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毒作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药抗病毒,兽医临床,应用,作用
抗病毒作用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余永生[1](2018)在《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在生物学上是较为特殊的存在,其具有一定的特性和致病机理,从而使得很多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目前防治病毒病的有效措施就是通过疫苗、外源性细胞因子和化学合成物等进行防治。而中医药临床防治的特点在于其药源丰富、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等,不仅能调节体能的免疫功能,有效抵制病毒蔓延,还能阻止细胞因病毒而出现病变,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8年11期)
崔盟[2](2018)在《比特币勒索病毒作用机理及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网络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类似WannaCry蠕虫勒索病毒的不断涌现与爆发,增强了人们网络安全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WannaCry蠕虫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根据其作用机理,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分析了WannaCry蠕虫病毒对当今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以此提高对勒索病毒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21期)
徐宏喜[3](2014)在《藤黄属植物新型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藤黄属(Garcinia L.)植物全球约有450种,我国有20种,是天然xanthone、PPAP类化合物的主要资源之一,这类成分具有新颖多变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多年来,我们先后对15种有研究价值的藤黄属植物开展了较系统的活性成分研究工作。本研究预期从藤(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4-08-07)
陈甜甜,程福亮,聂兆晶,房栋,崔兆连[4](2014)在《动物肠道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肠道益生菌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机体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的研究不断深入,益生菌的抗病毒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动物肠道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饲料与畜牧》期刊2014年04期)
陈甜甜,程福亮,聂兆晶,房栋,崔兆连[5](2014)在《动物肠道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肠道益生菌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机体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益生菌的研究不断深入,益生菌的抗病毒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动物肠道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饲料广角》期刊2014年06期)
孙健[6](2013)在《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致使许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确切的防治方法。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防治,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最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动能,治疗前景良好,但费用昂贵,目前仍停留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而中医药临床防治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价格低廉,能调节整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改善临床症状,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活兽慈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7-26)
朱买勋,邵秋红,刘娟,邱洪,徐杨峰[7](2013)在《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犬细小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犬细小病毒(CPV)感染F81细胞作用机制,以F81细胞为宿主细胞,复方苦芩和黄芪多糖作药物对照,从复方苦芩总多糖对CPV的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抑制吸附、穿入及其复制5个方面探讨复方苦芩总多糖抗CPV活性机理。结果显示,复方苦芩总多糖在CPV病毒复制过程中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直接灭活作用效果优于复方苦芩组,P<0.05,复制试验效果优于复方苦芩组,P<0.05,与阳性药物组差异不显着,P>0.05。从而表明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CPV感染F81细胞效果明显,且主要通过直接灭活CPV和抑制其复制而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刘海燕[8](2013)在《银葛双解剂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银葛双解剂体内、外抗H1N1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机理,为开发治疗流感病毒的新药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1.体外实验(细胞试验)①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甲型H1N1流感病毒(A/PR/8/34)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使用Reed-Muench方法计算的TCID50,并换算成病毒的滴度;Reed—Muench法即距离比例=(>50%的百分数-50)/(>50%的百分数-<50%的百分数),TCID50=距离比例+>50%的百分数的对数(㏒)。②以MTT比色法测定银葛双解剂对狗肾细胞(MDCK)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及半数中毒浓度(TC50),采用SPSS18.0软件的Probit回归法进行数据计算;③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银葛双解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宿主细胞膜融合的抑制作用,组间比较采用SPSS18.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2.体内实验(动物实验)①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利巴韦林组(0.0675g/kg)、银葛双解剂高剂量组(45.9g/kg)、银葛双解剂低剂量组(15.3g/kg,成人等效剂量)、银葛双解剂预防+治疗组(15.3g/kg);②造模及给药: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滴鼻感染,给予设定的药量灌胃;③检测:末次给药24h后摘眼球取血及解剖取肺,采用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切片,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6及TNF-α及流式细胞数分析T细胞亚群的分类。④数据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均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PSS18.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细胞试验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后,荧光强度比值增大,细胞内环境呈酸性变化,有利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银葛双解剂(4mg/ml)可以有效的抑制此改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②动物试验中,小鼠肺部病理切片显示,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肺部呈间质性炎症的改变,银葛双解剂可以减轻小鼠肺部炎症,银葛双解剂高剂量效果尤为明显;③通过放射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血清中细胞炎性因子IL-6、TNF-α及CD+8T细胞明显升高,CD+3、CD+4T细胞及CD+4/CD+8的比值显着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银葛双解剂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6的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银葛双解剂预防+治疗组小鼠血清中的IL-6的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银葛双解剂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的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银葛双解剂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CD+8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CD++3、CD4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着升高(P<0.05),CD+4/CD+8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着增大,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体外试验中,银葛双解剂通过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宿主细胞膜融合,起到一定的直接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体内试验中,银葛双解剂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调整机体免疫平衡状态,而达到良好的间接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故银葛双解剂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方式发挥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张波,卢芳国,李玲,何清湖,周芳亮[9](2012)在《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作用与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进一步探讨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理。方法:①经鼻腔接种建立小鼠流感病毒肺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奥司他书组和麻杏石甘汤组,经灌胃给药或给生理盐水7天后,观测肺重量指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②以2-(4-methylumbelliferyl)-α-D-N-aeetylneuraminie acid(MUNANA)为神经氨酸酶底物,按改进的曹鸿鹏等方法检测麻杏石甘汤全方与拆方配伍的系列组合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2-10-20)
雷湘[10](2012)在《杠板归提取物抗病毒作用机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初步研究杠板归提取物抗病毒作用的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药物样品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CVB_3感染的Hep-2细胞,72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不同的药物样品,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量的变化,以此判断杠板归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杠板归提取物S1样品有一定的直接杀死CVB_3的作用,S2样品可以抑制(本文来源于《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9-25)
抗病毒作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网络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类似WannaCry蠕虫勒索病毒的不断涌现与爆发,增强了人们网络安全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WannaCry蠕虫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根据其作用机理,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分析了WannaCry蠕虫病毒对当今社会带来巨大影响,以此提高对勒索病毒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毒作用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余永生.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
[2].崔盟.比特币勒索病毒作用机理及影响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
[3].徐宏喜.藤黄属植物新型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4
[4].陈甜甜,程福亮,聂兆晶,房栋,崔兆连.动物肠道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J].饲料与畜牧.2014
[5].陈甜甜,程福亮,聂兆晶,房栋,崔兆连.动物肠道益生菌抗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J].饲料广角.2014
[6].孙健.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C].中国《活兽慈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7].朱买勋,邵秋红,刘娟,邱洪,徐杨峰.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犬细小病毒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3
[8].刘海燕.银葛双解剂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9].张波,卢芳国,李玲,何清湖,周芳亮.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作用与机理的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2
[10].雷湘.杠板归提取物抗病毒作用机理初探[C].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