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非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价值观及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整个世界纳入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下的全球化秩序范围内的一种理论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危害在于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否定代表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主义民主,试图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干扰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发展方向,影响政治风气、破坏党的纪律和损害党员名誉。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没有硝烟的伟大思想斗争,必须主动出击,打赢新一轮反“和平演变”战。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正确方向
这里所讲的新自由主义,区别于经济学理论层面上的新自由主义概念,主要是指为适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需求,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威胁到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一场紧迫而持久的伟大斗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具有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新自由主义的演变和实质
(一)新自由主义的产生
1.新自由主义的形成。新自由主义,是在传统自由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之上萌芽的思想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哈耶克认为,“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是自由主义的重大障碍,是一条‘通往奴役的道路’。”[1]因此,必须反对和抵制国家对经济的一切干预,具体表现为大力主导资本主义私有制,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美化市场经济,提倡交换自由,经营自由,买卖公平。这些特征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极大关注,也标志着新自由主义从古典自由主义开始走向自由资本主义。
2.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发展到20世纪20、3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由于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美国率先爆发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工业凋敝,物价上涨,工人失业,民不聊生。现实的困顿状况,引起了西方资产阶级对原有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怀疑与否定,大危机之后,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推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以恢复,并且发展态势蒸蒸日上。自此以后,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进入了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3.新自由主义的扩张时代。以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为导火索,新自由主义开始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渗透到世界范围内的“非资本主义国家”。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再次遭到重创,其影响波及政治、社会等领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经济“滞涨”的困境。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降低损失,减轻阵痛,率先对“凯恩斯主义”进行革命。这次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具体表现在:经济上推崇市场贸易自由、竞争自由、金融自由,大力主张个人财产私有化、经济全球化、市场自由化。在政治上,推崇“小政府、大市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意干预,反对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上,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元化的趋同化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了象征资产阶级自身利益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语言体系。自此,以反对“凯恩斯主义”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逐步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核心霸主地位。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盛顿共识”形成,标志着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国际垄断资本最终形成,象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扩张。
虽然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但要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压力与挑战,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全面打造教师队伍。从上级部门到乡镇幼儿园本身等多层面、多角度落实与开展教师队伍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良好建设与管理做不断的努力与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6]马克思主义承载着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彰显着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主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新自由主义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侵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潜在地消解我国人民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腐蚀和丑化党员干部,扭曲人民群众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追求方向。其实质是用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彻底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新自由主义的实质
在对新自由主义的形成及发展历程的论述中,可以得出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新自由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非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渗透,试图把整个世界纳入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下的全球化秩序范围内的一种理论思潮。
二、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一)必须准确把握新自由主义的表现
新自由主义披着“自由”“民主”的外衣在我国社会各领域进行渗透,警惕这些渗透,就必须准确把握新自由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侵蚀的主要表现。
1.具有明确的经济诉求,凝聚成一股经济力量,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新自由主义以经济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为噱头,企图左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2]新自由主义企图通过商品贸易自由、金融自由、货币流通自由、价格波动自由等手段,实现自身阶级利益的最大化。市场化集中表现为反对“大政府小社会”,主张“小政府大社会”,试图打破我国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资源,它认为市场运行不稳定、经济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正是以宏观调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从本质上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而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私有化是以反对公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价值取向,在“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各类产权私人化,从而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2.凭借雄厚资本,利用发展短板,为增强其政治说服力提供重要契机。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进行新一轮“和平演变”的无形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二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短板,面临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滞后、生态污染严重、法制化程度不高、党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渗透提供了契机。马克思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凭借其雄厚的物质资金储备,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包装成具有客观真理的“普世价值”,不仅让研究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学者和出版刊物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和荣誉,而且还通过资金资助为其争取在政治上的话语权,使其成为具有政治说服力的思想理论,以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3.腐蚀信仰信念,瓦解共同理想,试图颠覆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事实证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方向、事关党建廉政的重要建设、事关政治稳定的大政方针,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正打着一场异常激烈却没有硝烟的战争。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用它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带有浓烈资本主义色彩的价值标准来否定中国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而把西方新自由主义价值理念渗透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达到消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目的。在新自由主义糖衣炮弹的轰炸之下,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信仰,被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投机主义、资本主义等腐朽思想所侵蚀,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名誉,削弱了党的执行力与领导力。
(二)新自由主义的鲜明特点
第二,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首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他们不会放过“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机会。有所不同的是,他们在侵略的方针政策上有所调整,借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诱使我国大多数人民认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成功达到“变公为私”的经济渗透目的。
1.新自由主义的传播途径具有“合法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以新兴媒体和互联网为基本依托的各种错误思潮席卷而来,促使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途径取得了“合法性”地位。第一,新自由主义以新兴媒体和互联网为合法载体,利用日益成熟的科学技术向我国广大网民大肆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等极端言论,散布错误消息,制造社会舆论,破坏民族团结,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以此达到削弱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和固有历史逻辑的认同。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上遇到的挫折和挑战为其自由观念的灌输提供了合理借口。例如,20世纪60、7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化大革命”,90年代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在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在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难题,为新自由主义侵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合理性”借口。
本文通过构建列车追踪间隔模型,分析了影响列车正线追踪间隔的相关因素。并以成都地铁4号线为例,结合目前已有的技术参数,提出了优化紧急制动距离、优化司机在站台确认信号时间和优化紧急保障制动率三种措施。通过模拟分析可知,上述三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正线的追踪间隔,同时验证了正线能够实现追踪间隔为70 s的目标。
第一,新自由主义利用我国网络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的漏洞以及青少年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薄弱,向青少年灌输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通过书籍、网络、广播、电影向他们传播西方的极端利己主义、英雄主义、暴力倾向、淫秽视频,弱化青少年的家国意识,扭曲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消解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最终使他们被新自由主义价值体系所吞噬。
3.新自由主义的渗透层面具有广泛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中国的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5]这为新自由主义从我国经济领域逐渐渗透到党政军民学领域提供了广泛的平台。第一,新自由主义把市场自由看作市场经济的绝对规律,把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歪曲为极权主义,把鼓吹金融自由当作是操控全球化进程的“敲门砖”,目的是搞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新自由主义通过大肆宣传政治民主、选举民主、多党制等资本主义制度,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重威胁到我国政治的发展与稳定。第二,新自由主义在网络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培养具有反社会主义、亲资本主义倾向的“傀儡”,利用他们抹黑国史、党史,丑化英雄人物、扭曲军人形象,制造社会恐慌、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民族融合,以此来瓦解人民对根植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第二,新自由主义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隐蔽性、及时性等特点,对广大人民大众进行自由主义灌输。它通过曲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规章,把社会主义生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妄图上升为敌我矛盾,不断放大问题本身,歪曲评判社会主义民主,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歪曲和否定中隐蔽地论证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合理性”,以此来瓦解党的执政基础。
2.2.1 实行劳务派遣用工 国有林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录用实行社会化用工管理,购买服务,采取劳务派遣形式进行用工管理。招用的队员不入编,不占职数,灵活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书一年一定。
三、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危害
(一)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2018年初秋,“激荡40年——中国印刷业大学生联合大寻访”系列报道完美收官,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派出老师的指导下,来自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以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所印刷院校的10名大学生,以95后独特的视野,追溯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以全媒体形式呈现了49篇由文字、图片、视频组成的详尽报道。在学校看来,这是一次不作秀,没有提前渲染与铺垫的实打实的行业活动;于每一位学生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机会。
(二)妄图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干扰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开放的不断拓展,为新自由主义思潮渗透到党的政治生活领域提供了“合法”路径。当前,“个人主义”“山头主义”“利益至上”“奢靡主义”等行为做派,严重破坏了党的执政根基和人才队伍建设,污染了党的政治风气,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声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大多受新自由主义私有化错误思想的侵蚀,把人民的权力扭曲为个人的私有权力,造成了权利失控与权利失衡并存的政治混乱和政治腐败现象,最终走上了一条缺失信仰、贪污腐败、生活奢侈、违背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不归路。
第一,在反对“凯恩斯主义”中崛起的新自由主义,是假借“自由”之名,行渗透侵蚀之实。它的话语体系和战略方案是围绕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阶级利益而不断推进的,目的是通过干扰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根基,变公有制为私有制。
无论新自由主义如何变化,其核心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时期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表现出如下三个鲜明特点:
2.新自由主义的侵蚀方式具有隐蔽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渗透经验。目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与拒腐能力也需要不断增强,新自由主义利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短板,不断改变侵蚀策略,由直接腐蚀逐步过渡到间接渗透。它表面上以大量客观事实为出发点,通过对某一具体事实的主观扭曲和巧妙批判,潜移默化地输出其自由主义价值观,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并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侵蚀方式,使其渗透方式越来越具有隐蔽性。
(三)影响政治风气,破坏党的纪律,损害党员名誉
新自由主义大力倡导“市场自由化”,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其真实目的是任由资本自由思想在我国经济领域泛滥成灾。这种思想的渗透,将会延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阻碍“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严重影响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破坏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威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7]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四)扭曲“自由”概念,否定代表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主义民主
新自由主义所谓的“自由”“民主”,本质上是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各个方面打上“多元化”的烙印,以此达到反对社会主义的目的。它内在包含的“人生而自由”的思想,否定了自由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阶级性、历史性等特点,它把自由看作是超越历史和阶级的神秘力量,因此,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否定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自由的物质前提。作为新自由主义“应有之义”的“民主”,和20世纪80年代苏联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相差无几。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再次用“和平演变”的阴谋来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手段。总而言之,新自由主义用带有狭隘资本主义色彩的伪“民主”来扭曲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主义民主,企图通过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多元”等价值观念的渗透,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扭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四、抵御新自由主义的对策
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没有硝烟的伟大思想斗争,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党的领导,坚决打赢新一轮反“和平演变”战。
(一)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是自觉抵御新自由主义渗透的有力武器,是指导党的方针路线的重要指南,是武装人民群众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源泉。但“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8]反对新自由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三、把复调乐曲的训练彻底“重奏化”。复调作品的学习和演奏是钢琴学习中的难点,对于独奏者而言,演奏复调作品并不容易。一个人没有办法真正去用两个人的思维表达,以两个人的感觉去感知,在处理多声部音乐上,或许可以训练地很统一而协调,但很难表现出不一样的“角色”感。而通过两个人一起完成一部复调性的作品,倒更像是室内乐重奏的关系,音乐的多线条、多色彩才能得到充分而有趣味的展现。可由不同学生各自负责不同的声部,然后一起演奏。这里我们想介绍另外一种做法:运用听觉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拉开聆听的空间,拓展谱面的音域,最终尝试把谱面上没有直接写出来的、但实际存在的和声弹出来,让音乐更加直观和立体。
1.坚持与时俱进,狠抓理论研究。要努力避免出现“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9]的情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军队领域的领导地位。
2.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强化党员干部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
3.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优秀精神品质融入当代青少年之中,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在与资本主义竭力鼓吹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博弈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
首先根据电磁方案,运用相关程序计算线圈尺寸,结合常规电动机的结构,初步排定该电动机的总体尺寸,确定电动机的轴系图(铁心长1 194 mm,机座长2 770 mm)。根据该轴系图,算得电动机第一临界转速为2 398 r/min,未高出电动机转速的1.3倍,显然上述方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二)必须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是我们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新自由主义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侵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干扰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要防止新自由主义的深层次腐蚀,警惕走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歪路、邪路,就必须充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和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自己的特色道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1]为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增大改革力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调整我国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努力破除各类体制机制的弊端,完善现代市场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管理体制和科教文卫事业改革。
唯才式的偏爱就是教师钟爱一些聪明、各方面能力强,尤其是各科成绩优良的孩子,在每次的考试中都能给老师长脸,也是老师取得成绩的法宝,这些孩子可是老师的心肝宝贝。
(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健康稳定的政治环境,那么,一个国家的繁荣复兴就无从谈起。中国走什么样的民主政治道路,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由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与具体实践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12]然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既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也有来自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严峻挑战,因此,要在中国具体实践基础上建立适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政治环境,必须坚持以下两点:
1.3.1 气温 从图2可以看出,近 37年来,南丰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升高。年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2017年,达19.5℃;年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1984年,为17.4℃;年平均气温最高年的2017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1984年相差2.1℃。
1.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因为“我们的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13]所以,必须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对各种“形象工程”“官僚主义”“奢靡之风”,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思想建设,培养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培养敢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人民公仆。
2.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权。运用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反驳新自由主义话语体系,猛烈抨击新自由主义鼓吹的“政治民主”“保护人权”等的虚假性,揭开其向我国人民渗透资产阶级假民主的面纱,揭露它企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阴谋,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成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四)必须坚持马克思自由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1.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自由观认为,自由的主体绝非指某个阶级中的人,而是历史中的人、实践中的人。“人民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4]我们党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5]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加快创新型、服务型廉洁政府建设;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人民收入;坚定共同富裕目标,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2.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马克思自由观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财富为前提的。“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6]因此,没有丰裕的社会财富、先进的生产工具、发达的生产力,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着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这不仅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能将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并重,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式,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和谐是一种完美,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比例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这段话揭示出和谐与真、善、美的关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东.新自由主义剖析:实质和影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05).
[2][14][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6、158、1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0.
[5][11][12][15]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N].人报日报,2017-10-19.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7][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
[8][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6-10-28.
中图分类号:D0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9)01-0135-05
收稿日期:2018-03-16
作者简介:
吴晓梅(1972-),女,山西万荣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卢孔亿(1992-),女,重庆巴南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万泳延
标签:自由主义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自由论文; 资本主义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国家理论论文; 国家政治制度论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