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内记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元,体细胞,掩蔽,频率,细胞内,选择性,电流。
细胞内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马百伟,孙龙龙,刘晓岚,谢桂英,汤清波[1](2019)在《细胞内记录技术在棉铃虫触角叶神经元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内记录与神经元示踪技术是鉴定昆虫神经元的电生理反应与形态结构方面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以棉铃虫触角叶神经元的细胞内记录与示踪为例,详细介绍该技术在昆虫触角叶神经元电生理信号的记录与形态结构示踪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杨明建,彭康,王靖,唐佳,付子英[2](2017)在《普氏蹄蝠下丘频率调谐过程中的时相和/或频谱整合——在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电生理细胞外记录研究中发现,2个同频或异频声信号由于组合的时间不同而产生易化或抑制,但对产生这些结果的细节和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需要新的研究来揭示。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由声场刺激和在体细胞内记录的方法,在8只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4雄4雌,体重44.0~55.0 g)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记录到了个105个神经元,并测定了它们的频率调谐(frequency tuning,FT),并将其诱发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1或2个频率制备成双声刺激模式,通过调节双声之间的刺激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研究同步或非同步的兴奋性和/或抑制性输入的时相和/或频谱整合的直接证据。结果(1)IC神经元的频率调谐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只能测定到频率调谐的兴奋性反应(AP或EPSP)(n=44/105);第二类,能测定到兴奋性频率调谐区域单侧或双侧边的侧抑制区(1ateral inhibitoryarea,LIA)(n=40/105)。第叁类,只能测定到频率调谐的抑制性反应(IPSP)(n=21/105)。(2)能诱发产生2个EPSP的同频或异频双声在不同ISI条件下经突触整合可产生AP发放或更大幅度的EPSP,可拓宽频率调谐。(3)能诱发产生2个IPSP的同频或异频双声在不同ISI条件下经突触整合可产生更大幅度IPSP,可锐化频率调谐。结论中心频率(on--BF)和边带频率(off-BF)激活的突触后兴奋性和抑制性输入,能通过时相和/或频谱整合拓宽或锐化频率调谐。(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理学会内分泌代谢、比较生理与应激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7-07-13)
李洁[3](2014)在《On-BF和Off-BF频率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共同锐化小鼠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在体细胞内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是声信号的参数之一,它在传递声音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频率调谐(frequency tuning)成为听觉神经元的一种重要功能。通过比较外周和中枢听觉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 curve, FTC)的形状,发现中枢听觉神经元具有更强的对频率的调谐和分析的能力。由于缺乏来自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输入之间相互整合在锐化频率调谐方面的作用的直接实验证据,使得锐化频率调谐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因而,我们在本研究中采用在体细胞内记录的方法,探讨了由on-BF (on best frequency)和偏离BF,即off-BF (off best frequency)频率激活的抑制在锐化小鼠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神经元频率调谐方面的作用。从31只由戊巴比妥钠(Nembutal,0.02mL/g b.wt.)麻醉的成年健康的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 IC上总共获得了87个声敏感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记录深度(μm)和最佳频率(kHz)的范围分别为633-1950(1368.4±364.1)、7-47(22.3±10.9)。通过对其中53个神经元的频率调谐进行分析,它们可以被分成2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在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excitatory frequency tuning curves, EFTC)低频边或/和高频边带有侧抑制区(lateral inhibitory area, LIA)的神经元(n=25),另一种类型则是在EFTC的高、低频边均不具有LIA的神经元(n=28)。在双声刺激条件下,由on-BF和off-BF所激活的抑制均能锐化这些神经元的FTC。另外,对于28个不具有LIA的神经元,它们频率调谐的锐化主要依赖于on-BF频率激活的抑制,或许还有来自IC下某个听觉中枢的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 LI)的参与。通过比较由on-BF和off-BF所激活的两种抑制锐化频率调谐的程度,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种抑制在锐化的程度上存在有显着的差别(p<0.05)。这些结果提示由on-BF和off-BF频率所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共同锐化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付子英,曾红,唐佳,李洁,李娟[4](2013)在《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其前掩蔽的关系:小鼠下丘细胞内记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外记录研究报道听中枢神经元的调制方向选择性和前掩蔽均与神经抑制有关,但由于未能获得抑制性突触输入作用的直接证据,尚存有争议。本研究在20只昆明小鼠(Mus musculus Km)上进行在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下丘神经元调频声的调制方向选择性或偏好与其前掩蔽之间的关系。共获得93个下丘神经元,对其中37个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发放且数据完整的神经元做了分析和讨论。在上扫选择性神经元(n=12)频率调谐的高频边存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构成的抑制区,而在下扫选择性神经元(n=8)的低频边存在抑制区,在不具有调制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n=17)频率调谐的高、低频边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抑制区,表明这些抑制区是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比较上扫和下扫调频声对上、下扫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神经元的前掩蔽效应,结果显示具有调制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其所偏好方向的调频声对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声产生的前掩蔽强于非偏好的调频声;而无调制方向选择性神经元,上、下扫调频声的掩蔽效应无差异。以上结果提示,AP后跟随的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可能是调制方向选择性神经元前掩蔽产生的机制。(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曾虹[5](2012)在《在体下丘细胞内记录揭示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其前掩蔽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觉的前掩蔽及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 FM)现象广泛存在于现实环境之中,直接影响到人语言交流和动物声通讯。以往关于FM调制方向选择性和前掩蔽效应的研究基本以细胞外记录方法,且对其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实验采用自由声场和FM声刺激,在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用在体细胞内记录方法,研究FM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前掩蔽之间的关系和机制。本研究在20只成年雄性小鼠(Mus musculus, Km)IC上共记录到93个IC神经元,其中58个神经元获得完整数据,并对其做了分析:(1)神经元对FM调制方向选择性分为3种类型:①上扫FM(FMU)选择性神经元(N=18,31.0%),多数以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方式反应(n=12,66.7%),其余则以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n=4,22.2%)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n=2,11.1%)方式反应;②下扫FM(FMD)选择性神经元(N=15,25.9%),多数以AP(n=8,53.3%)和EPSP(n=5,33.3%)方式反应,极少数表现为IPSP(n=2,13.3%);③非FM(FMN)调制方向选择性神经元(N=25,43.1%),多数表现为AP(n=16,64.0%),其余表现为EPSP(n=8,32.0%)或IPSP(n=1,4.0%)。(2)3种类型神经元的最佳频率分布:FMU选择性神经元的最佳频率(2~18kHz,11.4±5.3kHz)一般较低,FMD选择性神经元的最佳频率(16~46kHz,30.0±8.4kHz)一般较高,而FMN选择性神经元的最佳频率(9~35kHz,17.4±6.3kHz)则分布在中间频带。统计分析显示,3组数据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性(one-way ANOVA,***p<0.001,*切<0.01)。(3)神经元的FM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前掩蔽效应间的关系:①FMU选择性神经元,在同样的双声间隔(interpulse interval, IPI)条件下,由FMU所致的掩蔽效应要明显的强于FMD,恢复指数达到50%所需的IPI比FMD长5~40(19.9±12.7)ms。②FMD选择性神经元,在同样的IPI条件下,由FMD所致的掩蔽效应要明显的强于FMU,恢复指数达到50%所需的IPI比FMU长5-40(19.7士13.0)mS。③非方向选择性神经元,无论是用FMU还是FMD,产生的前掩蔽效应基本相当。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中不对称的抑制是调制方向选择性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具有FM调制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其偏好特性直接影响前掩蔽效应;无论是哪一类神经元,前掩蔽效应均随IPI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反之则增强,提示兴奋性和抑制性输入的时相整合是前掩蔽效应形成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2-11-01)
白静,付子英,李洋,曾红,唐佳[6](2010)在《定型小鼠下丘神经元发放模式的机制研究—在体细胞内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前的研究表明,神经元可通过其发放率、潜伏期及复杂的发放模式来传递感觉信息(Nelken et al.2005)。在猫、兔、豚鼠、大鼠多种动物的下丘所做的细胞外记录(Rees et al.1997),以及在体膜片钳和离体脑片记录(Bal et al.2002;Koch et al.2003;Peruzzi et al.2000;Tan et al.2007),均观察到神经元的不同发放模式,如何定型,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纯音、自由声场刺激和在体细胞内记录方法,在18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Musmusculus,Km)下丘(inferiorcolliculus,IC)研究了神经元的发放模式和定型其模式的可能的机制。声刺激时程为40、120、200、300 ms,强度为80 dB SPL。实验共获得66个神经元,其记录深度、最佳频率和静息电位分布范围分别为151~1871 um、8~38 kHz和-57~-6 mV。58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AP)发放模式可分为5种类型:(1)phasic型(n=24,41.4%),只对声刺激的开始产生单个AP发放;(2)phasic burst型(n=10,17.2%),对声刺激的开始产生3~5个AP发放;(3)pauser型(n=4,6.9%),对声刺激产生间歇式发放;(4)tonic型(n=15,25.9%),基本与声刺激时程同始终;(5)inhibitory型(n=5,8.6%),具有背景发放,给声刺激时背景发放被抑制。进一步分析发现,phasic型神经元主要分布在IC的浅层或背侧(P<0.05),推测可能与抑制性递质在下丘的拓扑分布有关。尽管其它几种发放模式未见有特殊的空间分布关系,但从AP发放前后的膜电位变化来看,毫无疑问,至下丘的上、下行的兴奋性与抑制性输入间的整合,对定型神经元的发放模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0-10-18)
付子英,白静,张村,齐巧珍,唐佳[7](2010)在《神经抑制与小鼠下丘神经元前掩蔽:在体细胞内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不断有人在对前掩蔽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和新的认识(L(u|¨)scher and Zwislocki,1949;Turner,1994;Wang et al.,2007)。然而,对前掩蔽形成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早期心理物理学以及后来的神经药理学和在体膜片钳记录研究,相继提出了适应(Elliott,1962;Penner,1975)、神经抑制(Frisina,2001)和突触抑制(Covey et al.,1996)等机制来解释前掩蔽,仍难达成共识。本实验采用自由声场、双声刺激和细胞内记录方法,在13只成年雄性昆明小鼠(Mus musculus,Km)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记录了神经元对固定声强(80 dB SPL)、不同间隔的最佳频率声的前掩蔽效应。实验共获得32个神经元,对其中24个神经元做了前掩蔽研究。神经元对单声刺激诱发的动作电位(AP)发放主要有单AP(n=11)、双AP(n=8)和串AP(n=5)发放3种模式。声刺激诱发的IPSP可出现在兴奋前、兴奋后和兴奋前、后。58.3%的神经元在双声间隔大于IPSP时程时,对探测声的AP反应完全恢复到单声刺激水平;41.7%的神经元在双声间隔小于或等于IPSP时程时,AP反应完全恢复到单声刺激水平;而几乎所有的神经元(23/24,95.8%)只有双声间隔大于IPSP时程时,对探测声反应的潜伏期才完全恢复到单声刺激水平。发放数和潜伏期完全恢复所需的双声间隔以及IPSP时程的平均值分别为(55.5±34.0)、(86.9±52.9)和(60.4±59.5)ms,在IPSP时程与潜伏期完全恢复所需的双声间隔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完全恢复AP发放并不全取决于双声间隔和AP后的IPSP时程,但潜伏期的完全恢复却全取决于双声间隔,因此,突触抑制和神经元的膜电位状态等成为前掩蔽可能的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0-10-18)
李晓红,康宏建,徐茂林,松本修文[8](2010)在《青蛙前视盖与视顶盖间神经传导的细胞内记录和电流源密度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电生理研究已经证实青蛙前视盖对同侧视顶盖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其与对侧视顶盖间神经活动的特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蛙前视盖与视顶盖之间复杂的神经活动机理,并对这种神经活动的时空方式进行分析。方法用细胞内记录方法,通过电刺激前视盖的神经细胞核来记录对侧视顶盖细胞的神经活动。通过电流源密度分析方法解析细胞外记录的视顶盖细胞的神经活动。结果前视盖的电刺激只引起了对侧视顶盖的一种应答,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且大多数的IPSPs是通过多突触方式进行神经信息传递的。此外,电流源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前视盖刺激在同侧视顶盖上唤起了非常微弱的兴奋性神经活动,这与以前的细胞内研究结果相一致。结论前视盖的神经细胞能强烈抑制双侧视顶盖细胞的神经活动。细胞内记录和电流源密度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前视盖传入在视顶盖层的传导情况。(本文来源于《Neuroscience Bulletin》期刊2010年05期)
李鹏云,曾晓荣,雷明,刘智飞,杨艳[9](2010)在《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瞬变与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同步记录技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步观察细胞内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离子通道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实时研究方法。联合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显微成像技术和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在急性酶分离的小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同步记录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spontaneous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s,STOCs)和细胞内的钙瞬变。在全细胞模式膜片钳记录平滑肌细胞膜钾电流的同时,LSCM可准确记录到胞浆内出现的钙瞬变。此技术对于从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和离子通道相关疾病的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张村[10](2010)在《小鼠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表征及其频率调谐:在体细胞内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frequency)是声音的3个基本的特征参数之一,而每个听中枢神经元均能对一定范围的声频率产生反应,并可以不同的电位变化形式进行表征,将所感受到的频率变化以不同电位形式和时间形式进行编码。先前有关听神经元频率调谐及其表征的研究基本是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获得。由于细胞内记录研究听神经元频率调谐具有较大的难度,致使至今少见有采用细胞内记录方法研究频率调谐方面的报道。本实验采用自由声场刺激,在体细胞内记录浅麻醉状态下昆明小鼠(Musmusculus, Km)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神经元在固定强度下对不同频率(1-48kHz)纯音刺激的反应及其调谐和表征方式。实验共记录到80个声敏感的IC神经元,对其中39个具完整数据的神经元加以分析,这些神经元的记录深度、最佳频率、频率响应带宽、反应潜伏期(平均值士标准差)分别为:345~1871 (963±352)μm、5±33(17.0±8.6) kHz、7~47(30.3±11.7) kHz、3.5~19.2 (11.2±3.8) ms。结果显示:1、依据神经元对频率变化反应和表征的形式分为4种类型:①以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或自发动作电位发放终止及持续时间的形式表征频率变化和调谐特性(n=9)。②以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形式表征频率变化和调谐特性(n=7)。③以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形式表征频率变化和调谐特性(n=18)。④以复杂性反应(complex response)即多种电位变化形式表征频率变化和调谐特性(n=5)。2、从第一个IPSP、EPSP和AP反应的潜伏期来看,叁类反应的潜伏期均随给声频率的改变表现出一定的调谐特性,即在神经元最佳频率下潜伏期值最短,无论是向高或低偏离最佳频率时均随之延长;另从IPSP和EPSP反应的绝对幅度、持续时间、上升和衰减时间来看,除上升时间不随频率改变而发生显着性变化外,其余参数在最佳频率下均表现为最佳反应状态,随向高或低偏离最佳频率,反应逐渐减弱。3、在最佳频率下,3种电位变化的潜伏期组间比较显示,IPSP反应的平均潜伏期最短(8.8±3.4ms), EPSP反应潜伏期次之(9.3±4.0ms), AP反应的潜伏期最长(12.8±3.2 ms),其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最佳频率下IPSP的平均持续时间(285.3±187.5 ms)、上升时间(22.1±13.1 ms)和衰减时间(263.3±182.6ms),均较EPSP的持续时间(37.6±68.1 ms)、上升时间(5.0±6.5 ms)和衰减时间(32.6±62.0 ms)显着延长(P<0.05);而EPSP(5.3±2.1mV)和IPSP(7.0±3.5mV)的幅度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下丘神经元对频率改变的表征和调谐方式主要有动作电位、EPSP和IPSP3种形式,而3者的反应潜伏期和EPSP与IPSP的幅度、反应持续时间、上升时间和衰减时间,均可参与听神经元对频率的表征和调谐。另外,比较第一个反应的潜伏期,以IPSP反应的潜伏期最短、EPSP反应次之,AP反应最长,表明局部反应能实时(real time)反映刺激参量的变化;而AP要经EPSP的时间和空间总和达到某一临界值后才能爆发,故耗时较长;且IPSP反应潜伏期最短提示下丘神经元听反应过程中抑制性输入总是率先到达。而持续时间IPSP显着长于EPSP,这可能是由于从超极化性的IPSP恢复至静息电位需要的时间长于从去极化性的EPSP恢复至静息电位的时间所导致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细胞内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在电生理细胞外记录研究中发现,2个同频或异频声信号由于组合的时间不同而产生易化或抑制,但对产生这些结果的细节和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需要新的研究来揭示。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由声场刺激和在体细胞内记录的方法,在8只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4雄4雌,体重44.0~55.0 g)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记录到了个105个神经元,并测定了它们的频率调谐(frequency tuning,FT),并将其诱发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1或2个频率制备成双声刺激模式,通过调节双声之间的刺激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研究同步或非同步的兴奋性和/或抑制性输入的时相和/或频谱整合的直接证据。结果(1)IC神经元的频率调谐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只能测定到频率调谐的兴奋性反应(AP或EPSP)(n=44/105);第二类,能测定到兴奋性频率调谐区域单侧或双侧边的侧抑制区(1ateral inhibitoryarea,LIA)(n=40/105)。第叁类,只能测定到频率调谐的抑制性反应(IPSP)(n=21/105)。(2)能诱发产生2个EPSP的同频或异频双声在不同ISI条件下经突触整合可产生AP发放或更大幅度的EPSP,可拓宽频率调谐。(3)能诱发产生2个IPSP的同频或异频双声在不同ISI条件下经突触整合可产生更大幅度IPSP,可锐化频率调谐。结论中心频率(on--BF)和边带频率(off-BF)激活的突触后兴奋性和抑制性输入,能通过时相和/或频谱整合拓宽或锐化频率调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内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1].马百伟,孙龙龙,刘晓岚,谢桂英,汤清波.细胞内记录技术在棉铃虫触角叶神经元研究中的应用[J].华中昆虫研究.2019
[2].杨明建,彭康,王靖,唐佳,付子英.普氏蹄蝠下丘频率调谐过程中的时相和/或频谱整合——在体细胞内记录研究[C].中国生理学会内分泌代谢、比较生理与应激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7
[3].李洁.On-BF和Off-BF频率激活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共同锐化小鼠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在体细胞内记录[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付子英,曾红,唐佳,李洁,李娟.调频声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其前掩蔽的关系:小鼠下丘细胞内记录研究[J].生理学报.2013
[5].曾虹.在体下丘细胞内记录揭示调制方向选择性与其前掩蔽之间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2
[6].白静,付子英,李洋,曾红,唐佳.定型小鼠下丘神经元发放模式的机制研究—在体细胞内记录[C].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2010
[7].付子英,白静,张村,齐巧珍,唐佳.神经抑制与小鼠下丘神经元前掩蔽:在体细胞内记录[C].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2010
[8].李晓红,康宏建,徐茂林,松本修文.青蛙前视盖与视顶盖间神经传导的细胞内记录和电流源密度分析(英文)[J].NeuroscienceBulletin.2010
[9].李鹏云,曾晓荣,雷明,刘智飞,杨艳.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瞬变与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同步记录技术(英文)[J].生理学报.2010
[10].张村.小鼠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表征及其频率调谐:在体细胞内记录[D].华中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