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贮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种子,大豆,紫花,缺失,拟南芥,黑麦。
种子贮藏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吕新云[1](2016)在《GmLEC1与GmFUS3在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贮藏蛋白合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作为世界上的经济作物,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蛋白来源,所含贮藏蛋白营养价值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合成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凯氏定氮法对大豆SCS9299RR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含量进行检测,以拟南芥贮藏蛋白合成的调控网络为基础,利用RT-PCR及RT-qPCR对GmLEcl-α、GmLECl-b、 GmFUS3-16及GmFUS3-19进行表达研究,并结合贮藏蛋白基因Gy1、CG-2进行基因表达量相关性分析,来探究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合成的调控机制。本研究结果如下:(1)对大豆SCS9299种子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得到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图,并微观上结合贮藏蛋白基因Gy1、CG-2的表达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在大约在开花后的30天至50天合成。(2)大豆不同组织LEC1基因表达的RT-PCR结果表明,GmLECl-a与GmLECl-b表达具有特异性,都只在种子中表达。RT-qPCR结果表明,GmLECl-a与GmLECl-b表达模式基本一致,都是在30DAF达到峰值。(3)对GmFUS3-16与GmFUS3-19的表达研究表明,GmFUS3-19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不同,40DAF达到峰值,模式与LEC1基因有一定的相似性。而GmFUS3-16可能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不表达,不参与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合成。(4)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在α=0.1的条件下GmLECl-a与Gly1、CG-2为中度正相关不显着,GmLECl-b与Gy1、CG-2为中度正相关不显着,GmLECl-a、GmLECl-b与GmFUS3-19为中度正相关显着,GmFUS3-19与Gy1、CG-2为高度正相关显着,说明LEC1可能依赖于FUS3调控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合成。综上所诉,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合成与积累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受精细严谨调控的一个过程,GmLECl-a、GmLECl-b及GmFUS3-19作为转录因子基因与贮藏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与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合成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武学霞[2](2016)在《拟南芥AtNHX5和AtNHX6调节种子贮藏蛋白运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a+,K+/H+反向转运体(NHX)是H+偶联的反向转运蛋白,其生化活性是催化Na+,K+/H+跨膜反向转运。植物NHX在维持细胞离子平衡、调节p H、膜融合、渗透调节、逆境响应、蛋白运输及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拟南芥NHX家族包括8个成员,根据亚细胞定位可以分为叁类:质膜NHX(At NHX7/SOS1和At NHX8),液胞NHX(At NHX1-At NHX4)和内膜NHX(endosomal NHX)(At NHX5和At NHX6)。目前对于质膜NHX和液胞NHX的研究较为深入,关于内膜NHX的研究才逐渐展开。At NHX5和At NHX6是定位于内膜体的NHX,二者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At NHX5和At NHX6分布于Golgi、TGN和PVC。研究发现,At NHX5和At NHX6能够调节钾/钠离子转运,维持细胞p H平衡,调控蛋白运输。然而关于At NHX5和At NHX6调节蛋白运输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我们利用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观察了拟南芥nhx5 nhx6双突变体植株和种子的生长发育表型,分析了种子贮藏蛋白向蛋白质贮藏液胞(protein storage vacuoles,PSVs)的运输过程。我们进一步观察了nhx5nhx6 syp22叁突变体的生长表型,分析了SNARE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以及At NHX5和At NHX6与SNARE复合体的相互作用。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阐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蛋白运输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我们首先制备nhx5 nhx6双突变体并观察其生长发育表型。我们发现nhx5nhx6不仅植株矮小、发育受阻,而且角果小、种子产量低,表明At NHX5和At NHX6不仅调节着植株的生长发育也调节着种子的生长和发育。(2)观察人工贮藏蛋白GFP-CT24向PSV的运输,发现GFP-CT24在nhx5nhx6中存在于细胞间隙,不能被运输到PSV中。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nhx5 nhx6存在种子贮藏蛋白12S球蛋白和2S白蛋白的前体蛋白。免疫透射电镜显示,nhx5 nhx6成熟种子的细胞间隙聚集12S球蛋白前体蛋白。同时发现,在nhx5 nhx6中,液胞特异性标记蛋白Spo:GFP不能被运输到液胞中。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着蛋白质向液胞的运输过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拟南芥成熟种子的PSV形态及大小,发现nhx5 nhx6 PSV数目增多但体积减小,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控拟南芥种子PSV的形成。(3)At NHX5和At NHX6的跨膜区存在四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分别为At NHX5的D164,E188,D193,E320和At NHX6的D165,E189,D194,E320。将以上氨基酸残基位点突变后,转化nhx5 nhx6,经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发现,At NHX5的D164,E188,D193及At NHX6的D165,E189,D194氨基酸残基位点影响种子贮藏蛋白的运输,表明At NHX5和At NHX6通过其离子转运活性调节着种子贮藏蛋白的运输过程。(4)通过杂交获得nhx5 nhx6 syp22叁突变体,发现nhx5 nhx6 syp22表现出比亲本植株更为严重的生长缺陷表型,不仅植株矮化,莲座叶小,抽薹开花延迟,并且角果短小,种子产量低,种子增大,种子败育。表明At NHX5、At NHX6和At SYP22对植株和角果的生长发育起着共同的调节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hx5 nhx6 syp22 PSV形态及大小,发现nhx5 nhx6syp22种子细胞PSV体积变小但数目增多,表明At NHX5,At NHX6和At SYP22可能共同调控着拟南芥种子细胞PSV的形成。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发现,nhx5 nhx6 syp22存在大量的种子贮藏蛋白12S球蛋白和2S白蛋白的前体蛋白,表明nhx5 nhx6 syp22种子贮藏蛋白运输路径受阻。(5)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实验发现,在nhx5 nhx6中,SNARE蛋白At VAMP727和At SYP22在PVC的亚细胞定位受到抑制;At VAMP727和At SYP22被滞留在Golgi和TGN中,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着SNARE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实验发现,At NHX5或At NHX6和At SYP22和At VAMP727共定位于PVC之中;但是免疫共沉淀(Co-IP)并未检测出At NHX5或At NHX6与SNARE蛋白SYP22、VTI11或SYP51有相互作用,表明At NHX5或At NHX6与SNARE复合体无直接的相互作用。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种子贮藏蛋白的运输。At NHX5和At NHX6通过调节SNARE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而调控着种子贮藏蛋白向PSV的运输。At NHX5和At NHX6通过其离子转运活性调节着蛋白质的运输过程。(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4-01)
马林,王普昶,姚红艳,赵丽丽,陈超[3](2015)在《贵州6个白刺花种群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贵州白刺花的遗传背景及其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对采自贵州不同海拔梯度下6个白刺花种群的种子贮藏蛋白,构建6个种群的种子贮藏蛋白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白刺花种群的种子贮藏蛋白总条带数为22条,分子量在17.97~81.91kDa,其中多态性条带8条,多态性百分率为36.36%。SDS—PAGE电泳图可作为白刺花的生化指纹,各种群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图上具有各自的特征带或缺失带。相邻高海拔的白刺花种群间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先聚为一类,与低海拔种群遗传差异较大,最后聚为一类。(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张国敏,张亚琴,舒英杰,麻浩[4](2015)在《叁种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种质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组分改良是国内外大豆蛋白质品质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主要包括11S球蛋白和7Sβ-伴大豆球蛋白,它们也是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的决定组分。利用我国自然突变产生的亚基缺失体材料通过聚合育种,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鉴定表明:已获得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和A5A4B3亚基缺失、A2A1aA1b含量极低、B1aB1bB2含量极低等系列单缺、双缺、多缺的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类型新种质,其中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3种种质均能正常生长、结实,并稳定遗传;只含7S亚基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7S组分总量含量最高;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组分总含量最高;在11S+7S组分总量上由高到低依次是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11S/7S比值的变异范围在0.14~1.27。叁种类型种质完熟期基本在105~111 d;百粒重基本一致;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单株产量最高平均为55.12 g;只含α+β亚基类型蛋脂总量最低为57.6%,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α+β亚基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张国敏[5](2014)在《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大豆种质的鉴定及其蛋白质功能性评价与α亚基缺失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聚合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亚基特异种质为材料,通过对亚基缺失类型的鉴定、亚基含量年份间的稳定性、亚基缺失类型的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差异比较,以及α’亚基缺失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大豆优质品种的培育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鉴定,获得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p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 S亚基和A5A4B3亚基缺失、A2A1aA1b含量极低、B1aB1bB2含量极低等系列单缺、双缺、多缺的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类型新种质。2、分析了具有遗传稳定性的只含7 S亚基、只含α+β亚基、A3+α'亚基缺失叁种类型大豆种子7 S和11 S组分及其各亚基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只含7 S亚基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7 S组分总量含量最高;A3+a'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 S组分总含量最高;在11 S+7 S组分总量上由高到低依次是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 S亚基类型和只含α+β亚基类型,11 S/7 S比值的变异总范围在0.14~1.27之间。3、分析了遗传稳定性的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αα+p亚基、只含有7 S亚基叁种类型种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为:叁种类型种质生育期在105~111 d;百粒重基本一致;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平均单株产量最高为55.12 g;只含a+p亚基类型蛋脂总量最低为57.6%,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7 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和只含α+β亚基类型,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α+β亚基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和A3+α'亚基缺失类型。4、叁种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质(只含7 S亚基类型、只含a+β亚基类型和A3+α'亚基缺失类型)的蛋白质功能性质,分析表明,只含α+β亚基类型大豆蛋白疏水性强、起泡性质和乳化性质好、持油能力高、持水能力低,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低的特性;只含7 S亚基类型大豆蛋白具有乳化性质好、持水能力高、持油能力低,弹性、内聚性、回弹性高的特性;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蛋白功能性质与不缺的种质差异不明显。5、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各组分和亚基与蛋白功能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豆种子蛋白的持水性与α亚基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持油性与α'亚基呈显着负相关,与碱性亚基呈显着正相关;起泡能力与p亚基含量极显着正相关,与7 S+11 S总量呈显着负相关;乳化稳定性指数与11 S亚基含量,与酸性亚基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11 S/7S比值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凝胶的破裂强度与7 S+11 S组分总量呈极显着正相关。6、分别分析了两年在同一地区、同一年在不同地域种植的叁种不同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中7 S和11 S组分含量的差异及其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功能特异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类型间的7 S组分、11 S组分、7 S+11 S组分总量以及11 S/7 S比值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不同年份间的7 S组分和7 S+11 S组分总量的差异达极显着水平,11 S组分和11 S/7 S比值的差异不显着;年份和亚基类型互作对7 S组分、11 S组分、7 S+11 S组分总量以及11 S/7 S比值的影响均不显着。同一年不同地点的11 S组分、7 S+11 S组分总量以及11 S/7 S比值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7 S组分的差异不显着;种植地点和亚基类型互作对大豆7 S组分、11 S组分和11 S/7 S比值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对7 S+11 S组分总量的影响不显着。不同年份间大豆蛋白EAI、AH和蛋白凝胶弹性、破裂强度的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对ESI、凝胶内聚性的差异达显着水平;年份和亚基类型互作对大豆蛋白的△H、EAI、蛋白凝胶内聚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对蛋白变性温度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同一年不同种植地点间大豆蛋白EAI、ESI和蛋白凝胶破裂强度的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其他蛋白功能性质差异不显着;种植地点和亚基类型互作对EAI、ESI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对其他蛋白功能性质影响不显着。7、以只含有时α+β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 S亚基类型以及桂阳紫金豆(对照)为研究材料,采用SDS-PAGE方法确定其播期间亚基带型的稳定之后,分段克隆缺失亚基(α'亚基)所对应的Cgyl基因DNA和cDNA序列全长,发现a'亚基缺失类型扩增出Cgy1基因后半段序列,而无法扩增出Cgyl基因的前半段序列;αα'亚基缺失类型的cDNA序列在361 bp处缺失长达36 bp的片段,在529 bp处缺失12 bp的片段,同时在361 bp与543 bp之间有多个碱基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刘玉皎,侯万伟[6](2014)在《基于LC-ESI-MS/MS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蚕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蚕豆蛋白亚基是蚕豆种子贮藏蛋白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鉴定蚕豆蛋白亚基,对了解蚕豆种子蛋白不同亚基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对蚕豆种子贮藏蛋白6个特异亚基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特异亚基中的64、47、42及38ku分别鉴定出4个蛋白:豌豆球蛋白、豆球蛋白前体、假定糖结合蛋白、LEGB7_VICFA;97ku亚基蛋白为分子伴侣GroEL;96ku亚基蛋白由6个具有不同代谢功能的蛋白组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柳茜,王清郦,傅平,孙启忠,敖学成[7](2013)在《光叶紫花苕种子贮藏蛋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个不同居群光叶紫花苕的种子贮藏蛋白进行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居群的光叶紫花苕的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谱带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分子量11.09~100.09kDa。盐溶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有22条,多态性条带9条,多态率40.92%;贮藏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有31条,其中,20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65.52%。利用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的条带信息进行聚类,供试材料分为2类:西昌、盐源、普格小兴场、普格居群为1类;德昌居群为另1类。表明光叶紫花苕具有较高的遗传保守性,在不同的生态区能保持较一致的遗传性。(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3年04期)
王清郦,孙启忠,赵淑芬,郭艳艳,周国栋[8](2012)在《尖叶胡枝子种子贮藏蛋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的种子贮藏蛋白进行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的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谱带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分子量10.75~154.53KDa。盐溶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19条,多态性条带13条,多态率68.42%;贮藏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28条,其中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32.14%。利用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的条带信息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分为两类:Ⅰ类为普通型和浓绿型尖叶胡枝子;Ⅱ类为高杆型尖叶胡枝子。由此认为,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技术可以作为研究胡枝子属种内变异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2年09期)
李诺,宾金华[9](2012)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降解的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种子贮藏蛋白分为水溶性清蛋白、醇溶性蛋白、盐溶性球蛋白和稀酸或稀碱溶性谷蛋白,其中以谷蛋白为主;水稻种子贮藏蛋白的降解与蛋白酶活性密切相关,它的降解过程受赤霉素、脱落酸、多效唑、茉莉酸甲酯等植物生长物质调控.(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张大乐,张莉,苏亚蕊,李玉阁,王天仕[10](2012)在《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种子贮藏蛋白的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DS-PAGE和A-PAGE方法对获得的遗传稳定性逐年提高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分子量谷蛋白区域,双二倍体共检测到3条带,其中第1和第3条带与亲本节节麦的5t和10t亚基大小一致,中间的第2条带是两亲本都未出现的新麦谷蛋白条带,而黑麦的2r和6.5r亚基在双二倍体材料中未检测到;在低分子量谷蛋白区域,黑麦和节节麦分别有4条和2条带在双二倍体材料中未检测到.在醇溶蛋白的γ和β区,黑麦共有5条带在双二倍体材料中未检测到,在ω区,节节麦有1条带未检测到.研究表明,在双二倍体中两亲本控制贮藏蛋白的基因组之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亲本节节麦相比较,亲本黑麦控制的贮藏蛋白发生的改变更大;两亲本控制贮藏蛋白基因的遗传方式在双二倍体材料中表现为非加性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种子贮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Na+,K+/H+反向转运体(NHX)是H+偶联的反向转运蛋白,其生化活性是催化Na+,K+/H+跨膜反向转运。植物NHX在维持细胞离子平衡、调节p H、膜融合、渗透调节、逆境响应、蛋白运输及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拟南芥NHX家族包括8个成员,根据亚细胞定位可以分为叁类:质膜NHX(At NHX7/SOS1和At NHX8),液胞NHX(At NHX1-At NHX4)和内膜NHX(endosomal NHX)(At NHX5和At NHX6)。目前对于质膜NHX和液胞NHX的研究较为深入,关于内膜NHX的研究才逐渐展开。At NHX5和At NHX6是定位于内膜体的NHX,二者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At NHX5和At NHX6分布于Golgi、TGN和PVC。研究发现,At NHX5和At NHX6能够调节钾/钠离子转运,维持细胞p H平衡,调控蛋白运输。然而关于At NHX5和At NHX6调节蛋白运输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我们利用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观察了拟南芥nhx5 nhx6双突变体植株和种子的生长发育表型,分析了种子贮藏蛋白向蛋白质贮藏液胞(protein storage vacuoles,PSVs)的运输过程。我们进一步观察了nhx5nhx6 syp22叁突变体的生长表型,分析了SNARE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以及At NHX5和At NHX6与SNARE复合体的相互作用。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阐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蛋白运输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我们首先制备nhx5 nhx6双突变体并观察其生长发育表型。我们发现nhx5nhx6不仅植株矮小、发育受阻,而且角果小、种子产量低,表明At NHX5和At NHX6不仅调节着植株的生长发育也调节着种子的生长和发育。(2)观察人工贮藏蛋白GFP-CT24向PSV的运输,发现GFP-CT24在nhx5nhx6中存在于细胞间隙,不能被运输到PSV中。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nhx5 nhx6存在种子贮藏蛋白12S球蛋白和2S白蛋白的前体蛋白。免疫透射电镜显示,nhx5 nhx6成熟种子的细胞间隙聚集12S球蛋白前体蛋白。同时发现,在nhx5 nhx6中,液胞特异性标记蛋白Spo:GFP不能被运输到液胞中。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着蛋白质向液胞的运输过程。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拟南芥成熟种子的PSV形态及大小,发现nhx5 nhx6 PSV数目增多但体积减小,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控拟南芥种子PSV的形成。(3)At NHX5和At NHX6的跨膜区存在四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分别为At NHX5的D164,E188,D193,E320和At NHX6的D165,E189,D194,E320。将以上氨基酸残基位点突变后,转化nhx5 nhx6,经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发现,At NHX5的D164,E188,D193及At NHX6的D165,E189,D194氨基酸残基位点影响种子贮藏蛋白的运输,表明At NHX5和At NHX6通过其离子转运活性调节着种子贮藏蛋白的运输过程。(4)通过杂交获得nhx5 nhx6 syp22叁突变体,发现nhx5 nhx6 syp22表现出比亲本植株更为严重的生长缺陷表型,不仅植株矮化,莲座叶小,抽薹开花延迟,并且角果短小,种子产量低,种子增大,种子败育。表明At NHX5、At NHX6和At SYP22对植株和角果的生长发育起着共同的调节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hx5 nhx6 syp22 PSV形态及大小,发现nhx5 nhx6syp22种子细胞PSV体积变小但数目增多,表明At NHX5,At NHX6和At SYP22可能共同调控着拟南芥种子细胞PSV的形成。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发现,nhx5 nhx6 syp22存在大量的种子贮藏蛋白12S球蛋白和2S白蛋白的前体蛋白,表明nhx5 nhx6 syp22种子贮藏蛋白运输路径受阻。(5)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实验发现,在nhx5 nhx6中,SNARE蛋白At VAMP727和At SYP22在PVC的亚细胞定位受到抑制;At VAMP727和At SYP22被滞留在Golgi和TGN中,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着SNARE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实验发现,At NHX5或At NHX6和At SYP22和At VAMP727共定位于PVC之中;但是免疫共沉淀(Co-IP)并未检测出At NHX5或At NHX6与SNARE蛋白SYP22、VTI11或SYP51有相互作用,表明At NHX5或At NHX6与SNARE复合体无直接的相互作用。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At NHX5和At NHX6调节种子贮藏蛋白的运输。At NHX5和At NHX6通过调节SNARE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而调控着种子贮藏蛋白向PSV的运输。At NHX5和At NHX6通过其离子转运活性调节着蛋白质的运输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贮藏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吕新云.GmLEC1与GmFUS3在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贮藏蛋白合成的关系[D].山西农业大学.2016
[2].武学霞.拟南芥AtNHX5和AtNHX6调节种子贮藏蛋白运输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
[3].马林,王普昶,姚红艳,赵丽丽,陈超.贵州6个白刺花种群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多样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5
[4].张国敏,张亚琴,舒英杰,麻浩.叁种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种质的筛选与鉴定[J].大豆科学.2015
[5].张国敏.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大豆种质的鉴定及其蛋白质功能性评价与α亚基缺失的分子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6].刘玉皎,侯万伟.基于LC-ESI-MS/MS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蚕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鉴定[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
[7].柳茜,王清郦,傅平,孙启忠,敖学成.光叶紫花苕种子贮藏蛋白分析[J].草原与草坪.2013
[8].王清郦,孙启忠,赵淑芬,郭艳艳,周国栋.尖叶胡枝子种子贮藏蛋白分析[J].草业科学.2012
[9].李诺,宾金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降解的研究概述[J].嘉应学院学报.2012
[10].张大乐,张莉,苏亚蕊,李玉阁,王天仕.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种子贮藏蛋白的变异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