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电业局内蒙古乌海市016000)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内部审计风险已成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突出问题。审计风险存在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意外性和控制性。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人员素质低。本文分析了电力公司审计风险的含义和成因,减少了审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对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的不断大范围需求促使能源企业快速发展,电力企业运营水平逐渐提高,内部审计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能源公司审计风险的客观认识,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为电力公司运行的最大效益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能源企业内部审计客观因素和主观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对审计风险成因认识的对策,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1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具体审计准则,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遗漏的可能性以及审计后出具的不充分意见”,由注册会计师撰写: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可能对信息的重大错误陈述提供不充分的建议的风险。”
目前,内部审计风险的界定尚未明确。作者认为,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是由于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任何重大错误或遗漏的分析造成的。审计结果不完善导致审计对象及其关联方蒙受损失或损害,因此审计主体承担此类风险后发布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机构或公司是主要的审计风险机构。审计风险的实质是可能无意中发布了不正确的审计结论。
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客观因素视角下的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2.1.1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薄弱
制度建设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实施是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一些电力公用事业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也缺乏事先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和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只记录审计问题,有的审计人员没有记录正确的内容,使得工作文件的审核不完整,审核事项无法开始,在审核中,问题的定性性质也是模棱两可的。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中的这些问题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也不能避免风险。此外,管理工具更复杂,内部管理层面更复杂,就越难进行审核,并增加审计工作和审计风险错误的可能性。
2.1.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相对较弱
审计的性质是独立的。只有坚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评估职能,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电力公司经济效益。电力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机构,为电力单位提供服务并在电力单位周围工作。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肯定低于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可以肯定的是,电力会受到单位自身利益的干扰。
2.1.3相关法制的不完善
健全的法律制度可以保护审计人员的权益,但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关法律不断发生变化。国家不能按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意味着审计人员不能得到法律保护,这使得电力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越来越困难,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
2.1.4电力企业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
在能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公司会比较忙碌,以致电力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比原来更为复杂,造成会计记录标注不准确,漏记的可能性增加,使电力公司的内部审计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检查时很难发表自己的审计意见,这也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可能性。
2.2主观方面因素
2.2.1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审计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大小。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内部审计人员没有经验,将无法了解电力部门的工作情况,就无法开展审计活动。另外,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标准和道德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目前的总体素质不高,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深度。从长远来看,内部审计的专业化和公司的社会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因此,电力公司应加大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达到国际公认的实践标准。
2.2.2内部审计的局限性
在电力公司中,内部审计人员不仅是电力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者,也是公司经营管理的对象。一方面要维护电力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要监督和维护国家的利益。当双方利益冲突时,内部审计人员可能违反审计原则选择电力公司的利益,这就增加了审计风险。
2.2.3审计方法不科学
随着电力公司内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普遍采用统计抽样方法。从样本看总体,本身就有非常高的风险,因为样本和总体总会有差异和错误,就此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
3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现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完善内部审计法律制度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进行管理和防范。在完善内部审计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其科学性,特别是利益相关方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另外,在制定会计准则时,要持续的规范,尤其是会计法中确认会计信息的主要责任者,应着眼于能够获得利益而制造虚假信息的人,审计的根源在于减少违法行为的数量,降低审计风险。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使内部审计职业标准统一起来,既能保证审计效果,又能有效减少内部审计管理风险。
3.2强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机构内部审计,电力企业应注意两点:(1)机构内部审计应行使独立审计的权利,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人事、劳动和资金,而不应是受任何人或问题的影响,这样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客观公正。(2)内部审计组织水平越高,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就越权威。实践表明,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有所提高,其职能也相应提高,两者互相补充。此外,制裁权是内部审计机构不可或缺的权利,制裁权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3.3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防止电力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最好办法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①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内部审计技术已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审计:②数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时,电力企业应注重多渠道的对审计人员和专业人员的选拔,并注意审计组的整体知识结构。同时,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检查机制。
3.4加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仅是形式的独立性,而且要具有实质的独立性。正式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在电力公司中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得到企业领导人的支持。实质上,独立性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在精神上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并且必须以公正的方式避免利益冲突。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人员尊重职业道德守则。
4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信息经济的环境下,电力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部审计工作的挑战和困难正在增加,强调风险防范和内部审计的对策。为适应新形势变化,内部审计工作潜力巨大,无疑将发挥其作用,因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提高了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彦刚,邵凯.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2009.98.
[2]岳刚,岳春凤.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致期刊论幻一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2.
[3]张慧清.加何有效控制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J].会计之友,2008(10).5.
[4]张东银.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对策[J].管理与财富.20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