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论文和设计-沈业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板、气缸以及吹气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侧门,所述框体和侧门均通过安装板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吹气块连接,所述吹气块上设置有气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框体内,所述吹气块的位置与支撑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吹气块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热传感器,所述气孔位于吹气块上朝向支撑架的面,所述吹气块上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气孔与气管接头之间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可以调节回火装置内零件表面的温度,满足高精度零件的热处理需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安装板(4)、气缸(5)以及吹气块(6);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框体(2),所述框体(2)上设置有侧门(3),所述框体(2)和侧门(3)均通过安装板(4)与气缸(5)连接,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与吹气块(6)连接,所述吹气块(6)上设置有气孔(6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位于框体(2)内,所述吹气块(6)的位置与支撑架(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吹气块(6)和支撑架(9)上均设置有热传感器(8),所述气孔(61)位于吹气块(6)上朝向支撑架(9)的面,所述吹气块(6)上设置有气管接头(7),所述气孔(61)与气管接头(7)之间相互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安装板(4)、气缸(5)以及吹气块(6);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框体(2),所述框体(2)上设置有侧门(3),所述框体(2)和侧门(3)均通过安装板(4)与气缸(5)连接,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与吹气块(6)连接,所述吹气块(6)上设置有气孔(6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位于框体(2)内,所述吹气块(6)的位置与支撑架(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吹气块(6)和支撑架(9)上均设置有热传感器(8),所述气孔(61)位于吹气块(6)上朝向支撑架(9)的面,所述吹气块(6)上设置有气管接头(7),所述气孔(61)与气管接头(7)之间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位于框架的外部和侧门(3)上远离支撑架(9)的一个面,所述吹气块(6)位于框架的内部,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贯穿框体(2)和侧门(3),所述框体(2)上设置有排气孔(10),所述热传感器(8)具体有六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块(6)分别位于支撑架(9)的四周和上方,所述热传感器(8)具体位于支撑架(9)的支撑面(91)上远离底板(1)的面,所述热传感器(8)具体位于吹气块(6)上朝向支撑架(9)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块(6)上的热传感器(8)的感应面高于气孔(61)所在的面,所述支撑架(9)上的热传感器(8)的感应面与支撑面(91)共面,所述支撑面(91)是镂空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

背景技术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零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目前市面上的回火装置在使用时,零件都是直接放置在回火装置内进行回火的,回火装置内不同位置温度偏差范围大,造成零件不同表面温差较大,影响回火质量,不能满足零件的热处理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可以调节回火装置内零件不同表面的温度,满足零件的热处理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板、气缸以及吹气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侧门,所述框体和侧门均通过安装板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吹气块连接,所述吹气块上设置有气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框体内,所述吹气块的位置与支撑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吹气块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热传感器,所述气孔位于吹气块上朝向支撑架的面,所述吹气块上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气孔与气管接头之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位于框架的外部和侧门上远离支撑架的一个面,所述吹气块位于框架的内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框架和侧门,所述框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热传感器具体有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块分别位于支撑架的四周和上方,所述热传感器具体位于支撑架的支撑面上远离底板的面,所述热传感器具体位于吹气块上朝向支撑架的面。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块上的热传感器的感应面高于气孔所在的面,所述支撑架上的热传感器的感应面与支撑面共面,所述支撑面是镂空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通过底板、安装板、气缸以及吹气块相互配合使用,可以直接检测零件不同表面的温度,可以调节回火装置内零件不同表面的温度,达到零件表面温度一致,满足零件的热处理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中:1、底板;2、框体;3、侧门;4、安装板;5、气缸;6、吹气块;61、气孔;7、气管接头;8、热传感器;9、支撑架;91、支撑面;10、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2,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包括底板1、安装板4、气缸5以及吹气块6;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框体2,所述框体2上设置有侧门3,所述框体2和侧门3均通过安装板4与气缸5连接,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与吹气块6连接,所述吹气块6上设置有气孔61,用于给零件通热气,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9,用于放置零件,所述支撑架9位于框体2内,所述吹气块6的位置与支撑架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吹气块6和支撑架9上均设置有热传感器8,用于检测零件表面的温度,所述气孔61位于吹气块6上朝向支撑架9的面,所述吹气块6上设置有气管接头7,所述气孔61与气管接头7之间相互连通,用于向零件吹热气,所述热传感器8和气管接头7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气缸5位于框架的外部和侧门3上远离支撑架9的一个面,所述吹气块6位于框架的内部,用于带动热传感器8顶紧零件,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贯穿框体2和侧门3,所述框体2上设置有排气孔10,用于保持装置内气压和标准大气压一致,所述热传感器8具体有六个,用于检测零件六个面的温度。

所述吹气块6分别位于支撑架9的四周和上方,所述热传感器8具体位于支撑架9的支撑面91上远离底板1的面,所述热传感器8具体位于吹气块6上朝向支撑架9的面。

所述吹气块6上的热传感器8的感应面高于气孔61所在的面,所述支撑架9上的热传感器8的感应面与支撑面91共面,所述支撑面91是镂空的,方便零件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零件放置在支撑架9的支撑面91上,将侧门3关上,支撑架9上的热传感器8将检测到的零件表面的温度记做温度A,支撑架9上的热传感器8将温度A发送给外部控制系统,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气缸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吹气块6朝向零件运动,进而带动吹气块6上的热传感器8顶紧零件,吹气块6上的热传感器8将检测到的温度记做温度B、温度C、温度D、温度E以及温度F,吹气块6上的热传感器8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给外部控制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零件的底面由于位于支撑架9上,每次的温度A都比其他面的温度高,所以支撑面91的下方不需要设置吹气块6,外部控制系统根据吹气块6上的热传感器8感应到的每个面的不同温度值与温度A的差异,控制每个方向上的吹气块6向零件通不同温度的热气,保证零件在规定的温度下回火,保证零件各个面的温度一致,回火温度和时间由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直到回火结束,气缸5的活塞杆收缩,外部控制系统停止向吹气块6孔热气,工作结束,打开门取走零件。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7684.X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37552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C21D 1/18

专利分类号:C21D1/18

范畴分类:25B;

申请人:昆山尤特威热处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昆山尤特威热处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花桥镇顺扬民营区

发明人:沈业清;沈业录

第一发明人:沈业清

当前权利人:昆山尤特威热处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可确保零件表面同温的回火装置论文和设计-沈业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