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第六中学李维康533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已经在我国各大行业被广泛应用。目前,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需用新的教学模式。语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可以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讨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深度融合
目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潮流趋势,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促使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习方式等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信息技术能快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然而,部分教师课程整合能力不高,不能快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不能根据学习目标设置教与学,严重降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学习的效率。因此,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迅速融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师应努力研究新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课堂当中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在新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对其进行必要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相关情景引导学生学习,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充分锻炼教师的业务能力。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过硬的知识储备和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能营造一个丰富的课堂环境。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虽然能提高教学能力,但在实际应用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没能充分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常规知识,还要对其进行语言应用和情感培养,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但在多媒体教学当中削弱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过于依赖技术忽略与学生的沟通,使二者之间很难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导致教学内容形式化,忽略教学目标,还降低教师在课堂的引导作用,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
为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促进教与学的转变。
(一)实现教与学环境的信息化
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就是创建一个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与学的环境进行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丰富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互动,让学生能理解、品味文本中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心灵上的共鸣,进而深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人文精神。
例如,在进行《论语十二章》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丰富课堂内容,营造一种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孔子的画像,并配以古朴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动画的形式重现当年的师生经典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感受当年圣人的人生追求与学习态度。
(二)构建新的教与学方式
新的教与学方式就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充分结合,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构建以“自主、协作、探究”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网络,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得以升华。
①自主学习
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利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观看动画跟读,后进行配乐诗朗诵,最后查阅相关资料对古诗进行必要了解,判断古诗表达的感情。
②自主探究
这要求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广泛的自主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投入探究活动中,自我构建知识网络,使课堂学习的内容得到升华,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如在学习《陋室铭》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本文文章的重难点,让学生自我探究学习,充分感受文本表达的情感,随后再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可以巩固本文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结束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信息技术,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新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在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构建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色的教与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只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虽然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师不应对其过分依赖,应充分利用其技术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亚红.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9,(24):160.
[2]陈娥.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19,(03):82-83.
[3]郑军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7,(2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