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耦合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外壳、透镜、防尘组件、图形组件,外壳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外壳开设有第一外螺纹;透镜内置于第二通孔,防尘组件包括固定环、防尘玻璃;固定环内置于第一通孔,防尘玻璃同轴内置于固定环;图形组件包括固定筒、第一固定圆环、第一套筒、第二固定圆环、图形片,固定筒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圆环套设于固定筒;第一套筒的一端的内壁同轴开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外壳的一端;第二固定圆环套设于固定筒,且第二固定圆环的外壁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的另一端的内壁;图形片内置于固定筒。本实用新型能将透镜与外界隔离,能保护透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同轴且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同轴开设有第一外螺纹;透镜,所述透镜内置于所述第二通孔,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固定环、防尘玻璃;所述固定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防尘玻璃同轴内置于所述固定环;图形组件,所述图形组件包括固定筒、第一固定圆环、第一套筒、第二固定圆环、图形片,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圆环同轴且固定套设于所述固定筒,且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的内壁同轴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圆环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筒,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的外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的内壁;所述图形片内置于所述固定筒。

设计方案

1.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同轴且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同轴开设有第一外螺纹;

透镜,所述透镜内置于所述第二通孔,

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固定环、防尘玻璃;所述固定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防尘玻璃同轴内置于所述固定环;

图形组件,所述图形组件包括固定筒、第一固定圆环、第一套筒、第二固定圆环、图形片,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圆环同轴且固定套设于所述固定筒,且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的内壁同轴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圆环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筒,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的外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的内壁;所述图形片内置于所述固定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组件还包括第一环形磁条、第二环形磁条,所述第一环形磁条、第二环形磁条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一环形磁条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环形磁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组件还包括一第一橡胶垫圈,所述第一橡胶垫圈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第二固定圆环之间,且所述第一橡胶垫圈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橡胶垫圈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圆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同轴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相对所述第五通孔远离所述透镜设置,且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所述图形组件还包括一第二橡胶垫圈,所述第二橡胶垫圈同轴内置于所述第六通孔,且所述第二橡胶垫圈抵接于所述第六通孔的一端内壁,所述图形片同轴内置于所述第六通孔且抵接于所述第二橡胶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靠近所述第六通孔的一端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图形组件还包括固定件、第三橡垫圈,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套筒、压紧筒、第三固定圆环,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筒,所述压紧筒同轴的一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三固定圆环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压紧筒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橡垫圈的一端同轴连接于所述压紧筒的一端,且所述第三橡垫圈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图形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耦合装置还包括光纤、光源,所述光纤的一端固定内置于所述第四通孔、另一端正对所述光源的发光端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耦合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063653.8公开了一种光纤耦合装置,用以连接于一光纤,该光纤具有一头端及一末端,该光纤的头端设置一雷射光源,该光纤耦合装置包括:一外壳,该外壳的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外壳连接于该光纤的末端;一图形片,该图形片设置于该外壳的容置空间内;以及一透镜,该透镜设置于该外壳的容置空间内,该透镜位于该光纤的末端与该图形片之间。

这种光纤耦合装置存在缺陷,当我们需要更换图形片时,将图形片拆下,此时透镜直接裸露直接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会有水蒸气、粉尘等杂质接触到透镜,直接对透镜的透光率等产生影响,设计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图形片时透镜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同轴且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同轴开设有第一外螺纹;

透镜,所述透镜内置于所述第二通孔,

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固定环、防尘玻璃;所述固定环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所述防尘玻璃同轴内置于所述固定环;

图形组件,所述图形组件包括所述固定筒、第一固定圆环、第一套筒、第二固定圆环、图形片,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圆环同轴且固定套设于所述固定筒,且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的内壁同轴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圆环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筒,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圆环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圆环的外壁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的内壁;所述图形片内置于所述固定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固定环、防尘玻璃,当拆下图形片时,通过防尘玻璃能很好的将杂质与透镜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N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中P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如图1至4所示,包括外壳1、透镜2、防尘组件3、图形组件4、光纤5、光源6,外壳1开设有同轴且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外壳1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同轴开设有第一外螺纹;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第四通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

透镜2内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优选的,透镜2可以通过焊接、胶水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优选的使用胶水粘接。

防尘组件3包括固定环31、防尘玻璃32;固定环31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设置,防尘玻璃32同轴内置于固定环31;优选的,防尘玻璃32通过胶水粘接在固定环31的内壁上,固定环31通过胶水粘接在第一通孔的内壁上。

通过设置固定环31、防尘玻璃32能将透镜2与外界的杂质分隔开,当取下图形片时,通过固定环31、防尘玻璃32能保护透镜2,防止透镜2应为粘有杂质而烧坏等情况。

图形组件4包括固定筒4a、第一固定圆环4b、第一套筒4c、第二固定圆环4d、图形片4e,固定筒4a的一端可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圆环4b同轴且固定套设于固定筒4a,且第一固定圆环4b的一端抵接于外壳1;固定筒4a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直径,第一固定圆环4b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第一套筒4c的一端的内壁同轴开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套筒4c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外壳1的一端;

第二固定圆环4d的可滑动套设于固定筒4a,且第二固定圆环4d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固定圆环4b的另一端,且第二固定圆环4d的外壁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4c的另一端的内壁;

优选的,图形组件4还包括第一环形磁条4f、第二环形磁条4g、一第一橡胶垫圈4h,第一环形磁条4f、第二环形磁条4g同轴设置于第一固定圆环4b与外壳1之间,第一环形磁条4f固定连接于外壳1,第二环形磁条4g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圆环4b的一端;

第一橡胶垫圈4h同轴套设于第一固定圆环4b、第二固定圆环4d之间,且第一橡胶垫圈4h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圆环4b的另一端,第一橡胶垫圈4h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固定圆环4d。

图形片4e内置于固定筒4a;优选的,图形片4e呈圆柱形。

光纤5的一端同轴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通孔、另一端正对光源6的发光端,光纤5的一端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熔接、机械卡接、粘接,优选的光纤5使用熔接的方法固定。

光源6可以为各种光源,优选的,光源6为雷射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光源6发出的镭射光经光纤5传送给透镜2,镭射光经透镜2聚焦后穿过防尘玻璃32并从图形片4e向外射出,射出的光可根据图形片4e设计的图形在预定的地方投影出图形,可以使用在夜间显示广告、照明以及传递其它信息。

当需要更换不同的图形片4e时,转动第一套筒4c,使第一套筒4c与外壳1分离,此时可以用力将第一环形磁条4f与第二环形磁条4g分离,将固定筒4a拔出外壳1,此时可对固定筒4a内的图形片4e进行更换,由于图形片4e和固定片一起拆下,使得图形片4e可以在便于更换的地方进行更换,且此时由于固定环31、防尘玻璃32的存在,能将水蒸气、粉尘的杂质与透镜2分离,防止杂质粘在透镜2上,导致透镜2烧毁或出现其它问题;当图形片4e更换完成后,将固定筒4a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使得第一环形磁条4f通过磁力吸合第二环形磁条4g,此时转动固定筒4a,使得投影出的图像达到预定的要求,当调节完成后,将第一套筒4c螺纹连接于外壳1,在拧紧外壳1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环形磁条4f、第二环形磁条4g的存在,使得人们无需手一直扶着固定筒4a,便于固定筒4a的安装和调试,当第一套筒4c转动到达一定程度后,第二固定圆环4d压缩第一橡胶垫圈4h,使固定筒4a紧紧固定在第一通孔内,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垫圈4h,通过第一橡胶垫圈4h的压缩吸能,能防止第一环形磁条4f、第二环形磁条4g出现损坏。

通过设置固定筒4a、第一固定圆环4b、第一套筒4c、第二固定圆环4d能方便的将图形片4e从外壳1上取下,便于后期更换图形片4e。

实施例二:

如图1至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筒4a同轴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五通孔、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相对所述第五通孔远离透镜2设置,且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固定筒4a靠近所述第六通孔的一端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外螺纹。

图形组件4还包括一第二橡胶垫圈4i、固定件4j、第三橡垫圈4k,第二橡胶垫圈4i同轴内置于所述第六通孔,且第二橡胶垫圈4i抵接于所述第六通孔的一端内壁,图形片4e同轴内置于所述第六通孔且抵接于第二橡胶垫圈4i。

固定件4j包括第二套筒j1、压紧筒j2、第三固定圆环j3,第二套筒j1的一端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套筒j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固定筒4a,压紧筒j2同轴的一端同轴内置于第二套筒j1;第三固定圆环j3同轴连接于第二套筒j1、压紧筒j2的另一端。

第三橡垫圈4k的一端同轴连接于压紧筒j2的一端,且第三橡垫圈4k的另一端抵接于图形片4e。

当取下固定筒4a更换图形片4e时,转动第二套筒j1,使得第二套筒j1脱离固定筒4a,使得第三橡垫圈4k离开图形片4e,翻转固定筒4a,将图形片4e倒出,将新的图形片4e装入固定筒4a内,将图形片4e装入固定筒4a时,只需注意图形片4e的正反,图形片4e圆周上的方向可以通过后面转动固定筒4a进行调节,当图形片4e装好后,将第二套筒j1与固定筒4a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橡胶垫圈4i和第三橡垫圈4k,当第三橡垫圈4k压紧图形片4e时,通过第二橡胶垫圈4i和第三橡垫圈4k的形变来吸能,且将图形片4e与固定筒4a内壁和压紧筒j2分隔开,既能压紧图形片4e,又能防止图形片4e被压紧筒j2压坏。

通过设置第二套筒j1、压紧筒j2、第三固定圆环j3,转动第二套筒j1即可完成图形片4e的更换,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光纤耦合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3554.3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656932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G02B 6/32

专利分类号:G02B6/32;G02B27/00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武汉荆楚上品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武汉荆楚上品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开发区藏龙岛长咀村长咀光电子工业园一期8号厂房1-3层第二层

发明人:王亮

第一发明人:王亮

当前权利人:武汉荆楚上品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君军

代理机构:42231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光纤耦合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