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前摘脱论文_盛力伟,金鹍鹏,陈伟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割前摘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惯性,装置,台架,联合收割机,牧草,青绿,动力学。

割前摘脱论文文献综述

盛力伟,金鹍鹏,陈伟旭[1](2018)在《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复脱试验装置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脱粒装置是联合收割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整机和其它部件的工作性能。参考国内外各类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的组成特点及改进思路,分析了现阶段各种梳脱式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梳脱式联合收割机上复脱分离、清选装置的相关参数及工作环境,考虑到梳脱式联合收割机收获工艺与传统全喂入、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明显不同,对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上的复脱分离、清选装置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提高我国现阶段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性能,加速新老产品的更迭,以及新型脱粒装置的研制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农机使用与维修》期刊2018年08期)

孙伟,那明君,冯江,蒋亦元[2](2018)在《割前摘脱收获机立式离心分离复脱清选装置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稻割前摘脱脱出物草谷比低和处理量大的特点,为提高谷物脱出物的处理能力,设计了一种可循环喂入的立式离心分离复脱清选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以喂入速度和螺旋输送器转速为影响因素,以分离率、复脱率和破碎率为试验指标,通过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得到了其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的响应曲面模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各参数对性能指标的交互作用可知,输送器转速对分离率、复脱率和破碎率的影响较大,而喂入速度则较小。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佳工作参数:输送器转速541.4 r/min、喂入量1.226 kg/s;在该参数组合下的期望结果:分离率为90.4%、复脱率为66.1%、破碎率为0.77%;在该参数组合下的验证性试验结果:分离率为89.4%、复脱率为65.2%、破碎率为0.83%。结果表明立式离心分离复脱清选装置处理效率高,谷物损伤小,能够适应对割前摘脱脱出物的处理要求。(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乔杰[3](2017)在《非气吸式谷物割前摘脱割台的设计与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割台在田间收获作业时,缺少气流的吸运作用导致割台的落粒损失大的问题,以课题组2015年田间试验样机的割台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一种气流正压吹脱和负压吸附相结合同时装配非直“V”型摘脱板齿的新型割前摘脱割台(发明专利号201610240688X)。该文对该新型割台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在室内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室内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新型割前摘脱装置的摘脱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收获机割台对谷物的脱粒过程,为割台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2)设计了一种用于台架试验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该装置能对影响该机型工作性能的试验因素进行调整,对机收过程中的籽粒损失进行收集记录,同时能对机器的工作参数进行采集。(3)借助Design-Expert V.8.0.6软件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和后期数据的优化分析。按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模拟收获机田间收获作业时的状态进行室内台架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各因素对摘脱总损失的贡献率和最优工作参数组合。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是“V”型板齿角度、上盖角度、喂入速度、吹拂机构风速、摘脱滚筒齿尖线速度。最优工作参数组合是:喂入速度1.20 m/s、齿尖线速度19.13 m/s、吹拂机构风速6.80 m/s、、“V”板齿角度6.50°、上盖角度7.20°,总损失为0.81%。符合国家水稻机收的标准。(4)通过谷粒在水平收集装置和垂直收集装置内的分布情况,分析并发现谷粒被梳脱后向后抛送位置的变化规律。此规律可为后期割台的整体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黄新国[4](2012)在《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收获青绿超级稻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稻因比常规水稻具有产量高、脱粒难、含水率高、密度大和千粒重高等特点,对联合收获机的收获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割前摘脱联合收获机比其他机型联合收获机,有提前收获、结构简单、脱粒功率少和无分离损失等优点,但是针对超级稻的割前摘脱联合收获机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4ZTL-2000”型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为原型,设计了一种室内割前摘脱装置。为充分保持试验用超级稻的含水率和模拟田间生长状态,首次采用从田间取出带土水稻,叁小时内完成试验的方法,对超级稻青绿直立和模拟倒伏状态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的试验研究,并首次对强制惯性分离室内物料运动规律进行了高速摄影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模拟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的室内割前摘脱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喂入速度、喂入口开度、喂入口风速、摘脱板齿齿尖线速度、压禾鼻位置和摘脱滚筒中心距台面高度的调整并收集损失的谷物,能够进行谷物梳脱过程和强制惯性分离室内物料清选分离过程的高速摄影拍摄。2)在青绿超级稻直立状态下,对摘脱板齿齿尖线速度、喂入速度、喂入口开度和喂入口风速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试验表明:对总损失影响程度依次为:摘脱板齿齿尖线速度、喂入速度、喂入口风速和喂入口开度,最优化组合为摘脱板齿齿尖线速度23m/s,喂入速度1.1m/s,喂入口气流速度14m/s,喂入口开度120mm,此技术条件下落地损失不大于1%。考虑到经济因素和实际工作情况,固定喂入口风速为12m/s,对摘脱板齿齿尖线速度、喂入速度、喂入口开度和压禾鼻位置进行了二次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分别建立了四个因子对总损失、前抛损失、夹带损欠、脱不净损失的数学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摘脱板齿齿尖线速度、喂入速度和喂入口开度对总损失影响极显着,喂入口开度和喂入速度的交互项对总损失的影响显着,其次为压禾鼻位置。结合实际情况,得到了不同喂入速皮下落地总损失较小的最佳参数组合。3)在青绿超级稻倒伏状态下,分别对喂入速度、齿尖线速度、喂入口风速、压禾鼻位置、摘脱滚筒中心距台面高度和喂入口开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四因素叁水平正交试验,揭示了这六个因子对割台物料损失的影响变化规律,得出以总损失为最小的收获工艺参数和机构参数为:齿尖线速度为24m/s、前进速度为1.1m/s、喂入口开度为90mm、乐禾鼻位置为120mm试验表明总损失为1.6%。4)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强制惯性分离室内物料分离、强制沉降过程进行了直观观察分析。通过对物料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分析,对强制惯性分离室防止堵塞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2-04-07)

王立军[5](2011)在《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分离清选装置物料运动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luent软件中修正的k-ε湍流方程及拉格朗日法的离散相模型对4ZTL-1800型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分离清选装置内物料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物料在分离清选装置内的运动轨迹,沉降、分离、清选等运动规律,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物料质量流量、分离装置入口气流速度和分离清选装置收集物料的清洁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韩豹,蒋亦元,吴文福[6](2011)在《倒伏超级稻割前摘脱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倒伏超级稻霜前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吸式摘脱台。为优化该摘脱台的设计、确定其关键参数最佳匹配,以倒伏型水稻割前摘脱总损失为评价指标,回收率为参考指标,对摘脱滚筒齿尖线速度、喂入速度、喂入口水平开度与喂入口风速等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影响摘脱台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喂入速度、摘脱滚筒齿尖线速度、喂入口风速和喂入口水平开度。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摘脱滚筒齿尖线速度23m/s,喂入速度0.9m/s,喂入口水平开度100mm与喂入口气流速度14m/s,割前收获顺向倒伏超级稻总损失1.52%。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摘脱台满足倒伏超级稻收获要求,并为超级稻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摘脱台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王立军,王业成,何国福[7](2009)在《气吸式割前摘脱联收机吸运风机降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气吸式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的风机动力消耗和噪音较大,试验通过对其风机1/2相似模型的噪声研究,确定其噪声主要来自排气口的排气声。为了消除排气口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在排气管口增加了不同结构型式的消声器。结果表明,长方形消声器可衰减声能并降低噪声,确定了低噪声消声器结构。此结果可供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中吸运风机作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王立军,李瑰贤,姜广君[8](2009)在《割前摘脱联合收获机惯性沉降分离室能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采用惯性沉降分离室来实现谷物与气流的分离。目前对惯性沉降分离室内气体的流动特性、压力损失特性及其受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等研究还未见研究报道。为此,建立了惯性沉降分离室内气相守恒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Fluent软件对分离室结构参数对其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结构参数对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经实验验证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惯性沉降分离室的结构、减小体积和降低压力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9年01期)

李景岩,段国臣[9](2008)在《割前摘脱牧草籽收获机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割前摘脱牧草籽收获机应具备的性能,介绍了割前摘脱牧草籽收获机的结构原理、特点、总体性能指标。(本文来源于《当代农机》期刊2008年02期)

王金武,蒋亦元,刘磊,刘道顺,刘立意[10](2007)在《割前摘脱收获机禾秆收割动力学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割前摘脱工艺强调的是先脱后割作业,在切割茎秆时摘脱装置压倒茎秆前倾一定的角度,从实际应用出发,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测量装置,对前倾禾秆顶端的水平力和垂直力进行了测试研究,得到了禾秆前倾时水平力和垂直力的数学模型。为前倾禾秆横向输送器进行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割前摘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水稻割前摘脱脱出物草谷比低和处理量大的特点,为提高谷物脱出物的处理能力,设计了一种可循环喂入的立式离心分离复脱清选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以喂入速度和螺旋输送器转速为影响因素,以分离率、复脱率和破碎率为试验指标,通过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得到了其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的响应曲面模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各参数对性能指标的交互作用可知,输送器转速对分离率、复脱率和破碎率的影响较大,而喂入速度则较小。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佳工作参数:输送器转速541.4 r/min、喂入量1.226 kg/s;在该参数组合下的期望结果:分离率为90.4%、复脱率为66.1%、破碎率为0.77%;在该参数组合下的验证性试验结果:分离率为89.4%、复脱率为65.2%、破碎率为0.83%。结果表明立式离心分离复脱清选装置处理效率高,谷物损伤小,能够适应对割前摘脱脱出物的处理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割前摘脱论文参考文献

[1].盛力伟,金鹍鹏,陈伟旭.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复脱试验装置的设计[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

[2].孙伟,那明君,冯江,蒋亦元.割前摘脱收获机立式离心分离复脱清选装置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8

[3].乔杰.非气吸式谷物割前摘脱割台的设计与试验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7

[4].黄新国.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收获青绿超级稻的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5].王立军.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分离清选装置物料运动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11

[6].韩豹,蒋亦元,吴文福.倒伏超级稻割前摘脱台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1

[7].王立军,王业成,何国福.气吸式割前摘脱联收机吸运风机降噪试验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

[8].王立军,李瑰贤,姜广君.割前摘脱联合收获机惯性沉降分离室能耗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

[9].李景岩,段国臣.割前摘脱牧草籽收获机的研制[J].当代农机.2008

[10].王金武,蒋亦元,刘磊,刘道顺,刘立意.割前摘脱收获机禾秆收割动力学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1 超级稻霜前割前摘脱试验台构成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简图一24ZTL一1800型割前摘脱稻(麦)联...3 气吸式割前摘脱联收机吸运风机...垂直力测试记录曲线2 消声器外形结构

标签:;  ;  ;  ;  ;  ;  ;  

割前摘脱论文_盛力伟,金鹍鹏,陈伟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