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火机理论文_闫想想,王秋华,李晓娜,李世友,仝艳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火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林带,火机,集水区,营养盐,森林防火,硅酸盐,树种。

阻火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闫想想,王秋华,李晓娜,李世友,仝艳民[1](2018)在《箐沟阻火机理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省昆明市妥吉林区为研究地点,分析了箐沟内的植物类型、影响森林火灾的气象要素,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箐沟的阻火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火关键期内,沟内温度比沟上低,不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沟内相对湿度比沟上的大,火环境发生了变化,火蔓延到沟内可能变;沟内的风速比沟上的小,使火蔓延减缓;箐沟内以海桐花科昆明海桐为主的常绿阔叶树已郁闭成林,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小,也有一定的阻火能力。(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许志峰,张念慈,蔡志勇[2](2015)在《高分子灭火凝胶阻火灭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分子聚合凝胶性能的测定,并与传统的泡沫灭火剂和水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高分子聚合凝胶在灭火及防止复燃等方面比传统的清水和泡沫都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推测了其阻火机理。(本文来源于《林业劳动安全》期刊2015年02期)

祝钊[3](2014)在《瓦斯输送管道水封阻火泄爆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阻止瓦斯抽采管路中爆炸火焰向管路进口方向传播,保障地面和井下抽放泵站设备的安全,在瓦斯抽采管路上不同位置安装阻火泄爆装置。当爆炸火焰到达时,通过泄放爆炸能量和水路封锁,能阻断火焰传播。根据水封阻火泄爆机理及相关标准设计一种水位自控式水封阻火泄爆装置,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证明了阻火泄爆机理的有效性及装置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4年09期)

洪长福[4](2007)在《免修、半免修复层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山沟、小山脊呈"鸡爪型"分布的特点,在沟边和小山脊采取不同措施营建高阻火效能、低维护成本的免修、半免修复层防火林带,并研究其阻火机理。对火环境主要因子调查分析表明:免修复层防火林带衰减光照能力强,降温保湿效果好,挡风能力强,乔木、灌木、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以及土壤的含水率高,阻火效果最好;半免修复层防火林带阻火效果次之,山脊单层防火林带阻火效果最差。因此,应充分利用沟边残存阔叶林和沟边小山脊特有的湿润环境,营建免修、半免修复层新型防火林带,并对现有单层防火林带进行改造。(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周宇峰[5](2007)在《木荷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生物防火林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调查木荷林带和相邻易燃林分的马尾松和杉木林,对群落结构特征比较,可燃物的载量及其水平和垂直结构分布,林内环境小气候特点以及利用锥形量热仪对不同含水率的木荷、马尾松和杉木的枯落物中叶子和小枝的燃烧性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来阐明木荷防火林带的阻火机理,为南方山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木荷防火林带开始发挥防火作用的年龄的确定:综合分析木荷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得到木荷防火初始年龄为8年。此外还提出了木荷防火成熟龄。2对不同类型林分群落结构和燃烧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林分之间群落结构和燃烧性相似性比木荷林分高。3可燃物的易燃性分析:杉木和马尾松林林分难燃可燃物平均占65%,而木荷林分占90%,马尾松和杉木林分较易燃和较难燃可燃物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木荷林分。4地表枯落物负载量和含水率分析: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地表枯落物负载量高,水平分布呈连续性分布;而木荷林带则少很多,具有显着性差异,而且水平分布呈间歇性分布。一般在防火季节,较成熟的木荷枝繁叶茂,郁闭度大,枯落物的含水率比马尾松和杉木的高。5通过调查木荷防火林带内的小气候因子:风速、温度、湿度等,同邻近的空旷地和马尾松林、杉木林的小气候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林内小气候是防火林带起防护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6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枯落物燃烧性:(1)不同含水率的木荷枯落物叶子和小枝的着火感应时间(TTI)在与同一条件下马尾松和杉木进行比较时发现了拐点,即随含水率升高,木荷叶子和小枝比马尾松和杉木的TTI增加更快。在湿度20%左右时木荷叶子和小枝的TTI大于马尾松和杉木的。(2)综合分析了木荷、马尾松和杉木的叶子和小枝的热释放速率(HRR),总释放热(THR),比值pkHRR/TTI,发现木荷的叶子和小枝比马尾松和杉木的释放热量速度慢,释放热量少。表明木荷比马尾松、杉木抗火性强,适宜作防火树种。(本文来源于《浙江林学院》期刊2007-04-01)

田晓瑞[6](2000)在《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普遍推广应用,目前它已成为我国一项主要的森林防火对策。但防火林带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抗火树种选择的方法、防火林带的造林密度、防火林带的结构、防火林带的最佳位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为完善防火林带营造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南方48 个树种的树叶成分测定,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研究树种的抗火能力进行排序;利用热解失重分析方法,分析了树叶和树枝的热解特性;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了9 种树叶的燃烧性,对木荷和马尾松落叶的燃烧性也进行了比较;通过对防火林带阻火作用的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分析了防火林带的阻火机理。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 防火能力强的树种主要有∶木荷、油茶、马蹄荷、火力楠、珊瑚、旱冬瓜等树种。2 不同树种的叶片在同样受热条件下,其水分蒸发快慢与其叶的解剖构造有关。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大,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从树枝解剖结构上看,阔叶树导管所占的比例越高,传输水分的能力强,抗火烧能力也强。3 对11 个树种的试样进行了热解失重实验,建立了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两步热解失重反应基本上都可用反应级数为2 的简单反应来模化。比较主导反应中需要的活化能,发现木荷、油茶、火力楠、杨梅等热解需要的活化能高,热稳定性好,而马尾松和杉木热稳定性低。4 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9 种树叶的燃烧过程,利用火发生指数FPI 表示试样的阻火能力。火力楠、木荷和油茶的FPI 值越大,抗火能力强。马尾松和杉木容易燃烧。5 木荷落叶与马尾松落叶的燃烧过程相比,木荷落叶燃烧慢而不充分,释放CO2较少,释放CO 和烟较多。6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证明防火林带可以有效阻隔地表火和树冠火。它可以吸收和阻挡火焰向前方的辐射,减小火场对流和阻挡火烧散块的穿越。防火林带还可以形成低温、高湿不利于火烧蔓延的环境。7 防火林带不仅能够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而且它还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0-05-01)

黄永勤,范春山,陈功智[7](1994)在《硅酸盐膨胀型防火涂料阻火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DTA、TG-DTG、FTIPL、XRD等分析手段及模拟阻火试验,表征和探讨了硅酸盐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熔融历程和阻火机理。(本文来源于《陕西化工》期刊1994年02期)

阻火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高分子聚合凝胶性能的测定,并与传统的泡沫灭火剂和水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高分子聚合凝胶在灭火及防止复燃等方面比传统的清水和泡沫都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推测了其阻火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火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闫想想,王秋华,李晓娜,李世友,仝艳民.箐沟阻火机理的初步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8

[2].许志峰,张念慈,蔡志勇.高分子灭火凝胶阻火灭火机理研究[J].林业劳动安全.2015

[3].祝钊.瓦斯输送管道水封阻火泄爆机理研究[J].煤矿安全.2014

[4].洪长福.免修、半免修复层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

[5].周宇峰.木荷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的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7

[6].田晓瑞.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0

[7].黄永勤,范春山,陈功智.硅酸盐膨胀型防火涂料阻火机理探讨[J].陕西化工.1994

论文知识图

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点火方法阻火器阻火模型示意图阻火机理综合评利因素防火林带阻火机理水位自控式水封阻火防爆器

标签:;  ;  ;  ;  ;  ;  ;  

阻火机理论文_闫想想,王秋华,李晓娜,李世友,仝艳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