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人文主义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文主义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文主义,价值,佛教,文学理论,文论,实用主义,政治理论。

人文主义价值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弘强[1](2019)在《人文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及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主义思想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人文主义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策略主要是:构建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教育教学观念;构建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渗透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11期)

沈伟[2](2019)在《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的张力: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扮着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现"教育2030"的目标,需澄清主要国际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路径、内容与理据。随着国际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国际组织表现出多边主义的合作范式,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是其运作的内在张力。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国际组织需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系统设计与推进为全球共治的前提,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甘锋,李晓燕[3](2019)在《人文主义传播研究的典范: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内涵、意义及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杜威访华百年之际,重温杜威于20世纪初提出的人文主义传播研究范式,有可能扭转传播学研究的碎片化问题和经验主义倾向。杜威以一种自觉的传播意识审视艺术问题,并提出艺术起源与发展的"传播"新论、艺术的社会传播本质论、艺术是最好的传播媒介等一系列观点。在此基础上,杜威建构起一种传播论的艺术观和人文主义的传播研究范式:参与艺术传播活动的各方在共享经验的过程中必将恢复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增进人与人的理解、促进人类共同体的重建。杜威的艺术传播思想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传播本性与传播的人文内涵的理解,是迄今为止最深刻、最具启发性的艺术学说和传播学说之一,它同时深入到了艺术和传播最本质的层面、深入到了人类生活最根本的层面,成为艺术传播研究人文主义范式的起源和典范。(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慧慧[4](2018)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文主义价值诉求的回归——基于《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提出了"重申人文主义"的主张,这一主张同样是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伦理原则。我国职业教育重申人文主义是服务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的包容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摒弃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人文主义价值诉求的回归,一要优化课程体系,明确职业教育核心价值;二是拓展学习空间,改变教育格局;叁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四要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包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8年06期)

李丽[5](2017)在《科学人文主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选择与实践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与人文的断裂与分离,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关怀缺失,呼唤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因此,科学人文主义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必然的价值选择。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发展两个维度上。其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在教育理念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氛围营造等方面渗透和融入科学人文主义。(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课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张有泽[6](2017)在《中学教育管理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天地,是老师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作为一个组织,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学校的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和激励机制的方向。现今的方针政策也贯彻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教育方面更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中学教育管理的人文价值取向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少年强,则国强,真正地将中学教育管理人文主义价值取向运用到教育中,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7年07期)

李春青[7](2017)在《论人文主义价值诉求与新时期以来文论话语建构之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完成了类似于文艺复兴和"五四"运动的历史使命的潜动机——把人们从盲目崇拜、极左思想禁锢和虚假的理想主义的梦魇中唤醒,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则可以视为其中的两个重要支流。人文主义价值诉求叁十多年来的曲折历程对我国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文学正名"作为新时期文学思潮的标志性口号,其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把文学从政治的战车上解脱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存在,根本上说乃是为人正名,是人道主义精神在文学领域的话语表征——即此而言,一种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理论话语开始形成。就其思想资源而言,早期马克思、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义以及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对其形成最为重要;就其话语形态而言,则审美特征论、文学主体性、新理性主义以及中国文化热是其最突出的表现。把"人性"、"人道主义"视为思想解放的目标之一,追问深层意义、揭示对象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与文化逻辑,这是马克思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留给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思想与方法论启示,对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精神分析主义是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之一,让人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自己内心世界幽暗的深谷,文学对人的自我意识的探究大大深化了,文学的追问开始超越"是什么"的层面而进入到"为什么"的深度,也不再停留在对文本说出来的东西的审视上,而更愿意去探寻文本背后隐含的深层意义或意味。对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研究形成最大影响的另一股力量大约要算是存在主义了。海德格尔启发人们用构成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的一切。萨特的哲学和文学创作让人深深领悟了在世界与人生中无处不在的荒诞感。他把文学艺术活动视为人的存在方式,并视人的自由为其前提。他把文艺看作是一种活动,很关注读者或欣赏者的重要性,可以说他先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提出了作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真正存在的观点。伽达默尔最大贡献是把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理论转变为一种系统的方法论,即哲学阐释学,对文学视界的打开产生了广泛影响。总之,新时期文学理论中的人文主义诉求是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使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保持一种积极的价值追求与批判精神。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进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研究时,有了大家公认的评价标准,让我们知道怎样的文学是好的,怎样的学术研究是有意义的。它对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话语形态的形成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杨东平[8](2017)在《教育改革要重建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评价上唯分数、唯升学率;与考试无关、难以考核的人格养成、个性发展、社会关怀乃至音体美等内容被架空虚置,从而背离了教育树人育人的内涵。改革应试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任务。(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期刊2017年09期)

曹莉[9](2016)在《反思现代性: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化观的价值与局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古今之争是晚清启蒙运动以来中国思想界和文化界的核心命题。吴宓作为学衡派的主要代表,往往被看作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和对立面,但吴宓却自我表白是"渴望真正新文化之得以发生的"。那么,吴宓所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张力和冲突何在?他所主张的新人文主义对于反思现代性具有何种价值和意义?学衡派为何不能进入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主流?本文从吴宓所倡导和践行的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和教育观两个方面求解,并以此揭示吴宓的学衡主张对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价值与局限。(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释学诚[10](2016)在《分享与长青:中国佛教价值的现代诠释——在第五届巴库国际人文主义论坛上的主题演讲》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9月29日)很高兴同七十五个国家、四百多位国际代表一起出席由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总统和俄罗斯普京总统共同发起的第五届巴库国际人文主义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数以亿计的中国佛教徒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人类的进步,是一个不断寻求联结、拓展网络的过程。在联结交流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6年11期)

人文主义价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扮着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现"教育2030"的目标,需澄清主要国际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路径、内容与理据。随着国际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国际组织表现出多边主义的合作范式,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是其运作的内在张力。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国际组织需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系统设计与推进为全球共治的前提,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文主义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弘强.人文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及渗透[J].新西部.2019

[2].沈伟.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的张力: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3].甘锋,李晓燕.人文主义传播研究的典范:杜威艺术传播思想的内涵、意义及当代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4].王慧慧.我国职业教育人文主义价值诉求的回归——基于《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5].李丽.科学人文主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选择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

[6].张有泽.中学教育管理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分析[J].新课程(中).2017

[7].李春青.论人文主义价值诉求与新时期以来文论话语建构之关联[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

[8].杨东平.教育改革要重建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J].中国教师.2017

[9].曹莉.反思现代性: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化观的价值与局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释学诚.分享与长青:中国佛教价值的现代诠释——在第五届巴库国际人文主义论坛上的主题演讲[J].法音.2016

标签:;  ;  ;  ;  ;  ;  ;  

人文主义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