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文文体的兼容性与散文的尺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栋[1](2020)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文中认为
朱天一[2](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周静娴[3](2019)在《文学教育视野下的余光中》文中研究说明余光中是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是当代着名的诗人、散文家,在他的一生中,笔耕不辍,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事业,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作为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国内外研究和评价他的文章数不胜数,不胜枚举。他的作品也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诗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也进一步拓宽了新的教学发展路径——借助诗歌来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这是一种新的教学任务,同时也顺应了余光中的文学创作观念和教育思想。本文对余光中的文学观进行重点研究,深入剖析其文学教育思想,将其分为诗歌与散文两大类型,从诗歌教学、语言运用、阅读教学三个角度以更深入的体会来把握其文学教育观念和思想。在统计选入各版本语文课本的余光中作品之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结合余光中的文学观及文学教育观对三篇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并最终在前文基础上从现代诗歌教学、散文教学及整体语文教学观念分析余光中文学观念对大陆地区文学教育的启示。
刘霞云[4](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冯晟[5](2018)在《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如何从更新民族文化的时代需要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参与现实,面对母体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是两岸当代作家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作家林佩芬与叶广芩来说,出身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贵族世家,使她们拥有相似的文化与写作起点,在知识结构上有别于同时期的大部分当代作家。受到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林佩芬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为“整理国故”,文以载道,将史实考辨与心理剖析融合,力图做到“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在现代性的价值观与运作逻辑下延续中华文化道统,并全力塑造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情怀。而经历过大陆政治运动的风浪,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的叶广芩,则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对社会的深入观察“融化新知”,在看似平凡俗常的生活景象中体现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并摒除了民族主义的狭隘疆界,展现出具有世界性的叙事维度。同样作为满族女性作家书写历史,她们的作品调动了家族及个人记忆,和经典的文史资料并加以创造性重构,富于士阶层的精神传统与审美品格;在有效承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亦能吸纳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有益经验,对中国文脉的现代承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都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本研究试图将作品文本及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影响状态都纳入考察范围。结合笔者的有关访谈记录,采用全人比较与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将林佩芬与叶广芩这两位作家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时代氛围、文学活动视作一个整体来省查关照;从而深入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阐释其精神品格与艺术境界,为身处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国人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进行的意义追问与寻求,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构成作家经验世界的空间环境与文化资源,结合对两位作家都深具影响的“王孙画家”溥心畲的生平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本位状态。第二章通过林佩芬创办历史文学研究会的“文人结社”,叶广芩将“文人雅集”拓展至民间的文化活动,总结出她们不同的性格特质与镕冶经典、优游不迫的文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两位作家的散文创作加以具体说明。第三章则结合两位作家关于明清历史小说的创作,分析并总结了知识分子通过历史小说创作修复民族记忆,传达个人情怀与文化追求,并发掘民族之魂的创作经验。第四章总结了这两位作家“离散”身份带来的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承袭,以及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中对士君子风骨情怀的坚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重作诠释及拥护的立场上,林佩芬侧重于推广关怀,叶广芩则偏重慨叹深省,都体现出笃情重义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在审美范畴中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诗学的艺术至境。第五章展现了两位作家身处台湾与大陆同中有异的文化语境中,在历史演化中的叙事新质:林佩芬的《洞仙歌》中知识分子兴废继绝的使命感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意义;叶广芩的京味系列小说、《青木川》及秦岭生态小说及日本系列小说中都传递出对传统文化失落的不安与思索,也体现出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张翼[6](2016)在《论散文诗文体杂交的表达优势与体式规约》文中研究指明散文诗诗文交融的体式使其涵容诗歌与散文的生命基因和艺术优势,这种包容不单是体式的模拟、转用,还带来新的感觉、想象、思想和美学因素。倘若驾驭不好,则可能兼具二者的弱点:既无散文书写的舒展自在,也无诗歌艺术的精巧含蓄。散文诗的文体个性内向、主观、抒情,是灵魂自省的沉思和辩驳,不擅于对生活客观描述,对社会现实斗争承担责任,填塞与其艺术要求不符的内容,势必出现败笔,这与其审美原则和形式的规约有关。
杨倩[7](2014)在《朱自清杂文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通过整理总结朱自清作品中相关的杂文理论阐述,并结合其杂文作品,进行文本分析,进而从朱自清的杂文特征观、功能观、语言观三个方面考察朱自清的杂文观,探讨朱自清杂文观的形成内涵、特色及其理论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朱自清杂文观的形成。本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阐释了朱自清由美文创作转向杂文创作的理性思考;第二小节分析了中国现代杂文代表作家与杂文理论对朱自清杂文观的形成带来的影响;第三小节探讨了影响朱自清杂文观的相关西方文论思想。第二章,朱自清的杂文特征观。朱自清的杂文特征观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察:杂文承载的是“近于宋”“而远于南朝”的“情志”观;杂文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哲理思考;借杂文表达“丢掉玄言,专崇实际”的刹那主义;杂文是兼有“严肃的斗争姿态”和“真诚的情感”的文学作品。第三章,朱自清的杂文功能观。探讨朱自清对于杂文的社会功能的看法,一是杂文具有从“讽刺个别事件起手”,讨论“人生的种种相”的功能,以小见大;二是“发掘社会的病根”,指明“向着新社会发脚的路”的功能,杂文不仅要诊断社会的病根,也要指出疗治的方向。第四章,朱自清的杂文语言观。朱自清杂文语言观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用笔如舌”,相比美文语言,杂文语言强调的是一种凝练但不枯燥的谈话风;二是“雅俗共赏”;三是“短不了幽默”,杂文对客观对象的讽刺总是会伴随幽默一起出现。
刘洋生[8](2013)在《《语丝》中的文类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社团、刊物争相登台、交替出现,为现代文坛增添了不少亮色。而“语丝社”的《语丝》周刊更是独树一帜,占据文学阵地一隅,汇成了一道独特又靓丽的风景。《语丝》涵盖众体,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的文体类型都有刊发,而占其中大多数的无疑是散文类文字。语丝同人借此刊物,经过不断的探索与体悟,现代散文观念日渐明晰,散文文体得以丰富的同时也逐步趋于成熟。《语丝》时代是中国现代散文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这种全面发展不仅在散文的质和量上得以体现,更在文体类型方面得到了彰显。本文以《语丝》中不同的文体类型为切入点,以文体学、文艺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托,通过对不同文体的内外生成机制、体裁规范、语体创造、风格追求、审美特质及其开创性意义的具体分析,发掘不同文体形态背后的文化精神和主体意识,见证他们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王姝[9](2013)在《周作人语文观及其实践》文中提出中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已有千年的历史,传统积淀深厚。而现代语文教育从1904年诞生,也已走过百年。近代西方思潮的引入,语言的变革、文学观念的革新使20世纪中国文学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语文要素产生突变,语文观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在这个进程中,一大批优秀作家投入到语文革命中,创作出相当数量的经典文章,确立了新的汉语表达范式。同时他们也进行理论探索,并运用到语文教育实践中,产生了一批集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于一身的语文大家,他们的语文观及其创作实践影响了现代语文教育的面貌。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巨擘,集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作家于一身,他见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他的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都有典型意义,并且从他自身作为语文教育资源的演变也可体现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本文将周作人的语文观及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艺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理论将其纳入20世纪整个中国文学转变的进程中加以考量,并结合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历程,将其与其他语文大家进行比较,对其语文观念进行动态考察,从而为当下的语文教育提出建议。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论述周作人语文观形成的背景和资源。处在20世纪初的周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接受过传统的语文教育,但受思想开明的祖父的影响,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端认识透彻。受兄长鲁迅的影响加之五年的留学日本生活,他接受了西方的人道主义、浪漫主义等思潮,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其语文观既有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一面。本章通过梳理周作人的语文学习之路,论述周作人形成了以趣味为中心的语文学习态度,以杂览为中心的语文学习途径,为他语文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论述周作人的语言观念。周作人通过自己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正确处理了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俗语方言、汉语与外来语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理想的语言表达形式,即“雅致的俗语文”。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语文革命,对语言的思考有不同的争论,周作人凭借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敏锐的文学体悟,在争论中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母语的地位关系到民族的存亡。他坚定不移地坚持使用母语,明确把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并进一步思考如何丰富汉语,最终确立融文言、白话、欧化等语言元素于一体的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第三章论述周作人的语文实践及其成就。周作人认为现代语文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现,他积极参与新文学的发展与建设,倡导个性化的文学与“言志”文学,强调文学的情感特质,以体现文学“本色”之美,他创作出优秀的散文作品丰富了现代语文资源。周作人还积极探索新的文学书写体式,把反讽的手法运用到作品中,加强表现力;用书信体表达情感,增强文章的亲和性。尤其他自创的“文抄公体”,融学术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开启“学者散文”之风。因此周作人的语文实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人风格,对中国语文的建设和发展以及语文教育都有重大价值。第四章论述周作人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周作人一生致力建设现代语文,积极参与语文改革实践,他有着二十余年的教学经历,自编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宣传他的语文观念,并深深影响其弟子。废名、俞平伯、沈启无三位弟子在创作、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显示了周作人语文观之影响。同时,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的先驱,自身也可作为语文教育资源。本章通过对周作人进入语文教材的历时性考察,探讨应如何深入挖掘周作人的语文教育资源,为高等中文教育提供参考。
李丹[10](2011)在《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依据唐代梁肃的文章三变说,以天宝年间至中唐贞元年间相继兴起的思想文化运动为唐代前古文运动。对时代风气的反省,促成萧颖士、李华及其弟子独孤及、梁肃,形成明确的以文章复古载道、化人成俗、安危存亡的群体意识,或友朋游从,或师生相继,形成了若干个文人群落,群落之间相互推举,形成唐代前古文运动。前古文运动以先秦两汉的“古文”文体,来弘扬融进佛道思想内涵的儒道,为韩愈“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礼制建设是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书写内容,一直延续到韩愈、柳宗元。从礼制建设这一角度看古文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是前古文运动的延续,前古文运动是古文运动的前奏。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前古文运动的性质、特点以及与政治的联系。下编就古文运动主要领导人的创作进行微观研究,从纵横发展的维度切入,分别比较他们创作的同异,探析他们文学观念的群体承传过程。萧颖士是天宝年间的文坛领袖,其宗经复古思想被集团成员认同并发扬。李华文论更重视作者的道德修养与作品的教化作用。由于古今文学观的差异,前古文运动家的作品不在人们的期待视野,人们认为他们空言明道,推行古文而未有创作古文的实绩。其实,萧、李文章紧贴社会现实。李华长于叙事,风格绵丽,革新文体的功绩比萧颖士大。萧颖士长于议论,风格健爽自肆,以赋的创作成就为高。他们的作品骈、散相间,用典不多。大历贞元年间,独孤及与梁肃成为这一时期承上启下之人物。独孤及重视两汉文章,提出“志、言、文”三者相为用的辩证观点;持缘情绮靡的诗学观评价五言诗;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观念;古文创作的全面实践是独孤及最大的创作贡献。为文彰明善恶,长于议论,用古文论政议事、记事状物、抒发情思,拓展了散文的表现领域。梁肃以科举选拔韩愈等八人的方式,引领了重经崇儒的文化导向。他不否定屈宋,不否定辞赋;提出了道气辞的关系问题。梁肃文章记人以儒家道德品鉴人物,叙事彰明事实,文章典重雅正,粹美深远。抒情中正平和,情采并重、平和温润。从萧颖士、李华到独孤及、到梁肃,形成一个自觉的代群承传的过程。他们的古文观,为文章写作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他们的创作,将重大的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纳入到文章中来;批判了骈文空洞无物的流弊。他们的创作就是他们理论的实践,引经据典,长于论议,是他们共同的创作特色。
二、散文文体的兼容性与散文的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散文文体的兼容性与散文的尺度(论文提纲范文)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
意象(一)——“影” |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
意象(四)——黑斑、黑洞 |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
1. 时间与黑暗 |
2. 空间与黑暗 |
三、黑暗与人事 |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
二、远因:从“无明”始 |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
人名索引 |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文学教育视野下的余光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余光中的文学观 |
第一节 诗歌:美文之化用 |
第二节 散文:诗美之融合 |
一、文化诗性:趣味用典 |
二、审美诗性:“语言之花” |
第三节 “本土情怀”:古典文化的反馈 |
一、情怀源流:古典文化的“诗意馈赠” |
二、情怀表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第二章 余光中的文学教育观 |
第一节 散文教学:知性与感性 |
第二节 诗歌教学:诗情与哲理 |
第三节 语言运用:实用与美感 |
第四节 阅读教学:独语与对话 |
第三章 余光中文学教育观对中学语文教材编排的启示 |
第一节 走进《乡愁》:“诗无达诂” |
第二节 《听听那冷雨》:以诗入文 |
第三节 《当我死时》:情理结合 |
第四章 余光中文学观和教育观对大陆地区中学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关注诗歌教学的内核 |
第二节 为散文教学撑起诗意的伞 |
第三节 让语文教育回归起点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中国传统文脉的复兴与创造 二、作家创作历程 三、作家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
地域文化与文气养成 第一节 |
故都北京: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故乡” 第二节 |
文气养成:积理练识,励志尚学的心理建构 第二章 |
文人情采与士人德性 第一节 |
林佩芬:结社与宗经 第二节 |
叶广芩:雅集与优游 第三章 |
历史小说的淑世致用 第一节 |
士君子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节 |
大历史观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与融合 第三节 |
典型性格与主观概括 第四节 |
民族记忆与创作启示 第四章 |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一节 |
时代困境的精神突围 第二节 |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三节 |
抒情传统与存在观照 第四节 |
语言与意象的文化美境 第五章 |
历史文化的多棱图景 第一节 |
漂泊者的孤独与历史追问 第二节 |
平凡世俗生活的温情与超越 第三节 |
会通综合的历史真实 第四节 |
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命 第五节 |
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结语 一 |
“归根复命” 二 |
创作比较 三 |
历史回声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报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论文 二、项目 作者简介 致谢 |
(6)论散文诗文体杂交的表达优势与体式规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兼容并包的文体表达优势 |
二、体式本身的局限与艺术内部的规约 |
三、散文诗的文体个性与诗学追求 |
(7)朱自清杂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朱自清杂文观的形成 |
第一节 从美文转向杂文创作的理性思考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杂文的影响 |
第三节 西方文论的影响 |
第二章 朱自清的杂文特征观 |
第一节 “近于宋”“而远于南朝”的“情志”观 |
第二节 人生感悟与思考 |
第三节 “丢掉玄言,专崇实际”的刹那主义 |
第四节 “严肃的斗争姿态”和“真诚的情感” |
第三章 朱自清的杂文功能观 |
第一节 “讽刺个别事件起手”,讨论“人生的种种相” |
第二节 “发掘社会的病根”,指明“向着新社会发脚的路” |
第四章 朱自清的杂文语言观 |
第一节 “用笔如舌” |
第二节 “雅俗共赏” |
第三节 “短不了幽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语丝》中的文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体、文体类型及“语丝文体” |
第一节 文体与文体类型 |
第二节 文体类型与个性化 |
第三节 “语丝文体”的提出、形成及风格 |
一、 “语丝文体”的提出 |
二、 “语丝文体”的形成 |
三、 “语丝文体”的风格 |
第二章 《语丝》中的杂感 |
第一节 关于杂感 |
第二节 《语丝》中杂感的类型及杂感的精神 |
一、 国民性批判类 |
二、 政治批判类 |
三、 文化批判类 |
第三节 《语丝》中杂感的艺术特质 |
第三章 《语丝》中的美文 |
第一节 关于美文 |
第二节 语丝美文的文体选择及文体精神 |
第三节 语丝美文的思想内蕴及创作追求 |
第四节 同中有异的两类文体 |
第四章 《语丝》中的散文诗 |
第一节 关于“散文诗” |
第二节 《野草》的文体意识与文体选择 |
第三节 独特文体选择背后的情感体验 |
第四节 《野草》的艺术 |
一、 特殊格式下的奇特构思 |
(一)构思多姿多彩 |
(二)透过梦境写心境的精巧构思 |
(三)构思小处见大 |
二、 呈现在散文诗中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 |
(一)象征手法在《野草》中的运用 |
(二)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描写相结合的创作手段 |
三、 优美的散文诗语言 |
(一)语言的新颖与奇特 |
(二)语言的深邃和蜿蜒 |
(三)时空环境的明艳化与语言韵律的复杂化 |
第五章 语丝文体的传续下延及其开创性意义 |
第一节 语丝文体对 30 年代中国现代散文衍变发展的深刻影响 |
第二节 语丝文体对现代散文格局完整建构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周作人语文观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概述 |
(一) 关于周作人的研究 |
(二) 关于周作人与现代语文关系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周作人语文观形成的背景和资源 |
第一节 周作人语文学习之路 |
1.1.1 少年时期 |
1.1.2 南京时期 |
1.1.3 日本时期 |
第二节 周作人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以趣味为中心 |
第三节 周作人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以“杂览”为中心 |
第二章 周作人的语言观 |
第一节 周作人的母语意识 |
2.1.1 世纪初的汉语选择 |
2.1.2 周作人的母语意识 |
2.1.3 周作人与欧化汉语 |
第二节 雅致的俗语文——周作人的白话观 |
2.2.1 “五四”文言与白话的对立 |
2.2.2 周作人对文言的态度 |
2.2.3 周作人对待民间俗语、口语的态度 |
2.2.4 周作人的语言理想 |
第三章 周作人语文实践及其成就 |
第一节 “本色”之美——周作人的书写策略 |
第二节 周作人独特的文体选择 |
第四章 周作人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 |
第一节 周作人与现代语文及语文教育 |
4.1.1 周作人与现代语文改革 |
4.1.2 周作人与儿童文学教育 |
4.1.3 周作人与大学国文教育 |
4.1.4 周作人影响下的弟子们 |
第二节 周作人作为语文教育资源 |
4.2.1 周作人与各类文选及语文教材 |
4.2.2 周作人与高等语文教育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课题的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古代对前古文运动的研究 |
(二) 二十世纪有关研究 |
(三) 二十一世纪有关研究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课题的创新性 |
上编 |
第一章 前古文运动的特点及发展方式、性质 |
第一节 古文运动概念溯源 |
一、古文运动概念的由来 |
二、疑义的产生 |
三、古文运动概念能成立的理由 |
四、前古文运动概念释义 |
第二节 前古文运动的特点与发展方式 |
第三节 前古文运动兼古文运动的特质 |
第二章 前古文家的谱系意识兼前古文运动的分期 |
第一节 谱牒学与古文家的知识谱系意识 |
一、唐代谱牒学概况 |
二、唐代古文家重谱牒探 |
三、李华、独孤及、梁肃等唐文谱系的建立 |
第二节 前古文运动的分期 |
第三章 礼学与古文运动——中唐禘祫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
第一节 儒家礼学思想简述 |
第二节 中唐禘袷论争始末 |
第三节 论争的思想史意义 |
第四节 礼学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
一、礼制论争的现实意义——思想文化秩序的重建 |
二、礼学与前古文运动 |
下编 |
第四章 第一代领导人:萧颖士、李华 |
第一节 萧颖士、李华生活的政治文化背景与运动发生原因 |
一、唐代的政治文化政策 |
二、萧颖士、李华的登第、心态与玄宗朝后期社会政治格局 |
第二节 萧颖士、李华散文创作论 |
一、萧颖士、李华宗经重道尚古的文儒文学观 |
二、萧颖士、李华的散文创作 |
第五章 第二代领导人:独孤及、梁肃 |
第一节 独孤及与前古文运动 |
一、独孤及文学理论主张 |
二、独孤及在文体上的创新和贡献 |
三、独孤及的地位影响 |
第二节 梁肃与前古文运动 |
一、梁肃与李华、独孤及、韩愈的师生之谊 |
二、梁肃文学观的贡献 |
三、梁肃创作贡献 |
四、梁肃在古文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论着 |
二 论文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四、散文文体的兼容性与散文的尺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D]. 刘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3]文学教育视野下的余光中[D]. 周静娴.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D]. 冯晟. 西北大学, 2018(02)
- [6]论散文诗文体杂交的表达优势与体式规约[J]. 张翼. 武陵学刊, 2016(02)
- [7]朱自清杂文观研究[D]. 杨倩. 扬州大学, 2014(02)
- [8]《语丝》中的文类研究[D]. 刘洋生.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9]周作人语文观及其实践[D]. 王姝. 南开大学, 2013(06)
- [10]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D]. 李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