核细胞β-Tubulin的重排;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ERK、AKT的磷酸化水平及促凋亡蛋白Bax的水平。5、在体内实验中,使用小鼠非清髓模型和骨髓细胞移植模型来研究MXRA7对造血细胞恢复和重建的作用:WT和MXRA7-/-小鼠经非清髓辐照后检测造血恢复情况;野生型小鼠经清髓辐照后移植WT和MXRA7-/-小鼠的骨髓细胞,然后检测造血重建情况。结果:1、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显示MXRA7基因敲除后,小鼠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没有明显变化,血小板数量比WT小鼠明显降低。2、骨髓组织HE染色及骨髓细胞流式分析结果表明MXRA7-/-小鼠骨髓中巨核细胞略少于野生型小鼠。3、WT和MXRA7-/-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集落形成实验表明CFU-GEMM、CFU-GM、BFU-E的形态或数量均未有明显变化。4、MXRA7-/-小鼠造血干祖细胞诱导分化的巨核细胞比WT小鼠少。5、在血小板功能实验中发现,MXRA7-/-小鼠的血小板活化降低,早期凋亡增加,聚集增强,血块收缩增强,但是尾出血时间和血小板寿命与WT小鼠没有差异。6、sh-MXRA7转染MEG-01细胞成功构建MXRA7敲低的稳定细胞系,而MXRA7的敲低抑制MEG-01的增殖、分化和多倍体形成,并且抑制PPF的形成,巨核细胞发育相关基因GATA1、FOG1、PU-1、NF-E2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的结果表明MXRA7的敲低主要抑制ERK信号的磷酸化、β-Tubulin重排及Bax表达水平。7、小鼠非清髓造血恢复和清髓后骨髓细胞移植实验结果表明MXRA7敲除不影响小鼠的外周血、脾脏和骨髓的细胞数目,也几乎不影响各系血细胞。结论:1、MXRA7的敲除会通过抑制巨核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促进血小板的凋亡来下调血小板的数量。2、体外细胞实验中,MXRA7敲低可以抑制MEG-01细胞的增殖,并通过抑制p-ERK的表达、β-Tubulin重排来抑制向Mk细胞的分化。3、MXRA7的敲除对小鼠的造血恢复和造血重建影响不明显。第二部分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巨核细胞发育分化及造血的调控作用目的:Mk作为血小板的前体细胞,近来被认定为参与造血干细胞静息-活化相互转变的调节细胞,其可以通过与骨髓基质及其他细胞成份相互作用调节造血微环境。而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其是否会影响造血和骨髓微环境尚不清楚,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过度积累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征,但AGEs也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组织重建所必需的。为此,我们选择AGEs为代表研究糖尿病对巨核细胞发育分化及造血微环境调节的作用。方法:1、制备糖化牛血清白蛋白(BSA-AGEs):将BSA与D-葡萄糖在磷酸盐缓冲液(0.2 M,pH 7.4)中孵育8周。孵育后通过PBS(0.2 M,pH 7.4)广泛透析除去未结合糖。孵育在无菌条件下进行。2、AGEs对MEG-01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分化的影响:用BSA-AGEs或高浓度葡萄糖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PMA诱导巨核祖细胞MEG-01细胞分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k分化标记、血小板样颗粒;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巨核细胞发育相关基因(NF-E2、GATA1、PU1)和造血微环境调节相关基因(IL-6、VEGFa、PDGFa、PF4、OPG)的表达水平。3、AGEs对TPO/SCF/IL-3诱导人脐血单核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GEs对Mk分化标记、Mk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影响巨核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4、体内实验利用糖尿病ob/ob小鼠和STZ诱导小鼠糖尿病两种模型观察巨核细胞的发育和造血情况: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小鼠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总数,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中Mk表面标记,骨髓涂片行瑞氏染色后对巨核细胞进行分类。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巨核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及其造血微环境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5、AGEs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分化的影响:分选小鼠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利用集落形成细胞实验评估AGEs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1、成功制备BSA-AGEs,通过预实验确定200μg/ml作为BSA-AGEs影响MEG-01的最优浓度。2、体外实验中,AGEs促进MEG-01细胞的生长而高糖抑制细胞的生长,AGEs促进其细胞受体RAGE的表达水平,并呈现为时间依赖的增加,但ROS水平没发生变化。3、AGEs增加PF4和VEGFα的mRNA表达水平,而不影响Mk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对Mk的分化没有明显的作用,4、在ob/ob小鼠(AGEs升高)和STZ诱导小鼠的短期糖尿病(AGEs正常)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AGEs升高的ob/ob小鼠血小板数量增加,骨髓中表达CD41的巨核细胞增加,AGEs还会促进Mk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而AGEs正常的STZ诱导的小鼠,血小板数量没有变化,骨髓中表达CD41和CD61巨核细胞会减少,Mk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变化趋势也与AGEs升高的小鼠不同。5、集落形成实验表明AGEs可以促进GEMM集落的形成。结论:1、AGEs改变了 MEG-01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并影响部分调控造血微环境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2、AGEs对TPO/SCF/IL-3诱导脐血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的过程没有显着作用。3、Ob/ob小鼠的血小板数量和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增加,说明AGEs会影响巨核细胞的发育。
施盛[10](2018)在《Shh基因过表达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探究》文中指出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它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的多能干细胞,并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这使得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利用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缺血性疾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被不同的研究证实。MSCs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其原理是通过移植或动员干细胞进入缺血性的心肌组织,增加梗死区域心肌样细胞数量及毛细血管数量,逆转心脏重构,进而改善心功能。虽然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能力还存有争议,但MSCs向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或血管周细胞的分化能力已得到证实。血管生成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增加血管数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MSCs移植可以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促进心肌的修复,是一种有前景的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细胞类型。Hedgehog(Hh)蛋白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成形素,它们控制着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的发育模式。VEGF信号通路是调节血管发育和内皮细胞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VEGF诱导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确切调控机制还未明确。Shh与多种血管生成因子相关,能促进VEGF的表达,参与血管的新生,对急性及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Shh可以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促进血管生成,因此Shh可能是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分子之一,因此也被认为是增强血管生成较有前景的治疗分子。第一部分过表达Shh基因的大鼠BMSCs的构建目的:从大鼠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Shh过表达的MSCs细胞株。方法:首先从幼龄大鼠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传至第三代的细胞,流式细胞技术对表面相关标记分子进行检测。然后利用PCR扩增技术成功的克隆出了Shh基因,并利用慢病毒系统将Shh基因在BMSCs细胞中稳定过表达。结果:检测结果显示,CD90、CD29抗原在细胞表面高表达,MHC II和CD11b/c在细胞表面不表达,表明我们分离培养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q PCR检测发现,MSCs中Shh m RNA的表达水平上调,且Shh m RNA表达水平在转染后3天和7天中增加了约3000倍和5000倍。结论:成功的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成功的构建过表达Shh基因的MSCs细胞株。第二部分Shh基因促进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目的:体外实验验证过表达Shh基因后,对于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RT-q PCR分别检测Shh转染3天和7天后MSCs细胞中,促血管生成分子Ptch1、IGF1、HGF、Ang-1以及VEGF-A的表达水平,并在分别使用管样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体内胶栓实验,检测了MSCShh管样形成能力、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过表达Shh后,MSCs细胞中促血管生成分子表达水平上调,MSCShh的管样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和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显着高于MSCNC对照组。而且转染后7天的MSCShh细胞的成管长度和节点数量以及向内皮细胞分化能力明显高于转染后3天的细胞。结论:过表达Shh基因后,MSCs中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表达增加,体外迁移能力、成管能力增强以及血管新生的能力增强。第三部分过表达Shh基因的BMSCs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疗效探究目的:大鼠心梗模型中验证过表达Shh基因后,MSC对心梗的修复效果。方法:将Shh过表达前后的MSC细胞,移植到大鼠心梗模型中。心超检测心功能的恢复情况,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心梗后的纤维化面积。结果:MSCNC以及MSCShh均能够修复心梗后的心功能,且向较于MSCNC组,MSCShh组的修复效果更加明显。结论:过表达Shh基因后,MSC细胞能更有效地减少梗死区域面积,改善心功能。第四部分Shh基因促进BMSCs的内皮细胞分化能力的机制探讨目的: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过表达Shh基因的MSCs细胞向内皮分化的具体机制。方法:将MSCNC和MSCShh的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靶基因。利用si RNA技术,将靶基因沉默后分别验证MSCNC细胞的成管能力和心梗修复的能力。结果:结果发现MSCShh中,VEGF-D等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远高于在MSCNC中的表达。特别是在过表达Shh后VEGF-D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Shh分子可能通过促进VEGF-D的表达进而促进血管新生。并进一步分别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对此进行验证。用si RNA抑制VEGF-D的表达后,MSCShh的成管能力下降,体内实验发现其心梗后的修复效果受到抑制。结论:Shh基因可以通过Shh/VEGF-D信号轴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向内皮分化。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
材料和方法 |
1.标本来源 |
2.材料及试剂 |
3.实验方法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
2.MUC1在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 |
3.过表达MUC1慢病毒质粒的构建结果 |
4.分离培养DC的形态学特征及表型分子表达 |
5.转染效率测定 |
6.MUC1-DC中MU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1.试剂与仪器 |
2.实验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MCU1-DC诱导CTL条件的优化 |
2.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ɑ的含量 |
3.MUC1-DC对CTL杀伤活性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1.动物来源 |
2.试剂与仪器 |
3.实验方法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慢病毒转染条件优化 |
2.光学分子成像活体检测MUC1-DC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3. MUC1-DC对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
4.MUC1-DC对裸鼠移植瘤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5.TUNEL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的细胞凋亡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2)灸治乳腺癌:从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到抑制瘤体生长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乳腺癌发病及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 |
1.2 发病机制研究 |
1.3 分型分类研究 |
2. 乳腺癌患者治疗及其毒副作用 |
2.1 乳腺癌治疗方法 |
2.2 治疗后毒副反应及干预 |
3. 灸治肿瘤 |
3.1 艾灸减轻化疗后毒副作用 |
3.2 艾灸对肿瘤免疫影响的研究 |
3.3 艾灸通过调节基因调控、蛋白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
3.4 艾灸调节其它因素发挥抗肿瘤作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艾灸降低乳腺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实验资料 |
1.1 病例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4 观察指标 |
1.5 医学伦理原则与质量控制 |
1.6 安全性评价 |
1.7 治疗方案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乳腺癌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2.2 两组乳腺癌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 |
3. 讨论 |
3.1 艾灸对乳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
3.2 初步结论 |
3.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础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动物 |
1.3 试剂配置 |
2 方法 |
2.1 造模、分组与处理 |
2.2 小鼠体质量与肿瘤体积、质量的测定 |
2.3 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2.4 脏器指数测定 |
2.5 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检测 |
2.6 血清细胞因子检测 |
2.7 免疫组化化学技术 |
2.8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的表达 |
2.9 qPCR检测基因的表达 |
2.10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干预组对乳腺癌小鼠体质量影响 |
3.2 不同干预组对乳腺癌小鼠抑瘤效应差异的比较 |
3.3 不同干预组对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形态的影响 |
3.4 不同干预组对乳腺癌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5 不同干预组对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的影响 |
3.6 不同干预组对乳腺癌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3.7 不同干预组对乳腺癌小鼠微血管及微环境相关蛋白的影响 |
3.8 不同干预组对乳腺癌小鼠PD-1和PD-L1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艾灸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证据 |
4.2 艾灸抑制肿瘤瘤体生长的可能机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果与结论 |
1.1 研究结果 |
1.2 研究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人羊膜上皮细胞修复大鼠卵巢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1章 hAECs的分离、培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2章 环磷酰胺诱导大鼠卵巢损伤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3章 hAECs修复大鼠卵巢功能不全的体内实验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4章 hAECs修复大鼠卵巢功能不全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综述 |
1 综述一化学治疗引起卵巢功能损伤的机制与治疗措施 |
2 综述二羊膜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间质干细胞亚群及其胞外囊泡对卵巢癌和乳腺癌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中英文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间质干细胞 |
1.2.1 间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
1.2.2 间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保存 |
1.2.3 间质干细胞与肿瘤 |
1.2.4 间质干细胞在肿瘤中的治疗潜力 |
1.2.5 MSCs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挑战 |
1.3 胞外囊泡 |
1.3.1 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
1.3.2 胞外囊泡的分离、鉴定及保存 |
1.3.3 胞外囊泡与肿瘤 |
1.3.4 胞外囊泡作为肿瘤治疗物 |
1.3.5 间质干细胞来源胞外囊泡的特性 |
1.3.6 间质干细胞来源胞外囊泡与肿瘤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方法、方案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模式图 |
2.4 实验设计方案 |
2.4.1 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
2.4.2 CB-MSCs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2.4.3 CD90~(low) ADSCs诱导和鉴定及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
2.4.4 CD90~(low) ADSC-EVs鉴定及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
2.5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BM-MSCS和CB-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3.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试剂和耗材 |
3.1.3 本课题中使用的流式抗体 |
3.1.4 实验仪器 |
3.2 相关溶液的配制 |
3.2.1 冻存液的配制(10 mL) |
3.3 实验方法 |
3.3.1 BM-MSCs分离培养及传代 |
3.3.2 CB-MSCs分离及培养 |
3.3.3 细胞的消化传代 |
3.3.4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3.3.5 流式细胞术分析 |
3.3.6 间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鉴定 |
3.3.7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BM-MSCs和CB-MSCs分离培养 |
3.4.2 BM-MSCs和CB-MSCs表面标志鉴定 |
3.4.3 CB-MSCs表达更高的SCA-1 和更低的CD90与BM-MSCs相比 |
3.4.4 BM-MSCs和CB-MSCs多向分化能力鉴定 |
3.5 讨论 |
第四章 CB-MSCS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 |
4.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试剂和耗材 |
4.1.3 实验仪器 |
4.2 相关溶液的配制 |
4.2.1 D-Luciferin配制 |
4.2.2 完全培养基DMEM或RPMI-1640 配制(500 mL) |
4.2.3 肿瘤组织消化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BM-MSCs和CB-MSCs分离及培养 |
4.3.2 3D培养CB-MSCs |
4.3.3 LPS和VIC-008 对CB-MSCs的刺激 |
4.3.4 RNA的提取 |
4.3.5 mRNA逆转录 |
4.3.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7 肿瘤细胞培养 |
4.3.8 动物模型及处理 |
4.3.9 肿瘤生长和小鼠存活曲线 |
4.3.10 脾细胞的处理和体外刺激 |
4.3.11 ELISA |
4.3.12 腹水细胞和肿瘤组织的处理 |
4.3.13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CB-MSCs抑制卵巢癌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
4.4.2 CD90~(low) CB-MSCs中免疫激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增加,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减少 |
4.4.3 CD90~(low) CB-MSCs联合VIC-008 进一步提高抗卵巢癌疗效 |
4.4.4 CB-MSCs+VIC-008 联合治疗减少了脾脏中的Treg细胞的数量,激活了CD8~+ T细胞 |
4.4.5 联合治疗降低了肿瘤环境中Treg细胞的数量,激活了CD8~+ T细胞 |
4.5 讨论 |
第五章 CD90LOW ADSCS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
5.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试剂和耗材 |
5.1.3 实验仪器 |
5.2 相关溶液的配制 |
5.2.1 完全培养基DMEM或RPMI-1640 配制(500 mL) |
5.3 实验方法 |
5.3.1 ADSCs分离及培养 |
5.3.2 流式细胞术分析 |
5.3.3 ADSCs多向分化能力鉴定 |
5.3.4 细胞系及培养 |
5.3.5 肿瘤模型及处理 |
5.3.6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ADSCs分离培养及诱导 |
5.4.2 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诱导后ADSCs的表型 |
5.4.3 T-SNE分析ADSCs表面分子之间的联系 |
5.4.4 ADSCs多向分化能力鉴定 |
5.4.5 CD90~(low) ADSCs在体内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 |
5.5 讨论 |
第六章 CD90LOW ADSCS-EVS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 |
6.1 试剂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动物 |
6.1.2 实验试剂和耗材 |
6.1.3 实验仪器 |
6.2 相关溶液的配制 |
6.2.1 Western-blot相关试剂的配制 |
6.3 实验方法 |
6.3.1 ADSCs分离及培养 |
6.3.2 ADSC-EVs分离及鉴定 |
6.3.3 透射电镜样本制备 |
6.3.4 扫描电镜样本制备 |
6.3.5 ADSC-EVs蛋白的提取 |
6.3.6 Western-blot |
6.3.7 NTA检测 |
6.3.8 平板克隆实验 |
6.3.9 划痕实验 |
6.3.10 Transwell |
6.3.11 改造ADSC-EVs及转染 |
6.3.12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 |
6.3.13 肿瘤模型及处理 |
6.3.14 统计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4.1 ADSCs-EVs分离及鉴定 |
6.4.2 NTA检测分析ADSCs-EVs粒径 |
6.4.3 CD90~(low) ADSC-EVs在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
6.4.4 CD90~(low) ADSC-EVs在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 |
6.4.5 CD90~(low) ADSC-EVs在体内抑制乳腺癌生长 |
6.4.6 MiR165p增强CD90~(low) ADSCs-EVs的凋亡能力 |
6.4.7 MiR165p增强CD90~(low) ADSCs-EVs在体内的抗乳腺癌作用 |
6.5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获奖情况 |
(5)槐耳调控乳腺癌分子网络的构建及关键分子linc00339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槐耳调控乳腺癌分子网络的构建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槐耳通过linc00339抑制乳腺癌进展转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槐耳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论文 |
(6)DIM对小鼠肠型急性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影响的研究和STAT3调控乳腺癌放射敏感性中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
技术路线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实验材料 |
1.1.1 3,3'-二吲哚甲烷(DIM) |
1.1.2 细胞培养 |
1.1.3 Western Blot |
1.1.4 抗体 |
1.1.5 其他试剂及耗材 |
1.1.6 实验动物 |
1.1.7 主要仪器 |
1.1.8 主要软件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照射方案 |
1.2.2 实验动物分组及药物处理 |
1.2.3 小鼠30天生存周期实验 |
1.2.4 外周血细胞计数 |
1.2.5 细胞培养 |
1.2.6 细胞活力测定 |
1.2.7 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1.2.8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
1.2.9 细胞结晶紫染色 |
1.2.10 细胞免疫荧光 |
1.2.11 苏木素和伊红染色 |
1.2.12 PAS染色实验 |
1.2.13 石蜡切片荧光TUNEL法 |
1.2.14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 |
1.2.15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1.2.16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DIM可以有效提高受照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 |
1.3.2 DIM可以促进全腹照射引起小鼠小肠结构损伤的修复 |
1.3.3 DIM增强受照射小鼠Lgr5~+ISC存活并维持肠上皮细胞再生能力 |
1.3.4 DIM增强全腹照射小鼠小肠Nrf2的表达 |
1.3.5 DIM降低全腹照射小鼠小肠细胞凋亡率 |
1.3.6 DIM缓解电离辐射对HIEC-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1.3.7 DIM降低电离辐射诱导的HIEC-6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损伤 |
1.3.8 DIM部分通过Nrf2抗氧化反应保护HIEC-6细胞抵抗电离辐射 |
1.3.9 DIM处理不影响全腹照射后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 |
1.3.10 DIM可以恢复全腹照射引起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紊乱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技术路线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细胞培养 |
2.1.3 抗体 |
2.1.4 Western blot |
2.1.5 其他试剂 |
2.1.6 实验动物 |
2.1.7 主要仪器 |
2.1.8 主要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系及培养条件 |
2.2.2 辐射耐受乳腺癌细胞系的建立 |
2.2.3 细胞活力测定 |
2.2.4 克隆形成实验 |
2.2.5 细胞内活性氧的检测 |
2.2.6 细胞凋亡检测 |
2.2.7 蛋白提取及蛋白免疫印迹 |
2.2.8 细胞免疫荧光 |
2.2.9 短发夹状RNA敲除STAT3基因 |
2.2.10 体内动物实验 |
2.2.11 苏木素和伊红染色 |
2.2.12 外周血细胞计数 |
2.2.13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电离辐射诱导TNBC细胞STAT3/Bcl-2通路激活和ROS生成 |
2.3.2 在获得性抗辐射的TNBC细胞中,STAT3/Bcl-2通路持续激活 |
2.3.3 较低的活性氧水平与TNBC细胞获得性辐射抗性有关 |
2.3.4 氯硝柳胺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STAT3活性 |
2.3.5 氯硝柳胺与电离辐射协同诱导耐辐射TNBC细胞凋亡 |
2.3.6 氯硝柳胺通过诱导ROS生成增强耐辐射TNBC细胞辐射敏感性 |
2.3.7 氯硝柳胺提高乳腺癌荷瘤小鼠的辐射增敏性 |
2.3.8 氯硝柳胺协同放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综述一 肠道干细胞在辐射诱导肠损伤后的上皮再生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自噬对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致谢 |
(7)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抗抗白血病效应及调控CD47表达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克隆抗体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AML细胞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AML细胞系 |
1.1.2 病例对象 |
1.1.3 实验小鼠 |
1.1.4 巨噬细胞原代细胞来源 |
1.1.5 主要实验试剂 |
1.1.6 主要实验仪器 |
1.1.7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
1.1.8 细胞培养和冻存方法 |
1.1.9 原代巨噬细胞提取和培养 |
1.1.10 巨噬细胞吞噬AML的体外实验 |
1.1.11 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记) |
1.1.12 Trizol法提取细胞RNA |
1.1.13 RNA逆转录为c DNA |
1.1.14 qRT-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 |
1.1.15 免疫组化 |
1.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47的表达 |
1.2.2 AML细胞系上CD47的表达 |
1.2.3 CD47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预后的影响 |
1.2.4 国产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克隆抗体对AM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2.5 国产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位点 |
1.2.6 国产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克隆抗体体外抗AML效应 |
1.2.7 AML小鼠模型的构建 |
1.2.8 国产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克隆抗体体内抗AML效应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AML中调控CD47异常表达的分子机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乏氧诱导CD47mRNA水平高表达 |
2.2.2 乏氧诱导HIF-1α和CD47蛋白质水平高表达 |
2.2.3 课题延伸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一种新的固有免疫检查点-CD47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TRPS1抑制SOX2在乳腺癌细胞干性维持和肿瘤发生起始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1 乳腺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 |
1.1.2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
1.1.3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
1.1.4 乳腺癌的诊疗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1.2 乳腺癌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
1.2.1 转录因子在乳腺癌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2 非编码RNA在乳腺癌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 GATA家族成员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3.1 GATA家族概述 |
1.3.2 GATA家族经典成员的生物学功能 |
1.3.3 GATA家族经典成员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3.4 非典型GATA家族成员TRPS1 的生物学功能 |
1.3.5 TRPS1 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4 SOX2 的研究进展 |
1.4.1 SOX基因家族概述 |
1.4.2 SOX2 概述和生物学功能 |
1.4.3 SOX2 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1.5 乳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
1.5.1 干细胞概述 |
1.5.2 肿瘤干细胞概述 |
1.5.3 乳腺癌干细胞概述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胞系 |
2.1.2 小干扰RNA |
2.1.3 质粒 |
2.2 实验试剂 |
2.2.1 细胞培养及转染相关试剂 |
2.2.2 RNA提取、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关试剂 |
2.2.3 蛋白质免疫印迹相关试剂 |
2.2.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相关试剂 |
2.2.5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相关试剂盒 |
2.2.6 微球体实验 |
2.2.7 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 |
2.2.8 裸鼠成瘤实验 |
2.2.9 生化、分子实验试剂 |
2.3 常用溶液配方 |
2.4 实验耗材和仪器 |
2.4.1 实验耗材 |
2.4.2 实验仪器 |
2.5 实验方法 |
2.5.1 细胞培养 |
2.5.1.1 细胞复苏 |
2.5.1.2 细胞传代 |
2.5.1.3 细胞冻存 |
2.5.2 siRNA转染乳腺癌细胞 |
2.5.3 质粒转染乳腺癌细胞 |
2.5.4 乳腺癌细胞总RNA的提取 |
2.5.5 RNA逆转录为c DNA |
2.5.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5.7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5.7.1 肿瘤细胞内总蛋白的提取和制备 |
2.5.7.2 蛋白样品定量 |
2.5.7.3 SDS-PAGE凝胶电泳 |
2.5.7.4 转膜与封闭 |
2.5.7.5 抗体孵育与显色 |
2.5.8 质粒的构建 |
2.5.8.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5.8.2 目的片段的扩增 |
2.5.8.3 目的片段与质粒载体的酶切反应 |
2.5.8.4 目的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 |
2.5.8.5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5.9 定点突变质粒的构建 |
2.5.10 慢病毒包装系统 |
2.5.1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2.5.12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2.5.13 微球体实验 |
2.5.14 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 |
2.5.15 裸鼠成瘤实验 |
2.5.16 临床样本分析 |
2.5.17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
引言 |
3.1 TRPS1 抑制SOX2 的表达 |
3.1.1 从数据库中挖掘调控SOX2 的转录因子TRPS |
3.1.2 T47D和 MCF7中TRPS1 抑制SOX2 的表达 |
3.2 TRPS1 锚定在SOX2 的启动子区域并发挥转录抑制作用 |
3.2.1 TRPS1 直接结合在SOX2 的启动子区域 |
3.2.2 TRPS1对SOX2 的启动子区域发挥转录抑制作用 |
3.2.3 小结 |
3.3 在体外TRPS1 通过抑制SOX2 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干性 |
3.3.1 TRPS1 通过SOX2 实现对乳腺癌细胞干性调控 |
3.3.2 构建MCF7 稳转细胞系 |
3.3.3 TRPS1 调控乳腺癌细胞的成球能力 |
3.3.4 TRPS1 调控肿瘤细胞中CD44+/CD24-细胞群体 |
3.3.5 乳腺癌患者样本中TRPS1和SOX2 表达情况 |
3.3.6 小结 |
3.4 在裸鼠体内TRPS1 通过抑制SOX2 的表达抑制肿瘤发生的起始过程 |
3.4.1 TRPS1 对肿瘤发生阶段的影响 |
3.4.2 TRPS1 对肿瘤生长阶段的影响 |
3.4.3 小结 |
3.5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质重塑相关基因7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巨核细胞发育和造血系统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质重塑相关基因7对巨核细胞发育和造血系统的调控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巨核细胞发育及造血系统的调控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巨核细胞在维持骨髄环境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本课题所受资助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其它工作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10)Shh基因过表达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过表达Shh基因的大鼠BMSCs的构建 |
1.1 研究背景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Shh基因促进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过表达Shh基因的BMSCs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疗效探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Shh基因促进BMSCs的内皮细胞分化能力的机制探讨 |
4.1 研究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Shh信号通路在临床的潜在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D]. 尹良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灸治乳腺癌:从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到抑制瘤体生长的探索[D]. 薛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人羊膜上皮细胞修复大鼠卵巢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D]. 张玉林.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间质干细胞亚群及其胞外囊泡对卵巢癌和乳腺癌影响的研究[D]. 李涛. 江苏大学, 2020(01)
- [5]槐耳调控乳腺癌分子网络的构建及关键分子linc00339的研究[D]. 王伟. 山东大学, 2020(08)
- [6]DIM对小鼠肠型急性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影响的研究和STAT3调控乳腺癌放射敏感性中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 路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7]新型全人源化CD47单抗抗白血病效应及调控CD47表达的机制研究[D]. 王超雨.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TRPS1抑制SOX2在乳腺癌细胞干性维持和肿瘤发生起始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 龚雪. 东南大学, 2019
- [9]基质重塑相关基因7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巨核细胞发育和造血系统的调控作用[D]. 王奔放. 苏州大学, 2018(06)
- [10]Shh基因过表达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探究[D]. 施盛. 苏州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